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非基督教运动
释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的一场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反帝斗争。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将宗教作为他们的侵略工具,随着侵略军的枪炮,西方大批基督教传教士涌入通商口岸的城市,以后逐渐渗入内地。帝国主义在经济掠夺的同时,争先在中国设立教会,开办教会学校,传播基督教义,对中国人民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五四运动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在思想认识领域里宗教对人们的麻痹和毒害。1920年,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以后,开始酝酿组织"非宗教同盟"。1922年3月,在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倡导下,北京、上海首先发起了非基督教运动,组织非宗教大同盟和非基督教同盟。3月15日,《先驱》第4号刊登同盟的宣言和章程。3月17日,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发起筹备成立北京非宗教大同盟。同时北京一些青年还成立了非基督教同盟,不久两个反宗教团体合并为非宗教同盟,北京各学校许多师生和学术界的知识人士,如蔡元培、陈独秀、李石曾等都支持参加非宗教同盟。会员很快发展到3000余人。但也遭到一些人反对。3月31日,北大教授钱玄同、周作人、沈士远等人发表宣言,攻击非宗教运动背离宪章。1922年4月4日至8日,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在帝国主义的授意下,在北京召开大会,北洋军阀政府派大批军警到会保护。帝国主义的挑衅,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4月4日,李大钊、邓中夏、肖子升、李石曾等12人在《晨报》上发表《非宗教者宣言》,阐明了非教者的立场。李大钊、陈独秀、罗章龙、肖子升分别发表文章,揭示宗教违背科学的实质,批判宗教麻醉人们灵魂的消极作用。5月10日,北京非宗教同盟在北大三院正式成立。6日,非宗教同盟编辑出版的《非宗教论》,抨击宗教是精神的鸦片,是改革中国社会的障碍,呼吁打破宗教。北京的非基督教运动形同风暴,很快波及全国,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运动持续了几年,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次重大斗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0: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