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桥镇 |
释义 | § 概况 金桥镇金桥镇原名金灵乡,以当地金灵庙而得名,1966年9月,寓“人民公社是金桥”之意改名金桥乡。1992年12月,原青山、金桥两乡合并成金桥乡。2001年12月经市政府批准撤乡建镇。全镇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辖6个村,48个合作社,5484户农户,20176人。 金桥地处万盛区西北缘,距万盛主城区21公里。属立体状丘陵地区,海拔高度750——900米,平均气温为15C°。森林覆盖率达45%。该镇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林木茂盛、四季常青,极具种养殖业发展优势。曾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重庆民间吹打乐之乡”等称号。 金桥是全区著名的农产品出产地,境内有1万亩优质稻基地、1万亩蚕桑基地、5000亩市级无公害蔬菜基地,该镇的粮食、蔬菜、肉食品大量运往万盛和重庆,深受顾客青睐,为万盛乃至重庆城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而特殊的贡献。 金桥被区旅游局纳入全区旅游业发展规划,境内有清幽凉爽的青山,秀美安详的九龙湖,优美壮观的栀子林、麻竹林、甜柿林,险峻的流水崖瀑布,清幽的坪上汉代崖墓群等古迹、景点15处。还有近代中国西南著名实业家、爱国主义者、慈善家、教育家——刘子如先生的纪念亭、故居、墓地,先生于近日入选重庆市百大历史名人之一。金桥民间吹打获得“巴渝十大民间艺术”,蜚声市区。 金桥镇自2001年12月建镇以来,镇党委、政府抓住机构改革为契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带领全镇人民坚定不移地实施“做强农业,壮大工业,活跃商贸”的产业发展战略,连续四年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成绩来之不易。工作中,党政领导班子立足镇情,着眼区情,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党的建设这个重点,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 金桥镇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重庆民间吹打乐之乡”、重庆市爱国慈善历史名人刘子如故乡,即将动工兴建的万盛区生态旅游重点工程青山湖水库所在地。两万多勤劳善良的金桥人民在不竭的历史长河中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就了淳朴的民风和丰富的民间文化,有“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誉的金桥民间吹打,著名爱国慈善历史名人刘子如纪念亭、墓地、故居及汉代崖墓群等,既丰富了地区人文资源,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目前,金桥镇正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把金桥建设成为万盛区的“特色农业大镇、边贸集散中心、民间文化之乡和生态休闲长廊”的奋斗目标,全力实施“做强农业,壮大工业,活跃商贸”的产业发展战略,为加快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地区的文明和谐程度而努力奋斗。 § 民间文化 金桥镇“马蹄阵阵,马声昂扬;青山吹打,荡气回肠”。这是原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叶语对“巴渝十大民间艺术”——金桥吹打演奏风格“马风派”的高度评价。 传承百年的民间艺术 南川区金桥镇素以民间吹打闻名渝南黔北一带,1995年被市文化局命名为“民间吹打乐之乡”。全镇现有乐班70余个,从艺农民800多人。尤其是原青山乡邓家、河坝、新村,几乎处处可闻吹打声。 金桥吹打原名“青山吹打”,源于唐宋时期,始兴于明末清初,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金桥吹打不断发展。到清代时期,艺人刘多二创立了“马风派”,后经刘汉卿、向义云、向紫钦、翁庆华几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创新、发展,到解放前后,金桥吹打进入了鼎盛时期,并传播到了四邻,在綦江、南川、巴南等地形成了几个分支。几百年来,这种民间艺术几乎渗透到我区民众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直到今天,在我区民众的婚丧、寿庆、节日、赛事等活动上,依然延习了请吹打乐班的习俗。金桥镇巴蜀遗存的文化瑰宝 吹打形式丰富多样。金桥吹打主要乐器有唢呐、鼓、锣、钵。其吹打形式多样,按姿态分为坐打和行打,坐打庄重严肃,行打则活跃欢快;按场面分为普通吹打、“祖师巢”(大场面)和“进贡式”(为达官贵人演出,场面更加讲究);按形式分为合奏、散打、领吹、领打等。 记谱方式国内罕见。金桥吹打的大部分曲牌保留了传统的五声徽调式特点,原始古朴;而所有的曲牌都采用了“锒铛词”记谱,以字代音,在中国极为罕见。 吹打演奏特点突出。金桥吹打具有音正节稳、音质纯洁、清晰清脆、不含混拖拉,具有音域宽、音量大、力度厚、音色明快、穿透力强等特点。尤其是“马风派”演奏,犹如万马奔腾,气势宏大。金桥吹打在吹奏中还拥有自己特殊的换气法,在吹打一些传统曲牌时,一个乐句可长达两分多钟,有的超过五分钟,而吹奏者能借助其特殊的换气法将乐句连续不间断的完成。专家们称其为“巴渝地区的优秀民间音乐,时巴渝遗存的文化瑰宝”。金桥镇逐步复苏的文化遗产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金桥吹打开始走出大山,不断在市内外各种舞台上大展身手,获得了广大观众和专家的广泛称赞。1957年创作的节目《闹春耕》首获市农村文艺调演一等奖,1958年荣获四川省群众文艺会演二等奖;《蛟龙翻身》、《蜜蜂围着菜花飞》、《庆丰收》、《喜鹊牌》、《点江曲》等创作节目连续在省、市各种演出中捧金抱银。1992年、1999年,中央电视台两度来万盛拍摄金桥吹打专题,播出后引起很大反响。特别是现任“掌门人”——75岁的重庆市“民间艺术家”翁庆华老人,和弟子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改编了《花灯》、《朝牌》、《宫堂》等数十个民间传统曲牌,创作了《水上沟》、《青山水落音》、《采桑调》等近百个曲牌,不少曲牌收入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重庆卷》。 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金桥吹打曾一度陷入低潮,许多优秀传统曲牌已开始消失。如《顺天河》、《双飘带》、《牡丹春》、《野马过河》、《孔明碑》、《狗扯腿》等近百个曲牌成了“能吹不能打,能打不能吹”的“跛牌”。为此,区委、区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对金桥民间吹打艺术进行抢救和包装。2002年11月28日,我区正式成立了“金桥民间吹打艺术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其创编的《劳动欢歌》、《山农逸闲》、《卡龙踩山》等节目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并引起强烈反响。2005年,我区金桥民间吹打更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非物资文化遗产推荐名录,金桥吹打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 特色农业 金桥镇优质稻基地一、基本情况 金桥镇现有耕地面积2.8万亩,其中田1.6万亩,土1.2万亩,镇内无任何工业浸染源,土质好、降水充沛,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2004年,我镇种植水稻15000亩,年产水稻700万公斤,其中优质稻种植7000亩,约占42%。特优稻种植500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3%,产量20万公斤。 二、优质稻发展的可行性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由需求型身享受型转变,因此,优质稻销售前景广阔。 通过99年以来的试验,我们先后引进固优8号、中香1号、超泰香稻、泰国猫牙稻、美国茉莉花香稻等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现已基本选育成功,以泰国猫牙稻、超泰稻为主的优质稻为主的优质稻品种,该品种抗逆性强、性状稳定、产量适中,米质优。我们还在逐步引进新品种进行选育,以适应优质稻发展的需要。 三、效益分析 1、全镇形成15000亩优质稻基地后,年产稻谷700万公斤以上,农户收入1500多万元。 2、优质米龙头企业利润可观,优质米以10公斤/箱的标准为例,按目前优质米市场销售价60元/箱,成本在50元左右,年产优质米4500吨,年利润可达450万元。 3、为金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找到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金桥镇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 结构调整 金桥镇金桥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依托项目,狠抓投入,再添活力,促成农民增收、财政增长。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实施“321”工程建设。即建设万亩优质蚕桑、万亩无公害蔬菜、万亩优质稻三大基地;扩展金桥、林家岗两个集镇;壮大一个纸业集团。通过“321”工程建设的有力拉动,农业、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2004年,粮经比例调整为45:55。蚕桑面积扩展到1万余亩,其中密植桑园5200亩,年发蚕种2500余张,产蚕75吨,收入98万元;蔬菜面积1.3万亩,其中市级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年产蔬菜23228吨,收入2438万元,其中以蕃茄、藕、菜椒、蔬菜制种为主,种植面积分别为781亩、593亩、573亩、1186亩,分别增长4.13%、29.48%、10.83%、6.65%;种植水稻1.5万亩,其中优质稻1万亩。金桥蚕茧品质居重庆第二,金桥优质大米在市农展和区首届农展中倍受称赞。笋用竹、油菜、生猪、小家禽、小杂粮比上年均有增长。全镇外出务工3619人,同比增加883人,增长32.27%。农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更加突出,效果更加明显。基础设施呈现新变化。做好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近年来,争取和投入资金600万元,优化以水、电、路等为重点的基础配套设施。全面完成了农用低压电网改造。建成张三塘小流域治理青山村段工程,工程主体部分的4公里路带沟和2.5公里水渠已开始发挥作用。 如今清水在山腰流淌,附近村社4000多人、12000多亩土地将不再“口渴”。高质量完成了“金拱”、“金堰”出境公路改造,正在进行“红石”公路改造,“金拱”公路油化。同时,投入人力物力,改造场镇中心片区危房,实施场镇饮水项目,实现有线电视连网,改善场镇卫生设施,扩大了集镇规模,提升了集镇功能,增强了周边辐射能力。得以优化。带动了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有了新起色。金桥纸业公司是金桥镇“土生土长”的区级优势骨干企业,该公司成功收购南桐造纸厂地面资产,正处于产品升级、技术换代和资本扩张的关键时期;金桥包装制品厂成功租赁南桐纸箱厂生产线,发展前景看好;青山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强,煤矿产销两旺,效益明显;金桥页岩砖厂及其他小型工商企业保持稳中有增,势头较好。2004年实现工业产值3650万元、工业增加值660万元、工业营业收入3650万元、工业利润110万元、工业入库税金190万元,均达到计划指标,分别比上年增长17.52%、20.66%、19.71%、44.74%、25%。 § 城镇建设 金桥镇金桥镇党委十分重视党建工作。首先,抓班子建设。按组织意图,顺利产生了镇党政领导班子;村级班子顺利实施了能者上,失误者帮,平庸者下的大不变、小调整工作思路,选齐配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实施了镇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机关人员优化组合的改革。其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针对金桥外围环境不好、信息不畅、机关干部、村社干部思想观念陈旧的现状,该镇党委抓住撤乡建镇、学教活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整顿机关作风”活动、重大会议精神宣讲等有利时机,狠抓思想发动,要求机关干部内练素质,外树形象。同时,千方百计改善工作环境,下功夫协调对外关系,为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条件和外围环境。第三,抓制度建设。完善并认真执行党委会议制度、政府议事制度、财经管理制度、机关管理制度等。倡导有规矩、学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有章可循,依法治镇。党建工作的强化,更新了干部思想观念,提高了理论水平,增强了整个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政府工作的高效运转提供了可靠条件,逐渐形成了团结奋进、务实高效、勤政廉洁的政务环境,镇人民政府成为了对人民高度负责、人民满意的政府。 通过努力,全镇上下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2004年,全镇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3042万元,比计划增加1126万元,同比增长9.45%;乡镇企业总产值4522万元,同比增长25.38%;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962元,增加286元,增长10.69%;一般预算收入158万元,同比增长11.2%;完成财政预算内收入163万元,比计划增加8万元,增长5.16%,完成财政总收入436万元;实现合法生育率94.7%,其他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2005年,金桥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全力实施“做强农业、壮大工业、活跃商贸”的产业发展战略,突出区域特色,增强地区活力,增加农民收入,为把金桥建设成为万盛区的特色农业大镇、边贸集散中心、民间文化之乡和生态休闲长廊奠定基础。 § 经济建设 金桥镇金桥镇把招商引资作为振兴金桥经济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招商引资机构,组建了招商引资队伍,按照“不求所在、但求所有”的思路,摸索规律,寻求突破,营造“尊商、爱商、惜商”的舆论氛围。2004年,完成招商引资300万元,项目3个。 社会事业求发展。全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争取五所希望小学落户我镇,确保全镇五所学校D类危房得以改建,学校面貌持续发生变化,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健康发展,服务质量好,行评满意率高,管理更趋规范。民政优抚工作顺利推进,强化了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冬季征兵任务。文化、卫生、广电、农房国土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 党风建设 金桥镇为深化“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促进干部廉洁从政,推动地区发展,在强化监督制约的同时,金桥镇党委扎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四个一”活动,大力加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 举办一次法制学习。邀请区检察院领导到镇举办预防农村领域职务犯罪专题讲座。主讲人围绕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滥用职权、渎职、玩忽职守、破坏选举等农村基层容易出现的职务犯罪行为,重点讲解了《刑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知识,阐述了职务犯罪的特点和相应的法律处罚。同时,结合近两年我区查办的镇、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典型案件,认真剖析了农村领域发生职务犯罪的原因,提出了预防的对策建议。参加学习的镇、村干部有效地增强了法制意识,提高了预防职务犯罪的意识和能力。 旁听一次法院庭审。组织镇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和各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旁听了区法院对原关坝镇副镇长黄××等镇、村干部套取、贪污工程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款案件的庭审宣判。触目惊心的案件和法庭正义而严厉的宣判,使参加旁听的镇、村干部在心灵上受到了震撼,懂得了在工作中必须依法行政,正确履行职责,自觉防范职务犯罪,树立农村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 开展一次警示教育。组织镇、村干部参观万盛看守所,听取在押人员的“现身说法”。痛彻肺腑的忏悔和电网高墙内的灰色人生,让参观的镇、村干部亲身体会了身陷囹圄、失去自由的可怕,懂得了“戒贪防腐”、遵纪守法就是最大幸福,增强了廉洁自律意识。 撰写一篇心得体会。为确保警示教育入脑入心,镇、村干部结合专题学习、法院庭审和看守所参观活动,围绕“明法纪、促廉政”主题,每人撰写深刻的心得体会,进一步筑牢内心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法纪观念,自觉自省、自警、自励,警钟长鸣。 § 社会事业 金桥镇 1、就业服务 办理失业登记及申领劳动手册;提供就业和职业培训信息;提供职业指导;办理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人员登记;核定再就业特困人员;为农村富余人员出具证明;办理征地劳动力审核及有关农专非手续;为地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 2、社会保障 受理自由职业人员、个体工商户解缴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委托管理征地养老人员;审核办理、发放“三无”对象(无依靠、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及特殊对象(如:纠错、落政等人员、孤老、孤儿、贫困户)定期救济款;审核办理城镇低收入家庭人员的帮困粮油供应卡(绿卡);审核办理社会救助;审核办理、发放支内退休回沪定居人员(支内职工、异地安置退休干部和离休干部、支疆退休人员)的困难补助;审核办理“三家抬”企业的困难职工家属的定期补助;审核办理因某些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家庭的一次性临时补助;审核办理重残无业人员的定期补助等。 3、岗位开发 受理组建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申请;为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从业人员代办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手续;开发公益性劳动岗位,提供保洁、保绿、保安、保养服务,做好就业特困人员托底帮困工作。 金桥镇联帮创业社已在中心内设置:联帮劳务队、公益劳动服务社等项目。该创业社还和社区各方联手,积极开发公益性劳动岗位。 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内还设有多功能培训教室,用于组织各类职业培训和指导。中心内设置的议事厅是社区有关单位和社区各界人士参与就业和社会保险工作的场所,通过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积极挖掘社区资源,寻求社区就业的新途径,探索解决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各类问题的新方法。 金桥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的建立,使金桥镇的再就业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心将努力向“进一门、串百线、联千家、解万忧”的一体化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网络迈进,力争为金桥镇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 相关政策 金桥镇1.凡到我镇投资开发.举办个体私营经济和个体私营者,提供三通条件。 2.镇党委.政府为投资者代办有关手续。 3.凡到本镇投资者,其子女入学享受该镇居民同等待遇。 4.为投资者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 5.为投资者提供热情服务。 §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镇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镇金桥镇地处上海浦东新区中部,南临张江高科技园区,北依黄浦江,西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相望,东接外高桥保税区和港区,是国家级开发区——金桥出口加工区的主要开发区域,行政管辖面积25.48平方公里,辖7个村、7个居民区和1个国际社区,户籍人口总数2.8万余人,流动人口8.7万余人,外籍居住人士3千余人。 全镇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就了一个富有活力、人居祥和、健康文明的现代金桥。在浦东新区新一轮的开发开放中,金桥镇本着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一流的经济,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素质”,以其崭新的容颜,迎接新的挑战,实现新的跨越。 金桥镇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品牌优势,以精深化开发、集约型发展为主线,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围绕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形成了汽车零部件生产、配送、物流研发的全方位、系列化配套格局,其中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上海汽车零部件配送中心企业已经成为通用汽车公司的全球最佳供应商。全镇总体经济实力已名列浦东郊区各镇前茅,人均创税位居上海市郊前列。 金桥镇是一片经济发展活跃的土地,同时,也是一片适宜于居住和创业的温馨家园。具有欧陆风格的现代集镇,生活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百姓安居,镇域内绿化率达到30%以上。碧云社区是上海目前唯一通过国际ISO1400环境认证的居住区域,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人士居住在此。国际化的碧云社区与欧陆风格的金桥集镇已成为上海浦东两张亮丽的名片。 金桥镇农村在经济发展、环境美化、文明创建、民主管理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所有村都创建为市级卫生村,全镇农民每年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费体检,农民年均收入位居浦东郊区各镇前列。金桥镇已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上海市文明镇、上海市扬尘控制区。镇党委连续四届被评为上海市五好镇党委。 金桥人用自己的勤劳、智慧打造了金桥的硬实力,今天,金桥人更是以自身素质提升来增强金桥的软实力。金桥镇的各个村、小区都有健身苑、文化活动中心和市民学校,文明创建率达到100%。金桥书画和金桥合唱已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文化品牌。金桥镇获得了全国体育先进乡镇、全国民间书画艺术之乡的美誉。 § 湖南祁东县金桥镇 湖南祁东县金桥镇金桥镇位于祁东县东南部,全镇辖43个村2个居委会,土地总面积7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179亩。2006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6.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39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093万元,农民人平可支配收入4263元。 金桥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北靠湘桂铁路和322国道,南临衡昆高速公路和湘江航道,省道210线穿境而过。 自从2003年以来,金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镇,构建小康和谐金桥这一总目标,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经济环境政策宽松优惠,社会大局稳定安宁,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镇建立了1.6万亩优质席草基地。 §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 成都市双流县金桥镇金桥镇(原名擦耳乡)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区,是成都市双流县西部的一个重镇,与温江、新津、崇州三县(市)接壤;距双流县城8公里,24米宽的金华大道由西向东贯穿其境,镇内交通四通八达;辖26个行政村。4个场镇,总人口35999人;幅员面积44.5平方公里,均属都江堰自流灌溉。镇政府所在地擦耳岩是通经崇州市和大邑县的咽喉要塞,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 九二年小平南巡讲话以来,该镇以加大基础建设,积极发展多种经济,用三个有利于来检验各项工作。到今全镇了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社社通电话,镇内从事农牧业、工业、个体生产经营业的大小企业500多家(包括电子、化工、建工、建材、鞋业、制衣、旅游、度假等行业)。9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2.33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872元,97年实现小康镇,96年荣获成都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