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迓鼓 |
释义 | 迓鼓 拼音: 解释: 1.宋元时民间乐曲名。官府有衙鼓,民间效其节奏,讹作迓鼓。宋周密《武林旧事.宫本杂剧段数》有《迓鼓儿熙州》。 2.指俚俗的曲调。 § 信息 迓鼓省级 Ⅲ-6 § 概述 迓鼓宋元时民间乐曲名。官府有衙鼓民间效其节奏讹作迓鼓。宋周密《武林旧事.宫本杂剧段数》有《迓鼓儿熙州》。指俚俗的曲调。 . 迓鼓分花迓鼓(文迓鼓)、武迓鼓、丑迓鼓等。原为北宋的军中歌舞。《续墨客挥犀》卷七记载:“王子醇初平熙河,边陲宁静,讲武之暇,因教军士为迓鼓戏,数年间遂盛行于世”。据史载,熙州之役的参战将士多为河东籍,今山西大部属当时河东路,固是迓鼓传入最早地区之一。阳泉一带的武迓鼓为成套锣鼓乐伴奏下走陈的舞蹈,有上三路、下三路之分;原与庙会、迎神仪仗队及民间祭祀密切相关。鼓队编列21人,分别持鼓、钹、云锣、小镲,边舞边奏,鼓点雄浑,舞姿古朴,陈法图案变化巧妙。武迓鼓主要流行于平定县东南部。由武迓鼓派生出的丑迓鼓,曾流行于平定城关一带,民国年间尚有演出,今已失传。 文迓鼓为说唱歌舞型舞蹈,早期的表演中有花旦、丑角,吸收了花鼓戏及秧歌中的说白与歌唱,一目一曲,以舞、说、唱为序反复使用,近似锣鼓说唱又别于锣鼓说唱,流行于阳泉市郊区、城区和平定县城关、盂县南乡一带。 § 简介 迓鼓流行于阳泉、平定、盂县、昔阳、和顺等市县。其表演形式有两种:集说白、歌唱、舞蹈、伴奏于一体的称文迓鼓;由成套锣鼓乐配合多人舞蹈、演阵的称武迓鼓。. 文迓鼓据说始于宋朝,但原貌不详。清代时,平定县三泉村的文迓鼓只有3人表演:主要说唱者称“傻毛儿”,头梳朝天辫,两颊画大红圆圈,眼窝涂白点,身着白袄蓝裤,翻穿羊皮坎肩,斜挎一串铃档,打小堂锣;主要舞蹈者系男扮“大姑娘”,以黑纱包头垂长辫,戴花,穿红色大襟袄,胸前绣大花,腰系黑围裙,绿色中式裤,红圆口鞋,右手持红折扇左手拿绸帕;主要伴奏者为男扮“挎鼓老婆”,黑纱包头,在脑后换成辫角,两耳戴棉花球耳环,穿黑色大襟袄,天蓝色裤,黑布鞋,系红腰带,右肩斜挎扁鼓(46×24厘米),在鼓环中插短棒,上置一片直径13厘米的小镲,右手持单棰敲鼓,左手握一片小镲与鼓旁的另一片相拍击。3人又说又唱又扭,即兴表演,风趣欢快。民国初,表演者为8人:“傻毛儿”不敲小堂锣,专事说唱表演;“大姑娘”增为2人,并加1名穿西服、皮鞋、纱领带、披大氅、戴礼帽、手拄文明棍的“洋人”;“挎鼓老婆”改为双棰击鼓,鼓的体积缩小为 33厘米×17厘米。另增加3人: l人拍小镲, 2人敲小堂锣,均穿天蓝色镶黑边的对襟衣、中式裤、黑圆口鞋,载小毡帽。表演中增加了“剪子股”、“套单八宝”等掏场形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去掉了“挎鼓丑婆”、“傻毛儿”、“洋人”之类的扮相,改由男女青年表演。新中国建立以后,阳泉市曾组织过由46人表演的大型舞台迓鼓,但民间流行的文迓鼓奶由8至12人表演。其艺术特色是:使用合辙押韵的地方语言,句子可长可短,音节铿锵有力,结束句常用压缩型3字句,并将最后一字的尾音轻轻挑起,以增强说白的音乐感和幽默感,谓之“打包袱”;舞台多用“小台步”,以掏场为主,演员相互交换场位时迅速扭身闪过,有艺诀谓:“台步均匀稳、碎、轻,身体闪是‘S’形,手臂胸前划‘∞’字,掏场碰面即背身”。 武迓鼓相传系由宋代军中的演武活动演变而来。明代平定的迓鼓已经盛行,成为元宵节的主要娱乐形式。它由21人表演,扮作梁山英雄人物(姓名略有出入),穿戏曲服装,勾脸谱,除朱仝外,每人后背都插一面长约40厘米的三角形杏黄旗,两边有白色齿形,中间有“梁山”二字。演员各持一种打击乐器,计有:音鼓9面,其中一面为上音鼓,其余为下音鼓;云锣4面;银锣2面;铙、钹、小镲各2副。其舞蹈步法有丁字步、扭步、马步、弓箭步、垫步等,动作有“朝天转”、“顺风旗”、“老鹰抓鸡”、“海蚌展贝”、“蛟龙出水”等。各人在击打乐器的同时做出适当动作,并演练各种阵法,如:“裹袭阵”、“蜗牛阵”、“杀四门”、“四人阵”、“六连环”(六郎回头)、“八宝阵”(烧纸阵)、“八人阵”、“九龙镇”、“葫芦阵”等。它的锣鼓点结构严谨,并与所演练的阵图紧密联系,曲牌有〔狗相咬〕、〔杀四门〕、〔大磨面〕、〔大过街〕等。曲牌间的衔接与阵图的转换过程相一致。整个舞蹈在敲“音鼓”的朱仝指挥下进行,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点,摆成雄壮整齐的阵图,颇有古时战斗的气氛 § 来历 现流传于磁县的民间迓鼓是一支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珍宝,磁县迓鼓属于民间舞蹈形式,也属于打击乐器,源于古战场上的一种助战形式,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宫廷娱乐活动,传入民间后以其具有雷鸣闪电般气势,用于求雨贺雨,而后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民间娱乐文化,在磁县的磁州镇兴仁街颇有渊源。 § 形式 磁县迓鼓直径48公分,厚度约20公分,表演时鼓吊于胸前双槌击之,演员穿米黄色和兰色服装(80年代白底红条色),演奏时较为自由,可一人独奏,也可二人对敲,还可以众人齐擂,鼓点雄浑激烈,如万马奔腾,如雷鸣电闪,令人鼓舞,摧人振奋,它的曲目共有72套,现保留下来有20余套。 § 特点 磁县迓鼓2历史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讶鼓是产生于宋代,流传于元、明、清代的一种民间舞蹈,然而根据磁县在南北朝的东魏、南北朝古群墓中挖掘出的出土文物“击鼓俑”证实,磁县的迓鼓产生于南北朝的东魏。清末中后期至19世纪40年代,在冀南豫北一代流传,特别是磁县迓鼓流传兴盛。 § 现状 解放初期,据老艺人讲,为了求雨,村村都有迓鼓,而且活动特别频繁,磁县有一年大旱,为了求雨,兴仁街迓鼓在天子冢前从夜里十点一直演奏到第二天中午,中间换人但鼓点不能停。解放后,不再求雨,磁县兴仁街成立了迓鼓队,开展起各种娱乐活动,为送新兵、迎宾客和春节花会进行迓鼓表演。文革期间,磁县迓鼓也受到摧残,曾禁止演奏活动,三中全会以后文艺复兴,磁县讶鼓以崭新面貌活跃在磁州大地上,在1986年的元宵节花会汇演中,兴仁街老艺人自发组织表演的迓鼓曲目,让广大观众一饱眼福,并年年参加县、乡春节花会汇演,受到多次奖励。2000年至今,磁县迓鼓由于受市场经济影响,加上人们对文化审美需求的提高,从而对迓鼓产生淡漠,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年青人不愿学,演出活动越来越少,濒危失传局面得不到解决。 § 意义 磁县迓鼓在人民群众中世代相承,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磁县迓鼓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广阔的综合性及民间文化空间,研究磁县迓鼓的基本特征、历史渊源、传承模式对发展完善中国的民间舞蹈史有着重大意义和极大推动作用,挖掘、抢救、保护磁县迓鼓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对建设文化大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