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建忠 |
释义 | § 基本资料 红楼梦 姓名: 赵建忠 出生年月: 1963年5月 政治面目: 民盟盟员 职称: 教 授 职务: 教 师 最终毕业学校:中国艺术研究院 毕业时间: 1992年 学历情况: 研究生 学位情况: 文学硕士 主要担任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红楼梦研究、《红楼梦》与明清小说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红学研究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天津红楼梦文化研究会学术秘书长,《中国当代教育杂志》副主编。 § 学术成果 红楼梦 1.《红楼梦续书研究》(专著) 2.《红学管窥》(专著) 3.《红学流派批评史略》(专著) 以下为论文(含科研获奖情况及有关社会反响): 4.近代中国三次社会转型与红学批评范式的转换,《文艺研究》2006年第2期。 5.回到中国悲剧,《文艺研究》1999年第6期。 6.二十世纪外来文化思潮的涌入与《红楼梦》研究学术空间的拓展,《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4期。 7.二十世纪红学流派的冲突对垒与磨合重构,《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4期。 8.红学研究中的史料还原与思辨索原,《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2期。 9.红学流派批评史的建构设想,《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3期。 10.探佚、新索隐、原型研究及其它,《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1期。 11.两百年来红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与当代红学新批评视野的建构,《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5期。 12.古典小说研究中的史料还原与思辨索原,《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5期。 13.红楼梦续书的源流嬗变及其研究,《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4期。 14.当前红学研究的多元格局及发展态势前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5.二十世纪红学研究的历史反思,《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16.从“自传说”、“典型论”向新批评范式的转换看当代红学的发展,《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7.未著录的清人周百於《六续红楼梦》新材料之考释,《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3期。 18.面向二十一世纪文献、文本、文化研究的融通与创新,《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1期。 19.一粟未著录的仿作《新红楼梦》、《风月鉴》及其它,《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2期。 20.庾信文章老更成,《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4期。 21.从“美人沦落,名士飘零”看狭邪小说的多层意蕴,《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4期。 22.斑竹一枝千滴泪——林黛玉原型及其文化蕴涵,《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1期。 23.题咏派红学的缘起、衍化及价值新估,《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3期。 24.新发现铁峰夫人续书《红楼觉梦》及张船山有关资料叙录,《红楼梦学刊》1995年2期。 25.《红楼梦续书研究》补考,《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3期。 26.从《儿女英雄传》与《红楼梦》的差异看“崇武尚侠”的社会心理,《学术交流》2000年第6期。 27.回顾与展望——三次中青年红学研讨会的思考,《学术交流》2001年第6期。 28.程刻本《红楼梦》后四十回真伪考辨的学术进程,《南都学坛》2000年第2期。 29.用动态文学观考察红学诸流派的利弊得失,《南都学坛》2002年第5期。 30.解味寻梦辟新天——《红楼梦精解》管窥,《南都学坛》2000年第4期。 31.程刻本后四十回作者的探寻轨迹,《呼兰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32.苦恋与苦悟、拯救与逍遥——贾宝玉的精神家园,《呼兰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33.走出“文化壁垒”的红学,《福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6期。 34.文本的回归与超越,《福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35.弥纶群言,独出机杼——《红楼梦发凡》品读,《闽江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36.《红楼梦》治家理财刍议——贾府盛衰轨迹考察,《济宁师专学报》1991年3期。 37.脂钞程刻红楼版本的文化意蕴及研究者的价值取向,《津图学刊》2002年第3期。 38.红学的歧路与出路,《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9.《红楼梦》在国外传播的跨文化翻译问题,《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40.评刘心武的《红楼梦》“揭秘” ,《艺术评论》2005年11月,第24期。 41.早期题咏派作品涉及的红学文献及相关资料的辨析,《辽东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2.“多少楼台烟雨中”——《红学风雨》评介,《南都学坛》2006年第3期。 43.红学研究的学术空间与“公众共享”问题,《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44.首届全国中青年红楼梦学术研讨会述评,《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1期。 45.未著录的逸梅氏评点本《红楼姊妹篇》及作者补考,载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论文集《文化、传播、教育》1999年5月。 46.红学史论的新构架——陈维昭著《红学与二十世纪学术思想》及其它,《中国现代教育论坛》2003年卷。 47.“红学”一词的新考及“红学”的定位问题,《中国现代教育论坛》2002年卷。 48.红学题咏派的类型及存在载体形式,《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3年第41期。 49.明义题红诗及序真伪考辨,《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3年第42期。 50.张宜泉及《春柳堂诗稿》辩证,《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3年第43期。 51.从曹雪芹早期手稿的传阅看《红楼梦》版本系统,《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3年第44期。 52.红学题咏派“伤情补恨”的文化心理,《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3年第45期。 53.红学题咏派作品体现的“色空”观念,《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3年第46期。 54.红楼百美诗、本事诗渊源及流变,《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3年第47期。 55.《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第5期刊登〈红楼梦续书研究〉书评。 56.“红学”一词新考及其它 ,1999年1月23日《今晚报》。 57.红学研究的补白之作 ,1998年4月10日《今晚报》。 58.王蒙新近谈《红楼梦》研究,2001年9月12日《今晚报》。 59.红楼梦续书外两种,1998年8月1日《今晚报》。 60.《红楼梦》续书一种 ,1995年8月3日《今晚报》。 61.红学家期待新世纪的红学研究——文献、文本、文化的融通与创新,1999年11月27日《文艺报》。 62.红楼一梦今未醒,1998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63.《红楼梦续书研究》引思 ,《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2期。 64.2000年9月10日在天津师范大学第三届科研奖评选中获三等奖。 65.《红楼梦续书研究》序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第6期 。 66.探险、揭秘、益智——读《大自然奥秘故事丛书》 ,1998年10月3日《文艺报》。 67.《电视剧 想要说好不容易》,2000年5月20日《文艺报》。 68.《悠悠一梦历百载——两岸学人话红楼》,2001年8月13日《今晚报》。 69.《同打瞌睡的女孩较一下“真”》,1999年11月6日《文艺报》。 70.《昨夜西风凋碧树》——为周汝昌先生研红五十周年而作 ,1999年3月20日《文艺报》。 71.评刘心武的《红楼梦》揭秘 , 2005年11月15日《天津日报》。 72.不要在红楼之外去追寻所谓历史真相,收入陕西人民出版社《是谁误解了红楼梦》一书,2006年1月出版。 73.红楼梦不是密电码,刘心武太钻牛角尖,2005年11月18日《新京报》。 74.新世纪海峡两岸中青年学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述评,《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4期。 [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