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贵州地质博物馆
释义

贵州地质博物馆贵州地质博物馆是中国的省级地质博物馆。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其前身为1958年建立的贵州省地质局陈列室。1966年以后近3000件地质标本全部散失,1980年重新筹建,1985年建成贵州地质博物馆。

§ 简介

该馆收藏有各种地质标本4000余件。其中有独具特色、驰名中外的辰砂晶体、晶簇和块重达数百千克的汞矿石,晶体大而完整的萤石、冰洲石、方解石、重晶石、晶簇状水晶,中国首次发现的超微细粒金矿石及以它为原料提炼出来的黄金,泥盆系的包阳鱼、石炭系的大型贵州珊瑚、中生代的胡氏贵州恐龙化石等。

贵州地质博物馆该馆现设有矿产资源、古生物等陈列室及科学普及橱窗,并及时举办了有关专题展览。矿产资源室主要陈列有能源矿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土金属、特种非金属、化工原料、冶金辅助原料、建材等8类,计有40多个矿种、300多件标本及产品,其中以汞砂矿、磷矿、铝土矿、锰矿、锑矿、煤矿、超微细粒型金矿等最有特色。古生物室主要陈列有" class=innerlink>三叶虫、笔石、珊瑚、腕足类、头足类、脊椎动物、植物,以及微体古生物等10多个门类的化石标本。其中以晚古生代的珊瑚、腕足类化石发育最为良好。

§ 汞矿石

汞的主要矿物辰砂,在中国古代称丹砂、朱砂或石朱砂。宋代以后,因主要产销市场在湖南辰州(现名为沅陵),故得名为辰砂。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汞矿最早的国家,据考古资料,在仰韶文化层和龙山文化层里,均发现“涂朱”(砂)遗物,因此中国利用汞的历史,可以追溯至5000年前。从殷开始,丹砂被用作颜料;春秋战国以后,又在炼丹术和医药方面得到了应用,并开始用以提炼汞;有关汞同硫合成丹砂、汞同铅形成铅汞齐等记载,见于汉代魏伯阳《参同契》 、晋代葛洪《抱朴子》等著作;宋代的《金华冲碧丹经秘旨》和明代的《天工开物》 ,均有记述了炼汞技术及其设备。由此可见,中国对汞的开采利用,比国外利用汞矿最早的希腊人和罗马人还要早1000多年。

贵州地质博物馆近代中国汞矿的地质调查、勘探、开发利用,1919~1949年先后有翁文灏、乐森王寻、王曰伦、熊永先、吴希曾、田奇王隽、刘国昌、周德忠等20多位地质学家对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湖北、甘肃等地的汞矿进行了开创性的地质调查和研究,著有简报或论文。40年代,资源委员会对一些汞矿产地进行探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于50年代开始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探和开发工作,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的主要汞矿生产国之一。

§ 地质标本

胚胎化石群

早在1998年,我国科学家就在贵州瓮安发现了5.8亿年前的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化石群。美国华盛顿邮报在当日发表专评,称这一发现意外地打开了通向地球生命一个神奇而关键时期历史的窗口……这一发现被国际科学界誉为本世纪进化生物学最重要的科学进步之一,将在科学界激起涟漪……

1998年之后,我国科学家对瓮安动物化石群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均远教授和他的同事经历了近6年夜以继日的努力,通过对最近发现的近10块保存精致的两侧对称动物化石的研究,终于在两侧对称动物起源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

贵州地质博物馆化石发现于贵州瓮安前寒武纪陡山沱组瓮安含磷段。由于当时所发现的这一动物化石很小,只有0.2毫米,它所生存的时间又非常特殊,相当于我们地球雪球事件的严寒刚刚过去、早春刚刚来到的瞬间,于是陈均远等将这一古老的动物命名为“小春虫”。

尽管这一古老动物个体很小,却保存了一对体腔、成对排列的感觉窝等两侧对称构造。这是迄今为止已知最古老的真体腔两侧对称动物的化石代表。这一动物消化道前端具有向腹部开口的口部和紧接口之后的咽道,咽道由多层构造的咽壁所包绕。这一动物构造复杂性表明它已经处于成年期的发育阶段。

真体腔动物的起源至今仍是科学之谜。这一化石的发现为探索真体腔动物的起源提供重要的线索,表明真体腔很可能是两侧对称动物的一个古老特征。

实体化石

贵州地质博物馆我国贵州震旦系陡山沱组上部,年龄大约在5.8亿年左右的又一个化石宝库——江口翁会,发现了一个可能代表新的动物门类的实体化石。以往在贵州著名的瓮安生物群中曾经报道过最古老的化石动物群,包括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等早期动物类群,但大多是以动物卵和胚胎的形式保存的,只能借助显微镜才能研究它们的形态特征。而新发现的动物实体化石,可使早期动物的研究、探讨放大到厘米的尺度,让人们可以直接目睹伊迪卡拉纪早期动物的风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唐烽、尹崇玉研究员等与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史蒂芬本格森院士合作研究的论文“华南伊迪卡拉纪的八辐射螺旋动物”刊登在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学报》 (英文刊)2008年第一期上。

新化石发现于陡山沱组上部的黑色泥质页岩中,呈黑色的碳质压膜保存。它的形态为椭圆的盘形,直径25–31毫米,在微体动物统治的早期动物世界里,属相当罕见的巨型动物。它们具有八条侧缘平滑、呈螺旋状向外辐射,并被压扁的碳质旋臂,排列规则就像螺旋星系——“仙女座大星云”中的旋臂一样,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八辐射动物的祖先。

八臂仙母虫

八臂仙母虫的旋臂是致密的碳质实体,最大宽度可达2毫米,厚度接近1毫米,表明这些旋臂在生命体活着的时候是圆柱状的。旋臂的近端汇聚在盘体的中央,远端互相叠置,并在盘体边缘形成封闭的环状。经显微镜下仔细观察,确认化石体可能被封闭在一个包膜中,这种有限生长的体态证明它们是成体化石。并进一步认为,可能有一个扁平的膜囊结构包裹着旋臂,旋臂间隙中充满流动的有机质,导致包膜没有折叠或开裂等现象的保存。然而,在化石体中央没有口孔或触手等构造的保存。另外,在旋臂边缘和化石体周缘也没有发现任何纤毛保存的痕迹

贵州地质博物馆正是由于八臂仙母虫缺乏水母一样的适于游泳的纤毛或伞状缘膜,并且旋臂是致密实心的,所以,研究者认为它们很有可能不是一个远洋浮游动物,很可能是营底栖生活的动物。因为,绝大多数水生动物都没有浮游的器官,所以缺少浮游器官或缺少适应主动游泳的证据,最可能的解释是这种生物为底栖生活方式。

另外,由于没有保存口孔或触手等构造,目前还无法推测该生物是如何取食的,所以中央盘体和旋臂的功能也不能确定。由于这些原因,要想确定这些性状简单的八臂仙母虫的确切分类位置是相当困难的,它们与现生动物门类几乎没有可对比性。目前,真正八辐射对称的体态仅在栉水母动物和腔肠动物的八射珊瑚中可以见到,不过它们在个体发育中也出现两侧对称的体制特征。例如:现生的栉水母动物由八列附着密集纤毛的栉板包围形成,体现出明显的八辐射对称性,但每条栉板都呈两侧对称的特点。

八射珊瑚有八条触手和八瓣肌肉质肠系膜分隔的体腔。上述两类动物的化石记录稀少,在寒武纪的页岩中曾有八辐射栉水母动物化石的报道。然而,古生物学家基于种系发生的解释预测在新元古代应该出现八辐射的后生动物。但是,将八臂仙母虫与上述这些八辐射形态生物类别进行比较,还存在不少疑问。例如,其旋臂呈现杆状实心的碳质实体,缺失象栉水母动物那样整齐排列纤毛的栉板。又如,仙母虫旋臂在中央汇聚,这一特点又难与八射珊瑚的肠系膜和腔肠动物的生殖囊相比较。

球状胚胎化石

贵州地质博物馆目前,比较公认的最早后生动物化石记录是华南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发现的球状胚胎化石,年龄接近630百万年。但是,这些化石仍有多种解释,最近的一个观点认为它们代表巨大的硫化细菌,与现生的一类硫细菌非常相似。然而,这种解释引发了更多的争论,原因是被推测的动物胚胎类型,一直没找到成年个体或者成长阶段所对应的化石记录。旅美学者肖书海等认为陡山沱组螺旋状缠绕的胚胎化石表面具螺旋孔洞特征,可能与管状分枝的后生动物有关。但是,由于没有发现胚胎和成体之间的化石类型,这种推测是十分牵强的。

目前,从陡山沱组中新发掘的这类宏体化石,与上述更老的胚胎化石具有共同的螺旋特性,使研究者相信它们很可能代表那些具螺旋特性胚胎化石的成体阶段。它们共有的特征是螺旋状体制,既与软体动物胚胎发育中的螺旋式卵裂不相同,又不存在于其它后生动物中。如此规则相似的螺旋式结构,可能标志着多细胞生命的一个未知的新分支,它们在个体发育的很早期就建立了螺旋式排列和生长的体制。可能在大约6.3至5.5亿年期间的伊迪卡拉纪,地球表面的浅海中曾经生活着一个新的后生动物基干类群,它们代表早期动物系统树上的一个新的进化分支

加拿大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汉斯霍夫曼教授认为,在同时代的地层中尚未见过与八臂仙母虫类似的化石。不过,本文作者一致认为,它们与澳大利亚南部出土的典型伊迪卡拉生物群成员之一——三星盘虫 (Tribrachidium) 有一定关系。

三星盘虫

贵州地质博物馆三星盘虫是钱币大小的盘状印痕化石,在南澳的伊迪卡拉纪地层中曾发掘出很多这样的化石。其三条辐射臂自中心也呈螺旋状展开,但与八臂仙母虫相比旋臂形态更为复杂,中央有鳞球状的凸起,由此辐射分叉出旋转对称的辐射臂,这种特征与伊迪卡拉纪末期和早寒武世地层中出现的三射旋转对称的三叶动物化石,特别是两类具辐射分叉的臂状结构的盘状化石Albumares和Anfesta可能关系密切。最近有消息说,在澳大利亚时代相当的地层中也发现了与新化石极为相似的印痕化石。因此,“八臂仙母虫的发现还具有重要的地层对比意义,它不仅找到瓮安生物群胚胎化石与庙河生物群宏体碳质压膜化石的有机联系,而且搭建了与澳大利亚典型伊迪卡拉生物群对比的桥梁。”,中国地质科学院尹崇玉研究员说。

瓮安生物群

华南伊迪卡拉纪由老到新先后发现,大约6.3-5.8亿年的瓮安生物群;大约5.8-5.5亿年的庙河生物群和大约5.5-5.42亿年的西陵峡生物群或高家山生物群。但迄今为止,在我国与典型伊迪卡拉生物群相类似的化石仅发现一例,即湖北三峡灯影组石板滩段发现的宏体化石拟恰尼虫(Paracharnia)。

贵州地质博物馆典型的庙河生物群发现在湖北三峡地区陡山沱组顶部黑色页岩中,包括众多分枝的多细胞藻类和推测为后生动物的宏体化石(见生态图),还包括一种具螺旋臂的印膜化石,当时研究者认为是遗迹化石,定名为旋掘迹(Eilscaptichnus)。这次八辐射螺旋动物实体化石在相当于“庙河生物群”的层位首次发现,不仅重新认定了“庙河生物群”中的八旋痕迹化石为八辐射螺旋动物化石的真实属性。而且,由于辐射对称动物为典型伊迪卡拉动物群的重要成员之一,从而为我国震旦纪陡山沱晚期出现的生物群与澳大利亚典型伊迪卡拉生物群对比提供重要依据,也可望对大陆漂移研究及华南板块与澳洲板块的联系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在陡山沱组发现如此规则而独特的宏体化石确实令人惊奇。具八个螺旋辐射臂的翁会标本,不论它最终的归属如何,都将支持这样的观点,即后生动物的体制类型(包括螺旋动物、辐射动物和两侧动物门类)的分化可能发生于6亿年以前的伊迪卡拉纪早期”,唐烽研究员这样总结道。

§ 动物化石

位于黔、桂、滇三省交界处的绿荫村是黔西南州顶效镇附近的一个小山村,但是它在我国古生物研究领域却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故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先生描述的中国第一件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胡氏贵州龙的标本就产自这里.1957年,地质博物馆的胡承志先生在村后的小山上采集到一批小型爬行动物化石,经杨钟健先生研究后命名为胡氏贵州龙.这是一些三叠纪中期的小型肿肋龙类,类似的化石此前仅发现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地区.此后几十年中,绿荫村及其临近地区不仅出土了大量的贵州龙化石,还发现了一些大型的幻龙类.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这里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工作,陆续发现了大量的海生脊椎动物化石,包括众多门类的爬行动物和鱼类.

§ 龙古生物化石

贵州地质博物馆贵州龙是生活距今2亿4千万年前的水陆两栖爬行类动物。早在1957年5月,贵州地质博物馆胡承志从云南到贵州,在黔西南顶效绿荫村发现该动物化石,后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杨钟健教授研究,命名为“贵州龙科贵州龙属胡氏贵州龙”。此后,国内科研人员在同一地区采集到大量贵州龙化石的同时,又发现不少鱼类化石,经研究分别命名为“东方肋鳞鱼”、“贵州中华真鳄鱼”、“兴义亚洲鳞齿鱼”等。现保存在州市有关部门的龙、鱼化石藏品近千件。1995年4月下旬,经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亲临鉴定,将其中226件定为国家级珍贵文物,其中一级龙化石17件,二级35件,三级112件;二三级鱼化石62件。

《光明日报》于同年5月2 7日头版头条作了报道后,国内外广播、电视、报刊亦作了报道,贵州龙动物群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在顶效贵州龙景区,占地11亩、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贵州地质博物馆已经竣工并对外开放。其馆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科学家欧阳自远所题。馆内不仅陈列已经出土的各类贵州龙动物群化石和岩石标本,而且还用图表模型和现代声、光、电技术,表现地质构造、地壳、古地理概况等种种地质现象、规律;在绿荫村贵州龙出土量最多的山上,将建立贵州龙现场科普馆,建立贵州龙化石遗址保护区等。

§ 海生初龙类爬行动物化石

贵州地质博物馆据了解,这种被命名为“混形黔鳄”的动物是早期初龙类中首次被描述的海生类型,这一发现打破了古生物学界长期以来“槽齿类没有进入海洋”的结论。专家称,这是初龙类或者说爬行动物首次占据这种“生态位”,混形黔鳄绝灭数千万年后,部分鳄类才再次采取了类似的生活和运动方式。该研究是中科院古脊椎所和贵州、台湾以及加拿大华人学者联合完成的。

据悉,初龙类是爬行动物演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类群,其复杂而多样的早期门类繁盛于2亿多年以前的三叠纪时期,一般被通称为“槽齿类”,后来的 恐龙、翼龙和鳄类等中生代爬行动物的主要门类都是初龙类的重要分支。长期以来,除了个别生活于淡水环境,如河流、湖泊中的属种,“槽齿类”基本属于陆生动物。古生物学家曾经发现过海相地层中保存的“槽齿类”化石,但是这些化石都比较残破,并且本身没有明显适应于水生(海洋)环境的特征,因此都被认为是动物死亡以后被冲刷到海洋中保存成化石的。最近,中国古生物学工作者首次发现了海相地层中保存的“槽齿类”完整骨架,并在化石上找到了一系列的水生特征,打破了古生物学界长期以来“槽齿类没有进入海洋”的结论。

该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古脊椎所李淳介绍说,标本是在贵州省盘县的三叠纪海相地层中发现的,包括两具基本完整的骨架和一个单独的头骨。这些标本表现出一些非常奇特的性状,如果不是发现多具相互关联的完整骨架,甚至会怀疑标本上的不同部位分别属于不同的动物,因此,我们将这个新物种命名为“混形黔鳄”,意思是在贵州发现的具有混合特征的鳄形动物。具体些讲,该动物的头骨、前肢、以及尾部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水生特征,而后肢则保留着典型的陆生动物形态。

贵州地质博物馆对于这种奇妙的截然相反的镶嵌式特征组合,我们只能以新颖的生活方式来加以解释:混形黔鳄生活于大陆或者海岛边缘的浅海环境中,偶尔也可以在陆地上活动。在岸上或者较浅的水中时,它以四足或者两足行走,而在较深的水中,它则通过尾部的摆动快速游泳,捕食猎物。与混形黔鳄同时发现的化石包括大量的小型鱼龙类、幻龙类和各种鱼类。混形黔鳄的牙齿侧扁,边缘带有锋利的锯齿状结构,形同霸王龙的牙齿,无疑是三叠纪海洋里的终极捕食者。这一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完成的。

自1998年以来,我国贵州省的关岭、兴义以及盘县等地相继发现了大量三叠纪不同时期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据李淳介绍,这些化石基本上可以与欧洲的类似动物群相对应。由于后者已经具有百余年的研究历史,因此我国目前的研究工作必须寻找新的方向。该课题组近期发现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化石,日益引起国际古生物学界的浓厚兴趣,相关成果多次在《古脊椎动物学报》 、 《科学》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今年6月,即将在北京召开的第2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已经专门设立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的研究论坛和与之对应的贵州野外考察。

§ 参考文献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25509/56813/101443/119702/7071176.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