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钱荒
释义

§ 概述

钱荒

钱荒,指的是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自2010年底以来,第三次攀上如此高位,随着货币政策不断加大紧缩力度,“钱荒”从银行体系内萌生、在资本市场被放大,而利率市场“冰火两重天”的现状则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1]

§ 资金走向

1、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海内外上市获得巨额资金、出手阔绰;民间资金高息放贷、借贷利率节节攀高;金银价格大起大落、游资投机花样迭出,寻找出口的资金在中国市场中左右突围。

2、一面是资金“饥馑”,一面是游资“过剩”,中国式不对称“钱荒”,折射出的是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匹配。

3、这种失衡与错配,在对未来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忧虑下被成倍放大,结果之一便是,许多民资“打死也不进实体经济”,汹汹涌向各种可以炒作的虚拟经济与商品中,泡沫迅速膨胀。如何以丰补歉,这是眼下一道亟须破解的难题,困难重重,却又迫在眉睫。

§ 资金旱情

钱荒

1、“谁出钱”“借不到钱”成了近来银行间资金交易市场里最纠结的话题。伴随着“钱荒”,资金利率一涨再涨。直接反映银行之间互相拆借资金“贵”“贱”的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无论期限长短,基本都创下了春节之后的新高。

2、另一个与实体经济关联更为紧密的市场中,票据直贴、转贴利率也同时上行,钱荒源于银行体系,然而和民间利率相比,官方贷款利率依然“非常低”。

3、这一切正在发生5%的隔夜拆借利率甚至高出了10年期国债的利率水平,而民间高利贷也已经成为“钱荒”之下无奈的选择。

4、在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集聚的浙江省,融资成本高企已经成为一些企业生存的拦路虎。一些企业已经在承受甚至高达60%年化利率的民间融资成本,而另一方面官方贷款利率并不高,使得企业遭遇“冰火两重天”,利率“双轨制”的现象也愈演愈烈。

§ 社会影响

1、中小企业遭遇“温水煮青蛙”之痛,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最近传出数起知名民营企业倒闭的消息,引来各方关注。总体来说目前并没有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但与2008年订单一夜间消失导致“猝死”相比,现在中小企业的订单倒有,但原材料、劳动力、汇率、资金等多座“大山”一起压来,利润低到一下子死不了,活着又看不到希望。

2、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煎熬,让很多中小企业痛苦不堪。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生存危机,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观,下半年真有可能迎来一波倒闭潮。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种种困境,经济学家辜胜阻将其总称为“三荒两高一低”:用工荒、钱荒、电荒、高成本、高税负加上低利润。 钱荒

3、招不到人、劳动力价格涨,可以用自动化设备替代。原材料价格涨,按照我们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可以在低点时多储备一些。当然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资金,没有钱上述升级措施和风险防护都做不了。

4、由于信贷额度紧张,银行议价能力普遍较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可即使是上浮30%,很多中小企业仍然贷不到款,只能转向民间市场。1%的月利率还算公道,由于货币持续收紧,2011年民间借贷市场利率比往年高出不少,3%的月利率比较常见,高的可以达到6%~8%,这意味着最高近100%的年化利率。

5、“钱荒”波及中国股市资本市场遭遇“大旱”,在股市连连创下新低后道出了A股快速走熊的一个原因。而市场成交金额的迅速下滑,正在验证没有新增资金入场的猜测。与入市抄底的巨大风险相比,当下不少手头现金充裕的人士似乎更愿意选择将资金投入民间借贷领域。

6、股市“大旱”不仅是因为“降水”过少,在银行信贷紧张的现状下,A股市场成为套取资金最为便利的“抽水池”,“竭泽而渔”正在成为股市“大旱”面临的又一个危机。

§ 经济影响

钱荒

1、一方面企业通过风险投资、上市获得资金,另一方面急需寻找出口的资金却在中国市场中左右突围,在房地产调控不断升级、流动性不断收紧利空股市的大背景下,民间资金见机炒作。从炒大蒜、炒苹果、炒中药材到炒金、炒银,包括收藏品、艺术品等,被游资一次次地推上新高。中国玉石市场上,满绿翡翠的价格由2000年每克8000元至10000元狂涨至2010年每克20万元至30万元,造成中国玉石价格呈阶梯形增长的根本原因,是数百亿元游资的炒作。

2、每一轮游资炒作退去之后,留下的都是泡沫破裂的“寒冬”。在众多商品、投资品被爆炒之后,留给人们的不仅是思考,还有对市场投资的迷茫和疑惧。

3、中央控通胀决心不变紧缩政策仍推行,虽PMI增速持续趋缓,但中央控通胀决心不会改变,预计紧缩的货币政策仍将继续维持,甚至进一步趋紧。当前经济增速的放缓仍处于可承受范围,唯有忍过经济调整过程中的“阵痛”,中国经济方能进入“良性循环”的广阔天地。

4、任何经济调控措施均需经历一定观察过程,调控结果是逐步显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央行紧缩货币政策已持续一段时间,当前各项经济数据均显示,调控成效已初步显现。受翘尾因素及食品涨价影响,5月CPI数据或将再创新高,但这并不意味调控失败,相反显示当局正朝着经济“软着陆”方向做出努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依然向好,仍可承受一定的回落空间。未来监管当局仍需夯实调控成果,继续坚持推进紧缩货币政策。

5、是次PMI数据下滑程度好于市场,这在大面积电荒和制造业加速去库存的背景下,显示中国经济恢复动力仍强,且有助于缓解市场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忧。PMI适当回落可有效调节通胀压力。在此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即是经济增长速度适当放缓,这是宏观调控的应有之义。当前监管当局需注意的是,在“保增长”和“控通胀”之间寻找平衡点,控制经济放缓速度,严防出现此前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增长“猛剎车”的情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