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衡墓
释义

§ 简介

张衡墓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有半圆形土,高 8米,周长79米。边环以砖砌甬道,并有围墙。墓前有《汉征尚书张公平子墓》碑2 通,一为明嘉靖年间所立,一为清光绪年间重刻。还有1956年10月郭沫若题词的墓碑。墓北 500米处传为读书台故址,长宽各6.5米,高1.3米。1956年,政府拨款重建陵园,新立墓碑,修建碑楼和读书台。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并修建陈列室,展出有关张衡的史迹资料,并设有专人负责保护。

衡墓位于河南南阳市北25公里处的石桥镇小石桥村西。现存墓冢为1952年重修,高8米,周长79米,周围砖砌甬道,并围以花墙。花墙正面一月洞,门前两侧分立“汉征尚书张公平子墓”碑两通,一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所立,一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5年)重刻,均加碑楼。墓前立有碑石,上刻有郭沫若题词:“张衡(78 ~139年)东汉末叶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两京赋在汉代文学史中有优越的地位。但在天文学方面,他也有独创的成就。年四十(117年)制成浑天仪,以测地震。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墓前原有庙,清代已废。墓北200米处,有“平子读书台”。建国后将墓修建为陵园。墓东半公里处有一鄂城古寺,寺东一公里白河岸的夏村,即为张衡的故里。 [1]

张衡字平子,东汉南阳郡鄂县(今南阳市石桥镇)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其一生不愧为“全面发展的人物”。于文学,不仅有规模宏大的《两京赋》,尚有形式短小的《归田赋》、《四愁诗》、《同声歌》等,写景抒情,在五、七言诗发展史上皆占有一定的地位。于天文学,他曾两度担任掌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所创制的“浑天仪”和“地动仪”都是世界上最早观察天象及测定地震的仪器,并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原因,说明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在其所著《灵宪》一书中,明确地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张衡在文学与天文学方面的巨大贡献为人尊敬,受人景仰,如何继承与发展其天才的创造发明则为人们拜谒其墓应予以思考的。唐郑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有《题张衡庙》绝句即写及此:

远俗只凭淫祀切,多年平子固悠悠。

江烟日午无萧鼓,直到如今咏四愁。

人们祭祀古人不能只出于淳朴之情,而应知墓主其人其事,并发扬光大,可惜张衡庙尚未摆脱这“远俗只凭淫祀切”,以致张衡至今尚在吟咏其《四愁诗》,为其所从事的伟大事业操劳慨叹! 张衡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 人物介绍

张衡(公元78至139年)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出生于汉南阳郡西鄂县(今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 张衡墓

夏村)。他在天文、地震、数学、机械制造、文学、艺术等方面都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天文学方面,他写有天文学巨著《灵宪》、《浑天仪图注》,提出了宇宙无限性的观点,全面阐明了“浑天说”理论,科学地解释了月食成因,认识了行星运动规律,并在天文观测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特别是在公元117年,他创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自动运转的“浑天仪”。在地震学方面,公元132年他发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方位和时间的仪器----地动仪,比欧洲发明的同类仪器早1700多年,被誉为地震学鼻祖。在文学方面,他善写诗、赋、文、诔等各种文体,他的《两京赋》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归田赋》和《四愁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其次,他还制做了“记里鼓车”、“指南车”、“独飞木雕”、“瑞轮冥荚”等奇异机械。另外,他在历法、绘画、数学、地图绘制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郭沫若先生称之“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严慈济先生更尊之为“科圣”。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一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被郭沫若先生誉为“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在科学上,他深入研究了天文学,创造性的制作了浑天仪并作《浑天仪图注》,为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发明并制做了地动仪,开启了地震学的研究,成为地震学的鼻祖。在文学方面他写出了《二京赋》、《思玄赋》、等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张衡不仅在天文学、地震学、文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历法、算学、艺术以及机械制造等方面也有极 张衡墓高的造诣。他著有 《灵宪》 、《算罔论》等,除“浑天仪”、“地动仪”外,还曾制做过“计里鼓车”、“指南车”、“独飞木雕、瑞轮 荚”等器械。由于张衡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卓越贡献。他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科圣”英名,流芳百代,“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张衡在本世纪50年代就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1953年、1955年,中国先后发行了印有张衡画像和地动仪的邮票;196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翻译出版了他的《二京赋》;1970年、197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分别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为"张衡山",太阳系中一颗编号为1802的小行星为"张衡星"。1981年上海造船厂把中波公司建造的一艘16000吨多用途货轮命名为"张衡号",巨轮带着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航行在世界各地。

§ 陵墓简介

张衡墓,位于南阳市北25公里石桥镇。家高8米,周长79米,墓家周围砖砌而道和围墙,松柏成林。墓前立碑三 张衡墓

通,其中一通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刻明嘉靖四十年( 1561年)《重修汉征尚书张公平号墓碑》,碑文记述了张衡的品德和学术上的成就以及该墓的发现经过;另一通是1956年郭沫若为该墓的题词,誉张衡为“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张衡( 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南阳县)人,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曾两度担任执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造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

天文著作有《灵宪》等,总结了当时的天文知识。文学作品有《二京赋》,铺写京都景象;《归田赋》、《四愁诗》和《同声歌》,在五言、七言诗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明人辑有《张河间集》。 张衡墓,唐代曾修茸,墓前留有唐人诗文。1936年修整墓园,占地5000平方米。1963年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衡墓园位于南阳市石桥镇小石桥村,距市区二十五公里。这里面山依水,风景秀丽,人文资源丰富,距墓园西北两公里处是著名的“汉西鄂城故址”,东边隔宛、洛故道与鄂城寺相望。寺内有著名的鄂城寺古塔。墓北一箭之地,便是张衡幼年发奋读书的地方“平子读书台”。整座墓园占地一万五千平方米。其内雕梁画栋,肃穆典雅,既诉说了墓园及墓园主人的悠久历史和伟大,又烘托出后人对这位“科圣”的缅怀和敬仰。

§ 具体介绍

穿过高大巍峨的汉阙,抬阶而上,过山门,便来到了---“科圣”墓园。山门两侧各有面阔七间的仿汉门廊坊,顶 张衡墓

部的望楼,东西对称,颇为壮观。两边依墙而建的廊坊里面依次排列的仿汉圆雕石象生,东边一组是执戟吏、石羊、石马、石龙,西边一组为执盾吏、石虎、石蟾蜍、石牛,它们或立或卧,或啸或跃忠实地陪伴着伟人张衡,直到永远。

墓园的主建筑是建造在自然台地之上的大拜殿,大拜殿为仿汉形制,以青灰色为主体色调,烘托了墓园庄严、肃穆的气氛。整个建筑,气势磅礴,巍巍壮观,显示了大汉文化的博大与沉雄。拜殿的两侧是反映张衡最伟大发明的两个雕塑,东边是浑天仪,它直观地展示了张衡在天文学上的伟大成就;西边是地动仪(地动仪雕塑是根据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振铎先生的复原研究成果而制作的),是张衡在人类地震预报中的惊世杰作 穿过大拜殿,两座碑楼静立两侧,东边碑楼内,为明嘉靖四十三年碑刻,正面镌刻着“汉尚书张衡公墓”几个大字,碑文记载了南阳人周子纪修葺墓园的经过;西边碑楼内,为清光绪八年碑刻,正面碑文,记载着寻访张衡墓的经过以及乡人师晓亭出资重修张衡墓的情况和发现明碑并重刻明碑碑文的原因,碑阴即为重刻明碑的碑文。

依此跨过青砖圆月门,便来到松柏掩映下的张衡墓冢前。墓冢为黄土封丘,高约八米,周长八十米,四周是用青灰砖垒砌的八角形十字花眼围墙。 张衡墓是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位于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小石桥村西,因张衡晚年曾担任尚书,故又俗称"尚书坟"。这里面山依水,景色秀丽。墓北一箭之地,便是"平子读书台"。相传是张衡幼年发奋读书、钻研学问的地方。墓东濒临宛、洛古道,与宛北名刹--鄂城寺隔路相望。墓西是一片活野平畴,新修的公路贯通南北。宛如锦带似的洱水自墓前绕流东行,两岸重柳舞姿婆娑。如果说其他景观是一串形如

项链珍珠的话,那么张衡墓园就是一颗晶莹无比的宝石。千百年来,曾吸引了多少人们到此来拜谒瞻仰,寻古探胜,发思古览物之悠情。初唐文坛之一的骆宾王在拜谒张衡墓后,写下了"过张平子墓"诗:"西鄂该通理,南阳擅德音。玉卮浮躁丽,铜浑积思深。"等等。这些情真意切的诗句,表达了对张衡才华横溢,伟绩丰功的敬仰之情。张衡墓原建造宏伟、翁仲、石兽对立,祠庙巍峨壮观,然而岁月悠悠,历经千余年,由于风雨剥蚀,战乱破坏,景况日渐荒芜。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修了张衡墓园。近年经增建、扩建,规模渐宏。

进入建成后的墓园大门,首先映入人们视野的是一对高大雄伟的汉阙,汉阙为砖石结构,上覆重檐屋顶,阙身上部饰有斗拱和凤鸟,顶部檐下,两个顽单手抓屋檐,在嬉戏游荡,憨态可掬。汉阙过扣,东西两侧各有面阔七间的展厅,陈列着张衡发明创造的器物及介绍张衡一生伟大贡献的文图展板。展厅顶部各建望楼一座,东西对称,颇为壮观。循路北行,是一座十字形曲桥,东西通向碑楼和廊房,正经通向墓冢,沿中轴线继续前行,两侧石像生排列有序,穿过正中的祭台,拾阶而上,便是一片平地。站在这里,放眼眺望,蒲峰远峙,洱河如带,古塔巍然耸立,村庄田舍相间,近处楼亭各抱其势,奇树异草争荣斗研。宛如一幅优美的彩墨长卷,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穿过石亭堂,便是一尊通高五米的张衡半身花岗岩石像,雕像仰首凝视、神态庄重、栩栩如生,基座四周的大理石覆面上,镌刻碑文和"浑天仪"、"地动仪"浮雕。雕像背后为一碑墙,呈深灰色,上面镌刻着张衡歌颂家乡的《南都赋》全文。绕过碑墙便是高大的墓冢,该墓高8米、周长79米,墓冢四周松柏簇拥,并辟有环形甬道,供游人瞻仰游览。墓前竖郭沫若先生词碑,墓冢环砌青砖八棱形花墙,墓冢大门两侧,竖明嘉靖与清光绪年间的碑刻,并加盖了碑楼。碑楼东则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西则竖严济慈先生题词碑等。

名人故去,精神长存,张衡故乡的南阳人民在学习张衡、继承和宏扬张衡业绩的同时,正在热情地接待着前来拜谒张衡墓、参观张衡博物馆的一批批中外游客。

§ 碑文故事

许多人都知道,张衡墓的碑文是郭沫若亲笔题写的,但是这个碑文由何而来,中间有何小插曲,却鲜为人知。

近日,记者从通讯员张道正提供的新闻线索中得知,家住镇平县柳泉铺镇小湖庄的81岁老人瓮兆玉深知其中故事。2月25日,记者走访了老人。

1953年,瓮兆玉在当时的石桥高中(现张衡高中)教历史,并任学校历史教研组组长。课余时间,他常与老师们一起到与学校相距不远的“尚书坟”玩。当时的“尚书坟”乱草凄迷,墓冢不过一个桌面大小。因是学史之人,瓮兆玉对这个墓冢非常感兴趣,他通过考察并查阅史书资料,确定“尚书坟”就是闻名中外的东汉科学家张衡的墓地。恰逢1956年省政府拨款3000元,指示南阳县政府修复张衡墓,当时的南阳县文化馆馆长张鸿俊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瓮兆玉作为历史老师也参与了墓地的修复工作。

墓地修复之后,由何人来撰写碑文成了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瓮兆玉觉得,张衡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的科学成就令世界瞩目,如此伟大的历史人物,他的碑文应由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来题写。于是,瓮兆玉多次向南阳县文化馆提建议,要求张鸿俊馆长写信给郭沫若。

几经考虑,张鸿俊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真的给郭沫若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郭沫若南阳正在修复张衡墓,希望由他亲手书写张衡墓的碑文。令人兴奋的是,郭沫若很快就随信寄来了碑文:

张衡(79-139)东汉末叶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两京赋在汉代文学中有优越地位。 但在天文方面,他也有独到成就。年四十时(公元117年)制成浑天仪,以观察天体运行。其后十五年,又制 成候风地动仪,以测候地震。 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一九五六年十月郭沫若题

能得到郭沫若为张衡亲笔题写的碑文,着实令人感到兴奋!就在大家传看郭沫若寄来的碑文时,瓮兆玉发现郭沫若书写的碑文中,张衡的出生年是公元79年,而不是公元78年。心存疑虑的他把手边有关张衡的历史资料查了个遍,所有的记载都是公元78年,他急忙对张鸿俊说,先别慌着刻碑文,一旦出了差错可是大事。他再次要求张鸿俊写信给郭沫若,询问张衡出生公元79年来自哪本史书记载。结果郭沫若又很快复信说,张衡的确是公元78年出生,系手误写成了公元79年。

如此一来,瓮兆玉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于是,他模仿郭沫若的笔迹,将“9”改写成“8”,并由历史组的老师们将碑文放大后,交与他人石刻。石桥高中学校历史组的老师们还集体撰写了张衡一生重要事迹,由学校语文组的张宁波老师执笔,写在同一石碑的后面。由于修复墓地的经费有限,张衡墓的墓碑用的是原来的一块旧墓碑,只不过是磨平后重新刻字而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5: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