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近缘
释义

阿弥陀佛与念佛众生之三缘

阿弥陀佛之身量者,现大身满虚空中,现小身成丈六八尺;皆是愿力所成之功德,摄取众生之佛身也。以此,《观经》言:「八万四千相好光明,遍照十方,但摄取念佛之众生而不舍。」

善导和尚以「三缘」之义解释之:

一者「亲缘」,二者「近缘」,三者「增上缘」。

一言【亲缘】者「亲近」之缘也。「亲近」之缘者:阿弥陀佛亲近念佛众生之缘也。亲者父母亲也,是亲之极也;伯叔兄弟之亲,皆从父母之亲所起。

然则父母与儿女言亲者,以父母之精血为外缘,以自己之业识为内因,内外因缘和合故,子虽卑贱,亦亲于父母;父母虽贵,亦亲于子。

今佛与众生之亲者,非指身内有佛性而言亲,亦非修四宏六度而使我亲于佛,只是弥陀之正觉以凡夫之称念为因,凡夫之称念以弥陀之正觉为缘,内外因缘和合,而弥陀成正觉,众生得往生,此言「亲」之义也。

故彼佛位高德重,三贤菩萨尚且隔望,二乘圣人亦不闻其名;何况我等愚痴之凡夫,虽如何于百千劫之中,扬声而称、降身而礼、作心而念,亦不蒙闻、见、知。然而以本愿故,善导和尚言:「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言「忆念」者:一旦深思其理之后,终不变之心也。又言:「佛之三业与众生之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此并非由众生之称礼念故,佛即闻见知;本来于佛之处有亲之义故,称、礼、念即闻、见、知者也。

二言【近缘】者「接近」之缘也。「接近」之缘者:阿弥陀佛接近念佛众生之缘也。父子虽亲未必近,他人虽近而不亲。今阿弥陀佛者,依第十八愿「乃至十念愿」而结「亲缘」,并且酬报第十九愿「来迎引接愿」而具足「近缘」也,即为诸圣众围绕,最下散机之前,临终来现目前,是其近缘也。此并非由众生之处而近,我等以恶业故,被诸佛之大悲所舍,永离人天,堕在三途,受永劫长苦之身;然愿力成就之功德,依无碍光之体,从佛之处自动接近;众生若发愿欲见佛者,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三言【增上缘】者:「无碍之缘」也。「无碍之缘」者:即是阿弥陀佛摄取念佛众生无能障碍之缘也。所以者何?取第十九之「来迎引接愿」,示现为「近缘」之相,显现于苦机之前,既以愿力来现,则无有障碍,何有胜于佛力而渐能妨碍乎?故言「增上缘」者,酬报第二十之「系念定生愿」,念佛众生临终无不来迎。正因我等之身,障碍甚多,出离之退缘亦繁,然而无有障碍佛之缘故,魔缘魔境不得欺诳,恶鬼恶神亦无所惧,长出生死之火宅,立即往生不退之净土故,善导和尚释曰:「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是则亲缘故,显于近缘;近缘之相者,极于增上缘。所谓「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者,初显亲缘之功德;「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者,次明近缘之相;「诸邪业系,无能障碍」者,最后增上缘之体也。

总言「三缘」者,是弥陀引摄凡夫之别愿成就之功德,故念佛言他力,无上大利之利益也;称名胜诸行者,唯此三缘具足故也。因此,始从诸经,终至《观经》,引一代诸部之经典,专为释明念佛之义也。

然则今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南无」之二字者,一切善恶之凡夫,闻弥陀愿力,生欢喜之心,往生归命之意也。「阿弥陀佛」之四字者,为救南无之众生,发起誓愿,而成就愿行之「他力一行」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0: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