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元任 |
释义 | § 简介 赵元任(24岁) 赵元任,1892年出生于天津,曾用名宜重,后即废去,一直名号一致,亦未曾用过笔名,在国外发表论著则用R.R.Chao。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亦是中国语言科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汉语言学之父,中国科学社创始人之一。1982年卒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他的六世祖赵翼是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恩科进士。 § 生平 1892年于天津出生,1900年回常州青果巷。幼时就读于家塾。 1907~1910年在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学习。 1910年为游美学务处第2批留学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1914年获理学士学位。 1915年参与发起中国科学社,同年考入哈佛大学读研究生,修读哲学,并继续选修音乐,191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19年任康奈尔大学物理讲师。 1920年回国任清华学校心理学及物理教授。同年,哲学家罗素来清华参观讲学,赵元任任翻译,陪同罗素周游全国各地,每到一个地方,他就用当地的方言翻译。 1921年6月,他与医生杨步伟结婚。同年再入哈佛大学研习语音学,继而任哈佛大学哲学系讲师、中文系教授。 1925年6月应聘到清华国学院任导师,为当时时称的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中最年轻的一位,指导范围为“现代方言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等。 1929年6月底国学研究院结束后,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同时兼任清华中国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 1932年2月~1933年10月,任清华留美学生监督处主任。 1935年6月,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成立后,该院文科研究所(前身为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即聘赵元任教授为中国语言文学部的名誉导师。 [1] 1938年再次应邀赴美国讲学,从此留居美国,先后任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校教授;曾获文学法学、人文学等博士学位;担任过美国语言学会会长、美国东方学会会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等。 从1947年起,专任美国加州大学教授,1965年退休,任该校离职教授至逝世。 1973年、1981年,两次回祖国大陆探亲访问。 1982年2月25日,在美国病逝。 § 成就 语言天分 1904年12岁父母先后去世,被送到苏州学会苏州话。 1905年13岁回到常州由伯母照管,伯母在福州住过多年,跟她学了一点福州话。进私立溪山学校学英文。 1907年15岁南京江南高等学校预科读书,跟美国人嘉化(David John Carver)学英文,选修了拉丁文和德文,学会了南京话。[2] 在他的《早年自传》(Life with Chaos)里记录了他当年为罗素翻译的故事:“我和罗素一行经杭州、南京、长沙,然后北上北京。我利用这种机会演习我的方言。在杭州我以杭州方言翻译罗素的讲词。去湖南长沙途中,在江永轮上有湖南赞助人杨瑞六,我从他那里学了一点湖南方言。”10月26日晚,我翻译了罗素的讲演,讲完后,一个学生走上前来问我:“你是哪县人?”我学湖南话还不到一个星期,他以为我是湖南人,说不好官话,实际上我能说官话,而说不好湖南话。” 作家吴组缃1930年代时在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读书,第一堂课赵元任点名,看到吴组缃的籍贯是安徽经县。上完课后,赵元任就找吴组缃交谈,并请他到家中作客。就这样吴组缃以后每天下课就到赵家吃饭,赵元任就虚心地向组缃求教安徽方言,一点没有老师的架子。一星期之后,赵元任就掌握了吴的家乡方言。赵元任就是这样随时学习研究中国语言,不耻下问谦虚向学,成为语言大师。 赵元任一生会讲33种汉语方言,会说英、法、德、日、西班牙语等多种外语。他自己说:“在应用文方面,英文、德文、法文没有问题。至于一般用法,则日本、古希腊、拉丁、俄罗斯等文字都不成问题。”。他具有“录音机的耳朵”和学说语言的能力。 音乐创作 赵元任学识渊博,艺术造诣很深。他从小受到民族音乐的薰陶,少年时学习钢琴,在美国留学时曾选修作曲和声乐,并广泛涉猎西欧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他在从事语言学研究过程中,曾到中国各地调查方言,接融了不少民歌、民谣等民间音乐,对中国社会下层生活也有所了解。他在美国留学阶段,即开始从事音乐创作,1915年即发表了钢琴曲《和平进行曲》。“五四”运动以后。他陆续谱写了约100多首作品。其中曾发表过的歌曲40多首、大型合唱曲1首、钢琴小品若干首,分别刊载于《新诗歌集》(1928)、《儿童节歌曲集》(1934)、《晓庄歌曲集》(1936)、《民众教育歌曲》(1939)、《行知歌曲集》和《赵元任歌曲集》(1981),有的散见于报刊。他的不少作品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与民主倾向,在艺术上勇于创新。如歌曲《卖布谣》《劳动歌》《教我如何不想他》《上山》《听雨》《呜呼三月一十八》《也是微云》《西洋镜歌》《老天爷》以及合唱曲《海韵》等,流传至今,成为音乐院校的教材及音乐会上经常演唱的曲目。 赵元任在国内发表的音乐论文有:《新诗歌集·序》《“中国派”和声的几个小试验》、《歌词中的国音》《介绍乐艺的乐》、《黄自的音乐》等。这些文章阐述了他的创作经验和对建立中国民族新音乐的看法,其中不乏独到见解,不仅对当时音乐界有重要影响,至今仍有参考价值。此外,他在国内还亲自演唱录制过唱片《教我如何不想他》与《扬子江上撑船歌》等。 § 子女 1921年6月1日,赵元任和杨步伟各请了一位朋友来聚餐,食毕方拿出结婚证书请二位来客作证人,在极简之中结为夫妇。 育有四个女儿: 大女儿-赵如兰(Iris)1922年4月19日生,拉德克利夫学院中国音乐博士,哈佛大学教授,与夫婿卞学鐄同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二女儿-赵新那(Nova)1923年5月14日生,哈佛大学化学系,长沙中南矿冶学院教授,其夫婿黄培云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三女儿-赵来思(Lensey)1929年6月14日生,柏克莱加州大学数学研究所毕业,出版过23本书包括一些儿童读物,其夫婿波冈维作(Isaac Namioka)为华盛顿州立大学数学教授。 四女儿-赵小中(Bella) 1931年5月24日生,学物理。 [3] § 著作 《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出版社,2002 (1979),ISBN 7100022568。 《国语新诗韵》 《现代吴语的研究》 《广西瑶歌记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