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名曲――中乐金CD(10张)》 |
释义 | 中国名曲――中乐金CD(10张) 内容简介 《中国名曲�D�D中乐金CD》以民族乐器为纲,以最高成就为领,提纲挈领,或雄浑或细腻,高回低转,全力展现出中国几千年民族音乐的神奇魅力。10张CD中所选曲目类别,分别包括:二胡、琵琶、笛子、洞箫、古琴、扬琴、锣鼓,以及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每一首经典名曲均由名家演奏,采用数码录音,保留了绝对的音质和丰富的残响,不但保持了中华文明的原味,同时也极具现代感。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和收藏价值。 中国名曲――中乐金CD(10张) 本书目录 目 录 二胡十大名曲 琵琶十大名曲 笛子十大名曲 洞箫十大名曲 古琴十大名曲 古筝十大名曲 扬琴十大名曲 锣鼓十大名曲 江南丝竹十大名曲 广东音乐十大名曲 中国名曲――中乐金CD(10张) 文章节选 内容摘录 二胡 二胡�D�D拉奏弦鸣乐器。流传于中国各个地区,十分流行的弓弦乐器。因其只有两根弦的特性故名之二胡,亦称胡琴、南胡、嗡子等。近十年来才定名为二胡。近代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和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对二胡的发展作了重要贡献。 《二泉映月》一曲中之二泉,即江苏无锡名风景区惠泉山的"天下第二泉",此曲以读白方式倾诉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的悲惨遭遇,曲调缠绵情深,如泣如诉,具有深厚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良宵》的写作源自1928年的除夕夜,当时刘天华在自宅与好友及学生们欢聚,众人兴高采烈地迎接新年,刘天华用二胡即兴演奏了一首乐曲,经过整理后,这一首又名《除夜小唱》的名曲即以它强烈的艺术魅力而倍受青睐,流传六十余年来,仍充满了生命力。全曲一气呵成,充满了欢乐和激情,达到乐器性能的极至发挥,是二胡曲中的精品。 《听松》其旋律刚劲有力,跌宕起伏、节奏急骤多变。作者通过松涛借物咏怀,在赞颂民族英雄岳飞之壮盛军威的同时,倾诉其本身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坚定自信的意志。此曲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感强烈而气势磅礴,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光明行》是刘天华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其旋律明快,节奏有力,调性变化多端、结构严谨合理,以西洋进行曲式融合中国传统乐曲风格,使乐曲充满活力,是当时更具有首创意义的优秀作品。 琵琶 琵琶�D�D弹拨乐器,初名批把。推手为批,引手为把,所以是以弹奏方法而得名。它的演奏技法逐渐发展和丰富,成为既能独奏,又能伴奏和参加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十面埋伏》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琵琶式套曲。该曲描写了楚汉战争时期,韩信以十面埋伏的战术,在垓下一举彻底击溃楚霸王,迫使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本乐曲音乐形象极为生动而鲜明,极为细腻地描写古代战争的场面,是一首传统古曲。 《海青拿天鹅》是一首反映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狩猎生活的琵琶名曲。"海青"又名海东青,是古代蒙古人民用来捕获天鹅,并与之激烈搏斗的壮景。主题鲜明,乐曲结构规模较大且大量地融入多种高难技巧,演奏者的水平在此作了很大的发挥。 《霸王卸甲》描述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和役败阵时的情景。该曲调动琵琶演奏中的多种高难技法,以失败了的英雄人物楚霸王贯穿全曲,悲壮的音调与富于棱角的音型,表现了项羽威武不屈的豪迈气概和其绝望、悲痛心情,而对于项羽诀别虞姬之感人场面的细腻刻画,更是悲切。这首优秀的琵琶套曲相当完整地塑了一个刚柔并济,勇敢坚强的古代英雄形象。 《夕阳箫鼓》是一首琵琶文套名曲,誉满海内外乐坛。由琵琶领奏,丝竹乐合奏的《春江花月夜》以及《李芳园琵琶谱》中的《浔阳琵琶》、《汪昱庭琵琶谱》中的《浔阳夜月》等乐曲都是由《夕阳箫》鼓演变而来。 笛子 笛――吹奏乐器,俗称笛子、横笛。竹制、横吹,常见的有梆笛和曲笛两种。笛多用于独奏、合奏和歌唱的伴奏,在民间乐队中常处于领奏地位。 《姑苏行》运用了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及上海地区的丝竹乐,即所谓"江南丝竹"与元代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的戏曲"昆曲"二者的演奏手法,以昆曲曲牌《佛上殿》为素材,发展成为一首带再现部的三段曲式。曲中充满浓郁的江南特色。 《早晨》是著名的南派笛子大师赵松庭先生之代表曲目,系以民间曲牌《点绛唇》为素材,描写了春日晨间、旭日东升、百鸟争鸣以及孩童们欢乐嬉戏的兴旺景象。旋律流畅,风格浓郁、充满活力。 《荫中鸟》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梆笛独奏曲是著名笛子大师刘管乐的作品,乐曲以特殊和管音吹奏出热情的旋律,又用跺音、滑音、吐音、花舌等技巧模仿百鸟争鸣的蓬勃景象,描绘出一个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景观。 《牧民新歌》创作于1966年,作者吸收了内蒙伊克昭盟的音乐为素材,以浓郁的民间音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活泼跳动的节奏展现出内容古大草原的风光和牧场上一片生机蓬勃的喜人景象。 洞箫 箫――吹奏乐器,亦称洞箫。单管、竖吹。古代箫多为竹制,也有玉制或瓷制;现代箫为竹制,其音量较小,常用于独奏、琴箫合奏或传统丝竹演奏。 《清明上河图》是根据宋朝张择端名画,"清明上河图"写意而成。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以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篇写的琴歌,充分表达了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玉箫声和》改编自南音古典,其曲调自如至终衬着拍板四平八稳的节拍,不振不徐,古朴典雅,别具特色,充分展现了南音予人细细品味的特质。 《祭奠》是古代祭礼时演奏的乐曲,故全曲气氛古朴典雅,音韵浓存平稳。在箫的独奏中以磬、钟、鼓、木鱼、小钗等诸般民族打击乐器伴奏,使得乐曲在肃穆中更见庄严。 《忆故人》原为古琴曲的《忆故人》,其琴箫合奏谱奏的形式,加之木鱼的敲击声衬托,使音乐听来极富庙堂色彩。 古琴 古琴�D�D又称七弦琴,属弹拨乐器,在古代又别称绿绮、丝桐等。古筝散声刚劲浑厚,泛音轻盈虚飘,按声圆润细腻,富于表情,有如歌声。 《梅花三弄》原系晋朝恒伊笛曲,后人琴调。明朝《杨伦伯牙心法》中指出了用古琴来表现梅花是最理想的。 "三弄"之意为运用上、中、下三个不同部位的泛时三闪重复演奏,乐曲旋律清新、节奏鲜明,刻画了梅花傲霜的高洁品格。此系一首较为流行的琴曲,故古来既有"处处阳关三叠,夜夜梅花三弄"之说。 《阳关三叠》源于唐朝琴歌曲,其琴歌谱留存至今。本乐曲据《沂音识字琴谱》,初见于宋,后在明朝时较为流行,曲中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真挚情感,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高山》与《流水》原为一曲,至唐代始分为二曲。《高山》琴曲音韵苍劲,曲调雄浑,使人如置身层峦叠嶂、千峰争奇之境。《流水》为《天闻阁琴谱》经张也孔亲自加工整理的琴曲。使流水主题愈加丰富深刻。 《渔樵问答》最早见于《杏庄太音续谱》,数百年来为琴家们所喜爱,乐曲以模拟和对应的句法来象征渔樵此问彼答的情景,并穿插效果性的手法,强调了捕鱼和伐木的劳动场面,而作者在对自然和生活讴歌的同时,抒发了一种"虽向往之,实不能也"的随想和感慨。 《矣欠乃》存谱初见于《西丽堂琴统》,亦有人称其《渔歌》或《北渔歌》,此曲题意据唐柳宗元著名七言古诗《渔翁》"矣欠乃"一般解作行船橹声或划船之声。 古筝 古筝――弹拨乐器,以音响效果命名。据考证,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秦地,始称琴筝,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筝的音域宽,表现力强,常用于独奏、重奏、伴奏、合奏。 《寒鸦戏水》是一首著名的传统筝曲,是潮州音乐十大套曲之一。本乐曲描写寒鸦成群嬉戏池塘的欢乐景象,不但旋律美,而且格调清新,凡潮乐所流传之处,必可闻此乐声,故人们常戏称北乐曲为潮洲之州歌。 《出水莲》系广州客家筝曲,有中原古曲的风貌,音调古朴、淡雅优美,相传曲意出于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句子,象征了人品的圣洁和情操的纯真。 《渔舟晚唱》是根据娄树华先生创作的筝独奏曲,又融合了曹正先生的二胡、筝二重奏乐曲的一部分改编而成的。乐贡以优美的旋律,描绘渔人满载而归、欣喜之情的诗意画面,情调活泼,极富情趣、优美动听。 《秦桑曲》是一首极富地方色彩的新筝曲,题材取自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春思》一诗,描摹一个坚心等候夫君的妇人寂疏而心志不移的情操,虽已是春风撩人,春思绵绵,然仍能明志自警,对在燕地的丈夫一往情深。 《香山射鼓》以烟雾缭绕的香山为题材,对该山景的神秘色彩多作描绘,并且十足的表现了朝山众香客燃香拆福,叩首礼佛的虔诚心情。 扬琴十大名曲 扬琴――敲击乐器,自国外传入我国近四百年,从"洋琴"到"杨琴"经过了乐器形制与演奏技艺的改进,都说明了这一外来乐器的演进历程。在我国分多个扬琴传统流派,如四川扬琴、山东扬琴、东北扬琴等。 《海峡音诗》是一部扬琴协奏曲,生动地描绘了绮丽、富饶的宝岛�D�D台湾之风土人情,表现了岛上人们勤劳乐观开拓进取的性格,构成了一篇锦锈壮丽又气度恢弘的民族音诗。 《霓裳曲》是根据流传于浙江一带的传统乐曲改编而成,意韵典雅优美,柔婉悠远、饶有古风。扬琴运用了"曲直兼济、纵横交织"的演奏技艺,配以箫、筝、铝板琴、钢片琴、碰钟等乐器伴奏,达到引人入胜的境界。 《苏武牧羊》吸取东北扬琴的特点,以广为流传的同名歌谣发展创作,突出了古朴、悲怆、深沉的音乐气质,歌颂汉朝使节苏武正气凛然、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与民族气节。 《林冲夜奔》的题材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及其同名折子戏,作者以具有民族气质和中国特色的音乐思维方式,生动的阐述了《水浒》英雄林冲蒙冤落难,怒火满腔,顶风踏雪,战胜险阻,夜奔梁山的故事。 锣鼓十大名曲 锣――以铜制成,圆形,是现代民族乐器中最常用的打击乐器之一,与鼓并称"锣鼓"。 鼓�D�D以陶或木为框,在一面或二面蒙以兽皮或蟒皮制成。鼓在乐器不多的远古时期处于重要地位。现在,鼓仍作为一种重要的打击乐器而出现在民间吹打乐、戏曲和民族乐队的演出中。 《夜深沉》是一首著名的京剧曲版,由京胡等弦乐器独奏,并以南堂鼓相伴合,乐曲以坚定有力的节奏及一气呵成的旋律进行,展现了刚劲潇洒、爽朗豪放的精神气质。 《钟声偈》是一首佛教音乐,以五台山寺庙音乐为北方代表的佛教音乐,以雄劲爽利朴素易懂见长,形成其独特风格。 《禅寺钟声》是一首道教音乐,乐曲中或表现镇恶驱邪的庄严威武曲调,或描写众仙欢庆功成的喜庆之乐等。在缥缈恬静的乐曲中予人有如被引领上仙界之情趣。 《清宫宴乐》是以满族传统舞蹈形式在清初进入宫庭的,每逢年凶及喜庆筵宴,主客男女轮番起舞。此形式属于宴乐之首。 江南丝竹十大名曲 江南丝竹是位于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和上海一代的民间音乐,是源于明末清初时期的一种管弦与锣鼓相结合的民族器乐合奏。表现了从恬静逐步趋于热烈欢快的风格。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著名的江南丝竹乐曲,乐曲描绘了:歇浦一江春水向东流、江楼钟鼓声声,两岸花影层叠,月夜景色无限美好,月光映出荡漾水波,时而波浪拍岸、时而渔歌唱晚,最后驾着轻舟在橹声、篙声中愉快地划向归途,全曲声情并茂,韵味隽永。 《欢乐歌》是明、清时期流行在江南的曲调、用相同的旋律素材、采用变奏在前,原型素材出现在后的、在江南丝竹乐曲中是一个创新。 《云庆》是用《四合锣鼓》的第二部分加花编成的乐曲,其慢板部分的加花手法不同于一般的丝竹乐曲,旋律较独特。 《行街》是一首用于婚礼行列进中喜庆场合的乐曲,演奏以从容的速度开始,逐渐加花至热烈欢快的中段以及突然的收尾,全曲充满喜气洋洋的气氛。 广东音乐十大名曲 广东音乐是指广东省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曲,约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它以流畅优美的曲调,独特的艺术风格流传于世,深受人们的喜爱。 《雨打芭蕉》此曲一说系何柳堂所作,描写初夏时节,雨打芭蕉淋沥之声,极富南国情趣。 《双星恨》是广东音乐较早期的形式、较大的传统乐曲,广东音乐的语言较浓厚。曲调哀怨缠绵,快板乐段由慢而快、渐强,转为明朗有力,充满了新生的希望。 《连环扣》是广东音乐名家严老烈根据广东民间小曲"寡妇诉冤"改编而成,原来情绪较为幽怨,经过改编和演奏加花,变成了一首活泼、有力的乐曲。 《平湖秋月》在民间流传颇广,乐曲活泼优美,速度徐缓,在优美舒畅的旋律中体现出月色皎浩而幽静的意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