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博物馆》
释义

§ 简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刊。1984年 4月创刊。创刊号为《博物馆》,1985年第一期起更名为《中国博物馆》(季刊)。由中国博物馆学会编辑,文物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2009年2月18日经中国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决定,进行全面改版。

改版后的《中国博物馆》,坚持“学术性、服务性、开放性”的办刊理念,以全新的面貌(全铜版纸彩色印刷)、更大的容量(128面),成为国内各文博机构展示和宣传的最佳窗口、对外交流和沟通的良好渠道,是博物馆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各文博机构最佳的合作伙伴,是博物馆学研究的阵地,博物馆学者发表成果的平台!

刊物采用大开本、图文并茂、彩色印刷的形式,在保持其原有学术性的基础上,能够用更丰富的色彩、更准确的手段、更精美的视角,将每篇文章的精彩之处准确和完美地展示出来,具有更好的宣传效果、更大的宣传力度以及较高的收藏价值。

此刊是唯一专门反映中国博物馆工作和学术研究的理论性刊物。它除刊登学术论文和理论探讨性文章外,还载有工作研究、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学术资料和信息以及其他知识性文章。其内容主要有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陈列、保管、社会教育和有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经验总结等。读者对象主要是博物馆工作者、教学人员、研究者和爱好者。[1]

《中国博物馆》系中国博物馆界的领军学术刊物,至今已经走过了20年的发展道路。

几十年来,它致力于中国博物馆学的学科建设,在理论博物馆学、应用博物馆学方面进行了积极和富有成效的探索,促进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壮大和中国博物馆学的成长,提升了中国博物馆界的专业研究水平,促进中国博物馆学走向成熟。

同时,它注意探讨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术问题,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紧跟世界博物馆界学术的发展动态,是国际同行了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重要窗口。几十年来,《中国博物馆》也担当着培育博物馆界学术人才、扶掖后人的作用。它不仅团结系统外博物馆和高校教研力量充实到编委会,作者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已成为博物馆界研究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园地。  [2]

§ 隶属组织机构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名单

中国博物馆学会第五届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名单

理事长

张柏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副理事长

宋新潮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

郭得河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

李文儒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董 琦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陈燮君 上海博物馆馆长

陈建明 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王川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

徐延豪 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

秘书长

安来顺 国际友谊博物馆副馆长

中国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名单(共25名)

(以姓氏笔划为序)

马宝杰 辽宁省博物馆馆长

王川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

王红星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

王红谊 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书记

石金鸣 山西博物院院长

孙 毅 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

安来顺 国际友谊博物馆副馆长

成建正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

宋新潮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

张 柏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李文儒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陈 浩 浙江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

陈 卓 天津博物馆馆长

陈建明 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陈燮君 上海博物馆馆长

李铁柱 民族文化宫常务副主任

李玉华 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

张文军 河南博物院院长

孟庆金 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

范迪安 中国美术馆馆长

徐延豪 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

郭小凌 首都博物馆馆长

郭得河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

董 琦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保留1名)

中国博物馆学会第五届理事名单(共100名)

(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 勇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主任

于学岭 中国体育博物馆主任

于 湘(女) 中国铁路博物馆馆长

马宝杰 辽宁省博物馆馆长

王川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

王 平(女)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院长

王红光 贵州省文物局局长

王红星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

王红谊 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书记

王 毅 成都博物院院长

韦荣慧(女,苗族) 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

丘 刚 海南省博物馆馆长

厉 华(满族) 重庆红岩联线主任

由少平 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

白文源(回族) 天津市文化(文物)局处长

白 坚(女) 甘肃省文物局副调研员

石金鸣 山西博物院院长

伊斯拉菲尔(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副馆长

刘广堂 大连现代博物馆馆长

刘加量 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

刘 宁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馆长

刘庆平 武汉市博物馆馆长

刘 沛 中国电信博物馆馆长助理

刘 涛 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刘超英(女) 北京市文物局处长

刘 毅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物博物馆学系系主任

吕 军(女) 吉林大学文学院博物馆学系系主任

吕建富 中国财税博物馆副馆长

孙英民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

孙家骅 江西省文化厅博物馆处处长

孙 毅 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

安来顺 国际友谊博物馆副馆长

成建正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

达瓦扎巴(藏族) 西藏自治区博物馆书记、副馆长

齐贤德 中国航空博物馆馆长

吴伟峰(壮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

宋向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

宋新潮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

张文军 河南博物院院长

张连章 中国印刷博物馆常务副馆长

张 柏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李云丽(女) 厦门市文化局副局长

李文儒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李玉华 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

李立夫 伪满皇宫博物院院长

李荣胜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

李虹霖 吉林省博物院院长

李恩佳 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

李铁柱 民族文化宫常务副主任

李耀申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副司长

杨永安 中国电影博物馆馆长

汪志刚 上海公安博物馆馆长

肖洽龙 广东省博物馆馆长

谷同伟 河北省博物馆馆长

陆建松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教授

陈同乐 南京博物院副主任

陈丽华(女) 常州博物馆馆长

陈 卓 天津博物馆馆长

陈 坤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局局长

陈官忠 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

陈建国 安徽省文物局局长

陈建明 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陈 浩 浙江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

陈 启 青岛市文物局副局长

陈菊兴 上海市青浦区博物馆馆长

陈燮君 上海博物馆馆长

周庆明 徐州圣旨博物馆馆长

孟庆金 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

武 斌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

罗葆森 黑龙江省文化厅(文物局)处长

范迪安 中国美术馆馆长

郑国珍 福建省文物局局长

俄 军 甘肃省博物馆馆长

段晓明 湖南省文物局处长

祝 君 青海省博物馆馆长

胡欣民 安徽省博物馆馆长

胡 浩 云南省文物局副处长

赵景琦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副处长

倪兴祥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

徐延豪 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

莫志东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博物馆副馆长

郭小凌 首都博物馆馆长

郭俊英(女)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副馆长

郭宪曾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

郭得河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

康明章 中国煤炭博物馆馆长

盛建武 四川省博物馆馆长

黄锡全 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

黄德建 重庆市涪陵区博物馆馆长

彭明瀚 江西省博物馆馆长

程存洁 广州博物馆馆长

董贻安 宁波市博物馆书记

董 琦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蒋迎春 中国保利艺术博物馆馆长

鲁文生 山东省博物馆馆长

戴宗品 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

魏国英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馆长

(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保留3名)

§ 主要栏目

《中国博物馆》

1、时事评议

目的:一国的博物馆文化,在一个时期内必有一个热点话题,或者在媒体的放大下出现一个博物馆公共事件。例如博物馆免费、汶川地震与汶川地震博物馆建设论证等等,都是一时热点话题。本栏目放在篇首,目的在于和社会相呼应,就一个时期内博物馆热议的话题组织文章进行讨论,笔谈或小型会议论坛发言摘要均可,篇幅不必太长,言简意赅。可用约稿形式。

作者对象:博物馆学研究核心专家学者和对博物馆感兴趣的人士

2、博物馆研究与实践

目的: 博物馆基础理论主要涉及的是有关博物馆的基本概念,诸如博物馆的特征、博物馆的本质、博物馆的分类、博物馆的功能、博物馆的作用、博物馆的历史、博物馆的未来等问题。本栏目旨在通过对这些问题做哲学意义的探讨,促进博物馆学理论建设走向成熟,鼓励不同观点之间进行争鸣。

作者对象: 博物馆学理论研究者、高校博物馆学专业教研人员

篇幅:4面或6面

3、博物馆与收藏

目的:“这东西过时了,该送博物馆了”,这是一般民众对博物馆收藏物的判断,可是民众也有“博物馆存放的物都是宝贝”的判断,两种似乎矛盾的判断在国际博协提出的“物证”收藏理念那里得到了统一。本栏目的目的旨在于通过对博物馆的收藏功能、收藏政策、收藏理念、收藏方法、收藏技术等方面的讨论,在博物馆内树立正确的收藏观,完善中国的博物馆藏品分类体系,将传统的藏品保护方法和现代的科学技术做到相互补充。

作者对象:博物馆藏品管理人员、文物保护技术科研人员

篇幅:6面或8面

4、博物馆展陈列理论与实务

目的: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社会价值的体现,博物馆的馆藏在展陈中通过不同的组合传递出不同的信息。从19世纪丹麦汤普森在皇家博物馆推出三时代陈列体系以来,博物馆的展陈理论与实践一直成为博物馆工作的中心环节。本栏目设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博物馆展陈策划、展陈设计、展陈评估和展陈技术等方面的探讨,促使中国形成自己的博物馆展陈理论体系。

作者对象:博物馆展陈设计师、博物馆展陈评论家

篇幅:8面

5、博物馆与观众

目的:观众是博物馆构成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博物馆展陈是给观众看的,没有了观众的博物馆社会价值也无法实现。从张謇开始,我国的博物馆一些人士就多次提到博物馆观众的重要性。但相当长时期以来我们对博物馆观众的定量分析和研究十分不够。本栏目的设立宗旨是通过观众调查理论与方法的学术探讨,并发表一系列的博物馆观众调查的个案报告,最终在博物馆界形成博物馆观众实证研究风气。

作者对象:博物馆观众研究人员、博物馆观众调查人员

篇幅:8面

6、公众服务与教育

目的:从旅游来看博物馆,博物馆分旅游型和非旅游型两大类。相应地,博物馆的公众就有旅游型和非旅游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公众要不同的需要,所以博物馆要提供不同的服务。就一般意义而言,博物馆的教育属于非强制式教育,必须要寓教于乐。本栏目的设立宗旨是探讨博物馆在旅游业大发展的今天对策、博物馆和社区关系、博物馆服务的内容、讲解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博物馆教育的其他方法运用等等。

作者对象:博物馆公众服务人员、博物馆志愿者

篇幅:6面

7、博物馆数字化与数字化博物馆

目的:网络时代的迅速到来使社会方方面面都受到深刻影响,博物馆也不例外。“博物馆数字化”和“数字化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等概念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自1997年南京博物院推出中国博物馆第一个网页介绍以来,有相当多的博物馆在互联网上设立了服务器,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南京博物院也由几个静态网页介绍到推出内容丰富、不断更新的网站。在理论上也成为博物馆学的一个热点领域。本栏目设立的宗旨是在现代传媒理论视域下探讨博物馆的数字化和数字化博物馆种种概念、范畴、新技术运用,并展望发展前景。

作者对象:博物馆数字化技术人员

篇幅:4面或6面

8、博物馆管理与评估

目的:叫社会组织就有个管理问题,博物馆也不例外。博物馆的许许多多工作都和管理有关。博物馆的研究重点是应用方面,这里面大量内容都属于管理范畴。

9、政策解析

目的: 博物馆政策是国家机关以权威形式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博物馆应该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博物馆政策代表的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就表现形态而言,博物馆政策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外化为符号表达的观念和信息。它由行政部门用语言和文字等表达手段进行表述,诸如会议纪要、通知、意见、办法、条例、规定、标准等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布了许多博物馆方面的新政策,随着社会的进步,博物馆政策呈现为法规颁布的前提和基础。

本栏目旨在通过对博物馆政策的解读和分析,介绍国家有关博物馆管理方面的通知、意见、办法、条例、规定、标准等等出台的历史背景、现实意义、基本内容,还包括政策的演变、发展以及和法律法规内在关系的辨析。

作者对象:国家各级政府博物馆主管部门公务员、国家文物局法规处人员以及关注博物馆政策制定的公众。

篇幅: 2面

10、博物馆营销

目的:博物馆从属于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有营销,没有营销将无法生存和发展,非盈利组织也存在营销问题,没有营销的话,尽管不死(因为有政府财政支撑),但是没有活力,发展也受到障碍。本栏目旨在对博物馆营销理论的探讨和营销实践的总结,推进中国博物馆的营销活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例如特展营销就非常值得进行讨论。我们有成功的案例,还没有加以认真总结经验进而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

作者对象:博物馆业务工作人员、博物馆管理人员

篇幅:4面或6面

11、精品展览

目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走精品化路线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两年一度的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十大精品陈列展览已经持续开展了7届,这项活动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对中国的博物馆陈列展览选题、创意、内容设计、形式设计、展示制作、环境安全、宣传推广、接待服务等方面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栏目旨在通过对博物馆展陈精品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探索出一条中国的博物馆展陈管理模式。

作者对象:博物馆展陈评选专家、博物馆展陈设计师、策展人等。

篇幅:3面

12、博物馆建筑

目的:现代博物馆建筑形态与风格呈现多元特征,既有充满创意、建构文化“焦点”的建筑杰作,也有留存记忆、尊重历史环境的大型遗址展示。博物馆正被作为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元素植入到城市和区域中,在公共空间的建构里担当重要的角色。一栋非凡的博物馆建筑,具有超地区性的吸引力,甚而成为突出的“城市图标”。同时,国内若干博物馆建筑外型上的雷同化和相似性,也惹来“山寨”的质疑声。本栏目旨在通过对博物馆建筑文化的深入探讨,最终落实到公民文化参与权的实现上。博物馆建筑这公共品应该从设计方案诞生之初就实行社会公众的文化参与,广泛实行民主化论证方式决定博物馆的建筑选址、规模、外型方案选择等等,使博物馆建筑不再是精英文化的藏宝盒,或是长官意志的体现所在,而成为服务于人们的情感、领悟和沉思的文化体验场所。这个栏目可以附图。

作者对象:博物馆建筑设计师及关注博物馆建筑的有关人员

篇幅:2面或4面。

13、博物馆人才培养与人力培训

目的:博物馆是一个需要各种专门人才的地方,博物馆的从业人员培养存在多样化途径,高等教育发展呈现职业化趋势在博物馆方面的体现就是越来越多的高校纷纷办起了文博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大陆有四十多所高校)。国家文物局和其他博物馆主管部门也通过各种非学历培训方式对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大学如何来培养博物馆需要的人才?职业在职培训如何搞才更有成效?这个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进行探讨。本栏目旨在通过这方面的探讨,在探索中国博物馆人才培养和人力培训上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并对外国也有借鉴意义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之路。

作者对象:高校考古及博物馆学教学人员、博物馆行政管理部门人员

篇幅:4面

14、博物馆评估

目的:博物馆评估是博物馆管理的有效手段,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2008年我国在大范围内开展了博物馆等级评估活动。推出了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本栏目旨在已有的评估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总结得失,完善评估指标体系,探讨新的评估方法。在本栏目下也可发表自评报告和他评报告。

作者对象:博物馆评估专家、博物馆管理领导、博物馆从业人员

篇幅:4面

15、博物馆学译文专栏

目的:博物馆学是舶来品,近代中国以来的博物馆也是西方化的产物。在当代以欧美为主流的博物馆学研究中,有许多对于我们有借鉴意义的信息。本栏目本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有选择地全文翻译或摘译外国博物馆学重要的论文、报告、著作等当代文献,旨在活跃思想,开阔视野,使我们的博物馆学研究有国际意识。

作者对象:博物馆学理论研究者、外文翻译工作者

篇幅:6面

16、博物馆史志

博物馆史事

目的:中国博物馆历史的研究上世纪宋伯胤先生做过一系列的史料搜集和梳理,但这个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相当多的博物馆史的描述都属于宏大叙事,没有活生生的血肉,干巴巴的大事记式的记载。本栏目旨在通过人物采访方式用口述史的方法记录当代中国各个博物馆的发展历程。然后从个别到一般,进而探讨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历史发展规律、集体经验和教训是什么。

作者对象:媒体采访记者、博物馆史研究者、博物馆亲历者

篇幅:4面

17、博物馆介绍

目的:博物馆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千姿百态,面貌各异,世界上有许多精彩纷呈的博物馆。中国的博物馆正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每三天左右就诞生一个博物馆。社会办馆的积极性愈加高涨,主流博物馆和非主流博物馆互为补充,博物馆正向多元文化方向发展。本栏目旨在通过图文并茂形式介绍一系列国内外的博物馆,为世人打开一扇门,了解各种各样的博物馆, 进而为后来亲自体验博物馆做一个必要的铺垫。

作者对象:各个博物馆从业者、博物馆观察家以及掌握资料的其他人员。

篇幅: 1面。

18、 博物馆书评

目的:博物馆学属于小学科,从国际上看博物馆学著述每年都出版百余部,国内博物馆学著述也出版量大约在十部左右。以往在《中国博物馆通讯》上有过零星介绍,但没有做客观评价。本栏目旨在从客观立场上选取若干国内外博物馆学方面图书进行提要式的点评,为了解博物馆学研究动态提供便利。

作者对象:高校博物馆学研究者、图书馆工作者、翻译从业者。

篇幅:2面

§ 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本刊自2009年第1期(总第98期)开始全面改版,改版后的刊物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继续立足学术,兼顾服务开放,力求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刊物现面向全国各地各级博物馆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征稿,稿件要求请参照如下栏目宗旨:

高端视角栏目旨在发表国家及各省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决策者对博物馆有关政策法规、发展思路、热点问题的见解、观点(3000 5000字);

ICOM2010年大会专栏旨在以专家访谈的形式就大会申办过程、筹备进展等一系列热点问题进行报道(5000字左右);专家热议栏目旨在以书面形式,就当前博物馆事业发展各个方面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每位专家观点不超过1000字);

博物馆品读栏目旨在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成为各类各级博物馆展示风采、介绍特性、增进交流、提供借鉴、促进事业发展的园地(5000字左右,需配图);

研究与实践栏目旨在成为博物馆各领域学术发布、信息交流、经验共享的平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博物馆学理论探索(3000 6000字)、调研报告(5000字左右)、文博讲坛(3000 6000字)、考古发现与展示(3000字左右,需配图)、文物保护(3000字左右)、数字技术(3000字左右,需配图)、社会教育(3000字左右)、免费开放(3000字左右)、管理与经营(3000字左右)、安全与保卫(3000字左右)、馆史研究(3000 5000字)、非物质文化遗产(3000 5000字,需配图)、书讯(1000 2000字)等;

展陈推介栏目旨在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分析精品展陈中各具特色的内容、手段和方式,以达到增进业内人士交流、提高展陈设计水平、扩大宣传以及为各博物馆引进展览提供信息的目的(5000字左右,需配图);

藏品研究栏目旨在用“器物学”方法对藏品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藏品中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信息,为藏品发挥最大的学术价值奠定基础(3000 5000字,需配图);

建筑与环境栏目旨在介绍国内外优秀的、有影响力的博物馆建筑实践,探讨新形势下博物馆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其与环境的关系(3000 5000字,需配图);

馆长风采栏目旨在以访谈的形式,通过对长期工作在博物馆第一线、为博物馆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馆长及其业绩进行报道,反映出新时代中国博物馆馆长的新面貌与新思路(3000字左右,需配图);

境外博物馆观察栏目旨在作为与国外博物馆信息交流的平台,介绍国外各类博物馆最新的学术活动、工作经验、展览资讯、研究成果及学术动态等(3000字左右)。

来稿所需图片全部由作者自行提供。凡注明需配图的栏目,图片为必需。无注明需配图的栏目,则可视实际需要提供。如遇特殊稿件,可提前与编辑部联系。

来稿如无特别说明,本刊不退稿(含电子稿、纸稿、光盘等);特殊稿件(含底片、反转片等)将在当期刊物出版三个月之内退还作者;稿件自投稿之日起六个月内未经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恕不另行通知。

欢迎博物馆各界人士不吝赐稿。来稿请明确注明作者、单位、联系方式及身份证号码(发放稿费之需),并请同时提交标题的英文翻译。谢谢! [3]

§ 精品解读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影视典藏大系)

1、内容说明

《中国博物馆》 本片在中国1800多家博物馆中 ,精选出最具魅力的100家博物馆 ,采用前所未有的影视手法,结合各博物馆的馆呈实物,深入追踪文件背后的故事,全景式展现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时间跨度从侏罗纪的恐龙时代、直到晚清鸦片战争。全片内容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全面性

先进的影视手段、超强的采编队伍、巨额的前期投入,使本片成为当前一部不可多得的“影视史书”。本片力求通过对100家博物馆的深入拍摄,以广阔的视角、真实的画面、全方位揭示我们生存的这片土地 ,曾经蕴育的古老、神秘、灿烂、辉煌的文明。通过对一件件传世国宝的倾情展示,通过对博物馆各类文物的深入挖掘,向人们全景式的传达出,中华文明发展的脉络及发展线索。从而向人们传达出,中华文明所独有的文化内涵及迷人魅力。

3、史料性

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中国政府今后将不再允许对博物馆和珍藏文物进行如此大规模拍摄,这使《中国博物馆》成为世纪绝唱。《中国博物馆》光盘(DVD VCD)共102集,每集20分钟,总长度2040分钟,26(34)张碟片大8开豪化精装,中英文双语对白,该片获得 “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长篇纪录片优秀奖”、“中国政府奖”,已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国家领导人出访馈赠礼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全世界公开发行。

4、权威性

这是一部讲述中国博物馆背后故事的电视专题片,这是一部全景展示中华文明辉煌历程的鸿篇巨作。百余位专家学者、两百位影剧院视编导、投资3千万、历时3年半,联手打造而成的中国历史探索巨片。是一部极具权威性、观赏性、知识性,拥有极高史料价值、教学价值、珍藏价值的大型历史探索电视专题片。

5、适用对象:

各地图书馆-适于作为近代史图片资料库珍藏

各类学校 -适于开展近代史基础教育

学术机构 -适于各地学术机构研究相关课题

电 视 台 -适于各地电视台台播

第一盘

1、藏着的中国—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2、我们活着—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

3、寒来暑往—天津自然博物馆

第二盘

4、瞬间古老 —北京·北京猿人展览馆

5、姚江渡—浙江·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6、红山遗踪 —辽宁省博物馆

第三盘

7、陶 彩—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

8、天圆地方—北京·中国古钱币博物馆

9、雾中王国—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第四盘

10、金沙彝魂—四川·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11、中原—河南省博物馆

12、周原行—陕西·宝鸡市周原博物馆

第五盘

13、车行千载—山东·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

14、故城古事—山东·淄博市博物馆/齐国历史博物馆

15、汇纳百川—四川省博物馆

第六盘

16、阙里圣人家—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

17、凤凰涅槃—湖北·荆州市博物馆

18、大冶之火—湖北·黄石市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博物馆

第七盘

19、高山流水—湖北省博物馆

20、埋伏—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21、神话不朽—湖南省自治区博物馆

第八盘

22、衣带汉风—陕西·汉阳陵考古陈列馆

23、两个中山国—河北省博物馆

24、大象无形—河南·南阳汉画博物馆

第九盘

25、冥土安魂—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

26、帝国的边缘—广东·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27、铜鼓金韵—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第十盘

28、千古一人—山西·运城市博物馆

29、十朝围城—江苏·南京市博物馆

30、河西往事—甘肃省博物馆

第十一盘

31、来自北方—山西·大同市博物馆

32、围屋主人—江西·赣南中华客家博物馆

33、稻谷扬花—江西省博物馆

第十二盘

34、十里扬州路—江苏·扬州博物馆

35、秦地寻踪—陕西历史博物馆

36、法门因缘—陕西·法门寺博物馆

第十三盘

37、乾坤之间—陕西·乾陵博物馆

38、石上墨韵—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39、守望福田—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

第十四盘

40、鸣沙流年—甘肃·敦煌莫高窟陈列中心

41、丝路流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42、西行西行—青海省博物馆

第十五盘

43、西藏传说(一)—西藏博物馆

44、西藏传说(二)—西藏博物馆

45、龙井问茶—浙江·中国茶叶博物馆

第十六盘

46、花是主人—河南·千唐志斋博物馆

47、彩云之南—云南省博物馆

48、幽幽鹿鸣—海南省民族博物馆

第十七盘

49、梦华东京—河南·开封市博物馆

50、大庙塑彩—山西·平遥县双林寺彩塑艺术馆

51、光之城(一)—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第十八盘

52、光之城(二)—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53、坐标——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

54、文明的传递——北京·中国印刷博物馆

第十九盘

55、一纸风行——四川·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

56、回望西夏——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

57、砚墨书香——安徽省博物馆

第二十盘

58、画中临安——浙江省博物馆

59、釉之光——浙江·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60、景德文华——江西·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

第二十一盘

61、马上天下——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62、中亚风——宁夏·固原博物馆

63、燕山下——北京·首都博物馆

第二十二盘

64、天地一线——北京·中国长城博物馆

65、天子人生——北京·定陵博物馆

66、日夕有食——北京古观象台

第二十三盘

67、钟鸣前世——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68、水映江南——江苏·南京博物院

69、天下藏书——浙江·天一阁博物馆

第二十四盘

70、十万进士——南京市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

71、鸿雁演绎——江苏·高邮盂城驿博物馆

72、衣被天下——江苏·苏州丝绸博物馆

第二十五盘

73、都市山林——江苏·苏州园林博物馆

74、步虚——湖北·武当山文物珍品陈列馆

75、四水归堂——安徽·潜口民宅博物馆

第二十六盘

76、吾土吾民——安徽·黄山市博物馆

77、“脸子”——贵州·安顺蔡官村地戏博物馆

78、白山黑水——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第二十七盘

79、满州旧话——吉林·伊通满族民俗馆

80、清风乍起——辽宁·沈阳故宫博物馆

81、秋猎时代——河北·避暑山庄博物馆

第二十八盘

82、家国之间(一)——北京·故宫博物院

83、家国之间(二)——北京·故宫博物院

84、家在闽南——福建·厦门华侨博物院

第二十九盘

85、岁月鎏金——广东民间工艺馆

86、雪记春秋——浙江·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

87、在中堂——山西·祁县民俗博物馆

第三十盘

88、香格里拉—云南·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

89、记忆——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

90、百味之祖—四川·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第三十一盘

91、衙门内外——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

92、九河下梢——天津市历史博物馆

93、物是人非——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第三十二盘

94、曲终人未散——天津戏剧博物馆

95、人神游戏——天津杨柳青博物馆

96、白衣民族

——吉林·龙井朝鲜族民俗博物馆

第三十三盘

97、博物百年——江苏·南通博物苑

98、海上霓虹——上海博物馆

99、风吹过——香港艺术馆

第三十四盘

100、望妈阁——澳门博物馆

101、浮岛浪影

—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台湾历史博物馆

102、山地日月—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

§ 相关评价

《中国博物馆》

“精美绝伦的瑰宝,神奇华贵的精粹,太美了,简直就是一座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这是笔者第一眼见到《中国博物馆》画册时发出的由衷的赞叹。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画报出版社联合编撰的我国首部博物馆类专题画册———《中国博物馆》大型专题画册即将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

该画册由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任编委主任,国家有关部委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文化)文物(厅)局主管领导任编委,编委会设在北京宣武区梁家园2号408室,几十位专家参与了审定,书中收录有全国各地博物馆及精选的国家级瑰宝精粹照片近3000多张。

博物馆作为展现一个国家(地区)文化遗产的窗口,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发展的缩影。中国自1905年张謇创建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以来,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发展成了现今近2000座博物馆。然而却没有一部反映全国各博物馆及其收藏的史册。为此,1999年底国家文物局同中国画报出版社开始联合着手编撰《中国博物馆》大型专题画册。为保证画册全面反映中华辉煌灿烂的文化,再现华夏国粹精品文物,画册编委会邀请几十位文物专家对全国各馆提供的瑰宝珍品照片及资料进行了精心挑选和审定,历时两年编撰而成。

《中国博物馆》大型专题画册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翻开画册,一件件瑰宝精品展现在眼前:远古的石器、陶器,近古的青铜、陶瓷,汉代的金缕玉衣,唐朝的唐三彩……从皇家的金银玉器到民间的铁具瓷器,每一件都是中华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其技艺之精湛,气势之恢弘,简直无与伦比。特别是部分瑰宝密不示人,从来没有公开展出,第一次以照片的形式出现,更使该画册收藏价值倍增。

《中国博物馆》大型专题画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该画册囊括了史前人类遗址到现代文明的积淀,涵盖数千年,再现了中华历史长河闪光的耀点,一件件珍品记载着人类演变发展的历史进程。翻着一页页画册,仿佛看到了祖先从荒芜到文明的艰难行进,听到了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和喘息声。该画册对研究古人类生活、文明进程及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该画册又具有工具书的作用。画册刊载的近3000幅瑰宝照片,名称、朝代、收藏馆都十分清楚,考证、查找非常方便。 [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