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谭鑫培 |
释义 | § 人物概述 谭鑫培 谭鑫培演员,工老生,曾演武生。鑫培为独子,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 10岁随父到北京,11岁入小金奎科班习武丑,后改武生及文武老生。1863年出科。 23岁搭三庆班,以演《神州擂》、《三岔口》、《白水滩》及"八大拿"等武生戏为主。曾傍程长庚演《青石山》马童,得"大老板"赏识,委以武行头。在《同光十三绝》画中,谭是唯一的武生演员。以老生享名剧坛则是光绪十年以后的事了。程长庚曾预言:"吾死后,鑫培必成大气候。"谭鑫培曾师事程长庚、余三胜,并向张二奎、卢胜奎、王九龄问艺,博采众长化为己有,终成一家,与汪桂芬、孙菊仙被誉为"新三鼎甲",并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光绪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与孙秀华、陈德霖、罗寿山四人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宫内艺名谭金培。 1917年5月10日上午8时病逝于京城宣内大街大外郎营1号寓所,享年71岁。葬于戒台寺栗园庄墓地,界桩上刻"英秀堂"。今谭门已是七代梨园世家。[1] § 艺术特色 谭鑫培一生创造了为数众多的艺术形象。由于他善于体察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精神气质,因而演来无不形神毕肖。 熟悉谭派艺术的著名票友陈彦衡说:“谭鑫培演孔明有儒者气,演黄忠有老将风,《胭脂褶》之白槐居然公门老吏,《五人义》之周文元恰是市井顽民。流品迥殊而各具神似。” 谭鑫培在塑造人物时,不仅注意形象的真,而且讲求艺术的美,在唱念做打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创造。 谭鑫培的唱腔不但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王九龄、卢胜奎、冯瑞祥等唱法之大成,而且广泛吸取了青衣、老旦、花脸各行的唱法以及昆曲、梆子和大鼓的音调,巧妙地融于老生唱腔中而不露痕迹,又能统一于自己的独特风格之中,自成一家。 他还善于突破二二三、三三四的句法,运用衬字、虚字润腔,灵活地转变板眼,因而他的演唱玲珑活泼,变化多端,于平淡中见灵巧,并能细腻而鲜明地表现不同人物的感情。如《卖马》中秦琼的抑郁感伤,《洪羊洞》中杨廷昭的凄怆沉痛,《战太平》中花云的激昂慷慨,《李陵碑》中杨继业的悲愤苍凉等,无不曲尽其妙。他的念白,字斟句酌,清晰流畅,《空城计》的“三报”、《八大锤》的“说书”等,都是他的精心杰作。 谭鑫培早年曾演武生,武功根底坚实纯熟,身手矫健稳练,所以无论演靠把戏、箭衣戏或褶子戏,都能做到身段灵活洒脱,干净洗炼,在很多戏里还表现了独特的技巧,如《四郎探母》的“吊毛”、《战太平》的“虎跳”(一说“拨浪鼓”)、《八大锤》的“断臂”、《李陵碑》的卸甲丢盔等,都有独到的功力;全本《琼林宴》的身段繁重,他演来却游刃有余,显示了他的腰腿功夫;《当锏卖马》中的耍锏、《翠屏山》的舞刀等也都有独到之处。 谭鑫培在艺术上富有革新精神,所演各剧在剧词和表演艺术上多有加工改革之处,又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他面形清癯,因此不常演王帽戏,演《定军山》的黄忠不戴帅盔而戴扎巾,都是为了掩其所短而发挥其所长。[2] § 代表剧目 谭鑫培在艺术上文武昆乱不挡,能戏甚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剧目为:《空城计》、《当锏卖马》、《李陵碑》、《击鼓骂曹》、《捉放曹》、《洪羊洞》、《桑园寄子》、《四郎探母》、《武家坡》、《汾河湾》、《定军山》、《战太平》、《连营寨》、《南阳关》、《珠帘寨》、《打渔杀家》、《八大锤》、《琼林宴》、《胭脂褶》、《南天门》、《坐楼杀惜》、《清风亭》、《战宛城》、《别母乱箭》等。 § 传世影像唱腔资料 1905年,丰泰照相馆于琉璃厂的土地祠,为其拍摄了《定军山》片段,该片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黑白无声影片。 百代唱片公司为其灌制了七张半宝石唱盘传世,计《卖马》、《托兆碰碑》、《捉放曹》、《桑园寄子》、《乌盆记》、《四郎探母》各一张,《洪羊洞》、《战太平》、《庆顶珠》各半张。 陈彦衡整理的《谭鑫培唱腔集》3册,收《空城计》等10个剧目。 § 主要弟子 其弟子有王月芳、贾洪林、刘喜春、李鑫甫、余叔岩5人。 § 历史贡献 谭鑫培 谭鑫培为京剧老生的表演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影响深远,在京剧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多京剧老生都宗法于他,世称“谭派”。 谭鑫培以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民族传统的戏曲艺术,从他开始,老生艺术进一步规范化、体系化了,基本稳定了京剧的格局;他在60余年的演剧生活中,上至宫廷王府,下至乡镇村野,占领过当时中国各种样式的舞台,赢得了各种层次的观众。 谭鑫培创造的谭派艺术多方面地代表了我国戏曲的传统风范。他出色地传承了前辈程长庚、余三胜等徽派、汉派的精华,文武兼擅,昆乱不挡,唱念做打全方位的发展,并且开“韵味派”之先河,使京剧逐渐趋入精美的境界。他创始的谭派是流传最广、对后世影响最大、枝叶最为繁茂的一个艺术流派,在京剧历史上,始终被认定为老生行当中的主流派。 后来的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杨宝森等重要的老生流派,都是从谭派衍化出来的。 § 活动年表 1879年,光绪五年(己卯):谭鑫培首次赴沪 1879年9月4日,光绪五年(己卯)七月十八日:三庆班应史家胡同仁和王文恰公夒石宅堂会 1884年,光绪十年(甲申):谭鑫培二次赴沪 1890年7月11日,光绪十六年(庚寅)五月廿五日:谭鑫培、陈德霖、孙秀华、罗寿山入选升平署当差 1900年4月27日,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三月廿八日:四喜班外串代灯 1908年6月29日,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六月初一日: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南海传差 1908年9月5日,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八月初十日: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南海传差 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夏:谭鑫培首次在营业戏中贴演《珠帘寨》 1909年3月3日,宣统元年(己酉)二月十二日:德宗与孝钦后双国孝除 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谭鑫培三次赴沪 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时慧宝搭春庆班及双庆班 1910年4月12日,宣统二年(庚戌)三月初三日:丹桂园演出 1912年,农历壬子年:谭鑫培四次赴沪 1912年,农历壬子年:周信芳入新新舞台剧场 1912年,农历壬子年:梅兰芳与谭鑫培首次同台演出 1914年6月7日,农历甲寅年五月十四日:庆升园演出 1914年10月19日,农历甲寅年九月初一日:文明园演出 1915年,农历乙卯年:谭鑫培五次赴沪 1915年2月5日,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廿二日:北京丹桂园演出 1917年1月12日,农历丙辰年十二月十九日:吉祥园 1917年4月14日,农历丁巳年闰二月廿五日:谭鑫培末次演出 [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