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喙龙 |
释义 | § 基本概述 生存于晚白垩纪北美洲的奥氏长喙龙 长喙龙 dolichorhynchops许多人以为上龙科在白垩纪早期就灭绝了,其实不是的。长喙龙就是上龙里的晚辈,它生活在白垩纪的晚期,它似乎是一种保存了原始面貌的上龙,椎骨居然有19块,嘴巴变得十分细长,活象只大鸟一样。 长喙龙的身体结构和克柔龙分别挺大,倒是和早期的泥泳龙很相似,只有3至5米大小。这种上龙主要在北美出土,达科它州的内海就有它的身影。我估计这是上龙最后的伊甸园了,不久它们就和恐龙一起结束了自己的历史。[1] § 奥氏长喙龙 奥氏长喙龙的模式标本 - 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 奥氏长喙龙的模式标本(编号KUVP 1300)是在1900年发现,由乔治·史登柏格(George F. Sternberg)发现于堪萨斯州洛根县的斯莫基希尔河白垩层。史登柏格与父亲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H. Sternberg)将化石送到堪萨斯大学。化石由H.T. Martin与S.W. Williston处理并架设,并在1902年命名、叙述,名为奥氏长喙龙(D. osborni)。这个化石目前在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中。 在1918年,查尔斯·斯腾伯格发现一个海王龙化石,其胃部区域有个蛇颈龙类化石。在1922年,斯腾伯格简述这个标本,然后被科学界长期遗忘,直到21世纪才被再度重视、研究。这个海王龙标本目前在华圣顿史密森尼博物馆展出中。国家地理频道在2007年制作的IMAX电影《海中巨怪》(Sea Monsters),即是以这个标本为故事的起点。 在1926年,斯腾伯格发现第二个奥氏长喙龙的标本,较不完整。斯腾伯格将这个化石拍了照片,然后送到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 MCZ 1064但这个标本要到2004年才由F. R. O'Keefe完整的叙述。 奥氏长喙龙的最完整化石是在50年代早期发现,由Marion Bonner发现于洛根县。该化石的长度只有约3米。头骨虽然遭到挤压变形,但整体状态良好。该化石先后由斯腾伯格、Orville Bonner所研究。Orville Bonner当时将这个化石归类于Trinacromerum的一个种。 在1997年,怀俄明州皮耳页岩发现两个大型双臼椎龙科化石。在1997年,研究人员将两个化石归类于Trinacromerum bonneri。但在1996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研究双臼椎龙科,提出长喙龙与Trinacromerum是不同的属。这两个化石因此改为长喙龙的一个种(D. bonneri),但这个种是否是独立的种,或是奥氏长喙龙的大型个体,仍在争议中。 奥氏长喙龙的化石大多出土于莫基希尔河白垩层。在2003年,一个奥氏长喙龙化石被发现于较下层的白垩层,年代属于康尼亚克阶晚期/桑托阶。在2005年,堪萨斯州朱厄尔县的Fort Hays石灰层发现一个奥氏长喙龙化石。[2] § 赫歇尔长喙龙 长喙龙的骨架 - 华圣顿自然历史博物馆 在2005年描述了新种赫歇尔长喙龙(D. herschelensis)。化石发现于加拿大萨克其万省的Bearpaw组地层,这是一个晚白垩纪(晚坎潘阶到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化石发现地点接近萨克其万省西南部的赫歇尔镇,所以取名为赫歇尔长喙龙。这组地层包含砂岩、泥岩、页岩,在白垩纪该地为西部内陆海道(Western Interior Seaway)。 赫歇尔长喙龙的模式标本的关节脱落、呈非天然状态,化石散布于挖掘基地内。头颅骨、下颌、肋骨、骨盆、与肩胛骨都被挖掘出来,但脊椎并不完整,所以目前并不清楚长喙龙脊椎骨的正确数量。四肢都已失散,附近发现了9个小型指骨,以及少量的四肢骨头,但不确定它们是否属于赫歇尔长喙龙。 赫歇尔长喙龙的标本被认为是成年体。赫歇尔长喙龙被认为比奥氏长喙龙还小,有些未成年奥氏长喙龙的样本比成年的赫歇尔长喙龙还大。假设赫歇尔长喙龙只有少数脊椎骨失散的话,它们身长应为2.5到3米。它们有细长的口鼻部,以及大量的齿槽。然而只有少数锐利牙齿被保存下来。[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