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针法
释义

§ 温针概述

温针法,是在毫针针刺后于针尾捻裹艾绒,燃点加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为针柄灸法。在我国汉代的医籍《伤寒论》中就已提到这种方法。可以看作是针刺与艾灸的结合。

操作方法

先按疾病的需要选取穴位,针刺得气后,将针留在一定深度,于针柄装上小枣大的艾绒,必须捻紧,以防止脱落。也可取1.5~2厘米长的一段艾条,插在针柄上,然后从下端点燃,直到艾团烧完为止。为了防止艾火脱落灼伤皮肤,可在穴区垫一张硬纸片。扎针

适应病症

温针法主要用于关节酸痛、腹部冷痛等病症,也适于保健。

注意事项

凡不能留针的病症,如抽搐、痉挛、震颤以及精神病人或婴幼儿等,均不宜使用温针法。在治疗过程中,要嘱咐病人不可任意变动体位,以防止艾火脱落烧伤皮肤或烧坏衣物、被褥等。

§ 火针概述

火针法,古代又称为焠刺,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以后刺人一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一治法,在我国秦汉时代已经应用。

器具药物

火针针具针体较粗,现代多采用不锈钢制成。分为两种。一种用于单针刺,即为26号或27号毫针,长2~3寸,直径0.5~1毫米。其针柄上多用竹或骨质包裹,以避免烧灼时烫手。另一种用于多针浅刺,针身比较细短,外形像皮肤针,头部装有3~9枚针,另有一根木质的柄。

操作方法

先根据病情选定穴位或部位,用2%碘酒消毒后,再用75%乙醇棉球脱碘。有两种针刺方法。

(1)深刺:须用长针,以右手持针,左手固定穴位,将针在酒精灯上自针身向针尖逐渐烧红,对准穴位,迅速刺人,稍停,随即退出,然后用消毒棉球按揉针孔。针刺时,须细心谨慎,动作要敏捷,一刺即达到所需深度。深刺的深度在0.3~0.5寸(1~1.7厘米)之间。

(2)浅刺:多用装有木柄的多针针具,在酒精灯上烧红,轻轻地叩刺皮肤表面。主要用于治疗面积较大的顽固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及牛皮癣等。

病变范围较小的,可用单针针具点刺。

适应病症

目前火针用得较多的病症为:风湿痛、淋巴结核、象度肿、神经性皮炎、痣、疣等。

注意事项

使用火针深刺时,必须避开血管与内脏,以防发生不良后果。浅刺时,叩刺力量不能太猛,不可忽轻忽重,须均匀、稀疏,这样才不致于发生随针剥脱表皮等事故。

§ 皮肤针概述

皮肤针法是一种多针浅刺人体腧穴或特定部位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针刺法。因为它的刺激轻微,又只局限在身体表面,适用于儿童病人,所以还被称为“小儿针”。皮肤针法和其他针法不同点,除了刺得浅以外,叩刺的重点还着重在十二经线和皮部,不仅仅是穴位。

器具药物

皮肤针的式样很多,有梅花针、七星针、罗汉针及电梅花针等。临床最为实用的是市售的皮肤针具,其头部,一面为七根针分散组成的七星针,一面是五根针合在一起的梅花针,装有一根富有弹性的长针柄。 扎针

操作方法

右手握针柄,用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手掌小鱼际处,拇指与无名指挟持针柄1/3处,食指压在针柄的上面。这样可以充分依靠腕力操作。叩刺时,要求针尖刺及皮肤表面时立即弹起。每分钟叩刺100次左右。

叩刺的强度分轻、中、重三种,可根据不同体质、部位或病症进行选择。

(1)轻刺激:用较轻的腕力叩刺,仅使皮肤略有潮红。适用于小儿或年老体弱者,头面部及虚症或病程较长的慢性病。

(2)中刺激:用略重的腕力叩刺,使局部皮肤潮红但不出血。适于治疗一般常见病。

(3)重刺激:腕力重,针具高抬,节奏略慢进行叩刺,局部皮肤明显潮红并有微量出血。多用于体质壮实者、局部压痛明显以及背、肩、臀部等肌肉丰厚的部位。

根据刺激强度和病情,皮肤针治疗可每日或隔日 1次,以 10~20次为一疗程。

皮肤针的叩刺部位分类的方法很多,为便于初学者掌握起见,我们只选择介绍三类,即整体叩刺部位、局部叩刺部位和腧穴叩刺部位。

其中腧穴叩刺部位,和其他穴位刺激法一样,根据病症选择穴位在穴区区域内叩刺即可。另外两类部位如下:

(1)整体叩刺部位:在背部脊柱两侧叩刺,一般分成三纵行:第一行距脊柱约1厘米,第二行距脊柱约2厘米,第三行距脊柱3~4厘米。多数病症都可叩刺这些部位。

(2)局部叩刺部位:主要包括发病部位、压痛点、感觉异常区域以及阳性反应物(通过触摸所发现的皮下结节状、条索状物)等。

具体叩刺时,上面三类部位可综合选用,如胃病,可在叩打脊柱两侧的基础上,再按辨证选穴及所寻找到的压痛点或阳性反应物进行叩刺。

适应病症

皮肤针目前主要用于头痛、高血压、近视、神经衰弱、胃肠道疾病及神经性皮炎等局部性皮肤病。

注意事项

皮肤针治疗时,针具要经常保持完好,如有针尖钩毛、生锈等要及时修理或调换。针具要经常浸泡在75%乙醇或其他消毒液内。有条件的,应使用一次性灭菌针具。叩刺的部位也应严格消毒。局部皮肤有创伤或溃疡者,不宜使用本法。

§ 刺络法概述

刺络法,又称为放血法。因常用的针具为三棱针,所以有的书还称为三棱针法。

器具药物

目前临床常用的为三棱针和粗毫针。

三棱针分大、中、小三种型号,粗毫针用26号半寸针为宜。

操作方法

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1)点刺法:先推按所选择的部位或穴区,使它充血,消毒后,以左手夹持被刺穴区,右手拇指、食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0.l~0.2厘米,迅速刺人,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本法应用面较为广泛。 扎针

(2)丛刺法:用三校针在一个较小的部位反复点刺,使其微微自然出血。常与拔罐法结合,即前面所提到的刺络拔罐法。丛刺法多用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3)散刺法:散刺法和丛刺法相似,但刺络皮肤面积较大,点刺的距离也较大。根据病灶大小,点刺10~20下不等。多用于丹毒、神经性皮炎等面积较大的病灶。

(4)挑刺法:它是点刺法的一种发展。主要是选用某些疾病在体表皮肤有关部位上出现的异常点进行挑刺,这些点可表现为压痛、酸困、丘疹及皮下结节等不同情况。并根据病情,出现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常见于背部第七颈椎至第五颈椎两侧。若为丘疹,多稍突起于表皮,如针帽大小,呈灰白、暗红、棕褐或浅红色不等。挑刺时,局部消毒后,左手按压固定皮肤,右手持小号三棱针,挑破表皮,深人皮下,针身倾斜并轻轻提高,将白色纤维样物挑断十数根至数十根。挑刺完毕,拭去血迹,覆盖消毒敷料,并加以固定。

适应病症

刺络法适用于中暑、中风昏迷、休克、急性肠胃炎、急性结膜炎、头痛、神经性皮炎、急性扁桃体炎、腰肌劳损、丹毒、疖肿等。其中挑刺法还可治疗某些慢性疾病。

注意事项

刺络法要注意严格消毒,对有血液病的病人不可使用,对体弱、贫血以及孕妇等病人要慎用。每次出血量以不超过10毫升为宜。

§ 皮肤针概述

皮内针法又称埋针法,它是将一种特制的针具留置于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刺激的一种方法。

它是毫针留计法的发展,对提高某些疾病的临床效果有一定作用。

器具药物

目前用得较多的皮内针针具为颗粒式(麦粒式)和揿钉式两种。以揿钉式更较方便而稳妥,故使用更广泛。

操作方法

由于皮内计要在皮内留置较长的时间,选取的穴位应该不妨碍人体正常的活动,故多选用耳穴。具体操作有以下两法。

(1)颗粒型皮内针刺法:皮肤严格消毒后,以镊子夹住针柄,沿皮下将针斜刺人真皮内,进针0.5~1.0厘米,再以长条胶布顺针身的进人方向粘贴固定。本法多用于体穴或耳穴透穴时。

(2)揿针型皮内针刺法:皮肤严格消毒后,用镊子夹住针圈,对准穴位直压刺人,使针圈平附于皮肤上,再以小块胶布粘贴固定。本法多用于耳穴。

埋针时间,据病情和气候而定,夏天不宜超过2日,冬天可3~4日。

适应病症

多用于易反复发作的病症,如神经性头痛、偏头痛、肋间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胆绞痛、胃痛、心绞痛等。也适宜于高血压、哮喘、月经不调、遗尿等慢性病症。

注意事项

皮内埋针一定要重视无菌消毒。皮内针针具最好用一次性针具,或浸泡于75%乙醇中,临用时以消毒镊子夹出。埋针后,如病人感觉刺痛或活动不便时,应取出重埋。夏天埋针,因出汗多而易发生感染,埋针局部如有疼痛不适,即应取出。

§ 电针概述

电针法是毫针刺法与脉冲电流相结合作用于腧穴或特定部位的一种针刺方法。由于综合了留针刺激和电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器具药物

电针法使用的仪器称电针仪或电针治疗仪。早期用的是蜂呜式电针仪,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为晶体管电针仪所代替。电针仪的种类很多,临床常用的为调制脉冲式电针仪,如 G6805电针仪等。一般是交直流电源两用的,能输出三种不同的波形,即:连续波(波形规律,连续不变)、疏密波(电脉冲的频率周而复始地由慢变快)、断续波(呈周期性间断的连续波)。作为初学者,可选择比较简单的规律脉冲式电针仪,如 BT-701型电针仪,它具有四对输出线路,也就是可连接四对(八个)穴位,输出的波形是连续波。仪器的面板上具有一只调节频率快慢的旋钮和四只调节强度大小的旋钮,以及一只表示开、关和频率的氖指示灯,容易掌握,操作简便。 电针仪

操作方法

使用电针仪之前,除了通过说明书详细了解该仪器的特点与要求外,还应检查仪器的性能是否正常。具体做法是,在电针仪的一对输出线上分别央一块沾过水的脱脂棉团,左手中、食指各按压一团,右手打开仪器,逐步加大刺激强度,以亲自体会感觉,同时也能熟悉电针仪的操作。电针方法如下:

(1)毫针刺人所选穴位得气后,将电针仪的输出线分别夹持在毫针体上。每一对输出电极最好连接同一侧的两个穴位。把电针仪的输出电位器调至“ 0”,再打开电源开关,再选择所需的频率和强度。

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往往会发生电适应,即觉得刺激强度逐渐变小,应及时进行调整。电针刺激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但也有长达0.5~1 小时。电针刺激强度,多以病人能够耐受力度。

(2)治疗完毕,先把电位器调到“0”,再关闭电源,以避免关闭电源时产生突然增强的电刺激,再撤去导线,将毫针轻轻捻动几下拔出。起针后要观察毫针计体有否变黑、变细或缺损,如出现这种情况,要停止使用这种电针仪。

电针的穴位配方和毫针法相同,但一般要求成双取穴,因为用单穴不能形成电流回路,达不到电刺激的目的。如仅需取1穴时,可把电针仪的输出线,一根接在毫针上,另一根接在用水浸湿的纱布上,湿纱布可放置在同侧的皮肤上。

适应病症

一般说凡是毫针治疗适应证,都可用电针法。尤其对于疼痛和麻痹,有较好的疗效。

注意事项

电针刺激较一般毫针为大,须注意预防晕针。

垂危病人、孕妇、过度劳累、饥饿、醉酒者,不宜用电针。

§ 贴伏法概述

腧穴敷贴法是指在某些穴位上敷贴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毛莫、斑螫、白芥子等)捣烂或研末,敷贴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又称为“天灸”,已在“冷灸法”一节作过介绍。若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 三服帖

器具药物

(1)药物:包括敷药和溶剂(或赋形剂)。敷药多用具有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作用的冰片、麝香、丁香、花椒、姜、葱、肉桂、细辛、白芷、皂角等和气味俱厚、力猛有毒的生南星、生半夏、川乌、草乌、巴豆、附子、大戟等。常用的溶剂(或赋形剂)有水、白酒或黄酒、醋、姜汁、蜂蜜、蛋清、凡士林等。此外,还可针对病情应用药物的浸剂作溶剂。

(2)剂型:常用的有丸剂:将药物研成细末,用水或蜜或药汁等拌和均匀,制成圆形大小不一的药丸,贮存备用。散剂:将药物研成细末,填放脐部进行治疗。糊剂:将药物研成细末,酌情使用水、醋、酒、鸡蛋清或姜汁等,调成糊状,摊敷腧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膏剂:将所选药物制成外贴膏药或软膏。饼剂:将药物研成细末,加适量的水调拌均匀,制成大小不等的药饼,敷贴病变局部或腧穴,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或将新鲜的植物的根茎、茎叶等捣碎,制成药饼,烘热后敷贴穴位。

操作方法

(1)选穴:腧穴敷贴选穴力求少而精。一般多选用:病变局部的穴位、阿是穴或经验穴。其中,神阙穴和涌泉穴为常用的敷贴穴。

(2)敷贴方法: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体位,使药物能敷贴稳妥。敷贴药物之前,定准穴位,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乙醇棉球擦净,然后敷药。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糊剂、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免移动或脱落,可直接用胶布固定,也可先将纱布或油纸覆盖其上,再用胶布固定。

目前有专供敷贴穴位的特制敷料,使用固定都非常方便。如需换药,可用消毒干棉球蘸温水或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揩去粘在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后再敷药。一般情况下,刺激性小的药物,每隔工~3日换药1次;不需溶剂调和的药物,还可适当延长到5~7日换药1 次;刺激性大的药物,应视病人的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敷贴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如需再敷贴,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药。

适应病症

腧穴敷贴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内、外、妇、儿及五官各科。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心绞痛、腹泻、面神经麻痹、失眠、高血压病、颈椎病、月经失调、子宫脱垂、婴幼儿腹泻、遗尿、青少年近视、过敏性鼻炎、牙痛等的治疗。

注意事项

凡用溶剂调敷药物,需随调配随敷贴,以防蒸发。在应用腧 穴敷贴法时,应注意选择活动度较小的部位。对刺激性强的药物,保留时间不可过长,如局部出现水泡,可用龙胆紫药水搽抹。在敷贴过程中如出现皮肤过敏,应查清原因,如为药物所致,须改用其他药品;如系胶布所致,可改用纱布包扎。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敷贴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

§ 眼针概述

眼针法开始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是针灸家彭静山根据古代关于“看眼察病”的记载,通过数以万计的病人的反复观察和治疗实践,才得以形成的一种微针疗法。眼针法,穴区较少,又都在眼睛周围,容易掌握;只在皮下针刺,也比较安全。眼区穴位

眼计分为八个经区共十三个穴区。也就是说,穴区是包含在经区当中的。

(1)经区划分法: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心做一水平线并延伸过内外眼角;再从瞳孔中心引此线的垂直线,并延伸过上下眼眶。这样就成四个象限。

再在两侧分别引线,将每一象限分为两个相等区域。

即为八个相等区,也就是八个经区。

(2)穴区命名与定位:八个经区中,除上焦、中焦和下焦三穴区各占据一个经区外,其余五个经区,每个经区都平分为两个穴区,共计十三穴区,分别以中医脏腑命名。各穴区名称为:一区:肺和大肠;二区:肾和膀胱;三区:上焦;四区:肝和胆;

五区:中焦,六区:心和小肠;七区:脾和胃;八区:

下焦。

眼针穴区的具体针刺点均在每一穴区的中间,眼眶外距离眼球一横指处。其中。眶上的刺激点在眉毛下缘,眶下刺激点约离眼眶边缘2分处。共13个刺激点,被称为“眼周眶区穴”。

(3)功能与主治:眼针的每一穴区都代表其命名脏腑的功能,主治这一脏腑的病症。其中三焦的功能和主治较传统的提法有所扩展。上焦代表隔肌以上各脏器的功能,包括头面、上肢、胸背及心肺等;

中焦代表隔以下脐以上脏器的功能,包括腰背和上腹部;下焦代表脐以下脏腑功能,包括腰骶、盆腔、泌尿生殖系统及下肢等,当然也主治各代表脏器的疾病。从已有经验看,眼针主要治疗功能性和疼痛性病症。

操作方法

(1)取穴:眼针选穴有三种方法。

循经选穴:仔细观察眼部球结膜上各经区或穴区,凡有血管形态或色泽变化的,并在相应的脏腑器官有病变的,就取该穴。

看眼选穴:不论什么病,只依据经穴区内血管形态、色泽变化,凡变化明显者,即取该穴。

病位选穴:即依据经穴区所代表的脏腑区域,不管什么病,即在其代表穴区内针刺。如中风偏瘫,因为上、下焦代表上、下肢,故可选此二穴区针刺即可。

选穴时可据病情取一侧或双侧。

(2)刺法:一般用32号半寸毫针。进针前,先以左手指按压固定眼球,使眶内皮肤绷紧,右手持针,轻轻刺人。可直刺或横刺。直刺时达骨膜即可,不能过深;横刺为沿皮刺人,由经区边缘进针,不可超越所选的经区,针刺人以2~4分为宜。进针后可略作提插捻转,动作要轻巧。目的是使之得气,得气感通常为触电感、酸、麻及凉、热等。留针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可每隔5分钟运针l次,方法是以拇指甲轻刮针柄,或轻微捻转,幅度以不超过10度为宜。

适应病症

眼针主要用于中风(脑出血、脑梗塞等)偏瘫,以发病在3个月以内、肢体未出现变形者,效果最佳。尚可用于头痛、牙痛、急性扭挫伤、坐

骨神经痛、痛经、胃肠痉挛等治疗。

注意事项

眼针时要避免刺伤眼球。在针刺左眼第八区及右眼第四区时,不能过深,以防误伤内毗动脉,造成出血。眼睑肥厚,眼睑静脉明显或局部有病损的,应慎用眼针。

§ 耳针概述

耳针法是通过对耳郭特定区域(即耳穴)的观察(或检测)和刺激达到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在针灸医学的各种刺灸方法中,耳针是较为独特的疗法。

耳针法有自己的刺激区,尽管集中在小小的耳郭上,但耳穴数量之多,仅次于体穴。特别是它还具有诊断、预防、治疗、保健四位一体的优点。应用耳部某些区域进行诊断和治疗疾病,起源于古代中国,但是,真正获得巨大进展,并形成一门较为完善的疗法,则是在现代。其中,法国的P.Nogier博士,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表了他的耳穴图,对耳针法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耳部穴位耳郭是外耳的一部分,耳穴则是耳郭上的一些特定的诊治点,为了便于读者熟悉耳穴的分布情况,简单介绍耳郭的主要表面解剖结构如下。

耳郭前面分布

(1)耳轮:耳郭边缘向前卷曲的部分。

(2)耳轮脚:耳轮前上端伸人耳腔内的横行突起。

(3)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小结节。

(4)耳轮尾:耳轮末端,与耳垂相交处。

(5)对耳轮:耳郭边缘内侧与耳轮相对的、上有分叉的平行隆起部分。

(6)对耳轮上、下脚:分别指对耳轮上端分叉的上支和下支。

(7)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构成的三角形凹窝。

(8)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9)耳屏:耳郭外面前缘的瓣状突起。

(10)对耳屏: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1l)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2)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3)轮屏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l4)耳甲:由对耳屏和弧形的对耳轮体部及对耳轮下脚下缘围成的凹窝。其中,耳轮脚以上部分的耳甲称耳甲艇,以下部分称耳甲腔。

(l5)耳垂:耳郭最下部的无软骨的皮垂。

(16)外耳道口:耳甲腔内,被耳屏遮盖的孔。

耳郭的背面分布

(1 )耳轮背面:因耳轮向前卷曲,此面多向前方,又称耳轮外侧面。

(2)耳舟后隆起:耳舟背面。

(3)对耳轮后沟:同对耳轮相对应的背面凹沟处。

(4)三角窝后隆起:三角窝的背面隆起处。 耳穴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耳穴有数百个之多,经过反复的筛选验证,得到世界各国公认的为91个。

这里仅介绍临床中用得最多的40个耳穴。

耳穴的分布,特别是在耳郭前面,有一定的规律性,就像一个头部朝下臀部朝上的胎儿。也就是说: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屏和耳垂;

与上肢相应的分布在耳舟;与躯干相应的分布在对耳轮;与下肢及臀部相应的分布在对耳轮上、下脚;与盆腔相应的,分布在三角窝;与消化道相应的分布在耳轮脚周围;与腹腔相应的分布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分布在耳甲腔;与鼻咽部相应的分布在耳屏等。现将临床上最为常用穴的具体分布部位说明如下。

(1)耳中:耳轮脚。主治:呃逆、荨麻疹,小儿遗尿。

(2)外生殖器:耳轮上,与对耳轮下脚上缘相平处。主治:睾丸炎、外阴瘙痒症等。

(3)耳尖:耳轮顶端,与对耳轮上脚后缘相对的耳轮处。取穴时,将耳郭向前对折,在上部尖端处取之。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

(4)结节:耳轮结节处。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等。

(5)风溪:耳舟上,在耳舟上五分之二与下五分之三的交界处。即耳轮结节前方。主治: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哮喘。

(6)肩:耳舟上,耳舟分五等分,自上而下在第四等分处。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胆石病等。

(7)膝:对耳轮上脚的中1/3处。主治:膝关节肿痛。

(8)坐骨神经:对耳轮下脚的前 2/3处。主治:坐骨神经痛。

(9)交感:对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内缘交界处。主治: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l0)颈椎:在对耳轮体部将轮屏切迹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分为五等分,下1/5为本穴。主治:颈椎综合征、落枕等。

(11)胸椎:按上述分法,中及乃为本穴。主治:胸胁痛、乳腺炎、产后泌尿不足等。

(12)神门:在三角窝后 1/3的上部,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主治:失眠、多梦、痛症、戒断综合征等。

(13)内生殖器:三角窝前1/3的下部。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早泄。

(l4)外耳: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主治: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

(15)外鼻:耳屏外侧面中部。主治:鼻炎、减肥等。

(16)屏尖:耳屏上部隆起的尖端。主治:发热、牙痛。

(l7)肾上腺: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主治:低血压、感冒、风湿性关节炎。

(18)咽喉:耳屏内侧面上1/2处。主治: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19)内鼻:耳屏内侧面下 1/2处。主治:鼻炎、鼻窦炎、鼻出血等。

(20)对屏尖:对耳屏尖端。主治:哮喘、腮腺炎,皮肤瘙痒症。

(21)缘中: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的中点。主治:遗尿、内耳眩晕病。

(22)颞: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主治:偏头痛。

(23)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主治:神经衰弱、假性近视、高血压病、腹泻、痛症。

(24)心:耳甲腔正中凹陷处。主治:心律不齐、心绞痛、神经衰弱。

(25)肺:耳甲腔中央周围处。主治:咳喘、皮肤病、便秘、戒烟。

(26)脾:耳甲腔的后上方。主治: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功能性子宫出血。

(27)内分泌:耳甲腔的前下,在耳屏屏间切迹内。主治: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

(28)口:耳轮脚下方前1/3处。主治:口腔炎、戒烟、胆石病。

(29)胃:耳轮脚消失处。主治: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失眠、胆石病。

(30)十二指肠:耳轮脚上方后1/3处。主治:消化性溃疡、胆石病。

(31)大肠:耳轮脚上方前1/3处。主治:腹泻、便秘。

(32)肝:耳甲艇的后下部。主治:胁痛、眩晕、月经不调、高血压。

(33)胰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肝肾二穴之间。主治:胆囊炎、胆石病、急性胰腺炎。

(34)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主治:遗尿、腰痛、肾炎、月经不凋、遗精、早泄。

(35)牙:耳垂正面,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划三条等距离水平线,再在第二水平线上引两条垂直等分线,由前向后,由上向下地把耳垂分为九个区,一区为本穴。亦即耳垂正面前上部。主治:牙痛、牙周炎、低血压。

(36)眼:按上述分区之五区为本穴,即耳垂正面中央部。主治:急性结膜炎、麦粒肿、假性近视及其他眼病。

(37)面颊:按上述分区之五、六区交界线周围,亦即眼区与内耳区之间为本穴。主治: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

(38)内耳:按上述分区之六区,即耳垂正面后中部。主治:耳鸣、耳聋、内耳眩晕病。

(39)扁桃体:按上述分区之八区,即耳垂正面下部。主治:扁桃体炎、咽炎。

(40)耳迷根:耳背与乳突交界的根部,耳轮脚对应处,即耳轮脚后沟的耳根处。主治:胆石病、心律失常。

(41)耳背沟:又称降压沟。在对耳轮上、下脚及对耳轮主于在耳背面呈“Y”形凹沟部。主治:高血压、皮肤瘙痒。

◆ 耳穴的探查方法

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郭的相应穴区内出现反应,如胆囊病时在胰胆穴,肺病在肺区等。针刺时,只有直接刺激这些反应点,才会获得较好的效果。由于各人耳郭的形状和大小不一样,加上上面所介绍的耳穴区域相对较反应点为大,故临床上使用耳穴时,不能只根据所规定的部位,还要进一步在此部位内探查出反应点的位置。这就叫耳穴探查方法。

耳穴探查法常用的有三种,一种为直接观察法,就是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耳郭各穴区有无变形、变色的征象;另一种为电测定法,是以特制的电子仪器测定耳穴皮肤电阻、电位等变化。但这两种方法,或者要凭经验,或者要凭仪器,对初学者来说,最合适的为第三种,即压痛法,具体操作如下:

先根据病人症情,选取耳穴,然后用毫针柄或牙签进行探压。探压时压力要均匀,从穴区周围向中间按压。当探棒压迫到痛点时,病人会出现皱眉、眨眼、呼痛或躲闪反应。此时可稍用力按压一下,作一个标记,以便针刺。少数病人的耳郭上一时测不到压痛点,可先按摩一下该区域,再行测定。

◆ 耳针配穴方法

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按脏腑辨证配穴

就是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来选穴组成处方。如中医学认为“肺主皮毛”,故可取肺穴治疗皮肤病;肾,“其华在发”,故可取肾穴治疗斑秃等。

按现代医学理论配穴

耳穴中有不少是按现代医学的名称命名的,如皮质下、交感、肾上腺、内分泌、耳迷根等。这些穴位的功能和现代医学所说的基本一致,如肾上腺穴,有近似调节肾上腺的功能,故可按现代医学理论配穴。

按相应部位配穴

此法最为简单,临床上用得也最广泛。即根据病变所在,在耳郭对应的部位取穴配方。如肩周炎取肩穴,胃炎取胃穴等。

按临床经验配穴

指对临床中发现,对某一或某些病症有独特作用的穴位进行组方。如耳尖穴治高血压、耳中穴治隔肌痉挛等。

在实际治疗中,上面各种配穴常综合运用,如高血压,可据西医理论取交感,按脏腑学说加心,据临床经验加耳尖等。

操作方法

耳穴刺激方法总计有30余种,我们仅介绍最常用的3种。

§ 毫针法概述

针具多用 28~32号之半寸长的不锈钢毫针。首先对耳穴进行消毒,由于耳穴感染可引起严重后果,故一般先用2%碘酒涂抹,再用蘸有75%乙醇的棉球脱碘消毒。进针时,用左手拇、食指固定耳郭,中指托着针刺部耳背,这样既可掌握针刺深度,又可减轻针刺疼痛。然后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在反应点进针。针刺深度视耳郭不同部位厚薄而定,以刺人耳软骨(但不可穿透)且有针感力度。针感多表现为疼痛,少数亦有酸、胀、凉、麻的感觉。留针时间20~30分钟。起针时左手托住耳背,右手起针,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眼,以防出血。每次一侧或双侧针刺,每日或隔日l次。

埋针法

即将皮内针埋入耳穴。多用揿针型皮内针。先将穴区皮肤按上法严格消毒,左手固定耳郭,绷紧埋针处的皮肤,右手持镊子夹住消毒皮内针的针环,轻轻刺人所选穴区内,再用胶布固定。一般每次埋单侧耳,必要时可埋双侧。每天自行按压3~4次。留针时间2~4日。夏天宜短,冬季可长些。埋计处不要淋湿浸泡,局部胀痛不适要及时检查。如耳部皮肤有炎症或局部有冻疮时,不宜埋针。

压丸法

又称耳穴压豆、耳穴贴压法。是一种简便安全的耳穴刺激法。压丸的材料用得较多的是王不留行子、绿豆以及磁珠(磁性强度在180~380高斯)。选定穴位后,先以75%乙醇拭净耳郭皮肤,用消毒干棉球擦净。用镊子将中间粘有压物的小方胶布(面积约为7×平方毫米),置于穴区,并粘牢贴紧。待各穴贴压完毕,即予按压,直至耳郭发热潮红。按压时宜采用拇食指分置耳郭内外侧,夹持压物,行一压一松式按压,反复对压每穴持续半分钟左右。每日按压3~4次,每周换贴l~2次。

适应病症

耳穴适应病症十分广泛,据统计,已被应用于150余种病症的预防、治疗和保健。包括多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多种炎症性疾病,如急性结膜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以及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如心律不齐、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特别是近年来,耳针在戒烟、减肥以及治疗美容性皮肤病(如青年痤疮、黄褐斑等)、竞技综合征等方面,更有较之其他疗法更为明显的效果。

耳针法一般来说比较安全,但外耳如有明显炎症或病变,包括冻疮破溃、感染、溃疡及湿疹等,不宜采用本法。妇女怀孕期,尤其是有习惯性流产史的不可用耳针。

注意事项

耳针法,只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多不会出现意外。最常见的事故是:因消毒不严所引起的耳郭感染。由于耳郭血液循环差,一旦感染,如处理又不及时,即可以波及到耳软骨,严重的会出现耳郭肿胀、软骨坏死而造成耳郭萎缩、畸形。要引起高度警惕。

为了预防这一事故的发生,首先对针具必须严格消毒,皮内针最好用一次性针;其次,耳穴穴区消毒要坚持先用碘酒再用乙醇的二步消毒法;最后,耳穴压丸时,不要用挂动压丸的手法,这也可以损伤表皮而发炎。

耳郭感染,早期多为浅表感染,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伴有少量渗出,疼痛较轻。可用2.5%碘酒局部涂擦,每日2~3次,或敷以消炎软膏,多可在4~5日内获痊愈。如发展为耳软骨(膜)炎,局部有明显的红、肿、热、痛,重者整个耳郭发红肿胀,最后形成脓肿。常伴有较显著的全身症状,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及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应立即转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对初学者来说,一定要有严格的消毒观念。

§ 腧穴注射法概述

腧穴注射法,一般是指将某些中西药物注人腧穴或特定部位的一种疗法,所以又称为水针法。它具有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

扎针

器具药物

(1)器具:常用1、2、5、10、20毫升的消毒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一般穴位多用5号齿科长针头,眼部穴用4号针头,深部穴采用封闭用的长针头。

(2)常用药液:0.25%~2%盐酸普鲁卡因,维生素B1 、B12、K3 、C,阿托品,生理盐水,注射用水,各种抗生素J一氨酪酸,乙酚谷胺酚胺,三磷酸腺昔,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野木瓜注射液等。

操作方法

(1)术前准备:注射器及注射部位进行严格消毒,检查药液质量,有安瓿破损、过期或变质的一律不用;校对药名、剂量,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普鲁卡因、青霉素等必须预先做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2)注射方法:快速进针,缓慢送至所需深度,上、下提插至有得气感后,将针芯回抽一下,如无回血,注人药液。一般用中等速度推药,体弱或慢性病病人,速度可慢一些;体壮实,急性病,推药速度宜快。如推人药液较多,可将针头由深至浅分层推入。

每个穴位注射的剂量,应据病人的病情、体质、药物浓度和穴位所在的部位而有所区别,多在0.3~1毫升之间,但也有5~20毫升的。每日或隔日 1次,7~10次为一疗程。

适应病症

腧穴注射适应病症亦较为广泛,各系统疾病都有应用,但以治疗疼痛及炎症性病症更为常用,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慢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急性阑尾炎等。

注意事项

在穴位注射时必须注意的是要避免使用某些浓度过高或刺激性过强的药物,同时有些部位如关节腔,有些穴位如合谷(尤其是患儿)不宜应用本法。

§ 头皮针概述

头皮针法又称头针法,是通过刺激头部发际区域的特定部位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头皮针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但真正在临床上推广则在70年代以后。通过大量病人的治疗,证明头皮针法不仅方法简便安全,而且对脑部引起的多种疾病有独特的效果。头皮针刺激部位和体针取穴不同,头皮计穴位有着六大不同的体系,且各有特点。主要的为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焦顺发头皮针穴名体系和方云鹏头皮针穴名体系三家。其中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为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但对初学者来说,掌握上有一定难度。

而实际;临床上,以山西焦顺发所提出的头皮针穴位影响较大,且取穴方法简便,特别适合于初学者,故本节仅介绍焦顺发头皮针穴名体系,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则作为课外部分附于本节之后,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现将主要头皮针穴介绍如下:

在取穴之前,首先要明确前后正中线和眉枕线的部位。

前后正中线: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连线。

眉枕线: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顶点的头侧面连线。

运动区

上点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区(若鬓角不明显者,可从颧弓中点向上引一垂直线,将此线与眉枕线交点前0.5厘米处作为点),上下两点的连线即为运动区。

主治:运动区上互乃,治疗对侧下肢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

感觉区

自运动区后移工.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感觉区。

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下2/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疼痛,偏头痛。

舞蹈震颤控制区

自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本区。

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

晕听区

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共长4厘米,即为本区。

主治:眩晕、耳鸣、听力减退。

足运感区

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1厘米,分别向后引平行于中线的3厘米长的直线。共两条。

主治:对侧下肢疼痛、麻木、瘫痪。

视区

从旁开前后正中线1厘米的平行线与杭外粗隆水平线的交点开始,向上引4厘米的垂直线,即是该区。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

平衡区

沿枕外粗隆水平线,旁开前后正中线3.5厘米,向下引垂直线4厘米,即为本区。

主治:小脑损害引起的平衡障碍。

上面7个头皮针刺激区在临床上最为常用,另外尚有血管舒缩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运用区、胃区、胸腔区和生殖区等7个区,因不太常用,故略而不论。

器具药物

头皮针一般选用 28~30号1.5~2寸长的不锈钢毫针,初学者进针有困难可选用1寸针。小儿则用0.5~l寸针。

操作方法

正确取定头皮针刺激部位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初学者应用卷尺精确测定,并用龙胆紫药水作好标记。然后嘱病人取正坐位,分开局部头发(男性病人如有可能应理成光头),进行彻底消毒。

进针法

在进针时要避开发囊、瘢痕及局部感染处,以免引起疼痛。初学者可用指切进针法,即以左手拇指的指甲掐切头穴,右手持针,针尖紧靠指甲缘,迅速刺入皮下。进针方向与头皮成15~30度角。熟练后,可用快速进针法以减轻疼痛,方法为:

用右手拇、食(示)指尖捏住针体下端(距针尖2厘米处),针尖对准进针点,手指尖距头皮5~10厘米序腕背屈后,再突然手腕掌屈,借助这一力量使针尖冲进皮下或肌层。

进针后,右手拇、食(示)指尖捏住针柄下半部,中指紧贴针体末端,沿皮将针体快速推至帽状腱膜下层。当针到达帽状腱膜下层后,指下会感到阻力减小,然后将针沿头皮针穴线推进0.5~1.5寸,再进行运针。注意:头皮针进针要掌握好角度,角度过小,针易进人肌层;角度过大,则容易刺人骨膜,都会引起疼痛。为了减轻进针时的疼痛,可嘱病人憋气,深吸气一口,暂停呼吸。 扎针

运针法

头皮针运针只捻转不提插。为使针的深度固定不变及捻转方便起见,一般以拇指掌侧面和食(示)指挠侧面夹持针柄,以食(示)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身左右旋转,每分钟要求捻转200次左右。这一速度对初学者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双手同步捻转,因此要下苦功锻炼一段时间。每次持续捻转卫~2分钟,头皮针留针15~30分钟,在此期间还需间隔5~10分钟运针1次。

如手捻确实有困难,也可以电针代替,频率宜在200~300次/分以上,刺激强度以病人的反应来决定,一般以病人可耐受力度,波型可选择连续波。

另有两种手法,读者也可酌情选用。一为抽提法,针体进人帽状腱膜下层后,针体平卧,用右手拇、食(示)指紧捏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处以固定头皮,用暴发力将针迅速向外抽提3次,然后再缓慢地向内退回原处。这种紧提慢插的方法,相当于泻法。

一为进插法,持针手法与上相同,用暴发力将针迅速向内进插3次,再退回原处,这种紧插慢提的方法,相当于补法。注意:上述提插范围不宜超过0.l寸,动作要求迅速。

出针法

头皮计的出针比较简单,只需缓慢退针到皮下,然后迅速拔出。因为头皮血管比较丰富,取针后应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以防出血。

头皮针法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以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日。

适应病症

头皮计法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对中风(脑出血或脑梗塞)引起的偏瘫,其总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对脑外伤后遗症、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发育不全、震颤麻痹、舞蹈病、耳鸣及各类急慢性疼痛等,都有一定效果。近年来还用于老年性痴呆症和小儿智力障碍等。

注意事项

头皮针的刺激强度较大,应注意防止晕针。

在头皮针治疗中常易发生滞针,即针刺人头皮后,行针困难,难以捻转进退。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嘱病人身心放松,并在针体周围轻柔按摩,然后顺进针方向缓缓退出。

因脑出血引起的中风病人,在急性期有昏迷、发热或者血压忽高忽低不稳定者,不可用头皮针,须待症情稳定后才能治疗。对急性发热,高热,心力衰竭者也要慎用头皮针。

头皮血管丰富,出针时易出血或引起皮下血肿,可用干棉球轻揉,促使其消散。

§ 腧穴激光照射法概述

腧穴激光照射法又称激光针、光针,是利用激光束照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现代激光技术和传统针灸疗法相结合的产物。这一治疗方法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问世以来,由于具有无损伤、无痛苦,操作简便,较为安全等特点,迅速为不少国家的针灸工作者所接受。

器具药物

用于穴位照射治疗的激光仪器很多,临床上常用的是小功率氦一氖激光治疗仪。它主要由放电管、光学谐振腔、激励源三部分组成。功率一般为 1~25毫瓦,波长为 632.8纳米(1纳米=10埃)。穿透组织的深度为10~15毫米。

操作方法

治疗前,应先检查仪器。然后嘱病人选择合适的体位,调节仪器使光束对准穴位。

打开电源开关,这时指示灯亮,氦一氖激光仪发出橘红色的光束,调整输出电钮,使电源表的读数达到额定值的范围,照射距离一般为20~30毫米,最远可到100毫米,皮肤上的光斑要控制在3毫米以内。

如果用光导纤维照射,需用手(可让病人自己掌握)握住光导纤维对准穴位。每穴照射2~5分钟,每次选2~4穴。照射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时间为7~10 日。

适应病症

临床上多用于偏头痛、头痛、鼻炎、支气管炎、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慢性结肠炎、痛经及多种神经痛和皮肤病。由于穴位激光照射无任何痛苦,特别获得小儿病人的青睐,近年来,用以治疗小儿遗尿、婴幼儿腹泻和小儿肺炎、小儿麻痹症等,也有较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

腧穴激光照射虽然较为安全,但近来发现也可引起“晕针”样反应,症状和处理方法都和体针晕针相似。另外,负责激光治疗的医生,要戴激光防护眼镜。

§ 腕踝针概述

腕踝针法是在腕部或踝部特定部位针刺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是在经络学说中皮部理论的启示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正式推广应用于临床。由于它取穴单一,操作简便,对机体损伤微小,具有安全而无针感的特点,加之对某些疾病确有效果,故颇为医生和病人的欢迎。 腕踝针

穴区

腕踝针穴区共十二个,其中腕部六个,踝部六个。

(1)腕部穴区:均在腕横纹上二横指环绕腕部一圈处。从掌面尺侧至挠侧,再从背面挠侧至尺侧,依次为上1 、上2 、上3 、上4 、上5 、上6 。

①上1 :小指侧的尺骨缘前方二横指,按压有凹陷处。

主治:前额痛、眼病、鼻病、面神经瘫痪、前牙肿痛、咳喘、胃脘痛、心悸、失眠、癫痫。

②上2 :相当于内关穴。

主治:颌下肿痛、后牙肿痛、胸闷痛。

③上3 :桡动脉外侧,腕横纹上二横指,桡骨边缘处。

主治:高血压、胸痛。

④上4 :手掌向内,在拇指侧挠骨缘背部,腕横纹上两横指处。

主治:头顶痛、耳病、颞下颌关节炎、肩周炎。

⑤上5 :相当于外关穴。

主治:后颞部痛,上肢疼痛麻木瘫痪。

⑤上6 :小指侧尺骨缘背部,腕横纹上二横指处。

主治:后头痛及脊柱(颈胸段)痛。

(2)踝部穴区:约在内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一圈处,从跟腱内侧起向前转到外侧跟腱,依次为下1、下2、下3、下4、下5、下6。

①下1 :跟腱内侧缘,内踝最高点上三横指处。

主治:上腹部痛、痛经、遗尿、足跟痛。

②下2: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后缘处,内踝最高点上三横指。

主治:侧胁痛、腹部痛、过敏性结肠炎。

③下3:腔骨前缘向前约1厘米,内踝最高点上三横指。

主治:膝关节内缘痛。

④下4 :胫骨前缘与派腓前缘的中点,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

主治:下肢麻木、疼痛、瘫痪。

⑤下5 :外侧面中央,靠腓骨后缘,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

主治:髓关节痛、踝关节扭伤。

③下6:靠跟腱外缘处,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

主治:急慢性腰痛、坐骨神经痛。

上述穴区,以上3 和下3 较为少用。

操作方法

(1)选穴配方:横隔线以上的病症选腕部穴点,横隔线以下的病症选踝部穴点。如病症跨上下两分区,可同时取上、下穴区,如偏瘫可取上5 和下4 组方。难以确定部位区域跨向的疾病,如失眠,可取左右两侧穴区。可按每穴的主治具体选配。

(2)针法:一般用30号1.5寸毫针。体位不限,针踝部穴区,以卧位为佳。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示)指绷紧皮肤,右手拇指在下,食(示)、中指在上夹持针柄,针与皮肤成30度角,快速进人皮下。然后轻捻针柄,使针体贴着皮肤浅层行进,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病人如有酸、麻、沉、胀、痛等感觉,说明进针过深,宜将针退出,使针尖在皮下,重新平刺人更表浅处。总之,不可出现得气感。进针长度为1.4寸,进针方向以朝病端为原则,如病症在指或趾,针尖朝下;如在头面腰膝,针尖朝上。刚开始进针时,局部可稍感疼痛,待刺人后,应立即消失。进针完毕,放开持针手指,针应自然垂倒并贴近皮肤。腕踝针一般留针30分钟,不做提插捻转,隔日1次,急性病亦可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适应病症

目前已用于50余种病症,它对疼痛性疾病如血管性头痛、腰扭伤、牙痛、痛经等止痛效果明显,对心律失常、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哮喘、遗尿、癔症、中风偏瘫等也有一定效果。

注意事项

应注意的是,如穴区有较粗血管或进针疼痛明显者,可适当移动进针点位置,移点时,应沿纵线方向移,而不能向两旁移。

§ 刺灸法禁忌之毫针法禁忌

毫针法是最常用的针刺疗法,要防止针刺意外,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准针具

(一)、定规格:即针的粗细长短。毫针的规格,其长度分为:13mm(0.5寸)、25mm(1寸)、40mm(1.5寸)、50mm(2寸)、75mm(3寸)、100mm(4寸)6种;粗细分为0.45mm(26号)、0.40mm(28号)、0.35mm(29号)、0.30mm(30号)0.25mm(32号)、0.22mm(34号)、0.20mm(36号)7种。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症情、体质及所选穴区,选择适当的针具。如初诊者、小儿患者、体质虚弱及惧针者,宜选细针短针;针胸背部穴选取短针,针眼部穴用细针(一般要求30~32号)。同时一定要按所取穴位安全深度选取针具,以防寻找针感时无意中超过安全深度。 斜刺

(二)、查质量:针刺前对毫针的质量应仔细检验,包括针尖、针身、针根、针柄四个部分。

1、针尖,要求圆而不钝,不可太尖锐,以类似松针状为佳。用前须检查针尖是否有卷毛或曲钩,方法是:以消毒棉球裹住针身,将针边转边退出,如觉有涩滞感或退出后针尖带有棉絮,即表明针尖毛钩,应弃之不用。

2、针身,以挺直、光洁、润滑而又富有弹性者为佳,用前要注意针身是否有弯曲、折痕、锈蚀、斑剥等情况。一般来说,弯曲不明显者可修复平直后使用,有其它情况者应弃之不用。

3、针根,针根指针身与针柄连接处。临床实践发现,断针事故多发生于针根部,因此,仔细检查针根有否松动,或出现剥蚀十分重要,如有这种情况,应弃之不用。

4、针柄,指金属丝缠绕部分,如松动等亦可引起针灸意外事故,尤其是温针灸时,易引起艾火脱落烧伤。可用右手执针柄,左手拇食指紧捏针身,并行拉拔晃动,以检查针柄是否松动。

二、重视消毒

这里所说的消毒主要是指针刺消毒。

古代医家虽然缺乏当今的消毒概念,但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已认识到对针具进行必要的处理,以去除“毒气”,减少感染发生。如《针灸大成•卷四》曾作详细介绍:“先将铁丝于火中炼红……次以蟾酥涂针上,仍入火中微炼,不可令红,取起,照前涂酥炼三次,至第三次,乘热插入腊肉皮之里,肉之外,将后药(为麝香等十四味)以水三碗煎沸,次入针肉之内,煮至水干,倾于水中待冷,将针取出。于黄土中插百余下,色明方佳,以去火毒”。

现代对针刺消毒,是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才逐步得到重视和发展的,早在三、四十年代,已有少数针灸家开始应用酒精消毒。至五十年代,逐步提出比较完整的针刺消毒法:医者于针灸前先用洗手刷和药皂将手洗净,针具用沸水煮过或以75%浓度的酒精浸泡消毒,在针刺的部位用酒精棉球擦过,针刺出血时以消毒的棉球按压等。目前,针刺消毒的方法已经在临床上普及。为了寻求一种有效而简便的消毒措施,有的单位针对临床普遍应用75%酒精消毒和2%的新洁尔灭液消毒两种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证明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是一种简便而又有较好减菌效果的方法,而新洁尔灭溶液则不够理想。

针刺消毒,应包括针具、被针穴位和医者手指。未经很好消毒的针或针刺前皮肤准备不当可带进感染包括血清性肝炎。其中,针具最为关键,携带有大量细菌和病毒,消毒不严,即可植入体内。

为了杜绝感染,针刺消毒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针具消毒 针具用后即应消毒,暂时不用的针具也应定期高压消毒,夏天3天,冬天1周,没有高压消毒的针绝对不用。高压消毒:一般应采用高压消毒。具体方法是:将毫针、体穴或耳穴用的埋针针具等用具用特制的金属消毒盒装盛后,放在高压蒸气锅内,于15镑汽压,120℃高温下,保持15min以上。每根消毒过的针,使用一次即须再次消毒。

煮沸消毒:在条件不具备情况下,可将针具置于净水锅内,煮沸后再煮15min以上。一般可在此水中加入重碳酸钠,使成2%的溶液,可提高沸点至120℃,并能减低沸水对针具的腐蚀作用。另外玻璃罐具也可用此法消毒。

酒精消毒:在应急的情况下,采用75%酒精浸泡20~30min。另外,对一些不宜用高压或煮沸消毒的针具如皮肤针,也可用酒精浸泡消毒。

近年,海外和国内的不少地区已推广使用由工厂采用环氧乙烷消毒过的一次性针灸针。穴位注射用的针具必须使用一次性针具。

(二)、术者手指消毒 术者的指甲应每天修剪,术前用肥皂认真清洗,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不宜使用新洁尔灭溶液擦拭方法。先用左手持镊夹住酒精棉球,自指尖向下擦拭至根部,换一棉球再依次用此法消毒其余部分。待酒精蒸发干后,右手持酒精棉球消毒左侧手指。再用干净镊子挟针柄取针,并用无菌棉球裹住针身,押手(左手)食指或中指稍重压于穴位旁,2寸以下的针用推刺法,即右手大拇指、食指持针柄,中指端压在押手指的对侧,并以指腹抵住棉球裹针身之下段,右手拇、食二指用力向下将针刺入适当深度。2寸以上的针用剁刺法,即左手、拇食二指压在穴位二侧并稍崩紧,右手持裹棉球的针下端,露出针锋2~3分,对准穴位刺入适当深度,再按要求行针,出针。

(三)、穴位消毒 皮肤消毒应用止血钳挟持酒精棉球,禁止用手握一个棉球从上擦到下,因为这不仅达不到消毒的目的,相反造成了细菌的传播,待酒精干后再开始进针。每一穴位,用一个酒精棉球消毒,棉球不可太干或太湿,亦不可撕开再用。更不要一个棉球消毒数个穴位。有人主张一般直径在1.5cm的酒精棉球最多分三面消毒三个穴位。消毒时,注意将棉球由内向外绕圈擦拭。消毒后,应等到酒精蒸发后才可施针。取针后,可用一较干之酒精棉球或高温消毒过的干棉球按压针孔。在关节、眼眶、耳廓及有毛发之处,以及用于穴位注射的穴位,消毒更应严格。可先用2%的碘酒涂擦穴区局部皮肤,再用75%的酒精脱碘,即用酒精棉球由内向外擦去碘酒。

三、注意操作

(一)、在颈项部、胸背部一定要了解局部解剖情况,掌握针刺方向,切忌乱刺、深刺。

(二)、在神经干附近和神经分布表浅处(如内关、阳陵泉、督脉穴位),针刺手法应轻柔,不要强捻猛捣,在有放电感及强烈针感出现时应轻轻退针或变换方向,不宜再作强手法,以防损伤神经和脊髓。笔者曾见一老妇,在“文革”中由医生在“大椎”穴施术,出现放电感后还继续强手法操作,致使右侧肢体拘挛而终身残废。

(三)、对体弱而针感不强或无针感者,可留针候气,不宜长时间多方向找针感,以防损伤神经、血管。

(四)术者对经络走向要清楚,以便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起针(如有针内关引起暴暗的报道),以防劣性效应加剧而致不可逆的损害。扎针

四、避免滞针、弯针与遗针

滞针,是指针刺入后,捻转提插时,手感涩滞沉重,退针发生困难。弯针,是指针进入穴区内,发生针体弯曲的现象。遗针,指针刺治疗结束后,将1根或数根针仍遗留在患者体内的情况。造成滞针的原因与进针时用力过猛、捻转提插幅度不匀或向单一方向捻转,使肌纤维缠绕针身,或患者精神紧张致肌肉痉挛等有关;弯针则系针后患者体位突然变动,或针柄受外物碰撞等所致。遗针的原因,多由于医者诊务繁忙之际,未能仔细检查所针的穴区,或因一医生所针而由另一医生来取针所造成的疏忽,遗针的部位多发生在身体的隐蔽处,如头部为头发所遮盖、腘窝部等。这三种情况,在针灸临床颇为常见。

(一)、预防之法:滞针,进针不可用力太猛,快速破皮后,慢慢送针至得气。手法捻针时,不可朝同一方向捻转。对精神紧张的患者,可在穴区先加按压后,再进针。弯针,针前应嘱病人保持舒适的体位,针后嘱其不可随意变动体位。避免外物撞击针柄。遗针,最好的办法是针前记录刺入的针数,针后清点所取的针数。如难以做到,取针时应仔细检查,特别是毛发处等隐蔽部位。

(二)、处理之法:发生滞针后,因患者紧张所致的,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或在所针穴区旁指压,也可再下一针。因捻转幅度或方向不当所致的可采用左右轻捻,或反向捻转退针。出现弯针时,针身弯曲较小者,可顺其弯曲角度缓缓退出;弯曲较大者,嘱患者尽量放松肌肉,轻轻摇动针体,顺着弯曲的方向退出;如弯曲部位不止一处,可根据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按上法分段逐渐退出。注意,不论上述何种情况,均不可狠拉猛抽,以免发生折针事故。遗针,一般将针取走即可,注意穴区消毒;如出现滞针或弯针,可按上法处理。

相关:灸法和拔罐禁忌 电针及穴位注射法禁忌 耳针、头针及眼针法禁忌 刺血法和火针法禁忌 其它穴位疗法禁忌。

§ 穴位禁忌之古代禁针禁灸穴

腧穴,又称穴位、孔穴或穴道,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体表的地方,也是针灸治疗的特定部位。按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年6月7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规定十四经的经穴共361个,经外穴共48个,经穴及经外穴共409个。在409个穴位中,有部分穴位针剌时易产生意外事故,这类穴位主要分布于头面部、颈部、胸腹部和背腰部,少数在四肢部。应该指出的是,还有些易发生意外的经外穴,尚未包括在409个穴位之内。

容易发生针灸意外事故的穴位,古代称为禁针禁灸穴,现代尚无统一的称法,被称之为“意外穴位”或“易发生意外穴位”,亦有称“危险穴位“。但古今二者之间对此类穴位的认识有一定差别。

古代禁针禁灸穴

针灸疗法是一种具有对人体有一定创伤性的非药物疗法,在科学水平普遍低下的我国古代,风险性相当之大。当时的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针灸意外事故,并记载了大量有关的教训,其中,禁针禁灸穴的记载是一个重要方面。禁针禁灸穴首见于《内经》,但《内经》一般不明确提出禁针或禁灸,而是强调如针刺或灸疗不当可发生事故,如《素问•剌禁论篇》:“剌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膺中为中府穴之别名,意为针中府穴过深易引起气胸,乃至气短窒息。至《针灸甲乙经》始有禁针禁灸之说,如神阙“禁不可刺”,人迎“禁不可灸”,石门“女子禁不可灸刺”等。之后,禁针禁灸的穴位,从唐代的《外台秘要》到宋代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代的《类经图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一书,载述禁针歌、禁灸歌各一首,基本上总结了古人有关穴位禁忌的体验与认识。清代的针灸著作,多沿袭前人之说。

一、禁针禁灸穴的古藉记载

我国针灸古籍首次明确提出禁针禁灸穴的为《针灸甲乙经》,在《针灸甲乙经•针灸禁忌第一(下)》中,共载有禁针穴13穴,分别为:神庭、上关、颅息、人迎、云门、脐中、伏兔、三阳络、复溜、承筋、然谷、乳中、鸠尾。其中,颅息、复溜、然谷三穴,属相对禁忌,要求“刺无见多血”;余穴则属绝对禁忌:“禁不可刺”。除此之外,在各经穴项下又有所补充,如石门“女子不可剌灸”、手五里“禁不可刺”、缺盆“刺太深令人逆息”等。另载禁灸穴24穴,分别为:头维、承光、脑户、风池、哑门、下关、耳门、人迎、丝竹空、承泣脊中、白环俞、乳中、石门、气冲、渊液、经渠、鸠尾、阴市、(膝)阳关、天府、伏兔、地五会、瘛脉。其中,耳门,“耳中有脓,禁区不可灸”;下关,“耳中有干扌适,禁不可灸”;石门,“女子禁不可灸”,属相对禁忌。余穴均为“禁不可灸。”但,该书各经穴项下所载,略有出入,如耳门、瘛脉二穴,可灸三壮;而五处、心俞、素髎三穴列为禁穴。

明代《针灸大成•卷四》所载禁针穴歌介绍绝对禁针穴22个:脑户、聪(囟)会、神庭、玉枕、络却、承灵、颅息、承泣、神道、灵台、膻中、水分、神阙、会阴、横骨、气冲、箕门、手五里、三阳络、青灵。

另有一些穴位则是有条件禁忌和部位禁忌:“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论;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孕不成。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主客深晕生;肩井深时亦晕倒,急补三里人还平。刺中五脏胆皆死,冲阳血出投幽冥,海泉颧髎乳头上,脊间中髓伛偻形;手鱼腹陷阴股内,膝膑筋会及肾经;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关节皆通评”。

清代《针灸逢源》一书,绝对禁针穴又增加:角孙、急脉、会宗、乳中、犊鼻五穴。这样绝对禁针穴达到26穴。

另载有禁灸穴歌,介绍禁灸穴达45个之多,分别为:哑门、风府、天柱、承光、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素髎、禾髎、迎香、颧髎、下关、人迎、天牖、天府、周荣、渊液、乳中、鸠尾、腹哀、肩贞、阳池、 中冲、少商、鱼际、经渠、地五会、阳关、脊中、隐白、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阴市、伏兔、髀关、申脉、委中、殷门、承扶、白环俞、心俞。

至清代,《针灸逢源》载脑户、耳门。禁灸穴总计为47穴。

二、古代禁针禁灸穴的分析

经统计,古人总结的禁针禁灸穴,共有70多穴,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单纯禁针类:此类又可分为二类。一类为绝对禁忌,主要有24个(另有乳中穴和脑户为针灸皆禁忌)和躯体的某些部位的穴位:如脊间(位于督脉上)、阴股内,膝膑部、肾经的有些穴位;腋股之下各三寸及目眶、关节周围的穴区等。其余的8个穴位,是有条件即相对禁忌的,如合谷、三阴交是针对孕妇的,石门是针对女子的,云门、缺盆、肩井是在针剌过深情况下易发生事故,冲阳则是针刺不当易造成出血。

禁针穴以头项部、腹部及上肢为主。亦包括少量胸背及下肢穴。古人之所以列为禁针穴,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其中一些穴位处于重要脏器或血管之上,针刺不当易发生事故,如某些头面部和胸腹的穴位,这是临床上必须重视的;其次是古代针具制作粗糙,在针刺过程中,易引起脏器特别是血管的损伤,如冲阳、承泣等穴的禁忌可能与此有关;另外,古代缺乏消毒的观念和方法,导致针刺感染而列为禁忌的也是重要的原因,如神阙穴的禁忌即与此有关。

古代流传下来的禁针穴位或部位,不论是绝对或相对禁忌的,从已有的临床实践来看,并不存在绝对禁忌穴位。可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相对禁忌,也就是容易出现针刺意外的穴位,即目前所称的危险穴,如承泣、肩井、缺盆及胸背腹部的一些穴位,这些穴位下面有较大或较重要的血管、神经主干或重要的脏器。针刺深度或方向不当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有的关节部位,穴位注射进入关节腔可引起红肿等不良反应。其次是,是否属于相对禁忌尚须进一步证实,如:合谷配三阴交在一定催产作用已得到初步证明,妇女经期针刺该二穴可引起阴道出血,亦有少量资料;但是否对孕妇有促使其流产等副作用,未见报道;三是不存在禁忌,这类最多。特别是神阙穴,《针灸甲乙经》曾明确指出:“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恶疡溃矢出者,死不治。”现代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只要消毒严密,完全可以针刺,不存在禁忌。又如石门穴,是否如古人所说对女子有绝孕作用,现代有人曾观察过其避孕效果,并未能得以证实,所以也谈不上禁忌。

(二)、单纯禁灸类;古代医籍所载的单纯禁灸穴共45穴(另有乳中穴和脑户为针灸皆禁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为该穴区的深部有重要的脏器,灸后可能出现意外。如风府、哑门穴深部为延髓和脊髓;人迎、委中等深部有重要血管;天府、周荣、渊液、鸠尾、腹哀等深部有重要的内脏。由于古代以直接灸为主,虽然不如针刺可直接损及脏器,但也可能出现意外。当然,对此类穴位是否属于禁忌古人记载也不尽相同,如风府穴,《针灸甲乙经》称:“禁不可灸,灸之令人瘖”。但《千金要方》以灸该穴治马痫等病,李东垣亦灸此穴治项疽。一类为面部的穴位,如;丝竹空、攒竹、睛明、素髎、禾髎、迎香、颧髎、下关等,如上所说,古代以产生瘢痕的直接灸作为灸疗的主要方式,面部肌肤娇嫩易受损伤,同时因为易产生瘢痕而影响美容,可能是禁灸的主要原因;第三类穴位位于手或足的掌侧,如中冲、少商、隐白,这类穴位的禁灸,可能与施灸时较疼痛,易造成损伤,以及容易引起脏器的异常活动等有关,如少商、隐白三穴均可使怀孕妇女腹部松弛,胎动活跃。值得一提的是,这类穴位的禁灸记载古籍中并不一致,如少商穴,始见于《外台秘要》,在《针灸甲乙经》中则载为可“灸一壮”。其它的一些穴位则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随着灸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艾条灸的普遍使用,可以较好的控制受热的面积和温度,以及瘢痕灸使用的日益局限和方法的改进,灸疗所造成的损伤基本上都可避免,已经不存在绝对的禁灸之穴,相对禁灸的除面部及某些部位禁忌直接灸外,对一般灸法也已无意义。

(三)、针灸均禁类:全身共三个穴位属针灸均禁。一为鱼际穴,该穴的禁针提法,首见于《素问•刺禁》:“刺手鱼腹,内陷为肿”;禁灸,则见于《医学入门》一书。究其禁忌的原因不外乎上述几种,现代本穴早已解禁。另一穴为乳中穴,但在古代的一些书籍中尚有关于本穴刺灸的记述。如: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载:治卒癫“可灸三壮”;又如:《铜人针灸腧穴图经》提到:“可微刺三分”。表明亦非绝对禁忌。但现代已未见灸刺的报道,仅作为定穴的一种标志。三为脑户,本穴禁针,最早记载见于《针灸甲乙经》,而禁灸一说,则至清代才出现。脑户,为督脉穴,穴近枕骨大孔,可能是古人在针灸过程中曾发生过意外的原因之一,本穴现代已解除禁忌。

§ 气管损伤

气管的解剖位置较特殊,针灸不易造成损伤。气管由软骨、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所组成,即使刺中,一般也不致引起严重后果。但是,操作不当,亦可误伤。特别是如同时伤及周围的血管、神经等,则可极大地抑制呼吸功能,甚至造成窒息死亡。

损伤原因

气管损伤的原因大致有下列二种:

一、穴位原因:由于气管的极大部分为胸骨所遮掩,直接能造成针刺损伤的穴位不多。其中,最易发生事故的是天突穴。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凹陷正中(胸骨柄中点上1寸),其左右为胸锁乳突肌,深层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皮下稍深处有颈静脉弓,再深为甲状腺下静脉,深部为气管。向下在胸骨柄后方有左无名静脉、主动脉弓、无名动脉和左颈动脉。表明天突穴不仅直接与气管有关,周围的血管也十分丰富,且不少是重要血管,稍不谨慎,即易造成事故。另外,扶突穴针刺不当也极易伤及气管或喉腔。

二、操作原因:主要是指天突穴而言。对此,古人早有教训:“天突穴,其下针直横下,不得低(抵)手,即五脏之气伤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四》)。

(一)、针刺方向错误及刺之过深。气管在胸骨上窝处肌层覆盖较浅,直刺过深即可损伤;向左右深刺,易伤及肺组织,尤其是肺气肿病人,更易并发气胸;沿胸骨柄后缘向下平刺深刺,往往误伤主动脉或无名动脉,造成大出血。目前,有些人主张,针天突时先平刺五分,针尖向喉管刺进约1~2分,针柄竖起针尖斜向下方刺入。实践证明,此法也不准确,常可导致喉痉挛。

(二)、手法过重。大幅度地重提猛插,动作粗暴,往往可导致气管及周围组织多处损伤。

(三)、留针过程中,患者剧烈咳嗽或反复作吞咽等动作,可致肌肉猛烈收缩,改变针尖的方向和深度而损及气管。

临床表现

因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不同,其证候不一。

一、轻症:多系单纯伤及气管所致。咳嗽、胸痛、气急,咳吐带血丝的痰液等。亦可因刺伤喉腔,出现憋气,声音嘶哑、皮下气肿等症。

二、重症:严重伤及气管和周围的血管、神经等组织。涌吐血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肢冷汗出,全身痉挛,意识不清。如不及时抢救,甚至窒息死亡。

预防方法

关键是把握好选穴和操作。

一、选穴:天突穴穴位标志较明确,但须定准,否则将影响操作。其次,对不合作者(如婴儿、畏针者及精神病患者等),或咳嗽,特别是阵发性剧咳者,应暂缓选天突等穴,可改选附近的璇玑、膻中诸穴,或背部腧穴及远道取穴等。

二、操作:据作者和多数医家经验,天突穴进针以弯刺法较为安全,其方法为:先与水平成15°交角平刺,破皮后缓缓送针,至针尖如觉抵触硬物,即为气管。略退0.1~0.2寸,改向下横刺,在胸骨柄后缘和气管前缘之间,慢慢进针。为把握进针方向,可用押手(左手)扶住针体,约刺入1~1.5寸,如得气感不明显,可作小幅度提插捻转,动作宜轻柔,直至有满意针感。如送针过程中,针尖触有坚韧感的组织,且患者感到疼痛;或者留针时,针尾出现有节奏的搏动,都表明已碰到血管,宜将针略略外退至上述现象消失。

留针期间,嘱患者少作吞咽动作,如突然出现咳嗽,应急将针退至皮下,待咳嗽平息,再按上法刺入,如咳嗽不止,宜去针另择穴位。

穴位注射时,宜采用5号齿科针头,与水平成45°角刺入,缓缓送针至针尖抵及气管,略退0.1~0.2寸后,注入药物,为了避免注射针头误刺入气管,注射药液前,应先回抽一下,看是否有空气抽入,再予略注数滴,观察是否发生咳嗽等现象。因该穴肌层较薄,注入剂量不宜过大,刺激性过强的药物要避免应用,如必须使用时也应加以稀释。

其它如扶突穴等,虽操作上与一般穴位相同,但不宜深刺,所应注意的事项和天突穴相同。

处理方法

一、轻度损伤:一般不须特殊处理,可给予适量镇痉止咳药物,配用抗生素以防感染。如出血较多者,辅以止血剂。

二、重度损伤:损伤较重或多处刺伤,特别是伴有周围血管、神经或肺组织损伤,出现呼吸困难及各种并发症时,宜急速转外科处理。对其中呼吸严重困难及分泌物无法排除者,更要考虑作气管切开术。

§ 气胸概述

针刺不当所致的气胸,是最常见的针刺意外之一,在物理性损伤中,它的发生率占首位。在我国古医藉中,对此多有记载。如关于气胸的症状,《素问·刺禁论》指出:“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咳逆。……剌膺中陷中肺,为咳逆仰息。……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普济方》也提到:“胸前诸穴不可伤,伤即令人闷到”。气胸如损伤较重或处置不当,常常会引起严重后果。故《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有:“刺五脏……中肺三日死”之说。我国从1954年[1]首次报道气胸事故发来,迄今已报告一百余例。实际发生数当远不止此。西方国家和日本等,也不断出现这类事故。尽管以轻度气胸多见,但亦有相当部分为中重度气胸,其中包括血气胸和液气胸。另据统计,海内外因气胸而死亡的例数约占总例数的5.4%。表明,即使在现代救治条件之下,其死亡率也并不低。上述情况,应该引起针灸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损伤原因

针刺意外引起的气胸属外伤性气胸。它的病理过程是毫针针刺过深刺伤或割破肺组织,刺伤肺脏致较大撕裂伤,使肺脏层胸膜和肺泡损伤,气体自破口进入胸膜腔,破口处的肺组织可形成活瓣,吸气时,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空气不能排出,造成腔内积气,胸膜腔负压消失,肺即依其回缩力萎陷,形成气胸。以致胸内压迅速增高而肺受压萎陷。发病情况与自发性气胸类似。

针刺意外引起的气胸,因其损伤程度的轻重,及原有病变等,一般分为闭合性及高压性两类。如裂口不大,肺组织健康者,多为闭合性气胸;如损伤较重,或原有肺气肿等病症者,裂口形成单向性活瓣,即可出现高压性气胸。如刺破血管可以合并血气胸。少数还可形成严重的开放式气胸。

针刺不当为什么会引发气胸,特别是严重的气胸?已经发现,临床上常对某些病人行胸腔穿刺,于下胸部无肺组织处进针时不会引发气胸,但在有肺脏处穿刺时可并发此症,由此看来,此类气胸是由肺损伤而引起的。但小小的针灸针仅仅刺伤肺脏一般不会引起明显气胸。如在剖胸手术中,有时因操作不慎可破肺脏,结果,肺脏漏气现象很快停止,这是由于肺内弹性组织回缩使刺伤处迅速闭合之故。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在针灸所致严重气胸病人的剖胸手术中发现,肺脏的损伤并非只是刺伤,而是有较长的裂口,裂口的形成,可能与针灸针穿入胸腔后,在操作中改变针的方向,更大的可能则是刺入胸腔的针尖与肺表面的关系随呼吸发生了位移而将其划破,因伤口较大,大量气体由此进入胸腔而引起严重气胸。另外,在肺脏已有病变的基础上将其损伤时,则更易发生严重气胸。诸如肺气肿患者,由于其肺泡内压力较大,加之肺组织回缩力差,一旦刺破,则漏气迅速较快,自行愈合也较正常肺组织困难;若患者有肺大皮包,针尖将其刺破时可使其爆裂,此如同用针刺穿气球时可使之爆裂现象,大皮包处可形成一单向活瓣,引发高压性气胸;术中有时发现,胸膜脏层与壁层粘连,粘连带牵拉肺裂口两侧的组织,使裂口张开,气体自由进出胸膜腔,形成开放性气胸[2]。

造成气胸的,多是缺乏针灸学和解剖学知识的初学者。其具体原因则有下列几方面。

一、穴位的原因:根据解剖学,在背部第十胸椎以上,侧胸第九肋以上,前胸第七肋以上,以及锁骨上窝、胸骨切迹上缘的穴位,均可因针刺不当而导致气胸。所以,古人有“胸背薄如饼”的说法,告诫不可深刺。

公开报道已发生过气胸的穴位有:天突、定喘、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膈关、膏肓、肩贞、幽门、神藏、神封、云门、中府、大包、缺盆、期门、颈臂、肩井、曲垣、魂门、辄筋等。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肺和胸膜境界在肺尖部高出胸廓上部第一肋骨以上,而右下侧肺尖更是较高且偏前,坐立时比锁骨内端高出1~3cm。肺下缘浮动度较大,中等呼气时,透视发现,其活动由第六肋软骨前端下缘开始,向外到乳中线处,与第七肋骨上缘相交,最后向内与十一胸椎棘突相平。

所以,在取肩井、缺盆、颈臂等颈肩部穴位时,即使针刺较浅,也可发生气胸。同时胆俞、阳纲等穴,虽然在背部十一椎附近,但当病人作中等度呼吸时,针刺过深也可损伤肺脏。

二、病理原因:肺脏处于病变状态,主要是在发生肺气肿时,肺脏体积增大,肺泡张力增高,不仅易于造成气胸,后果也往往严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涉及穴位增多:肺气肿病人,肺脏过度膨胀,乃至肺下界下移,容积增加可达正常的两倍,横膈下降。此时,针刺胆俞、脾俞三焦俞、肾俞和上腹部之鸠尾、不容、承满等,亦可导致气胸。

(二)、刺道变短:肺气肿病人,胸部肌肉萎缩,并形成桶状胸,致使刺道变短,即使按常规尺寸针刺,往往也会伤肺。

(三)、裂口不易愈合:此类病人,肺泡内压力大,肺组织弹性差,一旦刺破不能马上愈合,裂口形成活瓣,呼气时裂口张开,吸气时裂口关闭,空气只能进入胸膜腔而无法排出,导致胸膜腔压力逐渐增高,患侧肺脏逐步压缩乃至完全萎陷。

(四)、代偿功能差:肺部有病变者,因代偿功能差,可加重气胸的证候。据观察,由于原发病已形成肺心功能障碍者,往往在肺被压缩10~20%时,即可发生生命危险。

三、操作原因

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针刺过深:凡在背部第十胸椎、侧胸在第九肋骨、前胸部在第七肋骨以上、以及锁骨上窝、胸骨切迹上缘的穴位(包括肩井),如果针刺过深或方向不正确,就有刺伤肺脏的可能。尤其对一些年老瘦弱,有肺气肿等慢性胸肺疾患的病人,在针刺胸背部应特别小心。首先由于不了解胸部的解剖深度。经测定,前胸壁组织厚度:乳头以上,成人为1.2~1.5cm,儿童为0.7~1.0cm;乳头以下,成人为0.8~1.0cm,儿童为0.5~0.8cm,侧胸壁软组织厚度,成人约0.6~0.8cm,儿童为0.5~0.7cm。表明,前胸壁乳头下较乳头上薄,侧胸壁较前胸壁薄,而儿童则更较成人为薄。如超过上述深度,就有引起气胸的危险。现将对15具成年男尸测定的膀胱经背部诸穴从体表至胸、腹腔后壁的距离,列表如下。

表三、背部腧穴软组织厚度表(cm)

穴 名左 侧 右 侧 穴 名 左 侧 右 侧 穴名左侧右侧

大 杼 6.29±1.11 6.01±1.10 关元俞 5.26±0.88 5.93±1.03风 门

4.99±1.07 5.01±1.04

小肠俞   肺 俞 4.39±0.85 4.30±1.09膀胱俞

厥阴俞 4.01±0.66 4.05±0.33 附 分 4.61±1.10 4.57±1.15心 俞3.67±0.85 3.77±0.72

魄 户 3.52±1.17 3.67±0.01 督 俞 3.54±1.11 3.95±0.86膏 肓2.92±0.91 3.06±0.89

膈 俞 3.34±1.73 3.65±0.77 神 堂 2.41±0.71 2.54±0.77肝 俞3.40±0.72 3.56±0.58

言意言喜 2.23±0.53 2.11±0.65 胆 俞 3.33±0.64 3.32±0.97膈 关2.05±0.47 2.03±0.47

脾 俞 3.36±0.72 3.25±0.39 魂 门 1.98±0.39 1.99±0.33胃 俞3.42±1.33 3.41±0.45

阳 纲 2.05±0.36 2.09±0.17 三焦俞

3.31±0.81 3.77±0.81意 舍2.27±0.46 2.16±0.36

肾 俞

3.58±0.82 4.11±1.17 胃 仓 2.43±0.64 2.37±0.37气海俞4.11±1.104.61±1.11

肓 门2.83±0.922.92±0.78大肠俞4.03±1.14志 室3.27±1.02

3.33±0.95从上表可以看出,膀胱经背部内侧线自肺俞至肾俞间,外侧线自魄户至志室间的体壁均较薄。而外侧线上的各穴从体表至胸腹腔后壁的距离更较内侧线上的各对应穴要短。故在针刺时要充分考虑到此点。本表与表二在数椐上有一定差别,但大致相似,目的供临床参考。)

其次,未能掌握好进针方向也是是气胸的原因之一。胸背部的穴位一般以斜刺或平刺为宜。为了获得满意的针感和疗效,直剌多难以控制适当的深度。

最后,进针时使用押手,肌肉层因受压变薄,刺道相应变短。另外,胸背部施用温针,也可能因针上加艾炷,熟练程度不够,只注意指端用力,而忽视这一动作也可带动针体刺向深部,造成气胸。

(二)、针具过粗、手法过重:用粗针针刺胸部腧穴不当,可加重气胸症状,导致广泛性皮下气肿和纵膈气肿。本来针剌深度恰当但因行针中大幅度提插捻转超过深度,同样能增加肺部损伤的机会,发生气胸。

(三)、体位不当:在立位或其它不能持久的体位进针,易发生气胸。这是由于体位难以固定,刺入组织内的针体在肌肉的牵拉收缩下也随之活动,损伤及肺。

(四)、针后加罐:如针刺已经伤肺,此时拔罐,常可迅速加重病情。这已为许多单位所报道,我们亦有这方面教训:一老年肺气肿患者,予针膈关穴后,感胸闷不适,即在该穴拔一拔罐(针上加拔火罐)。不久,患者突然昏倒。经诊断为重度气胸,抢救一周始脱险,一月后才痊愈出院。特别是,针后拔罐引发气胸尚可延迟发生,如一男性患者,56岁。患者哮喘已50年,去某医院针灸治疗,在肺俞穴垂宜刺入0.5~1寸,留针拔罐10min。去罐后,针身有所增加。针后病者回家,约3时许,突然心慌、气促、胸背刺痛,大汗淋漓。入院体检:患者呈急性病容,左肺上、中呼吸音消失,左肺俞穴处有0.1~0.2cm大小之新鲜出血痂点,四周压痛。X线检查证明左肺创伤性气胸。治疗:经过输氧抢救,空针抽气,并用养阴润肺、降气平喘的中药调治,住院51天痊愈出院[3]。

四、不能因人而异:患者有胖瘦老幼之别,针刺时如不加区别,用同一深度,也是发生气胸的重要原因。如老年人,胸部肌肉不发达,特别是消瘦的老人,其斜方肌、提肩肌及菱形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在此类情况下,如常规深度也可伤及肺脏。

临床表现

气胸,大多在针刺过程中或针后即可出现证候。亦有在针后半小时至数小时内发作,甚至还有报道在针后24小时始产生典型的气胸症状的,值得注意。根据证状,气胸可分为轻、中、重三种。

一、气胸的症状

(一)、轻度气胸: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或有胸闷气憋、刺激性咳嗽、活动时胸部有牵拉样痛。

(二)、中度气胸:胸肋刺痛,胸部胀闷不舒,呼吸困难,持续5267烈的咳嗽,心悸不宁,不能平卧。尚有相应的肩背部、上肢沉痛及活动受限等。

(三)、重度气胸:被针侧胸背部强烈刺痛,疼痛可向同侧的肩及手臂放射或向上腹部放射,并出现呼吸极度困难,四肢厥冷,烦燥出汗,神志昏迷等。如为血气胸,更有呼吸表浅,面容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危急症状。

二、气胸的体征

轻度气胸,体征不明显。中、重度气胸,呼吸速率加快,心率增加,可有鼻翼扇动。气管及心尖搏动均移向健侧,患侧肋间隙饱满、胸廓膨隆呼吸活动度及语颤减少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或浊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健侧呼吸音增强。端坐呼吸,发绀。血气胸,在患侧积液处叩诊呈实音。体检可见患侧呈叩诊过度反响,肺泡呼吸音低或消失,胸壁有皮下积气,严重的有气管移位。胸透或拍片可见气胸和肺组织压缩象。有的患者在针刺当时无明显症状,数小时后才逐渐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胸痛等症。

三、X线检查

气胸部分透亮度增加,无肺纹,肺向肺门收缩,成透明团块,其边缘可见发线状阴影的脏层胸膜。肺萎缩程度可从10~90%不等。如为血气胸,则可见液平面。

X光胸部照片:患侧肺透亮度增高、肺纹理消失7例,并液气胸3例体检时一般可见呼吸急促,呼吸次数增多及心率增快。本组一例双侧气胸可见口唇发绀,鼻翼扇动,三凹征呼吸困难症状。单侧气胸可见患者气管向健侧移位。胸部检查:触诊患侧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患侧呈鼓音,听诊患侧肺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若左侧中、重度气胸,叩诊左心界消失,听诊心尖区心音遥远。

X线检查,可证实肺萎陷和气胸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不仅可以确定诊断,而且也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曾有学者,对14例气胸患者进行分析如下。症状:其中呼吸困难14例(100%)、胸痛12例(85.7%)、咳嗽8例(57.1%)、晕厥、面色苍白、冷汗淋漓6例(42.8%)、上腹部闪电样疼痛3例(21.4%)、发热(38~39℃)3例(21.4%)。病程1~2天的8例入院时症状明显,其它6例发病症状逐渐减轻。

体征:轻微紫绀4例(28.5%)、均为肺压缩60%以上病例。

X线:14例均以深吸气相胸片为诊断依据。压缩程度:轻度(压缩<30%=8例,中度(31~50%)3例,重度(>50%)4例。气胸类型;均为闭合型。胸腔积液:少量(肋隔角钝)9例。中量(满肋肌至第二前肋间以下)4例。8例胸水经检验:渗出性3例、脓性3例、血性2例[4]。

表明症状以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晕厥多见。X线:所示压缩程度以轻度多见。

在遇到这类事故时,为了尽量不耽误救治和减少病人的搬动次数,除非病情复杂,一般根据有毫针直刺深刺史、胸部剧痛、呼吸困难等典型症状,即可确诊。有认为,立即透视并不利于患者,宜待病情稳定后,再作透视。

最后,必须引起强调的是应尽可能避免误诊。其中最易与晕针的症状发生混淆。如某女性患者,59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咯痰而为之针剌肺俞、定喘穴,针后约15min许,患者诉胸闷、头晕,未引起医者重视。出针后再于背部拔罐,患者渐现呼吸急迫,口唇青紫,以为是晕针所致,遂开窗通气、摇扇送风等,但症情有增无减。才疑为气胸。放射科透视见右肺压缩50%,急送上级医院救治,终因抢救无效而于当天死亡[5]。

另外,有些双侧气胸常被误诊为单侧,如,一例针刺激所致的气胸患者,入院当日下午,门诊胸透仅发现左侧气胸,而右肺膨胀良好。入院后立即施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4h胸透复查左肺膨胀情况时,才发现右侧也有气胸,两肺均压缩30~50%。所以,不仅针刺时要观察病人的情况,针刺后更应观察病人的变化,即使在治疗的开始阶段,也不应放松动态观察曾针刺过的健侧胸部有无气胸发生。

预防方法

一、运用叩诊技术:不少针刺意外所致的气胸与肺部处于病理状态有关。因此,对首次对在胸背部施针之患者,应先以叩诊定出肺的下界。对经检查一侧肺部有病变者,则测定其双侧肺下界移动度,并作出记号,再决定取穴和针刺深度。

二、掌握背胸部穴位针刺技巧:临床上,背部腧穴应用频率较高。既要严格掌握进针深度,又要获得效果。据多数医家经验,直刺时不易掌握有效深度,故采用以下方法:在背腧穴外侧约1cm处进针,以与水平成65°角进针,向脊椎方向深刺。直至针尖触及椎体,再略略退出,施行手法。此法不仅安全,得气感也强。以椎体为标志,不必担心深刺入胸腔,且因成65°角刺入,毫针经过该穴时,深度已达2cm以上,相当于背腧穴要求之深度,至脊柱附近又刺中夹脊穴,具有透穴特点,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胸部腧穴,可向肋缘斜刺至骨,微微退出后施行手法,如必须直刺,宜缓缓送针,只进3~5分,针感如不显,不可再深刺,宜在小幅度内提插探寻,提插幅度在1~2mm左右。如仍不明显,宜停针候气,3~5min后再用上法激发针感。

肩井穴发生气胸的频率较高,与其深度较难掌握有关,因肩井穴最近肺尖,该穴区内胸膜壁脏层有纤维小梁,活动范围极小,而右胸膜前界与右肺之间的间隙很小,加上前面提到的胸膜囊的最上部胸膜顶,高出锁骨内侧端以上1~3cm,所以针刺肩井穴,特别是右侧要十分注意,不可过深,并要反复体会手感。针刺时针尖宜向外侧倾斜,以防止内斜而刺破肺尖胸膜。

三、选穴组方宜慎重考虑:初学者尽量少选肩、背、胸部穴位,可以夹脊穴代之,或远道取穴。如患者有肺气肿等病,即使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也应慎重取胸,背部腧穴。

四、作好针前准备:应选择平直光洁之针具,如针体弯曲,万一伤肺,易增大裂口。针具宜细,用28~32号毫针。令患者取伏坐位或卧位,嘱其针后不要任意移动。押手宜轻,为避免事故,尽量少用押手。施用温针时,宜一手扶住针体,一手捻装艾炷,防止针体深移。杜绝隔衣进针。如某男性患者,45岁。因背部酸楚板滞而作针刺治疗,取俯卧位隔衬衣进针,取胸1~5夹脊及风门、肺俞、大杼诸穴,针上加艾炷温针,艾炷才点燃不久,患者即诉头晕、胸闷,见呼吸急迫,唇色微紫。急出针,送放射科检查,左肺已压缩40%[5]。

另外,一般不要针后加罐,如为肺气肿患者,更要禁止。

五、留针期间注意观察。肩、胸、背部腧穴留针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情况下下不可超过30min。在留针期间医护人员应加强观察,嘱咐病人不可任意改变体位。因为留针时间过长,患者往往难以保持固定的体位。而任意改变体位,可引起针体在穴位内移动,增加发生气胸的可能。曾报道有一门诊病人,在其背部天宗和大杼穴埋针后,由于医护人员疏忽,病人自行外出,2h往返至门诊时发现气胸。

六、重视针后观察:凡针胸背部腧穴的病人,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让其在其它诊室休息15~30min后再走,如此类病人于针后数小时乃至十数小时,突然出现胸痛、咳嗽及气急等症状,而又无其它明显原因时,亦应怀疑有气胸可能。

另外,在肩、背、胸部选穴针刺时,如突然发生气急胸病或“虚脱”时,应先想到并发外伤性气胸的问题。有不少患者,进针后立即“晕厥”而被当地医生误为“晕针”。因此,凡是“晕针”患者,必须进一步检查明确气胸问题。对有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和年老身体瘦弱、胸壁较薄者,针刺胸部时要特别注意。

处理方法

一、一般治疗

1、安静休息。

2、药物治疗。在观察治疗过程中,为预防胸腔感染,常规使用青霉素40万单位,链霉素0.5g,肌肉注射,每日两次。对有发热及少量胸腔积液者,加大青霉素用量至80万单位,每日两次,肌肉注射。如对青、链霉素过敏者,可使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每次8万单位,每日两次。有咳嗽时,给予镇咳药,以防继续漏气。

3、排气减压。凡是患者在针灸后短期内(1~2h)出现明显胸痛、呼吸困难、肺萎缩在20%以上、胸膜腔内呈正压者(或在诊断性试穿时,针栓被气体自然顶出),经观察症状有逐渐加重趋势,均应立即排气。常用方法如下。

1)穿刺排气:操作简便,尤其在病情紧急情况下,可立即排气,在病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使用人工气胸器穿刺排气。

2)闭式引流排气:多数针刺所致气胸,为单纯性闭合气胸,一般经穿刺排气后,伤口可很快愈合。但也有少数病人穿刺效果不好,如临床症状和X线证实以及胸腔测压表明,穿刺后一度好转后又加重者,则需要进一步作胸腔插管及引流等。

二、据症治疗

1、轻度气胸:患者无明显的气急、发绀针刺后只有伤侧轻度胸部不适,活动后气短,来诊时间已过24h以上,经X线诊断肺萎缩在10~15%以内者,而肺部无肺气肿等病变者,又没有防碍气胸自然吸收的原发病,一般卧床休息5~7天。据症酌给镇咳、止痛剂。为防感染,可考虑适当注射抗生素。一般气体多可自行吸收而愈,但需随时注意观察,以防症状突然加重。如有条件者,可给予病人持续低低流量吸氧或面罩高浓度吸氧。

2、中度气胸:肺萎缩超过15%但小于30%,或伴有肺气肿等病症者,应即令病人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采用人工气胸器在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常规消毒后穿刺排气,每次不必全部排尽,以胸腔内压降至“0”上下为准。无人工气胸器,为应急起见,可在上述部位用50ml消毒空注射器抽气;或用一般穿刺针头在针尾部缚一指套,消毒后,将针头刺入胸腔,然后在指套顶端剪一2~3mm大的小口,以排除气体。

对轻、中度气胸,可试配合腕踝针治疗。取腕部治疗点上1、上2穴。上1位于尺骨内侧线与尺侧屈腕肌间,上2位于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即内关穴上。上1、上2穴均在腕横纹上2寸取穴,选好治疗点后,治疗点皮肤与针体常规消毒,用30~32号、1.5寸不锈钢毫针,针体要直,针尖与皮肤呈30°夹角进针,当针尖通过皮肤后,即将针放平,紧贴皮肤表面,沿直线皮下进针到针柄根部,在进针过程中,除针尖通过皮肤时有轻微刺痛外,要求不引起任何不适感,否则需要调整进针方向或深浅度。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2h以上,为达到最好效果可延长留针时间达12h。本疗法在进针过程中,患者应无任何感觉效果最好。治疗效果与病变区域的判断、治疗点的选择及进针方向、深浅度的准确有密切关系,否则影响效果。应该强调的是,本疗法进针后,必须立即见效,症状立即减轻或消失,否则即为无效,应马上采取其它排气方法,以免耽误抢救时间,给病人造成生命危险[6]。

3、重症气胸;对胸片示肺被压缩40%以上,且病人症状明显,尤其是高压性气胸,用上法往往只能暂时应急,待症情稳定后,应马上转外科治疗,如采用肋间切开施胸腔封闭式引流术等。由于胸腔内大量积气被引流出,患者常于术后临床 症状有明显改善。随着积气的不断排出,肺可逐渐复张。若胸片显示肺已复张,伤侧肺病呼吸音已恢复,应关闭引流管观察24h后方可拔除引流管。

4、血、液气胸 在采用上述治疗措施的的基础上,配合抽取胸腔积血或积液。如出现休克症状,应配合输血、抗休克治疗。血出不止者,须及时转外科手术止血。

应该强调的是,严重和比较严重的气胸属临床急症。针刺不当所致气胸往往是原发病不见好转,反而突出表现气胸为主要矛盾。在这种情 况下,有的家属和病人因惊慌失措,或者有的医务人员缺乏基本救治知识,往往舍近求远将病人从农村送入城市医院。从而增加患者在途中的痛苦,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因为一般患者多系单纯性气胸,故应以当地处理为主。重症气胸必须转院者,在转院之前或转院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胸腔排气。护送的医务人员应携带胸穿用具,以备途中抽气,在紧急情况下可在一般的穿刺针头针尾部缚一指套,消毒后刺入胸腔,用胶布固定在胸壁上,然后将指套顶端剪一2~3mm小孔,解决应急排气,防止途中出现意外。

§ 心脏损伤概述

内脏损伤中,针刺损及心脏是后果最为严重的一种。《素问•诊要经终论》有“中心者,环死”之说,环死,指一日内死亡。现代国内有关针刺意外伤及心脏在报道首见于1954年[1],迄今已报道6例,其中5例死亡。国外,无论欧美及日本,均有此类事故发生。特别是日本,还不属罕见。针刺误伤心脏,其发生率虽然并不高,但预后极为不良,故针灸工作者决不可掉以轻心。

损伤原因

由于心脏表面光滑,质地坚韧,又处于搏动状态,一般不易伤及。针灸疗法中,刺伤心脏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穴位原因:心脏位置在第二肋至第八肋之间,呈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左起左腋中线,右至右锁骨中线。在此体表投影区城内,除前面有胸骨和肋软骨保护,后面有脊柱、食道等,不易受针刺直接损伤外,其余部位的穴位,如刺之不当,均有可能伤及心脏。

(一)、较易导致心脏损伤的部位:双侧的神封、步廊、灵墟,左侧之膺窗、乳根等。鸠尾穴,亦是易于发生事故的穴位。一般而言,以胸部的穴位多见,这是因为心脏前面膨隆,距皮肤表面较近,成人仅约4cm左右。

(二)、可能导致损伤的穴位:双侧之心俞、督俞、膈俞及左侧之期门、言意言喜、膈关等。背部体表距心脏较远,中间又隔肺脏,只有针刺较深时才有可发生,且往往同时损伤肺和心。

二、病理原因:当心脏本身有病时,针刺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将大为增加。心脏肥大或心包积液,可使刺道变短,同时在体表投影面积增大,而致可能造成损伤的穴位数目增加。心肌炎,由于心肌出现炎症、变性及坏死等,组织结构常变得非常松弛,这样,针尖便极易损害心肌组织。心包炎,尤其是缩窄性心包炎,心脏脏层和壁层广泛粘连、增厚和钙化,心包腔闭塞成为一个纤维瘢痕组织外壳,表面变得异常粗糙,致使毫针容易刺中。

三、操作原因:(一)、手法不当:1.针刺过深,方向错误。前胸胸壁较薄,离心脏近,深刺则易误中。或在针刺时,押手过重,刺道变短,即使刺得不深,也会造成损伤。有以仅用1.5cm长之毫针,导致右心室破裂死亡者。针刺方向错误,可使得非心脏投影区域内的穴位,如鸠尾等穴内施针时,也会伤及心脏。2.留针时间过长,一旦针刺损伤心脏,由于心脏不断作自主性收缩与舒张,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促使心壁裂口不断增大,而发生机械性心脏破裂。

(二)、穴内埋针:此系指毫针刺入穴位,因不慎折断于内;或因有意剪断针尾,埋藏于穴内,后者以日本多见。埋针可在体内游走而损伤心脏。这种情况,可发生在埋针后不久,也可隔十数年后出现。往往与埋针部位是否靠近心脏或活动度大小有关。

四、间接原因:比较少见。多发生于有严重心血管疾患的初诊病人,因不了解针灸疗法,过度的紧张、恐惧,导致心脏损伤。如日本一例老年病人,在针刺治疗其胃疾患过程中,突然死亡。剖检证实,为处于动脉硬化状态的主动脉弓破裂,造成心包积血之故。

临床表现

针刺损伤心脏,一为刺伤心脏上的主要血管,一为直接刺破心壁。可引起两类病理变化:一类为大出血,不仅易造成出血休克,还因针刺所致的心包裂口较小,心包内积血不易排出,压迫心脏,产生心包填塞现象。如针刺伤及冠状动脉,更可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另一类为心功能损害,多由于刺伤心脏功能结构,致心律失常,心排血量降低,肺水肿,心力衰竭。

主要症状 于针刺损伤后即刻或不久,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高度气急,紫绀,短暂性昏厥,昏厥发作时可出现四肢抽搐、呼吸暂停等,以至发生休克,甚则心脏骤停。如心包填塞,表现为面色苍白,气急如窒,烦燥不安,脉搏细弱,心音遥远而轻微。X线检查示:心影增大,心包饱满,心搏微弱。

如心功能损害,则见严重心律失常,心悸、胸闷,以至心力衰竭。若为肌肉内断针所致,患者可突然出现心剧痛证候,并迅速进入休克状态。因往往无先兆,且一时查不到原因,容易误诊,须特别引起医者注意。

预防方法

一、掌握心脏投影区城穴位分布:不仅要熟悉正常情况下,而且应了解心脏病变时所涉及的穴位。在选择投影区穴位时,宜谨慎精当。

二、严格控制针刺深度和方向:尽管心脏距胸背都有一定距离,但针刺胸背部投影区穴位均应按常规深度,否则易出现事故。还应注意针刺方向,胸部穴,向肋骨缘刺或直刺;背部穴,向脊柱侧斜刺(具体深度及刺法可参考“气胸”节)。鸠尾穴,可因不同的方向和深度而分别损伤心脏和肝脏,刺该穴时,宜针尖略向下直刺,深度不宜超过1寸,以不刺穿腹膜为准,进针时,送针宜慢,手法轻柔,为预防事故发生,必须杜绝隔衣进针。

如一例19岁女性,系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针刺鸠尾穴时,取2寸针在剑突下半寸垂直进针后,再向胸骨正中线平刺1寸,用G6802型治疗仪通电,连接曲池和鸠尾针柄,见鸠尾针跳动明显。数分钟后病人忽尖叫一声,头后仰,眼上翻,呕吐。迅即拔针,见患者口唇已紫绀,呼吸心跳均已停止。经开胸按摩心脏,心跳呼吸先后恢复,但仍持续昏迷。终因肺部严重感染而死亡[2]。

三、密切注意留针情况:胸背部穴位,留针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要超出15min,操作时,不可猛提重插,以捻转为主,配合小幅度提插。留针期间,嘱患者保持原有体位,不可随意变更,呼吸节律宜平稳匀称,如有咳嗽、打喷嚏等,应退针至皮下。一旦见到针尾出现节律摆动,或者针体有与脉搏或呼吸运动相应之往返性刮擦时,则示针尖已和心脏相触,应急速退针。

为了避免损伤心脏或其它事故发生,不要采用穴内断针或埋针法,国内现行的揿针式埋针法,也要慎用。更应防止穴位折针。

处理方法

凡出现心脏损伤的临床症状,立即去针,并急送内科抢救。包括绝对卧床,镇静,吸氧,应用强心剂利尿药物,限止水分摄入等,防止心力衰竭。如发生休克,宜抗休克处理。如损伤较重,心脏发生破裂,出血不止,则应马上转送外科,必要时行开胸手术,缝补损伤之心壁清除心包内积血。

心脏损伤,必须争分夺秒,不可延误。有一28岁男性患者,因左胸针刺(按:原文未注明具体穴名)后2h感到胸闷、心慌、全身不适,当时未作任何处理。直至针后10h,患者出现冷汗、口渴、四肢厥冷。测血压为9.3/5.4kpa(70/40mmHg),脉搏已达136次/min,才送医院治疗。结果,急诊入院时心跳已经停止。开胸后,见心包极度膨胀,内有积血约700ml,左心室前壁有3处喷血小洞,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丧失了救治时机[1]。

总之,心脏损伤,势急病重,要求医者不得延误,果断决定,火速处置。

§ 胃部损伤概述

胃属于腹部的空腔器管。一般而言,腹部脏器,特别如胃肠招致针刺损伤的机会要少一些。这是由于腹壁肌层较厚,有皮下脂肪、腹肌等。而胃肠等肌性器官本身又有一定收缩能力,当纤细的毫针刺入腹腔时。脏器受到刺激后,会主动收缩,通过蠕动而退让,加之表面光滑,不易刺中,即使较小的刺伤,也可因肌肉收缩而弥合,从而为表现出临床症状。

但是,针刺不当也可以引起胃部的严重损伤,甚至导致胃穿孔性腹膜炎。所以,决不可盲目地根据古人“腹如井”的说法,一味深刺,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国内关于针刺意外损伤及胃的首次报道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当时的南京华东军区医院外科,从1949年6月至1950年10月间,共收治40例腹部穿刺伤的病例,其中因针刺造成损伤的有4例[1]。之后,临床上陆续有一些报道。这些病例,多为外科手术所证实。如有2例腹痛患者,均经针刺腹部穴位(穴名不详)后病情加重求诊。结果发现,其中有1例因针刺不慎导致胄穿孔性腹膜炎,手术时发现胃有4处穿孔;另1例幽门梗阻性腹膜炎,手术时见有渗出、充血、水肿,前壁与大网膜粘连、幽门梗阻等,认为均与针刺伤有关[2]。

值得一提的是,临床上尚有报道针刺导致间接胃穿孔。这种上往往发生在胃部有溃疡等病变的患者,属于间接针灸意外事故。尽管有关报道不多,确切原因也不很清楚,但应引起重视。

损伤原因

一、穴位原因:鉴于每个人胃的形状和位置不尽相同,在不同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如饱食或胃下垂时,有较大的变化,所以,其体表的投影难以固定。

较易导致损伤的穴位:上脘、中脘、建里、下脘;左侧的承满、梁门、关门等。

如中脘穴,可由于从肌肉深层经腹白线入腹膜腔,正对胃小弯中部。

另外,足三里穴针刺不当可引起间接性损伤。

二、病理原因:当胃扩张时,胃和十二指肠体积显著增大,胃壁变薄,内压增高,此时针刺腹部穴位,操作不当就有发生胃穿孔、破裂的危险。在慢性胃炎、溃疡或肿瘤的情况下,由于组织结构发生病理变化,针刺亦易造成损伤。同时,也能引起间接损伤。

三、操作原因:

(一)、针体过粗,刺之过深:临床所见,用芒针(一种特制的长针)治疗肠胃病时,发生刺伤胃的事故较多,往往不仅伤及胃的浆膜层、肌层,且可贯穿整个胃壁。

(二)、手法过重,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常常使损伤加重,穿孔部增大及多处穿孔。有一例针刺导致的胃穿孔性腹膜炎,术中发现胃部竟有四处针孔。

临床表现

因针刺损伤程度和原有病变情况的不同,可分轻重二症。

一、轻症:一般为针刺损伤轻、穿孔小,而胃本身无器质性病变者。由于胃粘膜较厚且可移动,粘膜能自穿孔处突出,堵住孔口,使胃部内容物不能流入腹腔,即使感染也容易局限化。故在穿孔小,尤其在空腹情况下,腹膜刺激征和全身证状多不明显,仅出现腹部疼痛不适,局部有压痛、恶心、纳差等轻症。

二、重症:胃裂口较大,特别在胃扩张或饱食时损伤,胃内容物大量流出,引起强烈的腹膜刺激症状。加之胃部的血运较为丰富,穿孔时往往伴有出血。包括:剧烈的腹痛、呕吐,呕吐物含血液,腹部压痛明显,腹肌强直(尤以上腹部显著),肠蠕动音消失,肝浊音界消失。严重者,易发生休克。X线检查:膈肌下可积气。实验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15,000~20,000/mm3)。

预防方法

一、掌握针刺深度:在胃部投影区的穴位针刺时,要掌握好针刺的深度,首先须体会不同肌肉层次的手感和反应。以胃区任脉线上穴位为例,局部解剖结构为:皮肤,皮下,腹浅筋膜,腹白线(此层主要在任脉线上,组织比较致密,血管神经分布很少),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层(脐以上此层不甚显著)和腹膜壁层。针刺深度应限制在腹膜壁层以上的各组织之中,此时即使未出现针感或针感不强,也只应在腹壁各层间缓慢提插捻转,或停针候气后,再行操作。根据我们体会,腹部针感特点是:当针尖入肌层后,即有沉重之感,略加操作,便现酸胀,如深刺至腹膜壁层,患者即感疼痛,呈向外放射样刺痛。医者手感,如针尖触及一坚韧之膜,不宜再深刺,可轻轻作小幅度提插,略略将针退出0.1寸左右。

二、选择适当针具:在应用普通毫针能奏效的疾病,尽量不要选用芒针或粗针,特别是芒针,针身细而长,如果技术不熟悉,或者病人移动体位,不仅易刺伤胃,且容易发生弯针、滞针以至折针。临床上以28号2寸毫针为宜,过细则不易刺入。

三、保持一定体位:针刺腹部腧穴,以取仰卧位较好, 不仅患者能放松腹肌,保持体位,医者亦便于施针,体会针刺深度和感应,正如《针灸大成》所云:“凡针腹上穴,令患人仰卧,使五脏垂直,以免刺患”。

四、谨慎选穴操作:在饮食后(尤其是饱餐后)或急性胃扩张等情况下,尽量少选或不选腹部穴位,对必须选择的穴位,应严格遵守操作常规。在治疗胃溃疡、胃炎等疾病时,腹部穴的针刺手法不可过猛。

处理方法

损伤轻,穿孔小,全身情况良好者,可令其卧床休息,注意饮食,必要时针刺足三里、上巨虚等穴,或内服舒肝理气、清热解毒的中药。如因穿孔渗出少量内容物,引起局限性感染者,则根据证候情况,采取禁食、胃肠减压、输液,并据感染程度给予抗菌素。

穿孔大,内容物渗出多,症状明显及全身情况差者,应及早转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包括探查腹腔,对损伤的血管进行结扎和缝合裂口及其他措施等。

§ 肝脏损伤概述

关于针刺不当损伤肝脏,早在《素问•刺禁论》就有“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之说。现代临床上,以同时刺伤肝脏和其它内脏的报道较多,单纯伤及肝脏的事故少见。有的针灸书籍,如上海中医学院所编《针灸学》(1974年版)亦曾提及此类损伤。由于肝脏损伤后,常伴严重出血性休克,并因胆汁漏入腹腔而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和继发性感染,如进行不准确处理,后果严重,故希对此充分重视。

损伤原因

肝脏位于右侧膈下和季肋深面,受胸廓和膈肌保护,不容易伤及。毫针刺伤肝脏,与下列原因有关。

一、穴位原因: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实质器官,左右径为25cm。大部分在右上腹部,小部分超越正中线而达左上腹。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五肋上缘,下界齐右肋缘,肝脏右叶下缘在上腹中线可达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

较易导致肝脏损伤的穴位:鸠尾、巨阙、上脘、右侧期门、日月、章门等。

二、病理原因:肝脏可因感染或非感染性原因发生肿大,随着肿大程度的增加,其涉及的体表穴位即可增多,针刺中脘、下脘及附近的肾经、胃经的穴位,都有可能伤及。同时肝脏组织比较脆弱,病变时,肝细胞变性,表面粗糙,更易被损伤。特别是肝硬化,由于肝细胞变性、坏死、新生,并伴有弥漫性炎症及结缔组织增生,针刺不当,特别手法较重时,很可能发生破裂。

三、操作原因:上述穴位,针刺过深或方向错误,手法过重,反复提插等,均可伤及。特别是,临床上常有误将因病变而硬化的肝脏当作“痞块”,采取粗针提捣以活血散结等,更易带来严重后果。

临床表现

轻症:系指损伤较轻、较单一者。此时肝脏出血往往不多,血肿局限于肝脏被膜之下,多无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表现为肝脏胀痛,或有压痛,胀痛可向背部放散,触诊肝脏可有肿大。

重症:损伤较重或多处损伤者,可引起局部组织细胞坏死,甚至肝脏破裂,胆汁溢出及较大量的出血。血液和胆汁流入腹腔,刺激腹膜,出现剧烈的腹痛和右侧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刺激膈肌,则有呃逆和右肩牵涉痛。重者呼吸困难,口唇苍白,口渴恶心,烦燥不安,而进入休克状态。叩诊:右腹有浊音和移动性浊音。

X线检查:显示肝阴影扩大、膈肌升高。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都提示进行性贫血。证情复杂时,可采用腹腔穿刺,甚至剖腹探查来加以确诊。

预防方法

肝脏位于右侧膈下和季肋深面,受胸廓和膈肌保护,不容易伤及。毫针刺伤肝脏,与下列原因有关。

一、穴位原因: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实质器官,左右径为25cm。大部分在右上腹部,小部分超越正中线而达左上腹。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五肋上缘,下界齐右肋缘,肝脏右叶下缘在上腹中线可达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

较易导致肝脏损伤的穴位:鸠尾、巨阙、上脘、右侧期门、日月、章门等。

二、病理原因:肝脏可因感染或非感染性原因发生肿大,随着肿大程度的增加,其涉及的体表穴位即可增多,针刺中脘、下脘及附近的肾经、胃经的穴位,都有可能伤及。同时肝脏组织比较脆弱,病变时,肝细胞变性,表面粗糙,更易被损伤。特别是肝硬化,由于肝细胞变性、坏死、新生,并伴有弥漫性炎症及结缔组织增生,针刺不当,特别手法较重时,很可能发生破裂。

三、操作原因:上述穴位,针刺过深或方向错误,手法过重,反复提插等,均可伤及。特别是,临床上常有误将因病变而硬化的肝脏当作“痞块”,采取粗针提捣以活血散结等,更易带来严重后果。

处理方法

一、轻症:采用保守疗法,病人应静卧休息,适当应用止血剂和止痛剂,配合保护肝脏的药物,控制饮食,必要时用抗生素。但应严密观察,如肝脏持续增大或出现进行性贫血,则应转院进一步检查。

二、重症:须立即转外科,如并发休克,宜先进行抗休克治疗,出血猛烈者,可快速输血及止血。待休克好转后,再予以手术治疗,包括切除坏死的肝脏组织,清除腹腔内血块和胆汁,修补缝合伤口,充分止血和可靠的引流。

肝脏损伤的预后与损伤程度和及时准确的治疗的密切有关,故一旦为针刺伤及,必须迅速判断症状的轻重,给予有效的救治。

§ 胆囊穿孔概述

针刺不当,伤及胆腑的文献记载亦首见于《黄帝内经》,指出:“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素问·刺禁论》)。现代国内最早见于1959年[1],迄今共已公开报道10余例。有统计约占针刺意外损伤的1.3%。尽管胆囊所在部位较深,体积较小,表面圆滑而有一定张力,以及前有肝脏等脏器的复盖保护等。但上述资料表明无论古今,此类事故绝非少见,值得针灸工作者警惕。

由于针刺损伤胆囊后,多可引起急腹症,如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严重后果,故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或者当事故出现之后,及早加以处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损伤原因

一般而言,针刺不易伤及胆囊,这是因为胆囊所在部位较深,体积较小,表面光滑而有一定张力以及前有肝脏等脏器覆盖等。造成刺伤胆囊的原因约有下列几个:

一、穴位原因:正常胆囊,其形如梨,长约7~9cm,宽2.5~3.5cm。其体表投影位置一般在右侧腹直肌外缘和第九肋软骨交叉处。胆囊的腹膜包裹是不完全的,仅腹面和两侧面由肝包膜反折加以遮盖,其囊底暴露于上述交叉处。

较易导致胆囊损伤的穴位:右侧期门、日月、不容、承满以及上脘、鸠尾等。

二、病理原因:胆道梗阻或胆囊本身所存在的疾病(如结石、炎症、异物、肿瘤等),可引起胆囊内胆汁充盈,不仅可使其体积增大,而且常能使胆囊表面粗糙,缺乏相应的弹性和张力,容易招致针刺破损囊壁。同时,肿大的胆囊,其囊内压力明显增加,一旦刺破后,即可促使胆汁外流,穿孔处不易闭合,从而加重和促进炎症漫延。

其次,肝脏肿大可使胆囊位置下移,胆囊本身病变肿大,都会造成体表投影位置变化,使涉及的穴位增多,如有报道针刺梁门穴导致胆囊体部贯穿性穿孔。

三、操作原因:针刺过深,特别是对胆囊肿大的病人来说,是引起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手法不熟悉,反复的提插捣动,不仅可以刺伤胆囊,还能导致囊壁多处穿孔。选用毫针过粗过长,也会增加胆囊穿孔机会。针刺方向错误,也是原因之一,往往在非胆囊投影区针刺,由于针刺方向不正确而刺破胆囊。

临床表现

针刺误伤胆囊,以胆囊穿孔多见。其损伤部位,常见于胆囊底部,亦有刺破胆囊体部;可以是贯通损伤,也可只伤一侧囊壁。胆汁外流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膜炎症状。根据患者的体质,胆囊是否有病变、穿孔的大小,胆汁外流程度,临床上分胆囊周围炎、局限性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数种,程度上有轻重之别。

一、轻症:可有右上腹痛,并有压痛,可伴恶心、呕吐等。有的在24~26h内不出现症状,故要注意观察。

二、重症:多于针刺后出现症状。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并逐渐扩散至全腹,有显著触痛(以右肋下最明显),反跳痛和肌紧张。恶心、呕吐,全身可呈发热、脉速、呼吸浅快等中毒症状。特别是由于胆汁溢入腹腔,强烈刺激腹膜,渗出大量液体,降低循环血量,而易出现低血量休克。腹腔穿刺,多可抽出淡黄色胆液 ,有助于诊断:白细胞计数上升至1500/mm3以上,中性粒细胞增高。

预防方法

一、慎重选穴:针前应了解有无胆囊及肝病史,检查右上腹部,如触及肿大的胆囊,最好不在此范围取穴。如为肝脏肿大,更应了解胆囊的具体位置。凡遇此类情况,对经验不足者来说,以远道取穴或左病右取为宜。

二、注意操作:局部取穴,即使是在肝胆正常的情况下也应轻刺浅刺,不可刺破腹膜。期门、日月等穴,临床上不易得气。我们的体会是,针尖可稍偏向肋骨缘,斜刺至触及骨面,再提插捻转,往往会出现满意的针感,但切忌大幅度乱捣乱插。如为胆囊肿大者,取用局部穴位时,宜选30号毫针,留针时间不可过长(一般为10~15min),并嘱患者保持原来体位,不要随意变动。取针后,可令其在诊室休息30min,以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处理方法

根据针刺情况、临床证候、炎症范围及全身状态而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一、轻症:全身状况好,原无胆囊病变者,可采取保守疗法,卧术休息,并应用利气止痛,清热解毒的中药或消炎止痛的西药,必要时,禁食及胃肠减压,以及体液疗法,补充足够的水、糖、电解质及维生素等。

二、重症:一般情况差,全身中毒症状较重,或用非手术疗法不见好转者,均应不失时机转外科施行手术。轻者作缝合修补,严重者则须作胆囊切除。

§ 脾脏损伤概述

脾脏是腹部内脏中最易受损伤的器官。《素问·刺禁论》指出:“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针刺意外损伤脾脏的报道首见于1957年[1]。尽管处于正常位置的脾脏其体表投影区域内无经穴分布,但因针刺不当损伤脾脏,造成脾脏破裂出血的报道,并不罕见。

损伤原因

一、病理原因:这是针刺误伤脾脏的主要原因。成人正常的脾脏约掌心大,外形似蚕豆。位于左季肋深处,被九、十、十一肋所遮盖。脾周围的腹膜皱襞与附近脏器相连,形成各条韧带,对脾脏起支持和固定作用。由于脾脏在体表投影区无经穴分布,其位置较固定,又为肋骨保护,故在通常情况下,针刺不可能伤及。但脾脏常因某种疾病如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等而发生肿大,当脾脏体积增大时,向上伸展,抬高膈肌,向下可伸入左上腹。巨大的脾脏有时能达左髂部,甚至进入右腹腔。此类病变脾脏,游动程度低于正常,而脆度明显增加。这时,不仅其邻近的穴位,如左侧的章门、京门、腹哀以及胃上穴等,在针刺时穴可导致损伤,而且涉及到更多的其它腹部穴。且由于肿大的脾脏压迫腹壁,使刺道明显缩短,针刺损伤的机会相应增高。另外,有些医生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盲目行腹部深刺,治疗“痞块”,也是导致脾脏破裂的原因。

二、操作原因:脾脏是腹腔内最易发生破裂的脏器,稍受外力损伤,即可破裂。脾脏又是造血器官之一,血运极为丰富,故一旦破裂,常造成大出血。因此,过度的深刺,大幅度的运针等,均可造成严重损伤。针刺误中脾脏,如留针时间较长,因脾脏常随膈肌呼吸而上下移动,深入脾脏的毫针部分则使其裂口不断增大,导致脾脏实质内出血加剧。

另外,深针时,如剧烈咳嗽,或因疼痛等原因造成呼吸加深,脾脏随膈肌运动幅度的增大,亦易引起或加重脾脏的破裂。

临床表现

因脾脏破裂的程度、范围及出血情况不同,其临床表现证候不一。

轻症: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仅觉左上腹有不适或胀痛感,或在左上腹触及有压痛的肿块,多位于针刺处。

值得注意的是:针刺损伤,毫针造成脾脏的中央型破裂(破在脾实质深部)和被膜下破裂(破在脾实质周边部分)二种不同类型的损伤,但不论何种类型,均可形成张力血肿。刚开始时,病人可没有任何症状,然而,脾脏却仍在出血,张力血肿可继续增大。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积血将突破被膜,形成真性破裂,引致腹腔内大出血,病人往往迅速休克,甚至未及抢救而死亡,这种情况多于受伤后1~2周左右出现,必须提高警惕。

重症:剧烈的腹部疼痛,开始局限于左上腹。随着出血增加,流入腹腔,渐即全腹疼痛,但仍以左上腹最著。血液刺激腹膜,引起腹膜刺激症状:腹肌强直,触痛,反跳痛,并可伴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人因血液刺激膈肌,出现左肩部疼痛。出血较快者,短时间内就表现为:烦躁、口渴、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以至神志淡漠,脉搏细速而微,血压下降而陷入休克。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呈进行性下降,白细胞计数上升。超声检查:可发现腹腔内有积液,脾脏体积增大,尤其对被膜下的脾破裂能及时作出诊断。X线检查:腹部X线透视可见左膈抬高,运动受限等;X线平片示脾影消失或变形。腹腔穿刺,如吸出不凝固血液,结合左上腹有针刺史及其它临床证状,即可诊断为脾破裂。

预防方法

一、熟悉脾脏的解剖位置:针刺治疗前,宜先行腹部触诊,了解脾脏是否肿大及肿大的范围。如发生肿大,少选或不选投影区的穴位。

二、慎重操作:在脾脏正常时,如取与脾脏投影区附近的穴位(如章门、京门、梁门、腹哀等),注意不可向脾脏方向斜刺、深刺。脾脏肿大者,更宜用浅刺或横刺法,针尖须保持在肌层中。对有剧烈咳嗽或惧痛的患者,则应避免选投影区及其附近的穴位。如不慎刺入腹腔,针尖触及脾脏被膜,医者手感常有一定阻力,此时即须退针,切不可深刺,或施以提捣之法。留针期间,患者如觉针处出现疼痛不适,也应马上去针,并加强观察。

另外,在不明症情的情况下,亦决不可盲目深刺“痞块”。

处理方法

一、轻症: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可静卧休息,并给予止血药物等进行对症治疗。但对此类病人,均须严密观察2~3周,一旦发生内出血,应立即转科处理。

二、重症:绝大部分病人要转外科手术治疗。发生休克者,应首先抗休克,包括快速输血、补液等。由于脾实质甚为脆弱,不宜缝合,修补,故脾脏破裂的诊断一经确定,应施行脾切除术。

§ 肠道穿孔概述

关于针灸损及肠道的事故,在古籍中虽然记载不多,但现代发生的并不少见。我国现代最早的因针刺激不当造成肠穿孔的公开报道见于1959年[1],据不完全统计,从二十世纪50年代迄今已报道15例之多。肠道的损伤,虽多不及上述脏器严重,然而也有不少重度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有的甚至因抢救不及而死亡。因此也必须慎重对待,不可掉以轻心。

损伤原因

肠道和胃一样,由于表面坚韧光滑,且可自动躲避,不易刺中。万一刺伤肠壁,因针孔细小,也往往能自行闭合,不致发生较严重的后果。导致肠道穿孔及并发急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穴位原因:肠道在腹部的投影区域较大,涉及的穴位于较多,已发生过的有中脘、关元、气海、天枢及其他脐周穴位。应注意不可深刺,特别在病理的情况下。

二、病理原因:大多数刺误是在肠道病变的情况下发生的,包括肠扭转、肠梗阻及肠道炎症、肿瘤等。此时,或表现为肠管扩张,表面张力增高,蠕动缓慢,在针尖刺激时避让困难;或表现为肠道本身组织充血水肿、变性坏死。此时,深刺腹部穴位,易于损伤肠管,不仅穿孔较大、针孔很难愈合,且易使内容物溢入腹腔,发生急性腹膜炎。如一例男性,28岁。脐周突发阵发性绞痛,伴剧烈呕吐(吐出物为大量黄绿色液休)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10h,曾在当地行腹部针刺治疗(约扎针5~6次),未见好转,疼痛反而扩散至全腹。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肠系膜根部顺时针扭转360°。为一肠扭转病例。发现因针刺损伤,致有3处3×3cm2的出血斑,肠管普遍充气。水肿,距十二指肠悬韧带约20cm之肠管上可见3个针眼痕迹[2]。

三、针具原因 :应用火针具或粗针具,极易损伤肠管,尤其在肠道本身有病变的情况下,更为严重,火针针孔,由于系烧灼所伤,多不易自行闭合。而粗长针,尤其是芒针,如针刺不当,可穿过多段肠管造成数处穿孔。如一例盲肠扭转引起肠梗阻的患者,用3~5寸长针在腹部深刺,结果回肠上段、中段发现四处穿孔。

四、操作原因:主要有以下二个原因。

(一)、手法不当:除不适当的深刺外,在腹部穴位,反复使用大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亦可加重症情,造成肠管多处穿孔。有一例右腹股沟嵌顿疝患者,针刺腹部穴位,于留针期间不断施行手法,导致肠穿孔腹膜炎。手术探查中发现,脓疡部位之肠管,均可见有毫针粗细之穿孔,少则一个,多至数个。

(二)、进针过深:由于受腹部深似井一说的影响,往往不论病人症情如何,一味深剌。是造成肠穿孔的又一原因。如一女性患者,因腹部疼痛八个月,无肛门排气及排便,由当地医生在上腹部剑突下进行针灸,用长3~5寸的长毫针3枚,剌入深度为2/3针长。当日下午4时,原上腹部疼痛转至两下腹部,疼痛加剧并感腹胀。经保守治疗8天,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游离盲肠,并移行至右下腹部,呈逆时针方向扭转320°,盲肠无坏死。小肠普遍扩张,上段回肠可见4×3cm2及2×3cm2之两处坏死穿孔;位置相当于剑突与脐之间,发现中段回肠有两处绿豆大小之圆形穿孔并列,两穿孔相距2cm左右[3]。

临床表现

一、轻症:自觉症状不显,或有腹痛,一般不剧烈且较局限,腹膜刺激症状不明显。

但应注意,有时小肠穿孔,尤其是回肠末段穿孔,在伤后早期患者全身情况可能良好,而在数小时之后,会出现显著的腹膜炎症状,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其次,结肠穿孔,因其内容物较干,含细菌甚多,感染力较小肠为强,但刺激性较小。早期症状往往不显,可是感染的危险性很大。在诊断时,切不可疏忽大意。

二、重症:穿孔较严重或多处穿孔,特别是伴有肠道其它病变者。症状多迅速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体温增高,腹部压痛明显,反跳痛,腹壁强直,肠鸣音消失。X线检查:腹腔内有多量游离气体(单纯肠道损伤,腹腔内积气很少)。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如损害严重或出血过多,患者则多表现有休克的现象。

预防方法

一、慎重选穴:在治疗肠道病变所致的急腹症时,如急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迭等,应慎选腹部穴位,最好多取远道穴,如足三里、上巨虚等,或背部腧穴。其它肠道病症,组方配穴,亦须斟酌。

二、注意操作:腹部穴位,以2寸左右的28号毫针为宜。火针和芒针不要用于腹部深刺,如用火针,只能用于浅表点刺。某些急腹症必须选用腹部穴位时(如急性肠梗阻用天枢穴、中脘穴等),针刺深度不可超过腹膜壁层。如无把握,可用斜刺、平刺透穴法等。

倘怀疑有针刺损伤及肠道可能,或出现某些早期症状时,应严密观察,并作必要的检查,见微知著,及早防治。

处理方法

一、单纯肠道穿孔:一般情况好者,如属轻症,无明显自觉症状者,可令其休息观察,根据情况,给以对症治疗;如穿孔较重,腹部已发生感染,但局限化者,可按腹膜炎非手术疗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退热,止痛,抗菌消炎,以及辅以全身疗法,如输液等。

对以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症情变化,如有异常,即采取相应措施。

二、严重肠道穿孔(包括多处穿孔):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或合并肠梗阻、肠扭转等症者,须立即转外科手术处理。包括切除坏死或损伤过重的肠段,进行牢固的缝合等。

§ 肾脏损伤概述

针刺过误,伤及肾脏,《内经》中亦已提及,如《素问·刺禁论》云:“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现代也有不少报道,或因针刺不当,或因药物穴位注射所致,有的虽经保守治疗痊愈,有的则作了肾切除,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损伤原因

针刺损伤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几种。

一、穴位原因:肾为成对的实质性器官,正常情况下,肾在腹腔内腹膜的后方,位于脊柱两侧,其上极相当于第11或第12胸椎,下极则在第2或第3腰椎的平面,右肾低于左肾约1~2cm。男性成人肾平均长11.5cm,宽5.5cm,厚3~4cm,女性稍小于男性。肾脏在体表投影区,以左侧第11胸椎下缘为上界,第二腰椎下缘为下界(因第十二肋斜过左肾中部,故常以此为肾定位于标志)。两界之间距后正中线约3.5~10cm之间的范围皆是。呼吸时位置发生变动,但不超过一个椎体。肾脏隐蔽于腹膜后,前有腹腔脏器覆盖,针刺一般不可能从腹部刺中它,多于背部取穴治疗时误伤。

较易导致肾脏损伤的穴位为意舍、胃仓、肓门及志室。

可能损伤肾脏的穴位有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等。

另外,当发生肾下垂时,则针刺大肠俞 、关元俞不当,亦可能造成肾脏损伤。

二、操作原因:最常见的是不适当的深刺。针刺方向错误也是原因之一,上述可能损伤肾脏的穴位,均位于肾体表投影附近,当朝外、或外上、外下深刺时,较易刺中肾脏。其次,如操作轻柔,即使误中,也不致于造成较大损伤;但手法过重,或病人突然大幅度变更体位、剧咳等,则可加大裂口。

三、药物原因:穴位注射时,当注入药物浓度过高,刺激性过强,而注射针头又触及肾实质时,可以损伤肾脏,甚至引起坏死。

临床表现

因损伤的程度不同,症状有轻重之别。

一、轻症:系针尖仅及肾包膜或肾实质浅层轻微刺伤,局部小血管破裂。症状多不显,仅有轻度的肾区疼痛和显微镜下见到尿中有红细胞。

但有的患者,损伤较重,当时可不出现明显症状,但常于2~3周后,突然呈现继发性出血,应予注意。

二、重症:肾实质部分破裂或受到多处刺伤。腰部疼痛,且常扩散到肩部,有压痛,有时尚可扪及包块,腰肌强直。出血较多而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伤及肾蒂,出血更明显,失血过多,导致休克。肾破裂后,尿液可外渗,在肾周围形成肿块,血和尿液外渗,因感染而使体温增高,重者更可出现高热寒颤,及全身中毒症状。实验室检查,据血尿增减可以判断肾脏出血是进行性的还是停止,出血严重时,血红蛋白量下降而白细胞计数上升。X线检查和同位素扫描,都有助于确诊和判别损伤程度。

预防方法

一、掌握针刺深度和方向:在肾脏投影区域内的穴位如志室等针刺时,直刺以不超过1.5寸为宜。治疗腰肌软组织损伤,宜成45°角向脊柱方向斜刺,进针2~2.5寸,肾俞等肾投影区附近膀胱经内侧线上的经穴,不可向外斜刺,应直刺或斜刺向脊柱方向。

肾脏损伤多发生于小儿,因小儿的肾位置较低,肾周围筋膜发育不全。针刺时更要注意深度和方向。

二、细心体会手感:当毫针穿过腰背肌膜时,突然抵抗感消失,并有空落感,表明针尖已入肾囊。如触及肾表面,手下如有刺在胶布上面的感觉,此时不可再深刺。

三、慎作穴位注射:应选择刺激性小、浓度较低的药物,如浓度过高,宜稀释。推药前先回抽一下,如有血,应外退后再注入。

针刺前述穴位,病人最好取卧位,以防体位变动。针后患者如出现腰痛加剧,腰肌强直等症时,应及时作进一步检查观察。

处理方法

一、轻症:一般可自行愈合。宜绝对卧床休息3~4周。根据情况,给予镇痛和止血药物,亦可配合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在此期间,经常检查尿液,当尿内红细胞完全消失后,尚须继续卧床一周以上。

如损伤较重,出血较多者,也可先用保守疗法。在开始阶段、严密观察治疗,定时测血压、脉搏,每日测定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1~2次,观察血压尿变化直到肉眼血尿停止。

二、重症:一般要转外科用手术治疗。其指征为:损伤后伴发休克,经输血、输液无好转;明显的肉眼血尿,24~48h不见显著改善;肾周围包块继续增大,有感染体征者。手术包括肾缝合修补术、肾切除术等。

§ 神经系统损伤概述

大脑为颅骨所保护,对成年人来说,针刺不易直接伤及。小儿则可能被损伤,古籍中曾记载:“若八岁以下,不得针,缘囟门未合,刺之,不幸令人夭”(《针灸资生经·第一》),说明古人有过教训。这里所讨论的是针刺作为一种间接性损伤所导致的脑出血。对此,不仅国内有报道,日本也发现过。虽然,目前尚有不同意见,但我们认为仍有必要引起重视。

损伤原因

一、病理原因:一般发生于脑动脉硬化,且血压较高而不稳定者,有中风病史的患者属多见。如一例65岁男患者,因左侧中风偏瘫后家庭病床治疗。平时血压25~20/15~12 kpa(190~150/110~90mmHg)且波动性大。因偏瘫后期加之天气炎热,主要给以生活康复训练性治疗。但患者坚决要求针刺治疗。在深刺风池、廉泉二穴后,当晚患者再次说话不清,第二天出现右侧轻度偏瘫[1]。

二、心理原因:畏惧针刺,害怕疼痛;情绪紧张,易于激动,特别是初次接受针刺者。

三、穴位原因:从已发生的这方面意外看,虽然头面颈项及四肢穴位均引性过再次脑出血,但多与选用某些针感较强烈的穴位如人中、涌泉等所所致。而较多地针刺头颈部穴位,如百会、风池、颔厌、悬颅等,亦可能诱发。

四、操作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分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一味强调过强刺激,或因针刺手法不熟练,针刺疼痛等。

五、其它原因 近年来有多例报道运用耳穴压丸降压,结果反而使血压明显增高的情况。其机理尚未清楚,可能与迷走神经耳支的作用有关,如一例47岁男性患者,查体时:血压29.2/13.3kpa(220/100mmHg),诊为高血压,即刻在患者耳背的降压沟行压丸降压疗法,3min后,患者自述左耳部有灼热感,压丸穴处跳痛,继而出现胸闷,烦躁不安,面色暗红,口唇紫绀,头痛头晕明显加重,颈静脉及颞浅静脉怒张。即给予测血压为33.2/17.2kpa(250/130mmHg),速将所压之丸取去,5min后,患者则平静如初,测血压为28.0/13.3kpa(210/100mmHg) [2]。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中风的可能。

临床表现

多出现在针刺过程中,或针后不久。表现为较典型的脑出血证候:头痛头晕不适,出冷汗,频繁呕吐,重者呕吐物呈栗壳色,随即意识丧失而转入昏迷,面色潮红或苍白,呼吸深沉而带有鼾音,脉搏缓慢有力,大小便失禁,偶见抽搐,血压升高等,同时出现口鼻歪斜,肢体偏瘫。不及时抢救,能迅速导致死亡。

预防方法

一、谨慎选择病人:对血压过高而又不稳定的有动脉硬化的病人,特别是有中风史者,建议暂勿针刺,待血压平稳后,再施针灸疗法。

二、注意操作:选择穴位宜少而精,手法不可过重,避免进针疼痛。对初次接受针灸或情绪易于波动,有恐惧心理者,针前尽量多作解释,少针,或缩短留针时间。在针刺过程中,注意严密观察。

处理方法

在针刺过程中,如出现头痛、头晕或瞬时意识模糊等前驱症状时,须立即去针。保持安静,尽量不要搬动。根据病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抢救措施,包括及时应用适当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限止液体和盐的摄入量,选用脱水剂和激素,以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用冰帽作局部降温,并适当应用止血药、凝血药及抗生素。

§ 小脑及延髓损伤概述

小脑及延髓损伤,多是毫针直接刺伤脑组织或血管所致。后果亦甚严重,往往因抢救不及而死亡。《素问·刺禁论》云:“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即相当于此类损伤。尽管小脑和延髓的损伤,在临床表现上不尽相同,但引起的原因和所导致的后果有类似之处,故一并叙述之。

损伤原因

一、穴位原因:最易导致小脑及延髓损伤的穴位为:哑门、风府、风池。

哑门深部为延髓和脊髓的连续部分,据报道:用5%681注射液(即卤碱注射液)或100%当归液于哑门穴穴位注射数千人,有7例因注射部位过深,都在2同身寸以上,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脑性瘫痪6例,头痛1例。出现反应的时间,多数在0.5h~1h之间,个别在3h之后。其临床表现为神志清楚,嗜睡,面色苍白,颈项软或有抵抗,四肢软弱无力,不能站立;有的针刺后突然摔倒,四肢发凉;有的脊柱疼痛并向上下放射,或有震颤,腹壁反射多数消失,膝反射消失、存在或亢迸,恶心,呕吐,头痛,重者不能进食。体温38℃左右,脉搏、呼吸稍快,心律齐;1例有血压升到24/16kPa(180/120mmHg) (持续1天后恢复正常);1例尿失禁,2例尿潴留。一般经1天左右未予用药即恢复,严重者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用镇静药、镇吐药、输液以及补充营养。1例3天痊愈,1例9天痊愈,尿潴留、尿失禁者都在1~2天内恢复[1]。

风府,古人曾提出“此穴入针,人即晕倒”(《扁鹊心书·中卷》),其深部为小脑、延脑池和延髓。

风池深部为延髓椎动脉入颅腔与之相邻处。针刺不当,极易伤及。 如一16岁男性患者,因头痛、头晕、失眠就诊,当地医院医生施行针刺疗法,穴取风池诸穴。针后患者即感头痛加剧,恶心呕吐,并出现神志不清等症状,约3h后呼吸停止。紧急会诊后疑为颅后窝血肿,立即行颅后窝开颅术,术中见延髓右侧有蚕豆大小血凝块压迫、即予手术清除血块以减压,但术后呼吸仍未能恢复,血压继续下降,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2]。

二、操作原因

(一)、针刺过深:哑门、风府穴,刺得太浅难以得气,刺得太深,易发生危险。经尸检和活体测量证明,此二穴,凡针刺深度在1寸同身寸之内,一般不会损及中枢;可能发生危险的深度是1.5寸同身寸,危险深度约相于2同身寸。如一女性患者,在工厂卫生所接受针灸治疗。因针刺入哑门、风府诸穴过深,病人突然由头倾坐位呈强直性抽搐而直立,随之意识丧失,呼吸困难,20min后急诊送来我院。在急诊室检查:呼吸心跳已停止。随即行人工呼吸、气管内插管、体外心脏挤压,抢救2h无效死亡。死后腰椎穿刺:血性脑脊液,含红细胞20万/mm3 [3]。

(二)、方向错误:如直刺(针尖稍指向上方刺入)风府穴,可从枕骨大孔边缘进入颅腔;哑门,向后正中线(脊柱)直刺,亦可从第一、二颈椎之间,刺入椎管。采用此种针刺方向,均可能伤及延髓或小脑。如向对侧外眼角方向进针风府穴。亦可能进入枕骨大孔,损伤脑组织。

(三)、手法过重:上述穴位,在针刺过深的情况下,为了寻求更好的得气感,大幅度提插捻转,会造成或加重损伤。

(四)、穴位注射不当:包括注射针头过粗、针刺过深以及药浓度过大、刺激性过强可酸碱度不当等。

临床表现

小脑损伤:于留针期间,或去针后不久,出现后枕部剧烈疼痛,重度眩晕,构音困难,呕吐,步态不稳,颈项强直,共济失调,并可进入昏迷状态。

延髓损伤:根据损伤程度不同表现为头痛呼吸浅快、不规律,血压降低,脉搏频数,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肌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或语言不清,吞咽困难等,并可进入深昏迷状态,常因呼吸,心跳先后停止而死亡。腰椎穿刺时压力多不高,脑脊液可为血性。

预防方法

一、严格掌握进针深度和方向 近年来,对风府、风池、哑门三穴的研究证明,风府穴,以针尖指向口最安全(男可达45.43mm,女为44.46mm),其次为指向鼻尖(男可刺至42.22mm,女可刺至40.90mm);哑门穴,以刺向耳垂最安全(男可刺46.34mm,女可刺至45.13mm),其次为针向口或鼻尖(男可刺至44.92mm和42.42mm,女分别为43.33mm和40.99mm);风池穴,针向对侧眼球,进针25~50mm,向鼻尖或左右透刺50~75mm,均无进颅的危险。(上述深度均指成年人的平均深度)

同时,还应注意到个体差异,如风府和哑门穴,男性和女性在直刺的深度上有显著的差别(P<0.05),也就是说,男性可较女性刺得略深一些。

二、细心体会手感 上述的深度是仅供参考的平均深度,在具体针刺过程中,尚应仔细体会手感。深刺风府和哑门穴,大致有两个阻力感,第一个阻力感是项韧带,紧接着是一空落感。第二个阻力感在硬脑脊膜,至此,不宜再深。否则,穿过硬膜即是进入枕大孔,可损伤中枢组织。风池穴,在安全深度内,只要方向标准,多无明显阻力感,如出现阻力, 略加退出,稍变换方向刺入。

三、谨慎操作 运针手法不宜过重,特别不要大幅度的重提重插;对治疗不合作的病人(如小儿患者或精神病患者),更须注意操作和观察。

四、一般在后颈项部穴位少作或不作穴位注射,对缺乏这方面经验者尤其要谨慎。如必要时,应严格选择注射用药,针刺太深,不要盲目追求得气。

处理方法

小脑或延髓因针刺损伤后,不可延误应马上转科抢救。只要治疗及时,措施准确,一些病例还是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救治处理包括:

一、人工冬眠低温治疗,以降低脑组织的新陈代谢,提高脑组织的缺氧耐受能力;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脑组织的氧分供应;

三、应用脱水剂及激素类,以控制脑水肿;

四、用止痉剂以缓解肌力紧张;

五、用能量合剂,促进脑功能恢复等。

§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

蛛网膜下腔系指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其间充满着不断循环着的脑脊液,并有较大的血管行走,而软膜也富含血管。当毫针刺伤软膜或蛛网膜下腔中的血管时即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而针刺误伤颅内血管,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亦归属于此。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针刺事故之一。仅就1979~2002年统计,我国各地就报道此类事故达40例。海外也有发生,尽管绝大多数病例,都经抢救而脱险,但发生率如此之高,是必须引起针灸工作者高度重视的。扎针

损伤原因

因针刺意外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主要为穴位于原因和操作原因。

一、穴位原因:易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穴位:风府、风池、哑门、翳明、安眠等穴。特别是后颈枕部的穴位如哑门、风池、风府等,均位于寰枢关节的正中线或旁侧,其深部有丰富的血管,如椎动脉、脊后动脉、椎静脉的周围血管丛以及生命中枢延髓。而该三穴又相当于枕骨大孔后缘到枢椎(第2颈椎)棘突之间的区域,枕骨和环椎(第1颈椎)之间的腔隙相对较大,主要以结缔组织为隔,易被刺入。进针过深、大幅度提捻都易误伤深部血管,造成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甚至可损伤脑干引起猝死。

风府,如一男性患者,因头晕、头痛行针刺治疗,以毫针刺入风府穴,在行针捻针时,患者突感“头脑一轰”并伴有剧烈头痛,继而疼痛沿背脊下行,此时立即拔针,而头痛继续加重。经注射吗啡1支,头痛未止而卧床不起,当晚又出现恶心呕吐。次日来我院就诊,经门诊腰穿为血性脑脊液,以蛛网膜下腔出血(针刺所致)而入院。体检:神清,血压为18.0/12.0kPa (134/90mmHg),颈项强硬,克氏征(+),余未见异常。治疗:经卧床休息,镇静止痛,止血,定时降颅压等处理,自觉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住院12天出院。

风池穴,如某一女性患者,因头痛,在卫生所行针灸治疗,给予针刺风池穴,进针后觉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入院时查体:血压18.7/10.7kPa (140/80mmHg),体温36.4℃,神志清楚,内科检查无异常,眼底正常,项强,克氏征可疑。腰穿脑脊液呈血性,压力210mmH2O。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镇静、止血及镇痛治疗,19天后痊愈出院。

哑门穴,有人统计,在200例蛛网膜出血病例中,约有19例是针刺该穴所致。如一40岁男性患者,患双侧完全性神经性耳聋,曾予针灸及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3个月未见效果。后由某团卫生队卫生员继续施行针剌治疗。在第4次针刺哑门穴后,病人当即自觉针感不好,继而头痛,但还能忍受,缓解后仍能帮助生产队收麦及打铁两天。第3天工作时出现头痛加剧,伴有呕吐、面色苍白,马上来卫生队门诊,给予一般处理。次日凌晨又来急诊,病情加重,考虑为脑血管意外,经抢救无效死亡。

安眠、翳明等位于枕下的穴位,均在枢椎棘突上缘水平,深部为寰枕和寰枢关节,该处有椎动脉通过,血管丰富,且关节未被韧带封闭,构成较大的间隙。故针刺此类穴位易发生意外。如某一男性患者,因失眠、头痛多时,予以针灸治疗。用4寸长毫针经常规消毒后深刺入安眠穴,患者突感全身发麻、电击样感及后头部痛,继而呕吐、头痛加重,后颈痛剧烈。既往无类似发作史。经检查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卧床休息、镇静、止痛、止血及降颅内压等处理,2周后痊愈。

二、操作原因:主要是针刺方向、深度、手法不当。据X线摄片测定,后颈部皮肤至椎管后缘距离约为5~5.5cm。当颈部伸直(头向前倾10°~20°角)垂直进针,其方向也随之上斜10°~20°角,正指向寰枢关节间隙。故如针风府、风池、安眠等穴以此方向不适当深刺,或针翳明穴内斜20°~45°进针过深时,都可能刺入椎管,误伤血管,引起出血。如再施以幅度较大的提插时,损伤则更重。

其次与针具过粗也有一定关系。如某一男性患者,因左面部顽固性阵发性痉挛,在某卫生所接受针刺治疗。开始两次用毫针针刺无不适反应,第3次改用自制钢丝粗针行颈后哑门诸穴针刺。病者为头前倾坐位,当针刺入深部后,病人突觉全身电击样麻痛及四肢软弱无力,继之头痛,恶心呕吐,四肢软瘫,进行性加重,意识由清醒变为嗜睡。经腰椎穿剌证实脑脊液呈鲜红色,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间接原因:指针灸非上述颈项部穴区后出现的,也就是说不是针刺直接刺破颅内血管所致。可能与患者原患有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关,当针灸刺激过强时,导致血管突然破裂,引发此症。因此针灸只是一个诱因。

临床表现

一、症状:在针刺后颈部穴位时,患者突然感到一种“电击样”的全身触电感或头部突然出现出现劈裂样剧痛,分布于前额、后枕或整个头部,并可延及颈、肩、背腰及两腿部。随即出现头昏,面色苍白,身出冷汗,恶心呕吐,呕吐可呈喷射性,并伴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或谵妄,定向力障碍,错觉和幻觉等。轻者,神清或呈短暂的神志模糊,痛苦面容,呻吟不止,整天嗜睡,间有躁动不安;重者则可陷入昏迷。部分病例可有局限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

但应注意,有些针刺损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往往仅有枕部疼痛或颈部强直,或仅诉腰部酸痛、眩晕而被误诊。 如一例15岁的女性患者,为治疗聋哑,用3寸长毫针针刺哑门穴,予强刺激手法,针感极为明显。当日下午病者表示头晕、头痛,症状逐渐加重,至3天后出现恶心呕吐才去医院求治。患者神志清楚,除颈项有抵抗,跟腱反射亢迸,腹壁反射较灵敏,克氏征(+)外,各项检查,如体温,脉搏,血压、12对颅神经及肌张力检查均正常。经腰椎穿刺脑脊液呈淡红色,压力1.45kPa (148mmH2O),血象见白细胞增多,才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经18天治疗,症状全部消失,痊愈出院[6]。

二、体征:以脑膜刺激征为主。颈项强直,可有布氏征和克氏征阳性。眼底检查可发现视网膜前即玻璃体下片状出血;呼吸不规则,脉搏缓慢。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外观常呈血性,镜检可见大量血红细胞存在,初期常有白细胞增多。颅内压常偏高,可超出200mmH2O。

因针刺所致,尚有以下临床特点:

(一)、从针刺到头痛、呕吐之最高峰,往往有一逐渐加重的过程。

(二)、意识障碍开始多不明显,逐步严重,可能和出血逐渐增多有关。但亦有在不长时间内陷入昏迷的。

(三)、头痛以枕部痛为主,并可伴颈部疼痛,且常为其最早的症状之一。这在一般蛛网膜下腔出血罕见。

(四)、脑膜刺激征可发生或不发生,常无脑实质或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

预防方法

一、注意针刺方向和深度:风府等穴的深度和方向可参见小脑及延髓损伤部份。翳明、安眠等穴,以不超过5 cm为宜,体瘦者与儿童酌减。其角度以垂直稍偏内上较安全,避免直接刺入椎管内,更不可向枕大孔深刺。

二、注意手法操作:针刺得气后,采用轻柔的捻转加小提插手法,严禁重提猛插。深刺过程中,如病人主诉有全身触电感或眼前闪亮感时,应立即拔针,并密切观察是否有其它体征、症状出现。如果枕部疼痛,更须作进一步检查,以免贻误救治时机。

三、对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慎用过强的刺激;对颅内动脉瘤或动脉硬化患者,避免针灸。

处理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较严重的针灸事故,要及早采取有效措施。

一般应住院观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至少四周。保持安静,尽量不要多搬动,大小便也不可起床。应用中、西药物止血,控制脑水肿。头痛、烦燥、给予止痛、镇静药物,如异丙嗪、可待因、地西泮等,呕吐者,给予止吐药物。如果出现剧烈的头痛,频繁的恶心呕吐,脉率和呼吸变慢,甚至于昏迷,而上述保守法无效时,即应考虑手术治疗。

§ 脊髓损伤概述

针刺损伤脊髓,在我国古代已有这方面的教训,《素问·刺禁论》:“刺脊间,中髓,为伛。”。现代报道,首见于1957年[1]。尽管这类意外事故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多。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我国针灸界一度曾片面提倡深刺、重刺颈背部的督脉穴位,针刺不当所致脊髓损伤事故出现颇多,仅作者临床所遇到的和见到的针刺伤及脊髓的病人亦有多例,虽均未造成严重后果,但也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特别是有人报道电针大椎,损伤脊椎致死的事故,更应引以为戒。

损伤原因

脊髓受到椎骨、韧带等组织保护,之所以造成针刺损伤,与下列原因有关。

一、穴位原因:多因取用督脉上的穴位引起。其中,以大椎、陶道等穴最为常见,损伤后症状亦较严重。

大椎深部相当胸Ⅰ、Ⅱ节段水平。针刺过深易致损伤。如某一患者,男性,31岁。患精神分裂症(猜疑型),曾做过胰岛素休克和电休克等数十次,尚有自杀企图和对女性缺乏礼貌等行为。曾在当地医院诊治,予针刺疗法,穴取风府等,每天施术1次,均采用深刺至脊髓,针刺治疗后,自杀行为已不明显,但发生尿滞留3天,以及出现左脚跛行,随访3个月未见恢复[1]。

陶道深部为胸Ⅱ、Ⅲ节段水平,正处于颈膨大部。针刺过深亦易伤及。

二、操作原因

(一)、毫针刺之过深,伤及脊髓实质,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则可加重此种损伤。

(二)、穴位注射,注射针头深入椎管,刺伤脊髓,或推药速度过快过猛,剂量过大或药物浓度过浓,刺激性太强,亦可使脊髓损伤。作者于1971年曾治一例14岁的脑病后遗症(愚钝)患儿,以卤碱注射液2ml,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各1ml,混合注射入大椎穴。采用5号齿科针头,深刺达针体之4/5,迅速推入药物。拔针后,患儿即出现四肢瘫痪,小便失禁,但神志清楚。后采用大椎穴局部热敷,卧床休息约13h,始逐渐恢复。

(三)、电针刺激,电流强度过大,频率过快,通电时间过长,都有可能损伤脊髓。

临床表现

针刺损伤脊髓,因程度不一而症情有别,常见的类型为:脊髓震荡和脊髓刺伤。

一、脊髓震荡:是一种轻微的脊髓损伤,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脊髓功能暂时的或一过性的传导障碍。病理组织上无器质性变化。表现为部分,或极少出现全部脊髓的暂时性的传导障碍,包括节段性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肢体弛缓性瘫痪、四肢瘫或下肢截瘫),有的尚伴有直肠和膀胱括约肌障碍(大小便失禁、尿潴留等),各种反射消失。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无变化。

脊髓震荡,多数由于穴位注射刺之过深,注药过快、过猛,药物剂量过大或刺激性较大所致;电针刺激,在针刺过深,电流过强、频率过快的情况下也易于造成。

二、脊髓刺伤:在针刺损伤脊髓中,也属常见的一种。脊髓刺伤,多因刺伤过深,伤及脊髓灰质所致。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脊髓组织因刺伤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水肿,重者可进而软化、坏死。症状为脊髓功能障碍,包括损伤节段以下的肌张力降低,明显的运动和感觉障碍,直肠和膀胱括约肌障碍,腱反射和病理反射消失,并可引起某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脏功紊乱等)。轻者表现为呈一侧或双侧不完全瘫痪,病人不能行走或跛行。脊髓损伤严重者可出现完全性瘫痪(四肢瘫或截瘫),大小便失禁,各种反射消失等。

另外,针刺损伤可引起椎管内出血,可为脊髓蛛网膜下出血,血液的积聚引起脊髓的压迫。其症状,多有轻度颈项强直,轻微头痛,及上述症状;体征则以脑脊液的变化最具特殊性,颅内压常偏高(可超过200mmH2O),外观呈血性,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存在。如某一17岁男性患者,因觉颈项酸痛在校医室经某医生用针深刺后背上部第1脊柱间隙约1.5寸,出针后又在穴上拔罐5min,当时仅觉后背不适,但一直不见好转,当晚感觉双下肢麻木,活动受限,后背及后颈部疼痛,轻微头痛,近5~6h二便未行。体格检查:神志清楚,问话回答准确,瞳孔等大正圆,眼球运动良好,光反射正常,伸舌正中,无面瘫。双上肢活动正常,双下肢不完全瘫,肌力Ⅲ级,双下肢痛觉正常,深感觉减退,腱反射正常,巴氏征(+),霍夫曼征(-),颈强(+)。当即行腰穿,见有血性脑脊液,压力2.7kPa (275mmH2O)。诊断: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经3日治疗,患者基本恢复正常,只有颈强,屈颈略疼痛。1个月后,诸症尽愈,无后遗症[2]。

预防方法

一、掌握针刺深度与方向:大椎等穴针刺时,应严格注意针法。大椎穴取穴,病人宜正坐,头向前略倾,先直刺0.5寸,然后略向上刺1~2寸。进针层次为:刺入皮肤→皮下组织→项部诸肌肉→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内有丰富的静脉丛及淋巴管)→坚韧的硬脊膜。一般不能穿透硬脊膜。如穿过硬脊膜,即进入蛛网膜下腔,常有空落感,应迅速将针外提,以免损伤软脊膜和脊髓。

二、注意操作手法:毫针刺,不要为了盲目寻求“触电感”而深刺猛刺。这可能与某些针灸书刊不适当的强调有关。穴位注射的药量不宜太大,药液刺激性要弱,必要时加以稀释,推药速度应缓慢。督脉针刺时,尽量避免通电,如确因治疗需要,电流量要适中,不可突然变化,并宜控制通电时间。对不合作的患者,操作时要特别谨慎,留针过程应密切注意(一般不留针),以防不测。

处理方法

在脊髓休克期,应尽早准确判断是脊髓震荡还是脊髓损伤,以便妥善处理。

一、脊髓震荡:无须特殊治疗方法。令病人静卧平板床,严禁任意翻动。在此期间,注意护理,细心观察临床症状和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等的变化,以便能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采取措施。如为穴位注射所致,可在局部湿热敷。以促进药物消散吸收。

单纯脊髓震荡,只要处理妥当,经过数分钟、数小时至数日,其功能障碍可完全恢复。

二、脊髓刺伤:其一般处理和上述相似。治疗上采用脱水疗法(尿素、甘露醇)以消除脊髓水肿、激素治疗(糖类激素为主)以及采用高压氧和低温疗法等。如出现尿潴留,可留置导尿管。病人瘫痪时间较长,应注意预防肺及泌尿系统感染,给以必要的抗感染治疗;精心护理,按时替病人翻身擦背等,以防止褥疮,并要加强营养。

脊髓刺伤,约在伤后3~6周左右,脊髓的水肿等逐渐消失,功能多可恢复。对于伤后脊髓症状逐渐加重,感觉及运动等障碍的水平不断上升者,必要时转外科手术治疗。对针后即刻症状严重者,则应迅速转科进行抢救。

§ 周围神经损伤概述

针刺损伤周围神经,包括颅神经和脊神经二类。其中,针刺所致的颅神经损伤以面神经损伤多见,亦有引致动眼神经和三叉神经损伤的病例。针刺引起的脊神经损伤的范围涉及较广,在已有的报道中,包括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腓深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以及膈神经等,引起多种周围神经障碍。关于针刺损伤周围神经的早期报道见于1963年[1],迄今为止,我国公开报道针刺损伤周围神经的病例已达85例之多。其中大部分为脊神经损伤。

【损伤原因】

针刺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大多数由于穴位注射不当造成,少数则是毫针所致。主要原因为下列几种。

一、穴位原因:凡是穴位深部有神经干或主要分支经过,均有可能发生损伤,已出现过此类事故的穴位有:翳风、下关、环跳、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内关、神门、列缺等。

下关:某一50岁女性患者,因牙周红肿疼痛,并Ⅲ度松动,需予拔牙治疗。在其右侧下关穴,用2.5寸毫针刺入后行针刺麻醉,得气后继续捻针时,病人右下牙槽及口唇均有触电样麻木感,3min便顺利拔除病牙,但病人右侧面部麻木感仍持续1星期未消失。遂前来求诊。检查:上述部位活动尚可,但感觉迟钝。考虑为针刺不当引起下颌神经麻痹、即取同侧大迎、地仓穴,轻刺,每次留针5min。每天1次,5天后麻木消退。

列缺:如一40岁的男性病人,因肝炎接受针灸治疗。当针刺列缺穴时,患者立即感到酸胀麻木和触电样感觉向上臂放射,并下达拇指。检查:拇指外展、背屈功能欠佳,拇食指间皮肤痛觉和触觉丧失。引起桡神经损伤,经热敷、电疗、内服维生素B等治疗,1个月后逐渐有所好转。

内关:据报道,两例患者均为在治疗过程中,医者用1.5寸的28号毫针针刺内关穴,进针1.2寸左右,行大幅度提插捻转,并出现“触电感”、“烧灼感”,但未引起医者注意,仍反复行针,并留针15min。其中1例针后出现手指屈曲,伸直困难,经艾条悬灸、电按摩30min后恢复常态。另一例针后出现手指僵硬,屈曲握拳,不能伸指,活动受限,患肢皮温及痛、温觉明显低于健肢,经艾条灸,针刺合谷透后溪,并配合主动与被动运动,加强功能锻炼,治疗1周后方愈。

足三里:如某1岁男性患儿,在右下肢行针刺足三里穴后,第3日发现患儿右足下垂,踝关节肿胀,经用热敷、针灸、按摩、维生素B等综合治疗,症状逐渐好转。

环跳:某一54岁女患者,因腰腿不适请某个体医师针治。予针右环跳穴,针后有触电感沿下肢放射。医者复以提插捻转强刺激,针后患者即感右腿麻木酸楚无力,历时2年仍未完全消失。

二、药物原因:在穴位注射过程中,已引起过损伤的药物为:安乃近、异丙嗪、合霉素、酒精、复方奎宁、氯丙嗪、醋酸可的松、青霉素、酒精普鲁卡因、酒精、葡萄糖及10%阿米妥钠等。

造成损伤的原因,可能与下面因素有关:

(一)、药物本身的刺激性大。一般常用的退热镇痛针药,如安乃近,以及氯丙嗪、复方奎宁等,本身对皮肤、肌肉的局部刺激性很大,对神经的刺激性就更大。如某一女性患儿,4岁。因高热用复方奎宁行双侧曲池穴穴位注射,每穴1ml,当注射左侧穴位时患儿啼哭很厉害,次日发现左手腕下垂。检查:左腕下垂,左拇指内收,不能背伸和外展,前臂下段桡侧及大鱼际侧知觉过敏。给予红外线、按摩、断续直流电治疗,以及肌注加兰他敏,口服呋喃硫胺、地巴唑等,经过1个半月的治疗后痊愈。

(二)、酸碱度过高,如安乃近之pH值为5.4~5.9,氯丙嗪(冬眠灵)的pH值为4.3~4.5,异丙嗪pH值为4.5~5.5,与人体血液pH值(7.35)比较,差距较大。酸碱度过高,也可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结果引起神经的理化性损伤。另如酒精(乙醇)能使蛋白质凝固,可直接导致神经组织损伤。所以在使用可的松类注射剂时也应谨慎,因为可的松类注射剂一般分为醋酸氢化可的松混悬液和氢化可的松醇溶液,前者可作肌肉注射用,后者由于所含乙醇能使蛋白质凝固或破坏,故只能稀释后静脉点滴,否则也易引起神经损伤。

(三)、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对人体来说,凡是用高于或低于0.3g分子量的药物浓度注射时,均有刺激性。这与人体组织液的等渗点不同有关。如维生素B1[C12H17ON4SCl-HCI]其克分子量是337g,等渗浓度约1ml含100mg,而市售维生素B1浓度2ml含100mg,稀释一倍,即低于等渗点,故注射时有刺激痛。又如安乃近(罗瓦尔精)[C13H1604N3Sna·H20]克分子量351g,等渗浓度1ml含0.105g,而市售1ml含0.25g,显然高于等渗点。故刺激性增大。

综上所述,无论是药物本身刺激性较强或是浓度过高或是酸碱度过强,总的结果都是引起组织蛋白质变性,因此这三种原因都能引起神经的理化性损害。至于百乃定注射液成分主要是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

另外,有些中药提取物制成注射液,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与有机酸含量多少有关,如石上柏注射液内含大量的有机酸,故肌注时有强烈的刺激性。

临床除上面提到的药物外,尚有下列药物发生过穴位注射意外。

异丙嗪:如某一22岁男性患者,因患变应性荨麻疹。以异丙嗪250mg,在曲池穴封闭。次日出现右腕关节软弱无力,右手不能抬起,右手拇、食两指有麻木感,肱二、三头肌反射尚存,垂腕强阳性,检查见桡神经支配区感觉迟钝。诊断为穴位注射引起的右桡神经损伤。经用针灸、理疗等综合疗法,治疗约6个月左右,桡神经的功能基本恢复,各症状基本消除。

鲁米那:如某一58岁女患者,1989年10月5日诊。因左侧面肌痉挛症3年,以穴位注射方法,选翳风穴治疗,用5号注射针头,抽取鲁米那0.1g(加注射用水1ml溶解)和2%普鲁卡因0.5ml,常规消毒穴位后快速刺人1~1.5cm深,待有针感后缓慢注入药液1ml左右。注射后的6~7min即发生面瘫,后给予理疗、扩血管药及维生素B族药物,口服中药牵正散加减,半月恢复。

维生素B1:一例因左膝关节疼痛的患者,用维生素B12ml注射于患例足三里等穴,第3次穴位注射时,病人觉穴位局部剧痛,并放散至足背,随即出现跛行,中止穴位注射后,改用维生素B1 100mg加维生素B120.5mg肌肉注射,配合局部热敷,内服活血化瘀中药,经3月余跛行消失。

氨基比林:某38岁男性患者,因感冒发烧2天,当地医生在曲池穴注射复方氨基比林2ml,在注射时患者即感手腕无力、不能抬起,拇指屈曲,不能伸直。检查:见前臂举起时腕呈下垂状态,前臂背面及虎口处皮肤呈感觉障碍,肌肉可见轻度萎缩,拇指不能伸直。诊断:桡神经损伤。

生理盐水:某42岁女患者,因头痛剧烈发作,当地医生在双手神门、外关、太渊穴用生理盐水穴位封闭,每穴注液约2ml。注射后右手无恙,左手当时即感麻痛,经3个月之后,疼痛自消,但麻木感一直存在,冬季颜色青紫、乏力、发凉,未予治疗。一年后,从腕关节以下,皮肤紫绀,微呈浮肿状,感觉迟钝,肌力近Ⅳ°,左手直举、平放、下垂时,紫绀皆不消失,左侧尺动脉摸不着,而右侧摸及,桡动脉搏动亦较弱。

当归注射液:如一67岁女性患者,因患血瘀型头痛,给予当归注射液1ml注射左侧翳风穴(针头5号),约2min后,患者自觉左侧面颊部麻木,口眼喎斜,不能作鼓腮等动作。当即给予按摩面部后,1天恢复正常。

黄连素注射液:1例因急性肠炎,经当地医生用黄连素针1ml(含黄连素10g)注射于双侧足三里及天枢穴,2次后即发觉病人下肢跛行,左轻右重,伴右足下垂,小腿外侧及足1、2趾感觉消失,小腿前外侧肌肉萎缩。在上级医院确诊为腓总神经麻痹,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左下肢跛行消失,右下肢肌肉萎缩、跛行未减轻,加用针灸、按摩及中药连续治疗半年余,但右下肢跛行依旧,遗留终身残疾。

三、操作原因:在有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分布的穴位上,毫针运针手法过重,刺激时间过长,或者穴位注射为了获取较好的得气感,反复提插探寻,注射针头较粗,在小儿患者中,更易发生。如一例45岁男性患者,因失眠就诊,某医生采用针刺治疗,由神门穴斜向深刺,约透至太渊穴处,在针刺过程中行强刺捣捻法,患者当时痛不可忍,要求退针。起针后即感全身乏力,身体不支,经休息1h后才慢慢走回家中。此后自感自右腕以下的手掌及五指皆麻木。活动尚可。3天后麻木逐渐减退,仅剩下小指及无名指外侧麻木感,历时1月,仍不能恢复。

临床表现

针刺误中外周神经,当即出现了一种向未梢放散之麻电感,一旦造成损伤,在该神经分布区可出现感觉障碍,包括麻木、发热、疼痛、触觉及温痛觉减退等。

同时,有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其具体表现为:

面神经损伤可出现同侧表情肌瘫痪,不能作鼓腮、耸鼻、皱额等动作;动眼神经损伤,可出现复视,上睑下垂,眼球内转不能等;三叉神经损伤,可出现面部感觉障碍;桡神经损伤(如曲池穴穴注不当)可出现垂腕;正中神经损伤(如内关穴穴注不当)可影响拇指外展、屈曲和对掌;尺神经损伤(如神门穴针刺不当)可出现小鱼际明显萎缩,小指和无名指运动障碍;坐骨神经损伤,可造成行走时膝关节强直过伸,无力;胫神经损伤(如足三里穴等针刺不当)出现足与足趾不能屈曲,足内收受限,跟腱反射与跖反射消失,行走时以足跟着地,不能以足尖站立。如伤及腓总神经,主要症状为垂足,不能伸足、提足扬趾及伸足外翻,行走时足不能举起,呈跨阈步态。

预防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穴位注射药物:为了减轻药物理化性刺激,在穴区深部和周围有神经干或分支处作注射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前面提到的那些药物。选用浓度适中及刺激性较小的、酸碱度接近中性粒细胞范围的药物。如必须选择上述药物时,可适当减少剂量,或使药液浓度与组织液渗透压相接近。一般而言,药液浓度过高时,用注射用水稀释;浓度过低时适当用生理盐水增加浓度(但要注意配伍禁忌)。此外尚应注意药物的溶剂,如为醇溶液,就不宜作穴位注射用。

二、注意操作和针感情况:选用毫针或注射针头要细,毫针以28号以上为宜;注射针头,浅表用4号,深部用5号齿科针头。

病人如出现穴区疼痛、发热及上通下达之触电感时,切忌乱捣乱插,而应将针上提,待此类现象消失后,再行手法或注入药物。值得指出的是,必须分清刺中神经干或分支与激发出循经感传现象之间的区别;循 经感传是一种特殊的酸、胀、麻、热的感觉,按一定路线(多循古典经线),缓慢地行进(速度在20cm/min左右),和沿神经线路迅速传导的、以刺痛麻热为特征的神经传导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可混淆。

处理方法

应在损伤后24h内即采取措施。穴位注射引起者,可采用湿热敷或直流电离子透入法,以促进药物吸收。目的在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但在局部热疗时须注意注射邻近部位有无感觉障碍以防止烫伤。针刺损伤者,可选用局部温热治疗及直流电碘离子导入治疗,根据症状,可采取按摩、理疗、中草药治疗。同时,应配合维生素类药物,辅酶A及三磷酸腺苷等。此时不应在已受强刺激的肢体上再用强刺激(如穴位注射,强电刺激等)以免加深神经组织“休克”状态。在神经损害的后期主要是促进神经的再生及生理功能的恢复,可用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电体操、医疗体操等治疗。宜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争取早日康复。

§ 迷走神经损伤概述

迷走神经属于第十对颅神经,位于颈内动静脉后方。主要为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布于颈、胸、腹部的内脏器官和体表。特别是分布在心、肺等重要脏器,针刺不当,能引起严重的迷走神经反应。重者甚至造成心脏停搏。亦可因刺激颈内动脉窦而引起颈动脉窦综合征。关于针刺不当致迷走神经损伤的报道见于1972年。

损伤原因

一、穴位原因:从临床积累的经验教训看,最易导致迷走神经反应的是扶突和人迎穴。另外也有报道,翳风穴亦可因针刺不当而伤及迷走神经。

扶突的解剖投影相当于颈丛神经,深丛属运动神经并与交感、副交感神经形成网状的复杂吻合,迷走神经干亦于相当部位下行。翳风穴深部亦有迷走神经分布。人迎穴深层为颈动脉窦,最深层系交感神经干,外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等。针刺不当刺激颈动脉窦可引起颈动脉窦反射过敏。

二、操作原因:多因过度深刺所致,如翳风穴,一般不容易刺中迷走神经,只有超过2寸以上深度时才有刺中可能。另如人迎穴,早在《针灸甲乙经》中即称:“刺入四分,过深不幸杀人”。除此之外,提插捻转的手法过重,或通电量过大,频率过快等,都有可能引起迷走神经反应或颈动脉窦综合征。

临床表现

一、迷走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内脏功能紊乱:如抑制心脏活动,导致心率下降,心跳减慢,乃至停搏;冠状动脉收缩,心脏供血不足,血压下降,乃至休克;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造成呼吸困难乃至窒息,胃肠蠕动增加导致病人出现心中不适,恶心欲吐,尚有面色苍白,出汗、晕厥等症状。

二、颈动脉窦综合征。其发作有三种形式:1、迷走型。有反射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或二者同时存在,因反射性心脏收缩不全而引起脑供血不足导致晕厥,此型最为多见;2、减压型。有显著的血压下降,而无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3、中枢型:无上述症状,只有短暂的晕厥。

预防方法

首先应了解病人是否有颈动脉窦反射过敏。有人主张作预防性检查,其方法为:令病人仰卧,放松颈部皮肤,将头转向检查对侧,用拇指或食指在人迎穴上向脊柱侧施压,先按压一侧再换另一侧,如出现心跳间歇、心率变慢、血压下降或面色苍白等情况时,立即停止按压。如出现此种现象人迎或扶突穴则不能针刺。但此种试验不可随便使用,双侧同时按压更属严禁,因为常可导致心脏停搏、脑栓塞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其次,对无颈动脉窦反射过敏者,一般情况下扶突穴和人迎穴也不宜深刺,更不可用较重的手法。脉冲电刺激时,电流强度不可过强,频率不宜过快。

处理方法

如出现迷走神经反应或颈动脉窦综合征,一般须立即拔针。如在针刺麻醉时,可退针至浅层并减少刺激频率,降低电流强度,令病人平卧。 与此同时,可作以下处理:对迷走反应明显者,可肌肉注射阿托品,或用普鲁本辛治疗,适当静脉注射50%葡萄糖。如发生晕厥仅伴血压下降而无心律不齐者,可用肾上腺素肌肉注射。

§ 意外腹绞痛概述

针刺还可导致其它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损伤,如刺激腹部或下肢与腹部相关的穴位可因刺激内脏神经而引起同内脏功能紊乱。此类情况临床上虽不多见,但确实存在,故应引起注意。其中以针刺激发腹部疼痛或疼痛加重较为常见,最早报道于上世纪60年代[1]。除体针外,耳针引起腹痛的案例也有报道。

损伤原因

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从已有的临床报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穴位原因 可能引起或加重疼痛的穴位以腹部穴为主,包括天枢、中脘、上脘、及腹部阿是穴,如某一40岁女性患者,其下腹部有一拳头大小的包块,本来没有任何痛感,但经针刺局部穴位后,反而引起剧烈疼痛[2]。尚有下肢部穴位如足三里、阑尾穴和三阴交。

二、操作原因 一般多与刺激手法过于强烈有关。但亦有报道用中等刺激强度引起的。如某一33岁男性患者,长期慢性胃痛,腹部胀满、疼痛,在本单位诊所施行针刺治疗。某次穴取天枢、上脘、中脘、足三里等,均予中等刺激手法。起针3h后,患者腹痛加剧,冷汗淋漓,伴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浅表,气息奄奄,脉象微弱而数,全腹部压痛呈强阳性。随之注入强心、镇静、缓解平滑肌痉挛的药物,疼痛逐渐停止而全身症状亦消失[3]。

三、病理原因 从已有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病例均原有病症,可以是功能性的病症也可以是是器质性的。其中,引发腹痛的以原有腹部病症者为主。

临床表现

以腹部绞痛为主症。一般有腹部有慢性疼痛或其它病病症史,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或针后不久,出现剧烈腹痛,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象微弱等症状。同时,全腹可有显著压痛,或腹部膨隆,肠鸣音亢进等体征。有些患者尚可能导致肠痉挛,乃至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

预防方法

为预防针刺引发腹部疼痛或加重,对急腹症及慢性腹痛病人,开始针刺时刺激量不宜太大,可逐步加重,同时在针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痛觉缺失,目前仅见个案报道,尚未总结出有效的预防方法。

处理方法

对针后腹痛或腹痛加重者,应首先停止针刺,并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如为肠痉挛或不全性肠梗阻,可采用阿托品等解痉剂,如为完全性肠梗阻,可考虑手术治疗。

§ 意外针刺疼痛概述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个症状。针灸,特别是针刺,由于是一种损伤性疗法,难以做到在治疗过程中一点不痛。进针破皮时出现的疼痛和送针过程中出现的疼痛都不能称为意外,当然,尽量减轻乃至不出现刺灸所引起的疼痛是对针灸工作者基本要求。本节重点探讨针刺所致的意外的疼痛

损伤原因

一、进针时引起的疼痛原因

(一)、针具原因:进针时如刺到皮肤的痛觉感受器即痛点上可引起疼痛。一般而言,针具越粗,触及痛点的可能性越大,越容易引起疼痛。针尖应该尖而圆滑,针尖有钩时刺入肌体后易产生疼痛;针身应该挺直光耀,如针身弯曲有锈斑,也易引起疼痛,尤其在捻转、提插时更为突出。

(二)、操作原因 :针灸医师因手法不熟练而不能顺利地将针刺入所需的深度。因而造成进针时产生疼痛。其次,在针刺过程中,由于不了解解剖结构,针尖触及血管壁或刺破较深的血管可出现疼痛。如将毫针刺到肌腱,尤其是骨膜上,疼痛更为明显。另外,如针刺不当,刺中瘢痕组织处;或在感觉灵敏处的穴位(手、足掌侧面及鼻、唇等部位)针刺,更易引发疼痛。

(三)、心理因素的影响:病人精神紧张,恐惧,特别是害怕疼痛者,往往因肌肉紧张,不易进针,不仅容易产生疼痛,而且易增强疼痛的感受。

二、捻转、提插时产生疼痛的原因

(一)、针刺时提插捻转幅度偏大,刺激过强。或因针身有腐蚀,捻转幅度过大,或向单一方向捻转,肌纤维组织易缠绕针身,在捻转提插时会产生疼痛。

(二)、在针刺手法过程中因提插过频过深,或捻转幅度过大,损伤肌肉组织。针尖触及神经干并提插捻转过重。

三、起针时产生的疼痛原因

(一)、滞针:病人精神紧张或因疼痛而肌肉痉挛;或向单一方向捻转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造成滞针,产生起针时疼痛。

(二)、弯针:因进针时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因留针时体位移动;或针体受到外力碰撞而弯针,造成出针时疼痛。

四、起针后遗疼痛的原因

(一)、局部血肿胀痛:因针尖弯曲有钩,针刺时误伤血管并捻转提插太过造成出血,出针后出现局部肿胀疼痛。

(二)、刺伤内脏出血疼痛:包括刺伤肝、脾、肾脏等,均可引起出血疼痛。

(三)、穴位注射关节腔,因药物刺激等引起肿痛。

(四)、不明原因的后遗疼痛。

临床表现

一、进针时疼痛:针尖破皮时如刺到“痛点上”、刺中瘢痕组织处或的感觉灵敏处的穴位(手、足、鼻、唇等部位)针刺时,可出现较难忍受的尖锐剌痛;针进入皮肤后,送针过程中,如刺中血管壁会产生持续性胀痛或刺痛。如针刺到肌腱或骨膜上时病人会感到持续性疼痛,如病人精神紧张,恐惧时,可使疼痛加重。

二、捻转、提插时产生的疼痛:因肌纤维缠绕针身或针尖有钩或出现局部牵拉样剧痛:因手法过强损伤肌肉组织而产生酸痛。如针尖触及神经干并提插捻转过重,在出现电击样放射感觉,可产生烧灼性疼痛。

三、 起针时产生的疼痛:滞针,在起针时产生牵拉性疼痛。弯针,可引起出针时困难或疼痛。

四、起针后出现的后遗痛:针刺时误伤血管并捻转提插太过造成出血,出针后局部可出现隆起的肿块,有明显胀痛感,按压时更为明显;刺伤肝、脾出血时,病人有肝区或脾区疼痛,可伴有腹痛,腹肌紧张,腹部压病及反跳痛等症状。如刺伤肾脏时,可出现腰痛,肾区压痛及叩击痛,或有血尿出现。关节腔穴位注射后可出现剧烈疼痛,并可伴局部红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

预防方法

一、预防进针时引起的疼痛:医者应刻苦锻炼指力和技巧,多在自己身上练习,仔细体会针感。以便更好地练好针刺手法,减轻因此而引起的针刺疼痛。针尖有钩时刺入肌体后易产生疼痛,在针刺前必须选好针具。取穴要避开瘢痕或溃疡组织,下针前要指切穴区皮肤,避开痛点,为了避免误伤血管壁和刺中肌腱或骨膜,应熟悉穴区的解剖情况,送针时要仔细体会针尖是否触及较坚韧的组织等,及了解病人的反应。在感觉灵敏处的穴位(手、足、鼻、唇等部位)进针时,手法应熟练轻巧,快速进针并转移其注意力和调动其主动配合的积极性,减轻针刺时出现的疼痛。

对精神紧张的病人,恐惧时,不易进针,并且产生疼痛。应在针刺前对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赢得信任,取得合作。

二、预防捻转、提插时产生疼痛:为防止肌纤维缠绕针身,针刺前应选好针具,根据病情,体质和耐受性而采取适宜的捻转或提插手法。根据病情和部位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针刺手法,避免组织的损伤。如针触及神经干,出现电击样放射感觉时,应立即退针并停用手法。

三、 预防起针时产生的疼痛:关键时防止滞针各弯针。不在病人精神紧张时进针;不作单一方向捻转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进针时不可用力过猛;在留针时嘱病人不可变动体位,注意针体不可受到外力碰撞而弯针。

四、预防起针后遗痛:熟悉解剖,避免针刺时误伤血管或内脏。穴位于注射时,药物不宜注入关节腔。对此,前面有关章节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处理方法

一、进针时引起的疼痛处理:如因针尖有钩时刺入肌体后易产生疼痛,这时应立即将针取出,更换针具再行针刺,否则,易损伤肌肉组织。如误伤血管,应迅速起针。如刺中较深的血管可能产生血肿,但多经按揉,热敷等方法,可慢慢自行消散。 如刺中肌腱或骨膜,应将针退至皮下组织,调换方向,再行刺入所需的深度,减轻病人的痛苦。进针时如刺到皮肤的致敏点上出现疼痛时,应将针起出,避开痛点,再行进。

二、捻转、提插时产生疼痛的处理:肌纤维缠绕针身,产生疼痛,可采用朝相反方向轻轻捻转,并退针。如因针刺手法过程中提插过频过深,或捻转幅度过大,造成损伤肌肉组织时,应取针,暂不选取该穴。局部采用热敷等法。针尖触及神经干而出现电击样放射感觉和灼痛时。此时应将针退到皮下,更换刺入方向,防止反复提插和强力捻转,以免损伤神经组织。

三、针时产生的疼痛处理:滞针处理,应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使肌体放松;如单向捻转造成滞针者,则需反向捻转后起针;因肌肉痉挛而滞针者,可按针身周围组织或在针身附近再刺一针,以缓解痉挛,随之将针取出。弯针处理,如针身轻度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顺势缓慢起针,如体位变动,应恢复针刺时体位,缓慢起针,切忌强行拔针,以免造成病人痛苦或折针。

四、起针后遗痛的处理:

血肿胀痛:出针后出现局部呈紫色或肿胀痛。处理:如微量出血,针孔局部小块青紫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如出血过多针刺局部青紫肿痛或影响活动者,可先行冷敷止血,血止后再行热敷,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数日后自行消失。

刺伤内脏出血疼痛:刺伤肝、脾出血时,病人有肝区或脾区疼痛,可伴有腹痛,腹肌紧张,腹部压病及反跳痛等症状内脏出血严重者,血压下降,以致休克等症状。处理时轻者卧床休息后,一般能自愈。如有出血征象时则应加强观察,并注意病情及血压的变化,同时加用止血药物,或局部先冷敷止血,后热敷散血。如遇出血严重并伴有休克出现时,必须迅速采取急救处理[1]。穴位注射,药物如注入关节腔可采用静卧、热敷和药物治疗。

如为不明原因引起的后遗痛可在附近或对侧穴区针刺,如一失眠症中年女性患者,针刺左侧内关穴后出现后遗疼痛,自以为是遗留针感,让患者休息一下即可缓解,当时未予处理。可是次日复诊患者述睡眠虽有改善,但左侧前臂内关穴周围仍然疼痛,前臂活动时疼痛加重,即给予针刺同侧曲池、合谷,又辅以局部按摩。三诊疼痛减轻,又给予局部按摩,四诊时疼痛消失[2]。

针灸依赖症概述

针灸依赖症是指患者对针灸治疗产生一种心理和生理需求,这种需求已超过单纯对疾病的治疗,而表现为对针灸的一种依赖。此种症状是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交互作用的一种具体表现。针灸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上已广为应用,但对针灸治疗出现依赖的情况很少见有公开报道。但临床上确实存在。其依赖动机,临床表现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关系亦需进一步研究。

损伤原因

针灸依赖症的确切原因不明。对39例针灸依赖症分析结果表明,与患者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关系不大,似多见于40至49岁的年龄段和已婚者 [1]。

一般来说与以下情况有关:

一、因患功能性疾病,而寻求针灸治疗手段者。

二、因好奇,想与其它治疗手段作比较者。

三、慢性病患者,用他法效果不明显,曾经经针灸治疗而取得一定疗效者。

四、有神经质或心理素质不稳定的患者。

临床表现

一般为经针灸治疗后对针灸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和躯体依赖。表现为针后躯体的舒适感,精神上的放松及欣快感,疼痛或某些症状即刻减轻或消失,喜欢多针、多灸,针感强烈。一旦停针后,感到精神和躯体不适,或原有症状加重,主动要求针灸治疗或经常借口寻找针灸刺激。针灸依赖症有时可持续数年。

处理方法

一、逐步延长针灸治疗间隔时间:改以往常规的10次一疗程为5次一疗程。第一疗程每日1次,第二疗程隔日1次,第三疗程3日1次,依次类推。治疗中主要用捻转法,提插法,震颤法,另辅以循法、摄法和按压法。行针手法可单独用亦可综合应用。施术中要做到取穴准,深度不拘,以得气为准。取穴以患者所述躯体症状常规配穴。

二、心理治疗:在每次针灸治疗之前进行,时间为30~60min。个别治疗与集体治疗相结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

(一)、让病人就他的理解,口述他的躯体功能和感觉的改变。

(二)、告诉病人关于解剖和生理的联系。

(三)、提供病人一个解释模式,使他能改变其对躯体症状的解释,促成有可能主动解决问题的观念。

(四)、弄清促发反应的思想、态度和躯体感觉之间的联系。

(五)、对个人所解释的促发和维持因素与症状间的联系加以说明。

(六)、启发、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制定与疾病作斗争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

治疗目的以患者疾患康复,有正常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准。

§ 针灸感染与折针

针灸感染

因针灸导致的感染,亦是最为常见的针灸意外事故之一。早在古代,人们就已有所认识。如“乳中,禁不可刺灸,灸刺之。不幸生蚀疮。疮中有脓血,清汁者可治,疮中有息肉若蚀疮者死”(《针灸甲乙经·卷三》)。现代,国内外都不断有报道,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针灸感受染,以针刺感染...

耳廓感染

自五十年代耳针疗法广泛开展以来,因消毒不严等原因,引起的耳廓感染这一针刺意外,在海内外都不断有所发生,由于耳廓血运情况较差,一旦感染波及软骨,治愈甚为困难,严重者可发生软骨坏死,萎缩而出现畸形,应予以警惕。

...

软组织损伤

这里所讨论的软组织损伤,实际上是指穴位注射不当,致手内在肌层的损伤。损伤后,形成瘢痕,造成手部挛缩畸形。在所有的针刺损伤报道中,这种损伤的病例数居于首位,迄今已报道400余例。有四篇文章共总结209例[1-4],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折针

针灸治疗中,折针是较为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古代医家对此早就十分重视,如金元时期著名医家窦汉卿,在其所撰的《标幽赋》中,着重提到:“且夫先令针耀,而虑针损”。元明时期的一些医家还总结了取肌肉内断针的经验与方法。

晕针反应

晕针是最常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晕针”一词,早见《金针赋》:“其或晕针者,神气虚也……”。但是,对晕针的原因及晕针后出现的症状、处理的描述,则始见于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针灸甲乙经》。如《针灸甲乙经·奇邪血络第十四篇》云:“刺血络而仆者,何也?……。曰:脉气盛而血虚...

穴位激光照射反应

激光是一种因受激幅射发出的光。穴位激光照射,又称激光针或光针,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学者在传统的针灸疗法基础上,结合激光新技术创造出来的一种治疗疾病的穴位刺激方法。以往认为,本法是无痛、无菌、无损伤及无毒副作用的,然而,随着这一疗法普遍开展,发现它也会引起机体不...

过敏反应

众所周知,针灸可以有效地治疗过敏性疾病。然而,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有报道,采用穴位注射、艾灸、蜂针等法,可以诱使机体出现程度不等的过敏反应。虽然预后一般良好,但有时也可出现较重的证候,值得注意。最近,亦有单纯应用毫针刺或电针,引起过敏性反应的报道。

...

经络不良反应

本节所述的经络不良反应,系指通过针灸刺激(包括各种穴位刺激)的激发,在循经感传中或气至病所后所出现的一些损伤性反应。有称之为循经感传的劣性效应。现代最早报道于1959年。自七十年代起,随着循经感传现象引起普遍重视,这种情况日益增多。近年来,有人一次就报道42例之多。[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4: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