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城三月》 |
释义 | 《小城三月》《小城三月》是萧红的最后一部作品。这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女作家,在写完这部作品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离开人世了。在《小城三月》中,我们可以真切地聆听到一个东方女性悲惋的哀歌,在这春的悲哀与爱的祈盼中可谓柔肠寸断。使我们更为深切地感受到那个笼罩一切而又窒息着一切的无边夜幕。感受到作者对于人间爱的憧憬和向往,对于人生的追求与思索。 § 作品介绍 小城三月《小城三月》讲了一个关于“我”的姨——翠姨的爱情故事,作者以一个家族小辈的角度,用淡淡的笔调、平稳的口气讲述了这样一个无疾而终却又透着无尽悲凉的故事。翠姨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她受到了新文化的冲击,同时又受着中国封建文化的束缚,她想爱而不能爱,她想反抗而无力反抗,最后只能用死来了却她的一生,然而她所爱的人——“我”的堂哥却至翠姨死后也不知其为何而死,这对于为他而死的翠姨不失为一种莫大的悲哀。然而,春天已逝,飘然而过,乃其追溯,难寻其影。 § 作者简介 萧红萧红(1911—1942),黑龙江呼兰县人。原名张迺莹,笔名悄吟、田娣。三十年代中国文坛最负盛名的女作家。1930年因反抗封建家庭的迫害离家出走。1933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4年离开东北,几经颠沛流离,三十一岁早逝于香港。 萧红文笔沉郁优雅,擅长勾勒芜杂而生动的生活面貌,作品细腻深刻,委婉而隽永,深受鲁迅、茅盾等名作家激赏。著有《生死场》、《小城三月》、《马伯乐》等书。 § 内容提要 《小城三月》作品是以儿童视角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的一个叫翠姨的“姨”悄悄地在心里爱上我了的堂哥。然而,“向往着爱的自由”的翠姨,却“不幸”是一位再嫁的寡妇的女儿,而堂哥却是地主家才学出众的公子。他们的爱情,在有数千年传统规范的约束着的愚昧偏僻小镇,只能被不可理喻的冷寂扼杀掉。几乎没有人能意识到翠姨心底的强烈爱情,甚至被她热烈挚爱着的“堂哥”也不知她缘何悲寂难耐。人们单调而又寂寞地生活着。只有我这个略涉世事的孩子惊奇地窥视到了翠姨的一些异常。结果,当人们准备给翠姨和一个又丑又小的男人结婚之际,翠姨却日渐消瘦,悄然病逝家中。然而,更可悲的是,那位堂哥此后提起翠姨,“虽常常落泪”,却不知翠姨为什么死,“大家也都心中纳闷。” 执着地爱着一方从来没向被爱的一方吐露心曲。直至爱火将人折磨至死,被爱着的人却不知其生命之火为何而熄。这就是中国女性的东方恋情。在这爱情里,没有心灵的撞击,更没有如《红楼梦》中那样被人拆散的曲折。而是一切都窒息于心底,一切都随着生命之火的泯息而悄然而逝。作者用一个买不到的绒绳鞋做了一个巧妙的暗示,为女主人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随着生活的流逝,这个最初可爱的少女对其婚姻和命运日渐恐惧,在心理上笼罩了一层更为可怜的、柔弱的悲凉。 尽管翠姨的孤寂,家世较为封闭,但她在“我”家住的时间,却是一个相对于开明的环境。恰似“枯木逢春”,给这个乡间少女沉寂的情感世界吹起一片涟漪,也吹进了新绿的生命气息。作品中写道:“翠姨非常聪明,会弹大正瑟,就是前些年所流行在中国的日本瑟。她还会吹箫或是笛子。” 可以看出,带有一定的现代“气氛”的这个环境正是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下,翠姨不甘于走乡镇女子的婚姻道路和服从于人生的安排。她在认真思索着,执着地探求着。 新旧文明,在翠姨的心理产生巨大冲突。形成了心理悲剧。一方面,她从表面上接触了一定的现代文化气氛,并无比向往,对读书人的钦佩,对新文明的渴望。另一方面,她是一个传统的,在旧环境中长大的东方少女。不可能摆脱自己,去追求新的生活。 一直到她病故,善解人意的家人知她为何而病,“有什么不如意的?陪嫁的东西买的不顺心?”什么都问到了,唯独没有问到情感生活。这足以看到那时人们对情感生活的漠视。即使是现代文化的氛围,也是表层的。在深处,仍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传统习俗和心理。正因为这样,翠姨在这样“现代文明氛围”的环境中,即对新文明的渴望,却又无法表达或大胆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爱。强烈的冲突,造成了东方女性的悲剧。 作者以散文的笔调刻画了“春”的背景,优美而悲切,使翠姨的悲剧--寂灭的春天,在她身后留给人更多的思索。 § 相关评价 《小城三月》萧红是带着心灵的创伤写下了她最出色的作品《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的。——余杰 萧红时时以自己的心体谅这个世界,而在下笔时,是时时在以别人的心来关注生活和生活中的苦难,把自己的喜怒深深压在心底,压在文字的背后。——刘继业 在现代文学史上,萧红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她从生存本身意义上展现人们的生存困境,视角独特,她的文字成为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绝品。 萧红的作品有意模糊了散文与小说的界限,理念的隐退带来的是文学直觉的充分还原,复沓的语句充满诗意和回溯之美。 § 思想价值 《小城三月》《小城三月》历来多是从反映社会生活,从小说文体的角度,从作家艺术个性成长的角度,从乡土文学的角度被讨论,这些角度是重要而且是必要的,但也不免有所见而有所不见。从反映与表现社会的角度,女主人公翠姨的故事其实是五四以来被反复叙述过的故事,看来不免陈旧而且简单的。翠姨的悲剧故事当中确实包含了贫富地位的因素,也包含了家庭伦理与礼教的因素,当然还包含了性格因素。小说中着意将翠姨与她的妺妺对比着写,就是为了突出性格因素。她妺妺是个粗心大意、大说大笑、不修边幅的人,而翠姨的性格全然不同,犹豫、矜持却又执着,正是这样的性格,推动了向悲剧的发展。 这篇小说在叙事方面的特点值得注意,小说中写翠姨,都是通过“我”的叙述,她不多的言语,也是由叙述者转述的,小说并没有聚焦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小说采用克制陈述叙述故事,这导致批评者往往忽略对于翠姨内部生活的探索。 翠姨是一个追求新鲜事物,向往新生活的女孩子。她的喜欢“我”,原因简单,“因为我在学堂里念书”,她以为念书的人“想什么事都比她明白”。读书人比之一般人高人一等,原是中国传统观念。虽然是新时代了,读书人所读之书早已不同,但读书人的那点权威,却一点儿也没有淡化,甚至强化了。翠姨出入于这个开通的大家族,见识了许许多多的新事物,新人物,新的生活样式,但是同时,也听了很多的新人物的故事。新式学堂的男性,“一看了那不识字的又不是女学生之类就生气。觉得处处不如他。”在流行的观念中,自由恋爱是属于新式读书人的——新式学校的学生。这正是翠姨爱上堂哥——堂哥正是一个学生——而不敢表白爱的更深的根源。为了这一张“入场券”,翠姨很勇敢地提出来要读书,要改变自己的身份,并且在双方的妥协折中中“实现”了。读书意味着新的生活的希望与幻想,但是,她那样的年龄的读书和那样方式的读书,对于她的希望与幻想来说,只是一个绝望的挣扎,小说并没有写读书中翠姨的内心世界,作者用第一人称的视角限制了叙述的权力,将这一切留在叙述之外。 实际上,没有接受新式教育的女性有无爱新式学生的权力这个问题本来就在新文化的视野之外。可是在她的病,在她的闷闷不乐的叙述中,作者暗示了翠姨内心的焦虑与绝望,正是这焦虑与绝望导致了人物的“病”。新文化唤醒了她对于新生活,新的幸福的憧憬,她也勇敢地坚定地去追求了,但是,她还不是“新女性”,而“新女性”在世俗社会中等同于女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同时也是新文化剥夺了她的爱的勇气与权力。小说是意味深长的,在翠姨面对自己爱着的人时,她不是用子君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而是非常中国的、传统的方式。 面对爱的表白,“哥哥茫然的不知道说什么”,作为新式学生的堂哥不仅当时毫无反应,而且,即便后来翠姨因爱而死,尽管“哥哥后来提起翠姨常常落泪”,但是“他不知翠姨为什么死”。话语的隔阂与权力关系,在这个场景中得到了生动形象的表现。这篇作品涉及了新文学作家从未涉及的话题,包含了作者对于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 在20世纪社会解放运动中的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并不是仅仅为了让一对对情投意合的妙人儿出双入对,婚姻恋爱自由本身是社会解放运动,民族国家话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婚姻恋爱自由的真意,是要将一个个青年人从传统的家族结构中离析出来,让他们汇入到国家民族独立解放的运动中去,如果参与者仅仅止于二人世界的卿卿我我,止于沉溺于世俗人生,止于热衷于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那就是小生产者意识、小资产阶级意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遗毒的影响。要达到这样的婚姻自由与恋爱自由,是必须经过启蒙,经过规训,经过系统的学习,这就是为什么婚姻恋爱自由是新式学校学生、新青年的特有权利的道理。 正如上文指出的,翠姨的故事有很多种讲法,但是像萧红这样对现代性形成质疑的讲法是很少见的。 可以与萧红作比较的,大概也只有鲁迅的《离婚》。 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是根据小说中角色的叙述来复述爱姑的婚姻纠纷故事的。仔细阅读文本,叙述了这个故事的都是爱姑的同情者,在爱姑,丈夫是“小畜生”,公公是“老畜生”,至于丈夫与公公是什么样的人,小说中并无交待。爱姑以畜生称之,倒是有理由的,在明媒正娶的妻子之外,另有女人,从传统道德看,正是禽兽不如,说畜生已经是抬举了!可是,如果我们考虑到小说创作于1925年,如果试将《伤逝》与《离婚》合观,则当有惊讶:用“五四”观点复述《离婚》的故事将如何?“小畜生”与爱姑因为是父母包办婚姻,婚后无感情,后来与“小寡妇”两情相悦,于是要求与爱姑离婚,……这样叙述,故事完全改变,爱姑不再是无可争辩的正面人物,而“小畜生”也成为争取婚姻自由的时代勇士。 就“离婚”中的故事而言,放在“五四”意识形态中处理自然是“五四”文学的主流,但是,这一事件放在爱姑世界的意识形态中处理,则“五四”价值,完全是伤风败俗的不德行为,而爱姑的行为,放在传统的世界中处理,则也是不守妇道。离开特定的意识形态,或许无法讲述“离婚”的故事。鲁迅或许并无言说的痛苦,因为《离婚》就是一种言说,但它不是权威叙述者的言说。在小说中权威叙述者要做的是将一个可以由“五四”话语言说的故事给爱姑们来言说,放弃叙述而取呈现,显示,结果呈现显示出来的就是如此令人哭笑不得的场景。 将一种意识形态下的故事置于另一意识形态的视野之中,这就是鲁迅《离婚》显示的叙事原则。而用一个局外人的闯入来检视、考验一种意识形态的弹性与容忍度,呈现其霸权与傲慢,则是《小城三月》叙事最富有独创性的地方。 § 作品版本 萧红经典作品选出版时间: 出版社: 1995-10-01 广州出版社 1999-01-01 香港三联书店 2003-03-01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09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09-01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5-12-01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相关词条 萧红封建文化新文化鲁迅茅盾 《马伯乐》《生死场》儿童视角《红楼梦》文体 《呼兰河传》余杰散文小说乡土文学 五四《离婚》第一人称新女性《伤逝》 § 参考资料 1、豆瓣http://www.douban.com/subject_search?search_text=%E5%B0%8F%E5%9F%8E%E4%B8%89%E6%9C%88 2、http://hi.baidu.com/wdwxy/blog/item/6d07e55cdc7d7742fbf2c010.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