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镧系
释义

§ 概述

镧系元素定义 镧系,即镧系元素(lanthanide element),是元素周期系ⅢB族中原子序数为57~71的15种化学元素的统称。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它们都是稀土元素的成员。镧系元素用符号Ln表示。

电子构型

镧系元素的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构型基本相同,电子逐一填充到4f轨道上。镧系元素也属于过渡元素,只是镧系元素新增加的电子大都填入了从外侧数第三个电子层(即4f电子层)中,所以镧系元素又可以称为4f系。为了区别于元素周期表中的d区过渡元素,故又将镧系元素(及锕系元素)称为内过渡元素。由于镧系元素都是金属,所以又可以和锕系元素统称为f区金属。镧系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是4f0~145d0~16s2。

来源

前四种锕系元素锕、钍、镤、铀存在于自然界。镎至铹11种锕系元素则全部用人工核反应合成(镎、钚在含铀矿物中也有发现,但其量极微),合成的方式有在反应堆或核爆炸中辐照重元素靶及在加速器上用带电粒子轰击重元素靶等。

§ 争论

镥(Lu)是否属于镧系元素有争论。最近的色谱分析显示,镥和铹应属于IIIB族,而非镧系和锕系。但为了方便叙述,现今仍习惯将其与镧系合称。参见锕系元素中关于铹的地位的争论。

§ 性质

镧系元素通常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比较软,有延展性并具有顺磁性。镧系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新切开的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迅速变暗,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它并不紧密,会被进一步氧化,金属加热至200~400℃生成氧化物。金属与冷水缓慢作用,与热水反应剧烈,产生氢气,溶于酸,不溶于碱。金属在200℃以上在卤素中剧烈燃烧,在1000℃以上生成氮化物,在室温时缓慢吸收氢,300℃时迅速生成氢化物。镧系元素是比铝还要活泼的强还原剂,在150~180℃着火。镧系元素最外层(6S)的电子数不变,都是2。而镧原子核有57个电荷,从镧到镥,核电荷增至71个,使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逐渐收缩,这种现象称为镧系收缩。由于镧系收缩,这15种元素的化合物的性质很相似,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碱性较强,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易溶于水,草酸盐、氟化物、碳酸盐、磷酸盐难溶于水。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它们都是稀土元素的成员。所有镧系元素既能生成化学性质类似的三价化合物,个别镧系元素也能生成比较稳定或不很稳定的四价或二价化合物,所以15个元素的化学性质并不完全相似,在光学、电磁学等物理性质也有较大的差别。

§ 氧化态

镧系元素在固态、水溶液中或其他溶剂中的特征氧化态是+3。由于镧系元素在气态时,失去两个6s电子和一个5d电子或失去两个6s电子和一个4f电子所需的电离能比较低,所以一般能形成稳定的+3氧化态。除+3特征氧化态外,镧系元素还存在着一些不常见的氧化态。例如:铈、镨、钕、铽、镝存在+4氧化态,原因是它们的4f层保持或接近全空、半满或全充满的状态比较稳定,但只有+4氧化态的铈能存在于溶液中,它是很强的氧化剂。同理,铈、钕、钐、铕、铥、镱还存在+2氧化态。

§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镧系收缩)

镧系收缩与同族的钪、钇、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的规律恰恰相反,从铈到镥则是逐渐减小。这种镧系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现象称为镧系收缩。(如右图)

§ 应用

镧系元素应用极为广泛。化学工业上主要用作催化剂。例如混合镧系元素的氯化物和磷酸盐用作催化剂,以加速石油的裂化分解。混合稀土氧化物广泛用作玻璃抛光材料和玻璃的脱色剂,还可用来制造耐辐射玻璃和激光玻璃。用三氧化二钇和三氧化二镝可制得耐高温透明陶瓷,这种陶瓷被用于火箭、激光、电真空等技术工程上。此外,电视工业中大量使用的荧光粉为某些希土化合物,此荧光粉用于制造电视荧光屏。

钢铁中加入少量稀土元素,可大大改善钢的机械性能,因此希土元素可称为钢铁的“维生素”。例如在生铁里加进铈,可得到球墨铸铁,使生铁具有韧性且耐磨,可以铁代钢,以铸代锻。

此外,农业上用稀土元素可是粮食增产10%~20%,白菜增产29%,大豆增产50%,还可提高西瓜的产量和甜度,因此用作高效微量肥料。

§ 参考资料

1 维基百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