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亨稷 |
释义 | § 经历 金亨稷 金亨稷,1894年7月10日生于朝鲜东北部的万景台。金家祖辈以耕种别人的土地为生。金亨稷从少年起就亲眼目睹了父亲金辅弦和母亲李玉益如何带着一家老少在生存线上挣扎。由于日本侵占朝鲜,少年金亨稷即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充满刻骨仇恨,所以他从小就发誓尽忠报国,走进崇实中学读书。 金亨稷为了寻求救国真理,遂于1916年夏首次涉过波涛滚滚的鸭绿江,只身来到中国。他先在间岛省(今延吉)打工为生,后到上海,有幸见到了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1918年秋,金亨稷在烽火里秘密组建了朝鲜的第一个抗日组织——朝鲜国民会。虽然当时的国民会只有九个人,可是九个人如同九颗火种,开始照亮黑暗的北部朝鲜。不幸的是,金亨稷的抗日活动很快就被朝奸和日本人察觉,不幸被捕。 金亨稷在日本人的法庭上自己充当辩护,连续三次在公审中据理力争,他坚定的意志和机敏的辩才让日本人头疼。金亨稷当庭驳得日本法官哑口无言。可是,日本法庭最终还是将金亨稷判了重刑。 1920年深秋,金亨稷终于出狱了。当时是金日成的祖父和叔叔抬着一副担架,将被折磨得骨瘦如柴的金亨稷抬回到烽火晨山村的家里。 1921年春,金亨稷只身逃往一江之隔的中国去了。金亨稷在临江以“朝鲜游医”的身份奔走四乡,暗中仍在从事秘密的抗日工作。 1924年冬,金亨稷托一位中国朋友捎口信,要求妻子带着金成柱、金日成 、金哲柱和金英柱三兄弟离开朝鲜,前往中国临江定居。 1925年秋,金亨稷为了与朝鲜境内的革命组织取得联系,在一个深夜里悄悄渡过了鸭绿江,准备秘密潜往江对岸朝鲜咸镜北道的小镇子——葡坪。但由于叛徒出卖,当金亨稷刚接近葡坪那个地下组织的草房时,突然发现从一人深的蒿草丛里蹿出七八个日本特务,金亨稷寡不敌众,终于落在日本警察手里。就在两个日警荷枪押解金亨稷从葡坪到新义州的半路时,一位曾被金亨稷医过病的中国农民搭救了他。后来,在去朝鲜途中过江时因冰面断裂不幸跌入江中,从此患上致命的腰痛病。 亨稷到达朝鲜咸镜北道以后,隐藏在一个小村子里。他昼伏夜出,仍在联络国民会成员,密议举事。因有老乡们的掩护,他终于躲过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大搜捕。于1925年中国旧历春节前夕从冰面上涉过鸭绿江,回到吉林。 此时金亨稷的妻子康盘石已带着三个儿子从临江八道沟辗转到扶松县居住。金亨稷来到扶松城后,又在临街房子挂出“金氏扶松医院”的招牌。虽然表面上以治病为生,可实际上他仍在中国边境地区从事联络朝鲜流亡爱国者的活动。 从1925年冬至次年春,金亨稷虽然腰病缠身,但仍然四处活动。他带着浑身的伤痛频繁奔波在吉林和桦甸之间。 1926年春,他终于带着“白山学堂”的准办许可证,从吉林兴冲冲地赶回了扶松。这时,他的病已经很重了。 到1926年5月,金亨稷已经病入膏肓了。终于于6月5日病逝。金亨稷的遗体安葬在扶松县小南门街十里外的头道江畔。[1] § 家庭 父亲:金辅弦 母亲:李玉益 妻子:康磐石 长男:金日成 二男:金哲柱 三男:金英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