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浮世绘 |
释义 | § 简介 战争场面的浮世绘 浮世绘是日本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起源于17世纪,“浮世”来自佛教用语,本意指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飘渺。即,此岸或秽土,即忧世或尘世。日本语言中自“浮世”一词出现开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艳事与放荡生活之意。因此浮世绘即描绘世间风情的画作。浮世绘画师以狩野派、土佐派出身者居多,这是因为当时这些画派非常显赫,而被这些画派所驱逐、排斥的画师很多都转向浮世绘发展所致。 肉笔浮世绘 浮世绘的艺术,初期原为肉笔浮世绘,即画家们用笔墨色彩所作的绘画,而非木刻印制的绘画。肉笔的浮世绘,盛行于京都和大板,这个画派的开始,是带有装饰性的。它为华贵的建筑作壁画,装饰室内的屏风。在绘画的内容上,有四季风景、各地名胜,尤其善于表现女性美,具有写实技巧,为社会所欣赏。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的晚期,它和中国的清代相吻合。 版画浮世绘 由于经济的增长,城市里首先产生一种“町人文化”(即市民文化)。市民文化迅速得到发展,作者云起,需要量扩大,大量印制,以供需求。从而使肉笔浮世绘进入版画浮世绘阶段。浮世绘版画的印刷技巧,初为单纯的墨摺本,以后发展有丹绘和漆绘,用彩笔添入的。真正的套色版画锦绘,在公元1643年至公元1765年前后出现浮世绘的印刷技术,浮世绘的题材极其广泛,有社会时事、民间传说、历史掌故、戏曲场景和古典名着图绘,有些画家还专事描绘妇女生活,记录战争事件或山川景物。这些题材的是体现新兴市民的思想感情。一些追求自由恋爱和讽刺封建礼教的作品在民间流布极广。 浮世绘木刻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形式:“绘本”和“一枚绘”。所谓“绘本”,即是插图画本。它在江户初期是以古典小说的插图为开端,后来陆续出现通俗的插图读物,到万治年间,随着市民小说的产生,这种木刻绘本更加迅速发展。民间画师菱川师宣便是这种“绘本”的创始人。“一枚绘”,即单幅的创作木刻,尺寸大小不等,木刻方法有木纹法、光泽法、云母粉法、无色印刷法等等。[1] § 早期 三国题材的浮世绘 明历大火(1657年3月2日)至宝历年间(1751年~1763年)。此时期的浮世绘以手绘及墨色单色木版画印刷(称为墨折绘)为主。 17世纪后半,后世称为“浮世绘之祖”的菱川师宣绘制了许多人气绘本及浮世草子,其中《見返り美人図》(回眸美人图之意)为其代表作。 在井原西鹤所撰的《好色一代男》(1682年刊行)中,有一段关于浮世绘绘在有12根扇骨的折扇上的描述,是目前已知(2005年)的资料中最早出现浮世绘一词的文献。 到了鸟居清信时代,使用墨色以外的颜色创作的作品开始出现,主要是以红色为主。使用丹色(红褐色)的称丹绘,使用红色的称红绘,也有在红色以外又增加二、三种颜色的作品,称为红折绘。[2] § 中期 浮世绘中的武士与妖怪搏斗 明和2年(1765年)至文化3年(1806年)。锦绘在此时期诞生。 因为画历在俳句诗人及爱好者间十分受欢迎,明和2年开始有了画历交换会的社交活动。为因应这种大量需求,铃木春信等人以多色印刷法发明了东锦绘,由于多色印刷法需反复上色,因此开发出印刷时如何标记“见当(记号之意)”的技巧和方法,并且开始采用能够承受多次印刷的高品质纸张,例如以楮为原料的越前奉书纸、伊予柾纸、西野内纸等。另外在产能及成本的考量下,原画师(版下绘师)、雕版师(雕师)、刷版师(刷师,或写做折师)的专业分工体制也在此时期确立。 此时期的人物绘画风格也发生变化,由原本虚幻的人偶风格转趋写实。 安永年间(1772年—1780年),北尾重政写实风格的美人画盛行。胜川春章则将写实风带入称为“役者绘”的歌舞伎肖像画中。之后著名的喜多川歌麿更以细腻的笔触绘制了许多以头部为主的美人画。 宽政2年(1790年),幕府施行了称为“改印制度”的印刷品审查制度,开始管制印刷品的内容。宽政7年(1795年),因触犯禁令而被没收家产的出版家茑屋重三郎为了东山再起,与画师东洲斋写乐合作,出版了许多风格独特、笔法夸张的役者绘。同时期最受欢迎的风格是歌川丰国所绘的《役者舞台之姿绘》的歌舞伎全身图系列。而歌川的弟子们也形成浮世绘的最大画派—“歌川派”。 § 后期 武士 文化4年(1807年)至安政5年(1858年)。蒲原夜之雪《东海道五十三次》之一,歌川广重绘。喜多川歌磨死后,美人画的主流转变为溪斋英泉的情色风格。胜川春章的门生葛饰北斋绘制了著名的《富士三十六景》。受到葛饰北斋启发,歌川广重也创作了《东海道五十三次》、《富士三十六景》。此二人确立了浮世绘中称为“名所绘画”的风景画风格。在役者绘方面,歌川国贞师承歌川豊国,以更具力道的笔法绘制。另外,伴随着草双纸(类似现代的漫画书)所引发的传奇小说热潮,歌川国芳等人开始创作描绘武士姿态的“武者绘画”。 § 终期 安政6年(1859年)至明治45年(1912年)。此时期因为受到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或译:培里)率领舰队强行打开锁国政策(此事件日本称为“黑船来航”)的冲击,许多人日本浮世绘 开始对西洋文化产生兴趣,因此当时开港通商之一的横滨产生“横滨绘”开始流行起来。另一方面,因为幕府末期至明治维新初期社会动荡的影响,也出现了称为“无残绘(或写做无惨绘)”的血腥怪诞风格。这种浮世绘中常有腥风血雨的场面,例如歌川国芳的门徒月冈芳年和落合芳几所创作的《英名二十八众句》。河锅暁斎等正统狩野派画师也开始创作浮世绘。而后师承河锅暁斎的小林清亲更引入西画式的无轮廓线笔法绘制风景画,此画风被称为光线画。歌川派的歌川芳藤则开始为儿童创作称为玩具绘的浮世绘,由于照相技术传入,浮世绘受到挑战。虽然很多画师以更精细的笔法绘制浮世绘,但终究无法力抗历史的潮流。其中,月冈芳年以非常细腻的笔法和西洋画风绘制了许多画报(锦絵新闻)、历史画、风俗画,有“最后的浮世绘大师”之称。月冈本人也鼓励门徒多多学习各式画风,因而产生了许多像镝木清方等集插画、传统画大成的画师,浮世绘的技法和风格也得以以不同形式在各类艺术中继续传承下去。 § 题材 浮世绘 美人画 以年轻美丽的女子为题材。主要是描绘游女(妓女)和茶屋的人气看板娘(招牌女郎),后来也有街头美女的题材。 鸟羽绘 得名自鸟羽僧正,常常将人物的手足画得很长、很滑稽,属戏画的一种。类似现代的漫画,因此现代的漫画在发展初期亦被称为鸟羽绘。 春画 春画是以性爱场面及相关事物为题材,亦可见将性器拟人化的手法。这类画作在实用上也有做为情趣用品目录及嫁妆之用。在当时的乡村地区提到锦绘的话,多半就是指春画。描写女性的浮世绘作品 名所绘 除了满足当时无迁徙和旅行自由的民众对名山秀水的憧憬之外,也有做为旅行手册的应用。 武者绘 以传说、传奇、历史小说中的武士为题材,在传奇热潮后特别流行。但幕府规定不得绘制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时代以后的武士。 历史画 以历史上著名的事件为题材。明治维新后,为了更加巩固天皇家的正统性,也有以历代天皇为主题的创作。 玩具绘 因为应用在玩具制作上,所以种类很多,有双六(游戏方法类似大富翁,但游戏内容不同)、人气浮世绘的小型版、变装游戏的纸娃娃等。 相扑绘 以相扑为题材,也有相扑力士的肖像画。 张交绘 一张纸上区分成数个大小不一的区块,各区块中皆有独立的主题。张交绘常常是多位画师共同完成的作品,因此同一张画上可以看到多位画师的画风。浮世绘带有浓郁的日本民族特色 长崎绘、横滨绘 以长崎、横滨的异国风情为题材。 还有疱疮绘、麻疹绘、団扇绘、死绘、子供绘等多种题材。 § 制作 制作浮世绘 制作材料 制作步骤1 制作步骤1 浮世绘是版画的一种,由原画师、雕版师、刷版师三者分工协力完成。原画师将原图成完后,由雕版师在木板上雕刻出图形,再由刷版师在版上上色,将图案转印到纸上。要上多少色就必须刻多少版,因此颜色越多,制程就越繁杂。虽然是协力完成的作品,但一开始只有原画师才能落款,后来也有刻版师的落款。另外由于幕府实行的审查制度,准许刊行的浮世绘上也会有幕府审查标章及刊行者的印记。浮世绘的制作过程可分为5个步骤。 一、绘制原图 由原画师构思设计,然后以黑色描绘轮廓。古时此步骤完成后即需送交幕府审查内容。审查通过的话,幕府就会盖上合格印记。 二、雕刻墨板 审查过的原图交给雕版师后,雕版师会将原图反过来贴在山樱木制的木板上并浮雕出图案,此板即称为墨板。为应付将来反覆印刷、多次上色 的制程需要,日本人发明了标示“见当(记号之意)”的方法。 该方法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其一为1744年出版物批发商上村吉右卫门所发明。 其二为1765年一名叫做金六的刷版师所发明。 三、选定色彩 墨板交给刷版师后,刷版师会用薄美浓纸印出做为雕刻色板的底图之用的校合折数张,张数则依原画师计划使用的颜色数目而决定。原画师会在校合折上以红笔指定心中所构思的色彩。 四、雕刻色板 校合折交给雕版师后,雕版师会以同样的方法雕出所需的色板。 五、刷版 墨板和色板都到齐后,刷版师便开始一色一色反覆印刷上色。依画面所用的颜色多寡,印刷次数也不同,一般约需刷10到20多次。色彩重叠的部份以由淡而浓、由小(面积)而大的原则处理。[3] § 影响 梵高名作《唐基老爹》中有很多日本浮世绘的元素 梵高所绘的《唐基老爹》《日本情趣花魁》中有许多浮世绘画作(1887年)。19世纪中期开始,欧洲由日本进口茶叶,因日本茶叶的包装纸印有浮世绘版画图案,其风格也开始影响了当时的印象派画家。1865年法国画家布拉克蒙(FelixBracquemond)将陶器外包装上绘的《北斎漫画》介绍给印象派的友人,1885年梵高到安特卫普时开始接触浮世绘,马奈的名作《吹笛少年》即运用了浮世绘的技法。在音乐方面,古典音乐的印象派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受到《神奈川冲浪里》的启发,创作了交响诗《海》(LaMer)。浮世绘的艺术风格让当时的欧洲社会刮起了和风热潮(日本主义),浮世绘的风格对19世纪末兴起的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也多有很多影响。早在喜多川歌磨死去仅6年的1812年,他的作品就出现在巴黎。19世纪后半期,浮世绘被大量介绍到西方。当时西方的前卫画家,如马奈、惠斯勒、德加、莫奈、劳特累克、凡高、高更、克里木特、溥纳尔、毕加索、马蒂斯等人都从浮世绘中获得各种有意义的启迪。[4] 代表画师 东洲斋写乐歌川广重 歌川国芳 葛饰北斋 铃木春信 菱川师宣 溪斋英泉 喜多川歌磨 月冈芳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