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安博物馆
释义

§ 简介

古建筑模型以“古都西安”为题,以西安作为十三王朝的古都、一千多年建都史为主线,以历代文物的展示为基础,突出反映西安的都城发展史和都城社会生活状况。展厅面积约2485㎡,陈列文物660余件组。

在“古都西安”的总标题下,又分为“千年古都”和“帝都万象”两部分。“千年古都”部分,以“西周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隋唐长安”、“明清西安”为章节,集中反映历代都城规模、格局以及唐代以后,城市的发展变化情况;以模型、图板等形式,突出了城市规模及重要的宫殿建筑。在模型制作方面,特别突出了隋唐长安城,同时还制作了汉长安城、宋元城、明清西安城的模型等,突出了对城市发展史的展示。“帝都万象”部分,以“周秦文明”、“汉唐风采”、“府城华章”分为三个章节,以各个历史时期文物的基本用途为组合,从不同的侧面再现出帝都生活的万千气象。

§ 详介

西安博物馆近景博物院收藏了西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13万件,其中拥有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4400件,并有相当一部分文物出土于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朝代,形成了文物等级高、代表性强、影响面广的藏品特点。博物院使用了反映当今高科电子技术及影像、声像技术的展示手法,首次展出各类精品文物2000余件。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陕西省各类博物馆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人们到博物馆去感受历史、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宝鸡市、商洛市、咸阳市、榆林市各文博开放单位以及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向公众免费开放或限量免费开放,汉中市、铜川市、西安事变纪念馆针对未成年人将举办多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实践活动,邀请青少年来馆参观,进行专题讲解,开展知识讲座。同时,投资2亿多元建成的西安博物院也正式开馆迎客。

陕西省是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外博物馆数量最多的省份,截至今年4月,陕西省博物馆共有153座,其中国有博物馆、纪念馆138座,非国有博物馆15座。西安博物院位于西安城南,占地约245亩,院址以唐代著名的小雁塔、荐福寺为中心,形成一个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公园为一体,文化气氛浓厚的历史文化场所。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公元707-710年),本名“荐福寺塔”,是唐代长安著名寺院荐福寺的佛塔,塔身原为方形十五级密檐式砖塔,在明代的几次地震中,塔顶部的十四、十五两级被毁,塔身也经历了裂而后合奇迹,被称为“雁塔神合”。现存的小雁塔为十三级,高约43.4,底层边长11.38米,保持了唐代初修时的风貌,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荐福毁于唐末战乱,现存的荐福寺为明清两代重修,寺内古建筑群大体延续了明代正统年间重修时的布局,规模严整,殿宇建筑集中在山门直对小雁塔的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钟鼓楼、慈氏阁、大雄宝殿、藏经楼、小雁塔、白衣阁等。在西安博物院的建设过程中,沿小雁塔、荐福寺的中轴线向东西两侧进行了扩展,进行了大面积的园林绿化,修建了人工湖,改造了基础设施,极大的改善了小雁塔与荐福寺的周边环境,形成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城市园林新景观。博物馆作为西安博物院的主体建筑,由著名设计大师张锦秋主持设计,2004年在新闻媒体发起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西安未来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博物馆的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陈列面积5000余平方米,其余为文物库区及公共活动区。

§ 专题陈列

西安博物馆陈列品长安佛教造像艺术专题陈列以“宝相庄严”为题,以佛教石刻造像为主、辅以金铜造像等佛教文物,介绍长安佛教的基本情况,突显长安佛教的重要历史地位,集中反映长安佛教的空前盛况。展厅面积640㎡,陈列文物120余件组。

古代书画艺术陈列以“三真六草,镂月裁云”为题,在近万件收藏作品中,选择了100余件书画作品,作为专题陈列,展厅面积759㎡。玉器专题陈列以“天地之灵”为题,将各时代玉器按用途分类组合,展示古代玉器精品。展厅面积353㎡,展示文物约120余件组。印章专题陈列以“颗粟大千”为题,将历代印章按用途分类陈列,如官印、私印等进行展示。展厅面积353㎡,展示文物200余件。

唐佛艺术室陈列有国宝级文物十余件,金棺、银椁、舍利等珍贵文物。它于1985年5月5日出土于唐代庆山寺遗址,同兵马俑,铜车马同被称为陕西西安近年来三次重大考古发现,随之出土还有一百余件佛教文物珍品,释迦如来佛真身舍利,雕刻细腻的舍利宝帐,形神独具的唐三彩狮子等。秦始皇陵秦佣艺术室陈列有1974年最先出土的秦兵马俑,被专家们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再世的先遣兵士,它们的问世,揭开了二千多年前秦始皇帝陵地下神秘兵阵布局的序幕,为世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史料。周秦艺术室陈列有西周、秦代文物一百余件,秦始皇陵出土的我国最大的瓦当王陈列于此展厅,汉、唐、元艺术室陈列有汉、唐、元文物百余件,其中形象逼真的骑马佣展出此厅。除西安博物馆、市考古所收藏的文物外,西安市属各区县也收藏有2万余件文物,其中不乏稀世珍品。在开馆之际,西安博物馆在西安市属各区县的文物藏品中选出160余件组,利用654㎡的临时陈列厅,以“京畿遗珍”为题,首次以区县为单位进行集中展示。

§ 文物鉴赏

三彩凤首壶

三彩凤首壶名称:凤首壶

时代: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尺寸:高32.5厘米 最大腹径13.5厘米

来源:1959年西安市三桥蔺家村出土

小口,口下有一凤首,长颈,扁腹,高假圈足,呈喇叭形,单把,通体施绿、褐、黄等釉彩,腹部的两面均有浅浮雕纹 饰,,一面是凤鸟纹,站立于花叶上,昂首挺胸,双翘向上扇动,尾羽上翘,一足抬起,若跳舞状,另一面为骑马狩猎纹。

八瓣仕女狩猎纹银杯

八瓣仕女狩猎纹银杯名称:八瓣仕女狩猎纹银杯

时代: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尺寸:高4.5厘米,口径9厘米

来源:1980年西安市火车站东出土

口为八连瓣,腹壁也呈八瓣形,单柄,圈足,足已脱落。外壁通体鎏金刻花,八瓣上部各为一组狩猎纹与仕女图相间围绕一周,下壁为八莲花瓣托扶。单柄分两部分组成,上部分为近似三角花叶形,上刻鹿纹,下部圆环与上部连接组成, 圆环仅能容一手指,下部可用手指托扶,使用方便。腹部人物纹样,由左向右,每瓣纹饰为在花丛中有三仕女,两个漫步聊天,一个扑捉花蝶嬉玩;骑马狩猎人,手持绳圈高举,策马飞驰,追赶两只野兽;一仕女手举婴儿,旁站立仕女手持团扇戏弄婴儿,另一仕女双手高举,准备接抱婴儿;骑马狩猎人,手持鞭追赶两只野兽;在花园中,仕女双手抱盒等候;狩猎人骑马飞奔,回身拉弓射猎猛虎;舞乐图,一仕女翩翩起舞,其旁两仕女坐在凳子上,一个吹笙,一个弹琵琶奏乐;狩猎人骑马急转,追赶两只猛兽,近圈足处有一圈相同如花叶纹饰。内底为波涛海水,水中有三条鱼围绕瑞兽竞游,即海水瑞兽游鱼图。

张大千仕女条

张大千仕女条名称:张大千仕女条

尺寸:118*36厘米

说明:仕女身着白衣白裙,蓝色披帛,左手置于胸前,右手腹前下垂。右上书“寄以梅君夫人清鉴,大千张季” 朱印叄枚,左上书五言绝句一首《大千居》

金虎符

金虎符名称:金虎符

时代: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尺寸:长4.8厘米,高2.3厘米

来源:1979年陕西省凤翔县出土

金质,作卧虎状。巨目大耳,龇牙,四腿曲卧,长尾上卷,通体纹饰为凸雕合阴刻,器背面有扣槽,体形小,但制作精美,雕刻生动,造型雄奇,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似为仿虎符之作。虎符,也称兵符,起源春秋战国时期,迄秦汉继续使用,到隋及以后还有使用,唐用鱼符,宋有虎豹符,明为金牌。虎符是我国古代封建皇帝授予臣属们兵权后,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多以青铜或金铸造,也有用玉、竹、木制造。符中剖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一般右半部由中央保存,左半部发给统领军队的将军,使用时两半互相符合,验证后表示命令真实可信。在文献上曾有记载,“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一段历史说明兵符的重要作用。目前发现虎符有:1975年陕西西安郊区山门口出土的秦国杜虎符,铜质,符内有错金篆书40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兴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翳。”从而可知虎符的性质、作用和各种符的职权范围,另外还发现秦新虎符,秦阳陵虎符,均有铭文。从铭文中可知上述三件铜铸虎符的时间及国属。金虎上没有铭文,其出土地点是凤翔县虢镇,原是先秦所辖区域,另外从造型特征看,属春秋战国时期,因此推断此符为早期形状。

王精金印

王精金印名称:王精金印

时代: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尺寸:长1.1厘米,宽1.1厘米

钮宽0.7厘米,钮高1 厘米

来源:西安市沙坡出土

印型为立方形,龟钮,龟背突起,高鼻张口,睁目昂首,背部刻有六边几何纹饰,在六边形内与周围又刻连珠纹。龟四足上布满圆点纹,制作精细,既写实又夸张,以形传神,将龟的硬壳和具有弹性四足的质感都刻划出来,底部有“王精”篆文二字。印章上的龟纹为吉祥动物,龟是四灵之一,四灵有龙、凤、龟、麟。龟兆吉凶。“龟之言久也,千岁而灵,此禽兽可知吉凶也。”柳氏《龟经》“龟一千二百岁,可卜天地终始。”因此,传龟能卜凶吉,寓意长寿,故龟是我国古代常见的一种装饰。王精金印上的龟钮是吉祥的象征,在汉代的印章上,很多印上的钮为龟,古代也常以龟蛇合为一起,称为玄武,它能捍难避害,寓意吉祥。

§ 博物馆景点

西安博物馆孔庙孔庙

西安孔庙,唐时在尚书省西隅国子监附近。宋代几经搬迁,崇宁二年(1103)虞策将文庙、府学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博物馆现址,使文庙、碑林、府学同在一处。据《京兆府重修府学记》碑载,这时的文庙:“总五百楹,宏模廓度,伟冠一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孔庙现保留的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明成化十一年(1475)《重修西安府学文庙记》云:“扩其旧址,首建大成殿七间,崇四丈有五、深五丈,袤九丈有二。两庑各三十间,崇深视殿半之,袤且数倍。次作戟门,又次棂星门,又次文昌祠,七贤祠、神厨、斋宿房、泮池。

碑刻

碑刻萌芽于甲骨泯灭、钟鼎衰微的先秦,形成于汉代,其完整形制包括碑阳、碑阴、碑侧、碑额,以及唐以后出现的碑趺。碑刻按形制与文字性质分,主要有碑、墓志、石经、刻帖等品类。碑在碑刻中居于主流,其中又以墓碑和寺观祠庙碑为大端。西安碑林所藏前者以晋《司马芳残碑》、前秦《广武将军碑》、隋《孟显达碑》、唐《皇甫诞碑》、《颜勤礼碑》、《不空和尚碑》、《玄秘塔碑》等为代表,后者以前秦《邓太尉祠碑》、北魏《晖福寺碑》、《集王书圣教序》、《大秦景教碑》、《孔子庙堂碑》、《颜氏家庙碑》、《迥元观钟楼铭》等为典型。

石刻艺术

石刻艺术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石刻属于雕塑艺术,是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陕西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历史上有十多个朝代在此建都,遗留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石刻文物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古代石刻种类齐全,时代序列较完整,特别是汉唐石刻气势雄浑,生动精美,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大致可分为陵墓石刻、宗教石刻、其他石刻三类。

§ 旅游提示

门票:50元,学生票25元,1.2米以下儿童25元。

公交:五龙专线、18、203、204、218、407、410、713、720、游7(夏家庄)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9: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