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记忆表象
释义

§ 解释

记忆表象(memory image),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出现时,在头脑中仍然能够再现出事物的形象。是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头脑中重现出的该事物形象。[1]

§ 概述

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它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例如,到过北京故宫的人能在头脑中再现出故宫宏伟壮观的形象,看过秦始皇兵马俑的人在头脑中能再现出兵马俑栩栩如生的兵阵;到过大海的人能在头脑中再现出浪击岸礁的涛声,一首自己特别喜爱的音乐也能随时在自己头脑中再现出优美的曲调等等。按照前苏联神经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解释,表象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过去兴奋的痕迹,在刺激物影响下,这些旧有神经联系的恢复和再活动。它以过去感知为基础,没有感知觉,记忆表象就不可能形成。例如,先天盲人没有颜色和色调的记忆表象,先天聋哑人也没有声音的记忆表象。[2]

§ 构成

根据记忆表象的构成,可将记忆表象分为单一表象和复合表象。根据记忆表象的概括性程度,可将记忆表象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 特征

(1)直观形象性,记忆表象是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反映,它直接类似于所反映的对象,具有直观形象性。但和感知觉相比,记忆表象的形象不如感知觉的形象那么鲜明、清晰、完整和稳定。

(2)概括性。记忆表象是在多次知觉条件下,对某一事物类化了的反映,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但是与思维的概括相比,其概括水平十分有限。

记忆表象具有直观形象性,与知觉相似;记忆表象又具有概括性,同思维又很接近。记忆表象是介乎知觉和思维的中介环节,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1]

§ 种类

根据表象形成的不同感官可以把表象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运动觉表象等。例如,我们回忆起目睹过的人、物、风景等各种形象,这是视觉表象;回忆起听过的刮风、流水、音乐等各种声音,这是听觉表象;似乎闻到了兰花、玫瑰等花香,这是嗅觉表象;似乎尝到了梅子的酸甜可口,这是味觉表象;回忆坐在沙发上的柔软舒适的感觉,坐在大理石上的光滑凉爽感等,这是触觉表象;对自己参加的舞蹈、艺术体操等的回忆,头脑中出现的是运动变化的动觉表象。

根据表象的感知范围可以把表象划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个别表象是指对某一个特定对象多次感知基础后产生的表象,它反映了个别事物的特征。例如,对某一个人、对某一件物品等多次感知后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

一般表象是指对某一类事物多次感知基础上产生的表象,它去掉了感知对象的个别特点,集中了一类事物共有的特征。例如,对各种房子、各种树和各种河流等多次感知后,在头脑中形成的与各类事物相应的典型的房子、树、河流的形象都是一般表象。[2]

§ 特点

表象是在感知觉基础上产生的,感知觉中的客观事物是具体、形象、直观的,所以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表象和感知觉又有显著的区别。表象不如感知觉那样鲜明,无论多么清晰的表象,总比不上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时那样确切、鲜明、生动,表象活动反映的客观事物较模糊、不精确、暗淡。例如,我们回忆华山险峰时,就不如亲自攀登时那样具体、鲜明、真切;表象也不如感知觉那样完整。直接感知时,客观事物的全貌和各个细节都展示在人们面前。头脑中的表象活动往往有些地方清晰,有些地方模糊,甚至有些地方根本就没反映,表象不能完整地反映事物的全部和一切属性,具有片面性;表象还不如感知觉那样稳定。人的感知觉要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出现在头脑中的表象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甚至不受逻辑限制,可以跳跃式、反复出现、重叠出现。因此,头脑中的表象活动,可以时而反映这一部分,时而突出另一部分,时隐时现,具有不稳定性。

表象也具有概括性,它是经过不同时间或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多次感知而形成的综合的概括化形象,并不是某一次感知的个别特点的反映。无论是个别表象还是一般表象都具有概括性。例如,人们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感知,在头脑中留下的四季表象往往是春天——鸟语花香,夏天——烈日炎炎,秋天——果实累累,冬天——白雪茫茫。这是关于四季的一般特征的形象反映,每个季节中的个别特点消失了,具有明显的概括性。当然,表象的概括性是有限度的,是一定范围内的概括,属于形象概括,其中混杂有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它不同于借助词语实现的思维水平上的概括,思维水平上的概括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是更高层次的概括。[2]

§ 功能

1.表象是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桥梁。从直观性看,表象与知觉接近,从概括性看,表象与思维接近。是介于知觉与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它不仅仅使知觉更趋于概括化,并且也为思维、想象等过程的概括化、具体化奠定了基础。表象是从感知过渡到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桥梁。例如,儿童的“心株算”能力就是借助于算盘表象发展起来的。

2.表象是理解知识信息的重要条件。实验证明,儿童借助表象能较快地理解和获取知识,教师利用了这个特点,可以促使儿童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例如,心理学工作者对幼儿园儿童的加减法计算做了一项实验研究,原来儿童只能按实物计算,不能进行口算或心算。实验者先让儿童用实物计算,然后把实物遮起来,要儿童想着实物计算,即利用表象计算,经过这个环节,儿童较快地就能进行口算或心算了。根据研究推测,在人脑的记忆库中,形象信息量与语词信息量的比例约为1000∶1。可见,表象既有利于牢固记忆,又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必须条件,丰富表象储备极为重要。

3.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把头脑中保留的形象加工成新形象的过程,没有表象就无法进行想象活动,表象是想象的基础,也是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

4.表象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作用。某些职业活动需要借助表象来进行。例如,画家、音乐家、工程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等,他们都要运用鲜明的、稳定的、完整的表象来创造性地进行工作。表象对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