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裴钢 |
释义 | § 人物简介 裴钢 1995年应聘担任中科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 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5月起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 2007年起任同济大学校长。 1995年以来,该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组在国际性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中科院院士裴钢是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分子药理学家。 § 人物年谱 1953年12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细胞生物学家,分子药理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同济大学校长。 1981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获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 1985年在比利时Ghent国立大学UNIDO/WHO习班进修药物科学; 1986年在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临床药理系进行访问研究; 1991年获美国北卡大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杜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5年应聘担任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领导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组,开展对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的调控以及与其它信号转导通路间相互作用(cross-talk)的研究 1995年以来,该研究组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已被SCI收录的专业杂志引用数百次。 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 1998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当选国际麻醉品研究会议执委会委员,获“何梁何利”生命科学奖。现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亚太细胞生物学组织主席,并担任国际国内多家专业刊物编委。其研究成果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2000年4月起担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 § 成就及荣誉 裴钢 1996年获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7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 1998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当选国际麻醉品研究会议(INRC)执委会委员,获“何梁何利”生命科学奖; 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亚太细胞生物学组织主席。裴钢研究员还担任国际学术杂志“Cell Research”主编,“Life Science”,“Journal of Receptor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IUBMB Life”和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杂志编委。裴钢研究员数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许多品学兼优、基本功扎实、勇于攀登世界高峰的年轻科学人材。他指导的博士后分别获得“中国优秀博士后”、“上海优秀博士后”、“中科院优秀博士后”、德国洪堡Fellowship、世界卫生组织Fellowship等荣誉。他指导的研究生中有多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谈家桢-九源生命科学奖学金、地奥奖学金、明治乳业生命科学优秀奖、上海-联合利华研究与发展基金奖学金等奖励。裴钢研究员本人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200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必和必托(BHPB)导师科研奖。 § 研究成果 他领导的细胞信号传导研究组,开展对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的调控以及与其它信号转导体系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近年来,研究组对阿片类药物毒品成瘾的分子、细胞及神经机制进行了广泛系统地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5年以来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90多篇。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研究工作 裴钢 本组从事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及生理功能的研究。目前本组的工作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方向一 (1)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转导的调控以及与其它信号转导通路间相互作用(cross-talk)。GPCR是细胞表面最大的受体家族,是细胞接受外来信息最重要的感受器和起始点。GPCR和细胞内部不同信号通路间精细的对话是细胞对外来信息产生协调反应的分子基础。本组研究的项目揭示了GPCR与p53、NF-κB等多条信号通路间的对话及特征,极大丰富了对GPCR细胞信号转导机理、功能及作用的认识,为包括炎症、癌变、HIV病毒感染和阿片滥用等重要疾病的发病机理及诊治提供了重要线索和潜在靶点。 方向二 (2)研究GPCR信号调节表观遗传修饰对基因转录及细胞功能的调节的机制。近年来我们的研究发现GPCR通过促进β-arrestin 1进核传递信号,这不仅揭示了β-arrestin 1在细胞核内调节表观遗传修饰的新功能,也揭示了受体信息由细胞膜到细胞核内传递和药物作用的一条崭新途径。我们还发现β-arrestin 1通过表观遗传调节作用促进那些具有自身免疫性的CD4+T细胞存活。揭示了生物体内调节CD4+ T细胞凋亡和自生免疫的新机制,并且提示β-arrestin 1蛋白有可能成为研发裴钢 院士自身免疫治疗药物的新靶点。 方向三 研究GPCR信号转导的生理功能。我们研究发现β2-肾上腺素受体被激活后,增强γ-分泌酶的活性,进而能够增加导致阿尔茨海默症的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这项发现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机制,并且提示β2-肾上腺素受体有可能成为研发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药物的新靶点。 本课题组将继续深入研究GPCR调节不同表观遗传修饰,以及表观遗传修饰网络的机制及GPCR调节表观遗传修饰在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中的作用;研究GPCR信号转导在神经系统疾病及阿尔茨海默症发生,发展和防治中的作用;并以细胞信号转导为手段,探讨中草药有效成分及方剂作用的可能机制。 § 对科学的看法 裴钢 动机 “动机”(Motivation),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裴钢院士用这个词作为对研究生们的第一个建议,“你首先要有非常强烈的动机和动力,如果你喜欢科学,我建议你就努力去做,如果不喜欢,那就趁早挑选你喜欢的事去做。”在裴钢看来,研究生应具有的第二个素质是“矢志不移”(persistency),“你要永远不停地努力。一定要脚踏实地,基本功都要掌握好。” 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 “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是裴钢院士对研究生的另外两个希望,他说:“科学研究是一项社会性活动,要和其他人合作来做。做科学本身就是追求真善美,没有必要的胸襟,不会与别人合作,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科学和艺术一样,永远要创新,总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to be different)。” 2006年3月24日,在参加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二届第6次会议期间,裴钢院士接受了“研究生教育访谈录”的专题采访。访谈中,裴钢院士谈到了对国立研究机构科研与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观点、上海生科院研究生教育的具体做法,以及他本人从事科研和教育工作的体会、对研究生们的期望与建议。[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