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赤道几内亚 |
释义 | § 历史 赤道几内亚大陆部分的原始居民为俾格米人,他们的领地后来被班图人占有。1471年至1472年,葡萄牙航海家斐南·德·波(Fernão do Pó)在寻找通往印度的航路过程中发现了斐南多波岛,将其命名为“福尔摩萨”(Formosa)。安诺本岛是在新年发现的,并由此得名。 1778年西班牙占领比奥科岛,1843年占领木尼河地区,1845年建立殖民统治。1959年被划为西班牙的两个海外省。1963年12月西当局在赤道几内亚举行公民投票,通过“内部自治”法规。1964年1月实行“内部自治”。 1968年10月12日宣告独立,定名赤道几内亚共和国,马西埃·恩圭马任总统。1979年8月国家革命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奥比昂发动军事政变,成立以他为首的最高军事委员会。1982年8月奥比昂任总统,同年10月解散军委会。1988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基层政权选举和议会换届选举。1989年6月25日举行全国大选,奥比昂再次当选为总统。1996年2月连任总统。 § 地理 赤道几内亚面积28051.46平方公里(其中大陆部分26017.46平方公里,岛屿2034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几内亚湾,由大陆上的木尼河地区和几内亚湾内的比奥科、安诺本、科里斯科等岛屿组成。木尼河地区西濒大西洋,北接喀麦隆,东、南与加蓬交界。海岸线长482公里。沿海为狭长平原,岸线平直,少港湾。内陆为高原,一般海拔500—1000米。中部山脉把木尼河地区分成北面贝尼托河和南部乌塔姆博尼河流域。各岛都是火山岛,为喀麦隆火山在几内亚湾的延伸。比奥科岛多死火山,中部的斯蒂贝尔峰海拔3007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姆比尼河。 赤道几内亚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潮湿,多雨多云。大陆地区全年分为两个雨季和两个旱季,3-5月份和9-11月份为雨季,12-2月份和6-8月份为旱季;而比奥科岛只有一个雨季和一个旱季,5-10月份为雨季,11-4月份为旱季。 § 经济 赤道几内亚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长期困难。赤道几内亚的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的出口产品是可可,其次为咖啡。该国长期以来被列入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名单,但是1996年在赤道几内亚领海内发现了大量石油资源,此后该国经济快速增长,1997年至2001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41.7%。至2004年,赤道几内亚已经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第三大石油生产国,石油产量达每天36万桶。 2005年赤道几内亚国民生产总值(GDP)为256.9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6,507 美元,居世界第42位,人均PPP已经超过3万美元。但是,绝大多数石油收入被政府要员及执政集团掌握,因此该国国民总体经济收入仍然处于贫困状态。2005年联合国评估的人类发展指数中,赤道几内亚在177个国家中排第124位。 赤道几内亚汇率(2009年9月):1美元=446.08中非法郎。中非法郎与欧元为挂钩汇率,1欧元=655.96中非法郎。 石油生产 20世纪90年代初,以美国WATER INTERNATIONAL公司为首的跨国公司自纷纷投资赤几石油产业,已在比奥科岛北部海域发现大型油田,至今已累计投资达20多亿美元。现共有MOBIL、NOMECO、TRITON等5家公司在赤几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石油出口已成为赤几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赤几自1996年石油大规模开采以来,产量逐年增长。1998年平均日产8万桶,1999年平均日产10.2万桶,主要来自MOBIL公司的产量。2000年8月份,MOBIL公司另一耗资7亿美元的钻井平台将投产,预计2000年赤几石油的平均日产可达16万桶。 工矿业 2000年以来由于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2001年达91.2%。但结构单一,其它工业部门较落后。2002年日产原油达25.8万桶。在赤几开采石油的主要是美孚、埃尔夫等美、法石油公司。 根据协议,赤几政府以原油偿还上述石油公司的投资。石油公司则向赤几政府支付一定比例的石油收入,作为用地费用和税款。近年来,赤几政府为获得更大份额同美孚石油公司就修改协议多次举行谈判并取得初步进展。1998年12月,议会批准了新的《石油开采法》,赤几方获得的石油份额将从过去的10%增加到13%—20%。全国有十几个中、小型水电站和热电厂,多为外国援建,最大装机容量为3956千瓦。现有20余家外国伐木公司。 电信业电信业起步较晚。1996年,在法国援助下,马拉博和巴塔两市安装了新的数据网。1997年两市又安装了移动通讯系统。 对外贸易 石油和木材为主要出口产品。主要出口国为西班牙、中国、日本和美国。生活日用品和生产资料均依赖进口。主要进口国为美国、法国、西班牙、喀麦隆、英国。2000年以来,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不仅取代木材成为主要出口创汇产品,而且扭转了外贸长期逆差的局面。2001年出口额为18.37亿美元,进口额为8.37亿美元。 林业 20世纪80年代,林业曾是赤几经济支柱产业。但近年来,随着石油的大规模开采,林业已退居次席。1998年以后,政府还多次调整林业政策,投资环境日趋恶化。1999年赤几木材生产约74万立方米,出口约66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是加蓬榄,其次是红木、紫檀、红铁木等。主要出口国是中国、法国、西班牙、日本、朝鲜、葡萄牙、摩洛哥等。赤几现有木材公司共21家,其中马来西亚长青公司(SHIMMER)实力最为雄厚,产量和出口量约占总数的一半,我国吉兴公司和华科洋公司产量不大,共计约5万立方米。 农业 可可和咖啡曾是赤几传统出口产品,产地主要集中在比奥科岛。后来由于资金不足,管理不善,许多种植园荒废,加上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可可和咖啡生产逐步萎缩,特别是1999年可可产量已由过去最高年份的4.5万吨剧降至4600吨。 § 文化 新闻出版 赤道几内亚共和国金币邮票 赤道几内亚全国主要报纸有:《人民之声报》,由民主党主办。《黑檀木报》,由新闻部主办。《加塞塔报》,由民间组织主办。上述3种报纸均为月报。此外还有《山顶回音报》、《武装力量报》、《真理报》等。 全国共有5家广播电台,其中3家为国家广播电台,每天从6时至23时播音17小时。除西班牙语外,每天还用法语播出新闻节目,并用芳语播音1小时,布比语等民族语言各播音半小时。每星期日有3小时宗教节目。此外,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在马拉博设有转播站。 马拉博和巴塔分别设有国家电视台,每天播出7小时,主要用西班牙语。其中半数以上节目为本国制作,其余节目多为西班牙和法国提供。电视可覆盖比奥科岛和部分大陆地区。 2005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赠送的广播电台在赤几国立大学开播。 饮食 玉米是赤道几内亚人们的家常大餐 该国人的主要食粮有木薯、芋头、玉米等,副食有猪肉(穆斯林禁食猪肉)、牛肉、羊肉、蔬菜、海龟肉、海龟蛋等.赤道几内亚人偏爱辣味,几乎所有的莱里都放辣椒,为了照顾客人的口味,辛辣程度存在差异,人们爱喝棕榈酒。 蚂蚁:爆炒一盆 喜欢吃蚂蚱和白蚁。有的人用小木棒插进蚁窝里引白蚁,插进去是黑的,拔出是白的,然后用手一捋,幼虫纷纷落盆,据说可炒着吃。至于蚂蚱,那里遍地都是一抓一麻袋。 玉米:家常大餐 用玉米制作的当家饭叫作“乌嘎里”,算得上是非洲“大餐”。把水烧沸后,陆续投入玉米面,不断地用木勺搅拌直到干稠,然后将锅一扣,把蛋糕似的面砣子托在手上,再翻个面放入锅中继续烤,直到散出香味为止。据说,当地人待客可以没有大鱼大肉,但“乌嘎里”断不可缺,否则客人说你饭不管饱。 土酒:“布萨”称王,非洲人说喝开水不解渴,还是灌凉水快住在海边上的人喜欢喝椰汁,他们也用椰子或其他粮食酿造酒,现在政府惟一允许销售饮用的土酒叫作“布萨”。喝“布萨”的景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可能同时把自己携带的三五米长的细管子插进酒坛子,一边吸一边谈天说地,直到歪歪斜斜地打“醉拳”。 吃饭的礼仪: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饭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而用手抓饭。客人吃饭时应注意的是,切勿将饭菜撒在地上,这是主人所忌讳的。饭毕,长者未离席时,晚辈要静坐等候;子女离席时,须向父母行礼致谢;客人则应等主人吃完后一道离开。在非洲的不少地方,吃饭时有着严格的礼仪,甚至连牛羊鸡鸭的每个部位归谁吃都有规定。如在马里,鸡大腿属年长的男人吃,鸡胸脯肉归年长妇女吃当家的人吃鸡脖、胃和肝;鸡的头、爪和翅膀由孩子们分食。 风俗 赤道几内亚人的村落是由一些茅屋群组成的,每村约二三十户人家。现在,大部分人开始穿衣服了,其服装色泽鲜艳,式样别致,五彩缤纷,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同时,城市中的男子穿西装,女子穿长裙,头上缠着各种花样的头巾。 该国人能歌善舞,每到周末或节日夜晚,村民们便燃起熊熊簧火。通宵达旦地跳木鼓舞。赤道几内亚人热情好客,对异国他乡的客人极为友善,稍稍熟悉,往往邀请客人到家中做客,用富于地方风味的食物招待客人。他们称外来客人为先生、夫人、女士、小姐,见面行握手礼。 赤道几内亚人在进餐时有一些风俗习惯,客人要注意了解,遵守习惯做法。城市里居民吃饭时多使用刀叉,乡下人多用手抓饭,赤道几内亚人忌吃鹿肉,尤其是对女子,她们是绝对不可违反的,而对男子,要求则不那么严格,年轻人到了人教年龄并通过神秘的入教仪式后才可以食用鹿肉。 § 教育 赤道几内亚教育体系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级。小学学制5年,实行义务教育。儿童年满6岁入学,其中约1/4在私人或教会学校就读。小学入学率为87%。全国只有1所大学赤几国立大学,与西班牙的大学有合作协议。赤几国立大学由大学本部和设在马拉博和巴塔的师范、卫生、农业和行政管理等六所学院组成。 1998年小学在校学生8.17万人,中学在校生2万人,大学在校生750人。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82。政府不提供奖学金。西班牙、法国在马拉博分别设有规模较大的文化中心和语言学校。在政府7500多名公务员中,仅3.2%的人具有大学学历。 为适应石油工业高速发展,政府于2005年在马拉博建立“石油技工培训中心”,提供职业教育。2008年赤几文盲率为13%。 § 政治 宪法1982年6月公民投票通过。1991年11月经公民投票通过宪法修改草案。宪法规定:赤几实行共和制,是一个独立、民主、统一的国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体现民族团结并代表国家,经全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如总统因病或亡故无法继续履行职责,由议会选举一个八人委员会, 并推举其中一人任临时总统。 议会称人民代表院,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本届议会为第四届人民代表院,1999年4月组成。议员任期5年。执政的民主党在80个议席中占75席,人民联盟党4席,争取社会民主联盟党1 席。现任议长萨洛蒙·恩格马·恩沃诺(Salomon Nguema Owono),1999年4月当选。 政府 最新一届政府于2003年2月组成,共50名成员。除正、副总理(2人)外,有国务部长12人,部长10人,部长级代表15人,副部长5人,国务秘书5人,其中国防部长由奥比昂总统兼任。 司法机构 由最高法院、总检察院、上诉法院、初审法庭、市镇法庭以及最高军事法庭组成。最高法院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下辖民事、刑事、行政和习惯法四庭。总检察院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国务委员会的咨询机构。最高法院院长希尔韦斯特雷·西亚莱·比莱卡(Silvestre Siale Bileka)。国家检察长安东尼奥·恩桑比·恩隆加(Antonio Nzambi Nlonga)。 政党 共有13个合法政党。主要有: 1)赤道几内亚民主党(Partido Democratico De Guinea Ecuatorial):执政党,成立于1986年12月23日。主席奥比昂·恩圭马·姆巴索戈,总书记阿古斯丁·恩塞·恩福穆(Agustin Nze Nfumu)。 2)社会民主人民联盟党(Convergencia Social Democraty Popular):1992年成立,主张自由民主。主席为司法和宗教部部长级代表塞昆迪诺·奥约诺·阿沃·阿达(Secundino Oyono Awong Ada)。 3)民主社会联盟(Union Democratica Social):1991成立于葡萄牙。总书记为工业、贸易和中小企业促进部国务部长卡梅洛·莫杜·阿库塞·宾当。 此外还有自由党、自由民主联盟党、社会主义党、人民行动党、争取社会民主联盟党及社会民主党等。 外交2005年10月2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来华进行工作访问的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举行会谈 赤道几内亚奉行不结盟、睦邻友好和多元化的外交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要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外国势力干涉非洲国家内部事务,主张非洲国家制订共同战略,争取正常的发展环境。反对西方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积极参与地区政治交往和经济合作。 赤道几内亚为法郎区、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和中部非洲关税和经济联盟成员。2000年2月,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第三次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赤几首都马拉博召开;6月,召开中非经济共同体和平与安全理事会部长级会议。同12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与中国关系 1970年10月15日,赤道几内亚同中国建交。2005年10月,奥比昂总统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这是奥比昂总统继1984年8月、1990年4月、1996年9月和2001年11月后的第5次访华。2007年,中、赤几双边贸易额为17.90亿美元,同比降低30.6%,其中中国进口16.97亿,出口9275万。 文化、教育与军事合作 中、赤几建交以来,两国在文教、卫生、军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1981年10月,赤几军政府计划与合作副国务委员姆布依访华。1982年两国签署文化合作协定。1984年起,中国每年向赤几提供奖学金名额。赤几在华奖学金生45名。1998年1月,赤几武装部队总监阿古斯丁·恩东·奥纳上校访华。2000年12月,国防部外办副主任张邦栋少将率团访问赤几。2001年6月,赤几国防部部长级代表埃本登率团访华。 双边重要协议及文件 1970年10月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赤道几内亚共和国政府建交公报》。 同西班牙的关系 西班牙为赤几原宗主国。1977年两国断交。1979年8月奥比昂执政后两国复交。此后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互访频繁。西每年向赤几提供约2500万美元援助,是赤几主要的援助国。1993年两国关系紧张,西中止了两国官方机构的合作。此后赤几虽一直努力改善同西的关系,但西继续在人权和民主化等问题上向赤几政府施压。 2001年,奥两次访问西班牙,并出席西班牙语国际大会,表示赤几将努力改善两国关系。西出于在赤几经济利益的考虑,对赤几人权等问题的态度有所软化,对奥推行的民主表示认可,两国关系有明显改善。同法国的关系 1985年赤几加入法郎区,1997年正式宣布法语为第二官方语言。法每年向赤几提供约2000万美元的援助,并向总统府、国防部等政府部门派有顾问。两国设有混委会。 赤道几内亚总统 特奥多罗·奥比昂·恩圭马·姆巴索戈 同美国的关系 1976年两国断交。1979年奥比昂执政后复交。1993年,美在民主、人权方面公开批评赤几政府,并撤回和平队;1994年美国将同赤几的外交关系从大使级降为代办级。1996年美关闭驻赤几使馆。近年来随着双方在石油领域合作的不断发展,两国关系明显改善。1999年4月,奥比昂总统对美进行了工作访问。2000年,美国在巴塔开设了名誉领事馆;美“战略问题研究院”派观察员去赤几监督市政选举。2001年,奥两次访美。“9·11”事件发生后,赤几政府在首都举行反恐怖主义大会,表示赤几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2002年2月奥比昂总统再次对美国进行访问。 同邻国的关系 赤道几内亚重视同邻国保持睦邻友好关系。七十年代初曾与加蓬发生领土争端,后经非统组织调解,两国签订《友好睦邻协定》和《划分陆、海疆界协定》。2000年以来,随着赤几近海发现石油,同尼日利亚、加蓬、喀麦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四个邻国确定领海疆界日益重要,赤几表示要以谈判方式解决有关问题。1985年赤几与加蓬成立混委会,就划界工作和双边合作等交换意见。1994年两国就联合开发科里斯科湾自然资源达成原则协议。 2001年,赤几担任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轮值主席。4月,奥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主席、马里总统科纳雷在马拉博举行会晤,并发表声明表示两国元首将共同努力加强两个共同体之间的合作,为非洲经济的发展和加速实现非洲一体化而努力。2001年,奥先后出访了摩洛哥、利比亚、加蓬、乍得和刚果(布)等非洲国家。7月,坎迪多总理出席了非统组织第37届首脑会议。 2002年3月,非洲石油生产国联合会第19届部长会议在赤几召开。6月,赤几第三次承办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此外,赤几还积极参与调解乍得和中非冲突,并派兵参加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在中非的维和行动。 重要人物特奥多罗·奥比昂·恩圭马·姆巴索戈 总统、民主党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1942年6月5日生于大陆地区蒙戈莫县,芳族人。1963年考取国土警卫队士官生,同年9月赴西班牙萨拉戈萨军事学院学习两年。回国后历任比奥科岛驻军司令、国防部供应和计划局长、人民武装力量部秘书长和副部长等职。1979年8月3日发动军事政变,任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10月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980年2月晋升为上校。1982年8月就任总统。1986年10月晋升为准将,12月创建民主党并任主席。1989年6月和1996年2月两次连任总统。1999年8月晋升为上将。曾于1984年8月、1990年4月、1996年9月和2001年11月四次访华。 坎迪多·穆阿特特马·里瓦斯 总理。1960年2月20日生于比奥科岛。曾留学古巴,获统计与财政硕士学位。曾在赤几经济部、国库、教育部工作。曾任议会议员、议会主席团书记。1999年创建赤几“火炬”青年组织并任该组织总协调员。曾任赤几民主党副总书记。2001年2月出任总理。 § 军事 赤道几内亚武装部队由海、陆、空三军组成。奥比昂总统为武装部队总司令兼国防部长。实行志愿兵役制。总兵力2000余人,其中陆军1800人,海军100人,空军100人。 军队装备不足且陈旧落后。2004年9月,赤几海军从以色列购买的巡逻艇交付启用仪式在马拉博老港口举行。2005年8月,赤几向以色列购买两艘高性能海岸巡逻艇。 § 交通 赤道几内亚无铁路。公路总长约1500公里,其中除巴塔—涅方、恩圭—蒙戈莫和涅方-恩圭公路以及比奥科岛环岛公路为3级柏油路面公路外,其它均为碎石路和土路。另有1356公里森林通道。2000年以来,随着财政状况的改善,赤几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了一些新公路并对原有公路进行整修。 马拉博和巴塔是主要航空港。全国共有5家航空公司,其中仅有1家为国营公司,包租飞机维持马拉博至巴塔航线飞行。此外,喀麦隆、加蓬、尼日利亚、西班牙、瑞士、科特迪瓦等国航空公司有飞往马德里、利伯维尔、杜阿拉、拉各斯、达喀尔、圣多美等地的定期航班。 马拉博和巴塔也是重要海港。1998年12月巴拿马一家海运公司所属的“里奥·坎波”号客货两用船承担马拉博-巴塔-安诺本-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喀麦隆等国内、国际航线的客货运任务。近年来,赤几海运业有一定的发展。2000年10月,赤几政府购买了一艘“DJIBLOHO”号客货两用船,经营巴塔—马拉博—安诺本岛的客货运业务。2000年,马拉博港的总吞吐量是408.26万吨,其中出口375.15万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