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堂的颜色》
释义

§ 剧情介绍

电影海报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视力有障碍的小穆罕默德却只能靠声音和双手来感悟色彩斑斓的世界。在城里的盲人学校里,他是最上进、最要强的孩子。放假了,同学们都被父母接回了家,只有穆罕默德还在孤独地等待着爸爸的到来。树上的小鸟成了他唯一的伙伴,终于爸爸来了,他带着穆罕默德回到了乡下的奶奶家。能“见”到日思夜想的奶奶和两个可爱的妹妹令穆罕默德非常高兴。

在乡下,穆罕默德找到了童年时的快乐,他用双手抚摸着田园的风光、用耳朵倾听着小鸟的歌唱、用鼻子贪婪地呼吸着泥土的气息……虽然他无法看到这一切,可在他的脑海里,世界是一个无比美丽的天堂。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多年的贫困生活让爸爸透不过气来,他想重新找回精神的支柱,也就是生活的另一半。为了不妨碍自己的好事,他把穆罕默德送到了一个远离家乡的小木工作坊当学徒。得知消息的奶奶心痛不已,从此一病不起。父亲只好到小木工作坊把穆罕默德接回了家。可就在回家的路上,因为桥梁断裂,穆罕默德掉进了河水里,就在父亲还在犹豫是否救他时,无情的河水已经夺去了穆罕默德幼小的生命。[1]

§ 精彩视点

本片的导演是伊朗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马吉德·马吉地。他的上一部作品《小鞋子》在国内曾引起过不小的反响。本片在视听语言上有颇多煞费心思的精致之处,尤其是对盲童的手的再三表现以及他对天籁之声的敏感直觉,都倾注了导演的人道主义情怀。本片曾获得2000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对渴望了解伊朗除阿巴斯以外电影风格的人来说,是一部值得收藏的优秀电影作品。

§ 影片评价

虽然看不见世界,但相信它是天堂般的世界,这就是故事中盲童的坚定信念。马吉德·马吉迪把满腔热血倾注在儿童身上,并深深为此痴迷,《天堂的颜色》沿用《天堂的孩子》的写实技法,并倾注了更多的怜悯。同样是盲童题材的还有穆森·马克马巴夫的《万籁俱寂》,穆森关心的是用听觉感受到的世界本身,而马吉德·马吉迪则用聆听营造感人的氛围与情感张力。庸俗和滥情的情节剧结尾永远是马吉德所唾弃的,父亲最终失去了儿子的生命,在失去的时候才重新找回了久违的爱。被极力淡化的情节结构与戏剧冲突,细腻地展现了弱势群体生存的状态。此片获得众多殊荣,比如蒙特利尔影展最佳影片;代表伊朗角逐200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2]

§ 导演介绍

剧照

马基德·马基迪1959年出生于德黑兰,他最初工作于伊朗伊斯兰宣传局的艺术部门,后来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伊朗著名导演慕森·马克马巴夫的赏识,参与其多部影片的演出,为自己日后的导演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基德的电影处女作《手足情深》获选1992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放映。其后的《继父》一片先后获得伊朗影展最佳影片,北美洲圣保罗影展、突尼斯影展等重要奖项。1998年的《天堂的孩子》成为首次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伊朗影片,扩大了伊朗电影的国际影响力,马基德迅速成为伊朗人心中的民族英雄。1999年《天堂的颜色》继续《天堂的孩子》的辉煌,蝉联了蒙特里尔电影节上最佳电影奖。之后又推出了反映难民生活的《巴伦》等。一直痴迷于儿童电影的马基德·马基迪,首次转变题材,创作出反映难民生活的《巴伦》,显现出其作为一个优秀导演对各种题材的超常把握能力。

§ 影片赏析

黑色的开头

片头是三分钟的漆黑,重复著放录音带,“是我的!”“拿去!”的画外音,在狐疑中不断设想可能的各种状况,画面开启,原来是盲人小学中,一群学生弄混了自己的录音带,得靠老师的帮忙下,靠听觉来辨识;精巧的设计让观众体会盲人世界的无奈。盲人小学的学期结束,小朋友都让家长接回家,只有墨曼的父亲没有来。墨曼孤零零地等了三天,父亲站在校门口犹豫要不要进来,墨曼看不到。父亲向校方反应不想继续扶养墨曼,因此从刚开始,便点明墨曼命运的冲突点,即将在不由自主中慢慢走向未知的黑暗。

失去了听觉,其他感觉想必要更加敏锐,才更能体会这个世界吧!父亲带墨曼从城市回到深山,他的老家。墨曼和奶奶、妹妹重逢,在亲情温暖的抚慰,徜徉大自然,墨曼原始的五感彷佛重新复苏。墨曼用触觉来感受风,用嗅觉来体会花,用听觉来观察鸟,尤其是啄木鸟的声音,更吸引墨曼去探索。鲜艳的花草,累累的麦穗,朴拙的山景,森林里多样的鸟鸣,各种自然的声音,导演用以丰富我们的视觉与听觉,更象徵墨曼心灵的奔放与安适,似乎他也一同回归本我,得到真正的自由。

剧照

而父亲亟欲摆脱墨曼的原因,原来是想再娶,不要带著瞎眼的拖油瓶。他的心境,就如同深沉的森林,神秘而危险。但森林里有如野兽吼叫的空籁,一再地惊吓他,暗示他也将被自己黑暗的心吞蚀。父亲对墨曼,其实一直犹豫不决,不愿带著墨曼,却也不忍就此抛弃。他把墨曼带往他危险的工作地点,故意让墨曼在浪潮前玩耍,却又规划墨曼不得逾越的界线。最后他硬把墨曼送往一个盲人木匠处,让墨曼学得一技之长,也摆脱扶养的责任。 [3]

其实父亲心中也充满压抑,自幼丧父,妻子早死,工作养家的重任,让他无处可发泄情绪,意图再娶,无非是想掌握情感上的幸福。但是对墨曼的无情,使奶奶气极病重,虽然获得原谅,奶奶终究还是去世,使得婚约也吹了。父亲回到木匠家门口,在把墨曼带走前他再度徘徊不定。父亲并不是把墨曼带回家,而是带往不断传出空籁的森林深处,墨曼似乎也知道发生什么事而默默不语。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但在独木桥上,墨曼连人带马摔下桥去,面对湍急的河水,父亲犹疑该不该救,竟然他也跳下河里,随著墨曼载浮载沈,不过他当然追不回墨曼。

表面上是一部运用写实技法的电影,但种种写实景观的安排,其实带有浓重的象徵含意,暗喻了墨曼及父亲的心理状态。导演同时运用一些桥段中剪接取镜的技巧,细腻地显示出墨曼的性格,如墨曼在学校等父亲时,听到从巢中摔落地面的雏鸟哀嚎,运用自己的耳朵和手指触感,独立找到小鸟、爬树、把小鸟送回巢中的这一段。而随著剧情的推展,电影风格也渐渐趋于「超现实」,尤其是奶奶病重与墨曼在木匠家学习的镜头互相剪接,奶奶慈祥的笑容和墨曼找到新方向互相对照,最后奶奶望向窗外,紧接著墨曼喂鸭的镜头,两个不同的时空,彷佛成为一个连续的画面,之后奶奶死后,烟雾中墨曼的面孔浮现,更添虚幻的效果。

导演更善于透露一些提示扣紧观众的心弦,如片头的话外音,森林里的空籁;尤其是最后父子双双掉落河中,镜头紧紧跟随父亲,我们为在浮载沈的父亲担心,更著急墨曼的状况,却完全没有墨曼的线索,而看到父亲舍身救墨曼,又和当初对待墨曼的无情,产生矛盾的情结。明知道墨曼凶多吉少,却仍抱一丝希望,对照「天堂的孩子」最后赛跑的漫长过程,两者都发挥无比的张力,牵动观众的情绪。最后一个镜头,墨曼的手发光,彷佛灵魂直达天听,又与「天堂的孩子」最后金鱼亲吻脚趾,同样具有救赎效果。这些似乎都成为导演风格的展现。

马基·马吉迪的电影《天堂的颜色》是一部风格简洁、细腻,内涵深刻的影片。虽然都以孩子为表现主体,但与贾法·帕拉希的电影《谁能带我回家》有着迥然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更进一步地加深了我们对伊朗电影艺术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我们因无知、臆测而导致的关于伊朗的偏见性想象。毫无疑问,这部影片在拍摄技巧手法上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就观看的直觉而言,给我带来最大的震撼和冲击的却是盲童穆罕默德对世界的感受方式,由此引发了我对这样一个问题的思考:我们该如何感受这个世界?

彩色的快乐 海报

影片以大量的特写镜头、细节影像展示了穆罕默德对周围世界的发现与感受。在故事刚开始时,影片就安排了这样一个动人的场景:一只鸟的叫声引起了穆罕默德的注意,他根据耳朵的判断,在一堆潮湿的树叶下,发现了这只无助的小鸟,然后凭借着自己的感受力,爬上树,把小鸟放回了巢中。随后,在回家的路上,当众人都昏昏欲睡时,穆罕默德却把双手伸向窗外,感受流动的风;在山道边休息时,他把双手伸进溪流中,感受流动的水。回到家乡后,他用双手抚摸茂盛的庄稼、盛开的鲜花。来到海滩上时,他抚摸遍地的沙粒。与此同时,影片还特别表现了穆罕默德对啄木鸟、海鸥等的鸣叫声的高度注意,其中他聚精会神地倾听啄木鸟发出的声音这个镜头在影片中多次重复出现。在穆罕默德看来,这些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而是“鸟在说话”。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失明是何等的打击和不幸,它所带来的心灵创伤又该有多深。但穆罕默德没有放弃对外在世界的执著感知,他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和耳朵,在心中绘制出了一幅五彩斑斓、鸟语花香的世界图景。由此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本传记:《无与伦比的手》。它讲述的是海洋生态学家海尔特的人生故事。海尔特五岁时就因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凭借着过人的毅力,靠着手感的触摸,“看到”了贝壳的色彩、形状和刻纹,准确地对其加以研究,成为在这方面造诣深厚的专家,被誉为“贝壳博士”。他的那双“无与伦比的手”,也由此成了科学界令人惊叹的奇迹。以之反观,我强烈地感到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活得过于粗糙和粗心。我们大都耳聪目明、五官健全,可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究竟发现了多少、感受了多少呢?恐怕连一个盲童也比不上。我们是如此的忙碌和漠然,以至于忽略了身边世界的绚丽色彩、美妙声音和那无数的生动细节,世界在我们心中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充满灵性、蕴含丰富的生命实体。我一直相信,细腻感知这个世界,不但可以生发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就专业而言,也能够为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提供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反思既往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确实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

灰色的尾声

《天堂的颜色》中还有两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是穆罕默德的父亲来学校接穆罕默德回家时,穆罕默德用手抚摸他父亲的手;另一个是穆罕默德用手抚摸他祖母的手和脸。当我看到时,确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两个镜头所显示的是穆罕默德对亲人独特的发现、感受方式,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它深深地打动了我,引发了我的许多感想。久别后的每一次归去,都使我感到长年劳作的父母亲又衰老了几分。是的,父母亲在一年年老去。可是自己仿佛有太多的事情要做,精力被分散得所剩无几,从未真正细心地注意过、注视过默默站在身后、无论离家多远都在牵挂着自己的父母亲:他们日渐憔悴、皱纹增多的面容;粗糙、黝黑的双手……这两个镜头使我顿生愧疚之情。

《天堂的颜色》导演马基·马吉迪说:“《天堂的颜色》是一个关于盲童发现大自然与世界万物的故事。”在影片刚开始时,银幕上有这样一行字:“你既看得见,又看不见。”这既是对盲童穆罕默德的准确描述,也是对众多的眼睛完好者一针见血的概括。这句话不需刻意记忆,便已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把它看作是一种提醒和警示,从而使我时时不忘反省自己同世界上人和万物的关系。 [4]

§ 相关信息

海报

据说,当年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产生过这样一段祈求文:

亲爱的上帝,请扶住我吧,亲爱的上帝,别让我死在这里!请求你听我这唯一的一次!我要死在外面。我还年轻,请让我死在外面!我还想看一眼自由!请求你,让我看一眼自由再死。我知道自己不会活多久,可是,我想死在外面的草地上。

结果呢?上帝没有伸出手来“扶住”那个“年轻人”,没有应答他“唯一的一次”请求,“祈者在祈求之后仍然死在煤气室,然后被送往焚尸炉”。因为那样一次“无效”的祈求,后来有学者向天主教神学家发出了疑问:“在奥斯维辛之后,祈求是否还会可能”?(刘小枫:《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这个疑问和德国美学家阿多诺那句广受流传的名言类似,只不过阿多诺用了一种肯定的语气:“在奥斯维辛之后,诗是野蛮的。”

在伊朗导演马吉德·马芝迪(Majid Majidi)的《天堂的颜色》(The Color of Paradise)中,同样有一段对上帝的质疑:

没有人爱我,连奶奶也一样。他们都因为我是瞎子而离开了我。若我能看得见的话,我就可以跟别人一样上学,但现在,我必须上盲人学校,就像在世界的另一端一样。老师说主比较疼爱瞎子,因为他们看不见。但是,我说若是真的如此,上帝不会让我们瞎掉,所以我们见不到上帝。老师回答说,“主是不可见的。无所不在,你能感觉到。你用指尖了解。”现在,我不停地伸出手,直到有一天我感受到上帝的存在为止。我要告诉他每件事,甚至是我内心的秘密……

这一次,发出质疑声音的是一个8岁的盲童,他的名字叫穆罕默德。

伊朗有着严格的电影检查制度,同时又有更加严格的宗教约束,导演可拍的题材十分有限,儿童题材由此成为选择。也由此,观众在好莱坞电影里司空见惯的“暴力、色情、科幻、灾难、恐怖、歌舞”等等噱头成分在伊朗电影中几乎从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单纯安静的意念”;伊朗电影也被西方电影界称为“简约主义电影”,往往有“仿佛使人的心灵返回到了古代纯真年代”的效果(张冲:《简约之下的宁静——记伊朗电影的崛起》)。以孩童为主角,以乡村场景为主要表现空间,同时又有着宗教意蕴的《天堂的颜色》诞生于这样的约束与单纯并存的文化之中。

前文提及的盲童穆罕默德对于主的质疑出现在电影的后半段。其时,他已经被父亲送到一个盲人木匠家里学手艺——因为“急于再婚”的父亲(盲童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要摆脱他这个“生活累赘”。不过,这个“累赘”在电影里是善良而纯净的——他以一种主动的姿态,“不停地伸出手”去感受这个由主所创造的世界。在众多细节表现中,有两个尤其富有意味。

一个是电影的开头部分,穆罕默德一个人坐在小树林旁的长椅上等着父亲来接他回乡下和姐妹们一起去度暑假。其他孩子都被父母接走了,他还在等——父亲其实并不想接他回去,他满脑子想的是娶一个女人。小树林旁,有园丁浇水的声音,有鸟的叫声——有一个声音听起来是急促而凄切的,还有,猫的叫声——直觉告诉他,一只幼鸟从巢里跌落下地,它正面临着被猫吃掉的危险。于是,他站了起来,摸索着朝幼鸟的声音走去,一边走,还不忘从地上摸起一个松子球朝猫扔去。终于,他抖抖嗦嗦地在满地的树叶中摸到了幼鸟。树上还有鸟叫的声音,他知道那是鸟巢的位置——他轻轻地将小鸟放进了衬衣口袋,然后开始爬树。树干粗壮、光秃,他那双小腿在树干和空气中用力蹬,——那情形,仿佛被救的不是那只幼鸟,而是这个“看不清”世界的孩子——小鸟安然无恙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另一个富有意味的镜头是盲童学校放假,穆罕默德回到乡下(父亲试图让他留在盲童学校的想法被老师拒绝),正常孩子的学校却还没有放假,姐妹们带着他到小学去上课。老师让一个孩子读课文,“……太阳照耀了地球……”穆罕默德正好也学过这一段,他马上纠正道:“不是照耀,是照亮。”或许,那些正常的孩子真的读错了,或许,它只是老师在教盲童时的一个有意的改动:“亮”,对于有着一双正常眼睛的人来说是廉价的;对只有一双盲瞳的人而言,则是整个世界。什么东西可以照亮他们的内心?光?知识?主之爱?

穆罕默德被送到盲人木匠家之后,“天堂”并没有出现。盲人木匠倒是一位不错的师傅,初次见面时,他就摸着穆罕默德的手说:“这双手告诉我它会很多东西。”在雕刻的时候,他也没有刻板地要求穆罕默德做什么,而是先捉来一只活生生的鸽子,然后才拿来一个雕好的模型,让他用心去“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这种方式,正如盲童学校的老师所说的一样:“主是不可见的。无所不在,你能感觉到。你用指尖了解。”

不过,此时镜头更多地对准了父亲,那个“又穷又困的男人”。这可理解为一种叙述技法。在现实生活之中,每一个体都是生活在其他个体周围的,将镜头持续性地对准单一的人物固然容易加深观众对于他的印象,但也往往造成某种偏狭——遮蔽人物周围的其他东西,比如其他相关人物的处境,以及这种处境(特别是困境)对他的实际生存境遇的影响。换一个角度说,在同一环境之中,不同人物的故事其实是具有某种同一性的,它们都呈现的不过是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

盲童的父亲其实也有着“主”不能缓解的苦衷:他自幼就没有了父亲,没有得到过父亲的关爱,甚至,每每想回忆的时候却“几乎回想不起他”;他的妻子已经去世多年,他渴望着再找一个:“现在要照顾盲童,自己老了就没人照顾。”而为了这门亲事,他不得不把穆罕默德送走——可见,他的内心也被“谁能帮我?谁能关心我?”之类的问题紧紧地纠缠着。也因为这个缘故,当他那年迈的母亲因为爱孙穆罕默德被送走一事而气愤得离家出走时,他不仅没有阻拦,反而站在大雨里冲着笃信主的母亲发出了一连串的质问:

为何你那万能的主无法帮我脱离此困境?为何我该感激?为了我不曾拥有的东西?为了我的困境?为了我的盲童?为了我那失去的老婆?……

结果呢,疼爱穆罕默德的奶奶因为出走途中的大雨,感染风寒而死;父亲的婚事也因这种不吉利的事而不得不告吹——这个伤心欲绝的父亲选择了把穆罕默德领回家……

“回家”的旅程却是更为绝望的:因为多日来一直下着大雨,在经过一座木桥时,桥突然断了。这似乎是父亲潜意识里的一种希望?牵马的父亲走在前面,他牵着绳子过去了,坐在马上的穆罕默德连人带马却一起掉进了激流。但父亲仍然被儿子坠河吓呆了。很快,他跳进激流一路追赶——在某一片刻,他曾经看到了穆罕默德的鞋子,在不可即的前方;在经历无数个旋涡无数次挣扎之后,最终,他在海边一个大木头旁看到了他,小穆罕默德,一个比大木头还要小得多的身躯——“回家的旅途”最终成为一场厄运,无助的父亲抱起了小穆罕默德(他在想什么呢?他会想什么呢?)

让人震撼的是,那只像是悬在身体之外的小手上,却开始慢慢地、神奇地发出了光——那就是天堂之光?

那就是天堂的颜色,以虚幻之光消弭现世长久的苦痛?或是把它看作为一种现世的疑惑,它是以反诉的方式来指控这个神性“贫乏的年代”?或者,是要表达一种“寻找并感受的立场”:天堂总不是现世的,它需要不断地寻找和感受,像小穆罕默德一样,虽然生活在一个“黑暗的世界”,但聆听了“老师”的指示,“不停地伸出手,直到有一天我感受到主的存在为止”?——而唯其“黑暗”,才需要不断地寻找;寻找的路途之中虽有挫败,但唯其如此,才可超脱这种“黑暗”?

谁能知道答案呢? [5]

§ 基本信息

更多外文片名:

Rang-e khoda

The Color of Paradise .....(USA)

The Colour of Paradise .....(Australia)

The Rang-e khoda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制作公司:

Varahonar Company

发行公司:

Amuse Video Inc. [日本]

安乐影片有限公司 EDKO Film Ltd. [香港] ..... (Hong Kong)

Eurocine [阿根廷] ..... (Argentina)

Mars Distribution [法国] ..... (2006) (France) (theatrical)

索尼经典 Sony Pictures Classics [美国] ..... (2000) (USA) (subtitled)

§ 上映日期

伊朗  1999年2月8日 ..... (Fajr Film Festival)

加拿大  1999年9月1日 ..... (Montréal Film Festival)

加拿大

1999年9月14日 ..... (Toronto Film Festival)

美国

2000年3月31日 ..... (Los Angeles, California)

美国

2000年3月31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香港

2000年4月21日 .....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日本

2000年5月13日 ..... (Tokyo)

瑞士

2000年7月27日 ..... (German speaking region)

澳大利亚

2000年9月7日

香港

2000年10月19日

瑞士

2000年12月20日 ..... (French speaking region)

法国

2001年1月24日

马来西亚

2001年3月8日

德国

2001年3月29日

阿根廷  2001年4月26日

哥伦比亚

2001年5月17日

波兰

2002年4月12日

匈牙利 2002年11月16日 ..... (Iranian Film Week)

希腊

2002年11月29日

西班牙

2003年4月30日

挪威

2004年4月27日 ..... (Kristiansand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Film[6]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