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角柄锈菌 |
释义 | § 形态特征 长角柄锈菌 夏孢子堆生于叶下面,小,近圆形,直径约0.5mm,散生,有破裂的表皮围绕,红褐色,粉状;侧丝头状或头-棒状,壁2.5-5(-7.5)μm厚,顶端不增厚或略增厚,无色或淡黄色,头部 22-30μm宽;夏孢子球形、倒卵形或近梨形, 25-38×22-30μm,壁黄褐色,2.5-4μm厚,有刺,芽孔4-5个,腰生。[1] 冬孢子堆生于叶下面,圆形,直径长1mm,散生或群生,显著突起,坚实,黑褐色;冬孢子长纺锤形或长椭圆形,56-100×14-22μm,顶端伸长呈喙状,基部细狭或圆,隔膜处稍缢缩,淡黄色或稍深,侧壁2-3μm厚,顶部18-38μm厚,光滑,上细胞芽孔顶生,下细胞芽孔近隔膜;柄无色,长达200μm,不脱落。有一室孢子。 § 产地分布 中国分布:箬竹属Indocalamus sp.四川:巫溪(71168,71169)。 毛竹属Phyllostachys sp.江苏:宝华山(02722)。 世界分布:日本,中国。 § 讨论 本种冬孢子顶部伸长如喙,壁厚度可达38μm,个别孢子甚至达43μm,颜色向顶端逐渐变淡,易于识别。与其近似的种有日本产的赤竹生柄锈菌Puccinia sasicola Hara ex Hi- no & Katumoto(1955),但后者冬孢子顶端伸长一般为 30-50μm,最长可达75μm。本种的寄主尚有日本箣竹 Nipponobambusa、苦竹 Pleioblastus、赤竹 Sasa、小赤竹 Sasaella等,在中国目前仅知寄生于毛竹和箬竹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