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农奴》
释义

§ 内容

中国故事片。八一电影制片厂1963年摄制。

《农奴》 编剧,黄宗江;导演,李俊;摄影,韦林;主要演员,旺堆、白玛央杰等。影片描写在西藏的农奴制度下,失去父母的小奴隶强巴过着非人的生活。他从此不再说话,用无声表示反抗。解放军进藏后,长大了的强巴开始用行动反抗老爷。解放军医治好了强巴的病,强巴与女奴兰朵一同去找解放军,途中遇到奴隶主郎杰,二人纵马跳崖投江,兰朵被解放军搭救,强巴却被抓回当了喇嘛。

之后,郎杰与土登活佛勾结帝国主义分子叛乱,郎杰胁迫强巴逃往国外,强巴与郎杰展开搏斗,危急中为解放军所救。土登活佛放火烧毁寺庙,企图嫁祸解放军,强巴揭露了土登活佛暗蓄武器的阴谋罪行。农奴获得解放,多年的哑巴也说话了。影片通过农奴强巴一家人的悲惨血泪史,用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地揭露了旧西藏农奴制度的反动本质。由于编导的精心设计,在人物、情节、细节的处理上,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在银幕上第一次用藏族演员来扮演农奴,发挥了专业演员所不能达到的逼真程度。同时,由于采用西藏实景拍摄,更具有浓郁的藏族人民的生活气氛。影片风格朴实、流畅、自然,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西藏农奴制度的故事片。

§ 制作人员

《农奴》

导演 Director 李俊 Jun Li

编剧 Writer  黄宗江 Zongjiang Huang

摄影 Cinematography  韦林岳 Linyue Wei

§ 影片评价

本片反映了农奴的血泪史,展示了野蛮残酷的农奴制与农奴要求彻底解放的尖锐矛盾。藏族演员旺堆准确地表现了人物深沉复杂的内心世界,出色地塑造出一个农奴形象。影片融纪录与故事、诗与戏剧于一体,风格凝重而简练、深沉而含蓄。长镜头和光影的象征性造型以及特技的运用,使影片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该片于1981年在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获金鹰奖。农奴

本片是典型的新中国文艺的思维模式的产物。影片的新颖之处,首先在于它第一次在电影银幕上讲述西藏故事,并塑造了强巴这一典型形象,通过强巴"三摔朗杰"的情节,描述了强巴的个性及其觉醒的过程;尤其是设计了强巴装哑、最后才开口说话这一象征性线索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全部都使用了藏族演员,他们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大多对农奴的生活有过深切的体验,因而表演起来十分的真实本色,使影片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最值得称道的,当然还是影片的人物造型及其画面的雕塑感。说影片的导演及摄影师是在"雕塑《农奴》",并不为过:片中的强巴、格桑两位主要人物的肖像,肤色发亮,线条粗犷,加上强烈的高光,宛如青铜雕像。总之,影片以其版画式的粗犷、遒劲的光影处理,成为"摄影参与剧作"的一个极佳例证。

§ 相关信息

农奴是封建社会中隶属于农奴主或封建主的农业生产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剥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权利.农奴(serf)一词源自罗马人对奴隶的称呼――servus,是人身属于主人的农业劳动者,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受到封建主多方面的剥削和奴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