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都江堰放水节
释义

§ 简介

都江堰放水节清明放水节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都江堰市的民间习俗。每年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清明这一天,为庆祝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和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同时也为了纪念李冰,民间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包括官方祭祀和群众祭祀等。

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西北边沿,地处岷江上游和中游接合部的岷江出山口,公元前256年李冰治理岷江,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彻底根治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历史上,每年农历的清明节在都江堰都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大典,以预祝当年农业丰收,这是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届时,地方官员要亲自主持放水仪式,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

都江堰放水节放水节初始于"祀水"。那是因为都江堰修筑以前,沿江两岸水患无常,人们饱受水患之苦,为了祈求"水神"的保护,常常沿江"祀水"。都江堰修筑成功后,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谨,后人为了纪念伟大的李冰父子,人们将以前"祀水"改为了"祀李冰"。当地群众也自发地组织到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举办二王庙庙会,又称清明会。

每到冬天枯水季节,人们在渠首用特有的"杩槎截流法"筑成临时围堰,维修内江时,拦水入外江,维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清明节内江灌溉区需水春灌,便在渠首举行隆重仪式,撤除拦河杩槎,放水入灌渠。这个仪式就叫"开水"。唐朝清明节在岷江岸边举行的"春秋设牛戏",就是最早的"放水节"。公元978年,北宋政府正式将清明节这一天定为放水节。都江堰放水节旧时,大典通常由四川高级官司员主持。放水前一日,有关人员先到郫县望从祠祭祀望帝、丛帝。放水之日,仪仗队抬着祭品,鼓乐前导,主祭官率众人出玉垒关至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随后主祭官朗诵《迎神辞》 。众人肃立,唱《纪念歌》 。歌毕,献花、献锦、献爵、献食。主祭官读完《祝辞》 ,与全体祭者向李冰塑像三鞠躬,祈愿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然后,砍杩槎放水。杩槎是将三根木棒的顶端都扎在一起构成的三角架,它和签子、捶笆等一起,填土筑堤,可截断流水。主持都一声令下,"咚咚咚"三声礼炮,身强力壮的堰工奋力砍断鱼嘴前阻断内江的杩槎上绑索,河滩上的人群用力拉绳,杩槎解体倒下,江水顷刻奔涌而出。此时,年轻人跟着水流奔跑,并不断用石头向水流的最前端打去,称为"打水头"。人们争舀"头水"祭神,认为这样可以消灾祈福,求得神灵庇佑,该俗现仍流行。都江堰放水节清明放水节再现了成都平原农耕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先贤、崇德报恩的优秀品质,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如今,都江堰终年均可放水。但清明节放水的旧制仍是川西人民值得纪念的节日。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富有巴蜀特色的旅游观光项目,放水节砍杩槎活动仍每年如期举行。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起源

都江堰放水节中华民族是以农业繁衍生息的古老民族,水是人们最重要的资源。在远古洪荒年代,没有科学知识,每遇洪涝灾害,人们就以为是水神在作怪,为了免除灾难,风调雨顺,就只好祈求虚幻的“水神”,于是古代便出现了“祀水”仪式。传说中的水神叫“河伯”,西门豹治邺说的就是这类故事岷江流域也不例外,秦以前的岷江水患无常,沿江两岸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纯朴厚道的人们每到洪水季节总要捧着三牲到河边“祀水”,一年又一年的乞求河神保佑他们。据说李冰的女儿冰儿,就曾作了“祀水”的牺牲品。到了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带领民工,修筑了举世无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从此使得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都江堰延续至今,历久不衰,主要原因就是保持了严格的岁修制度,人们为了纪念李冰,于是将“祀水”改为“祀李冰”。每到冬天枯水季节,在渠首用特有的“杩槎截流法”筑成临时围堰,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修内江时拦水入外江,清明节内江灌区需水春灌,便在渠道举行既隆重又热闹的仪式,拆除拦河杩槎,放水入灌渠,这个仪式就叫“开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正式由官方将清明节这一天定为“放水节”,到了清代又被称为“祀水”,民国后恢复了“放水节”这一称谓。“放水节”是川西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其盛况尤胜春节。

§ 历史

都江堰放水节李冰主持创建都江堰,使长期苦于水旱灾害的川西平原一下成了富庶的、世人瞩目的“天府之国”,人民对他的感戴之情是没齿难忘的。纪念李冰的活动始于何时,史无明文记载,已无从查考。东汉李冰圆雕石像的出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说明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代,灌区人民已经开始纪念李冰了。齐建武(公元494—498年)时,益州刺史刘季连将都江堰渠首“望帝词”迁到郸县,以原庙改招李冰,名祟德庙。唐太宗时(公元712—756年),褒封李冰“神勇大将军”。玄宗幸蜀,迟封李冰为“司空相国”。唐代“春秋设斗牛”纪念李冰。宋太祖赵匡撤治修崇德庙,扩大了庙基,增塑了二郎像。都江堰放水节伏龙构也成了纪念李冰的庙宇。陆放翁有《伏龙洞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诗,足以说明李冰在宋代已经封王。宋开宝七年改封李冰“广济王”,定为每年祭招一次。宋代中期改为春秋二祭。宋代的祭招活动,规模宏大。范成大《离堆行》中有“到羊五万大作社,春秋伐鼓苍烟根”的诗句。 《独醒记》中说:“水康军祟德庙招李冰父于……词把之盛,每岁用羊四万余头。凡买羊以祭,偶产羊羔者亦不敢留。” 《灌县乡土志》亦说:“唐宗时蜀民以羊把李王,庙前江际皆屠宰之家。”元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封李冰为“圣德广裕英惠王”,祭祀规格为“帛一、羊一、系一、登一、删一;箕二、簇二;四、豆四、尊一、爵三、炉一、蹬二”;二郎祭品与冰同。典礼程序为:主祭官 公服,行二跪六叩礼,奠帛、读祝;送神、望燎;告礼成,退。祝文为:“维神世德,兴利除‘e。作绷穿江,舟行清宴。灌溉三郡,沃野千里。都江堰放水节膏破绵络,至今称美。盐并没开,蜀用以饶。石人镇立,蜀害以消。报祟功德,园朝褒封‘兹值春灌,理宜肃恭’。尚给这种祭把规格一直沿用到明末。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加封李冰“敷泽兴济通佑王”,并赐“绩垂保障”额。光绪三年(公元1887年)加封李冰“通佑显英王”,并赐“功昭蜀道”额。次年加封为“通佑显惠襄护王”,赐“陆海金堤”额。灌区为李冰立庙很多,称为川主庙。“李二郎:于宋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御赐“二郎神碑”,称二郎为“川主二郎神”,并钦定了祭文。元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国封二郎为“英烈昭惠灵通显仁佑王”。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封二郎“承绩广惠显英王”。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加封二郎“显英普济王”,赐“锦江普佑”额,次年加封为“显英普济昭福王”,赐“安流利济”额。清代的祭把规格是,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准四川巡抚都察院宪德奏请颁定每年“春秋仲月,照吉致祭”。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察捐春秋祭典碑》中定为:“每年仲春仲秋把龙王,次日记(李)王父子。牲用少幸,祭列九品。”每祭由县捐银两,具“猪、羊、烛、富、香、褚以及庶盖”。1938年,四川省政府颁定《祟祀显英王庙伏龙现典‘礼仪式’》。

§ 进行规则

都江堰放水节举行祟把敷泽兴济通佑显惠襄护王、承绩广惠显英普济昭福王典礼,全体肃立;奏乐,设迎神位;还神;授花;引赞导主祭,官恭谊王位前立正;唱纪念歌;进席,献帛;晋爵,献爵;进食,献食;主祭官诣读祝位前肃立读祝’;全体向李二郎父子位前行三鞠躬礼;奠爵;焚祝帛;奏乐;设送神位送神(唱民工歌送);礼成,鸣炮。祭:把时·,先到伏龙观祭李冰,再到二王庙祭二郎。官祭一般清明岁修完毕结合放水庆典二道举行。祭完李冰父子后即到杨泅庙江边祭招后鸣饱放水.官祭之外,还有民祭。传说旧历六月二十四日是二郎生日,后两日为李冰生日。因此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川西受益区人民不辞艰苦跋涉,扶老携幼,带着祭品,来庙祭把,每日多达万人以上抓《灌县乡土志》中说:“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吁。至今民祭之日,二王庙里人山人海,香烟缭绕,虔诚之态,令人感动。将军庙前江边鸣炮放水。随着三声炮响,两岸顿时鞭炮齐鸣,鼓乐喧天,堰工们先卸去压盘石和压盘木,将士埂挖至水面,拆去水面以上搪梁,砍断岭子木、再砍断盘杠结点竹线,拉倒撑子木和座兜,最后用大绳绑住“揭脑顶”,拉倒揭搓放水。砍揭搓放水后,主祭官等即离座策马奔成都;祈求人快水多。堰工们要用竹杆打水头,告诉流水:不要好坏朗不要冲毁桥梁,要安通顺轨,为民造福。年轻人沿江用石于迟打“水脑壳”。有的人放下鸭子,年轻人下水 都江堰放水节争抢水头鸭’。老人们则争舀?头水”敬神,祈祷五谷丰登.1949年12月中国入民解放军与民工一道抢修都江堰,次年清明举行了解放后第一个清明放水节,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李井泉主持庆典,英国《泰晤士报》为重建新闻予以报道。1957年后,修建了节制闸门,都江堰不用全部断流,砍杩槎放水仪式不再举行。1990年,都江堰市委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决定恢复都江堰清明模拟放水活动。1991年的清明放水节活动丰富多彩。‘节日’期间,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清明艺术节、迎春花会,李冰灯会和物资交流会,恢复了仿古祭祀表演,使中外来宾交口称赞放水节是富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天府第一盛会”。1993年的放水节,增设了祭坛,增加了面具舞等表演,城区举行了盛大的文艺表演,街头装饰一新。入夜,礼花冲天而起,灿烂夺目。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对吸引投资,发展经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994是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都江堰管理处,都江堰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规模宏大的都江堰国际清明放水节,更是盛况空前。都江堰是天府源头,李冰是建堰的第一功臣元勋。都江堰将与世长存,永放光彩,李冰将会永远永远受到世人的顶礼膜拜。

§ 参考资料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chinaich.com.cn/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http://drama.sysu.edu.cn/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www.ihchina.cn/main.jsp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http://www.chinayigou.com/news-admin/Article/zt/whyc/xwbd/

§ 相关词条

京族哈节   吴桥杂技  锡伯族西迁节    天桥中幡    沧州武术    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

§ 相关链接

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d6e3c010003hc.html

2.  http://www.aroundcn.com/fengqing/sc_fengqing/sc_jieqing/162641705.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