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郭奇
释义

§ 简介

郭奇郭奇(1913—1972)河南省濮阳县人。一九三二年加入反帝大同盟。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七年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总校二大队教育干事、政治教员、抗大总校一大队二营政治主任教员、一大队政治处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华北军政大学教育部副部长、政治部政教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会主任,学院政治部教育部副部长、政治部宣传教育部第二部长兼哲学教授会主任,高等军事学院社会科学教授会主任,学院社会科学教研室主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兼社会科学教研室主任。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 生平

郭奇,河南濮阳县人,1913年出生。17岁考入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交通管理系,1931年参加了马列主义学习团,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大学毕业。1937年,郭奇到延安抗大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总校二大队教育干事、政治教员。整个战争时期,郭奇都在从事教育工作,历任教育干事、教员、主任教员、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华北军政大学教育部副部长、政治部政教部部长建国后。刘伯承创办南京军事学院,郭奇在该学院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会主任、学院政治部教育部副部长、宣传教育部第二部长兼哲学教授会主任。

1955年,既没有红军经历,没有经过长征,又没有拉过山头,在战场上真刀实枪浴血奋战的郭奇被授予少将军衔。他被称为教马列主义的将军。1956年,毛泽东视察南京军事学院,接见院、部、系的干部和各教授会主任,一一握手。轮到郭奇时,刘伯承欲向毛泽东介绍,毛泽东说:我认识你,你是延安的大哲学家。毛泽东开玩笑说:“教哲学的厉害呀!谁也不如你厉害!”郭奇后调到高等军事学院任政治部副主任。李志民、王宗槐和林浩一起去请杨献珍讲课,毕业学员邱会作给中央写信,说高等军事学院给杨献珍提供反党讲坛。王宗槐把责任全推在林浩身上,郭奇也受到牵连。康生曾在一次讲活中,点了高等军事学院副政委林浩和郭奇的名,说郭奇是没有改造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被戴上反党分子的帽子。

郭奇因不同意林彪的“顶峰论”,在文革中被批斗、关押。经叶剑英干预,才被送到石家庄印染厂劳动。郭奇性情豁达,当他得知患癌症后,仍令夫人买书,夫人买了100多元的书,郭奇嫌少,曰:学不好马列主义,怎么去见马克思啊。郭奇病重之际,萧克亲自到医院宣布为他平反。徐向前元帅在病房握着郭奇的手说:像你这样的人,不是多而是太少了。徐帅称郭奇是我军教授马列主义的代表。郭奇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去世于1972年,享年59岁。

§ 将军轶事

在抗大任教员期间,毛泽东听说从北平来了一位研究哲学的大学生,亲自到郭奇住的西北旅社找郭奇谈话。毛泽东向郭奇了解了北平的学生运动和几位理论家的情况。毛泽东问起哲学家李达,郭奇告诉毛泽东,李达是马列主义哲学家,积极支持学生运动。两人谈话至深夜。郭奇在抗大毕业后,被留在抗大当教员。郭奇想上前线,为此去找毛泽东。毛泽东说:“你们教好一个班,就有几十个连长,几十个连长到前线去能起多大作用?要是教好几十个营长,几十团长,到前线能起多大作用?”毛泽东对郭奇说:痛下决心,活着在抗大教书,死了埋在清凉山。

郭奇的教学说理明白,语言生动,学员都愿意听他的课。许世友说:“有些深奥的理论,他一讲就能明白,就活了。郭奇喜蓄须,苏振华说:郭胡子,哲学讲得好!”叶剑英感叹:“在教学上,都像郭奇那样细致认真就好啦!”

§ 性格特点

郭奇平易近人,放手使用年轻干部。郭奇资历深,职务高,学问大,可是,他一点官架子也没有,处事稳妥,信任和爱护同志。他理论根底深,能坚持真理,不随风倒。由于郭奇对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学得认真,理解深刻,又善于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所以,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他能够坚持真理,决不随风倒,和那些不懂马列,却自封为马列主义者的人相比,真如鹤立鸡群,令人高山仰止。

§ 人物评价

郭奇将军的确是个好人,很多熟悉他的朋友都认为郭奇不论在理论修养方面,在对培养解放军军高级干部的贡献方面,在人品、处世方面,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堪称楷模。

一个终生传播马列主义真理,在各方面都可为人师表的老将军。

§ 参考资料

[1] 辞典百科网 http://www.cd2.cn/Character/2009-01-29/63751_2.htm

[2] 林伯野,《中华魂杂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