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诸暨红心李 |
释义 | § 历史概述 诸暨红心李 绍兴红心李栽培历史悠久,其中以诸暨为最,故称诸暨红心李。其果实经加工后被视为珍品。历史上诸暨栽李颇有名气,栽培品种很多。南宋《嘉泰会稽志》记载:“有蜡李、麦熟李、迎瓜李、皱李、白淡李、紫末李”。明《万历绍兴府志》载:“诸暨有井享李。”清《国朝三修诸暨县志》注,“邑产黄蜡李、夫人李、紫未李最多。”红心李在诸暨的栽培史,据浙江农业大学教科书记载:舟山金塘李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它是诸暨红心李引种而变异。诸暨红心李几乎在全省各县均有栽培。仅东阳市在1964年引种10万株,现已年产李果二三干吨。诸暨红心李种苗还销往江西、福建、湖南、湖北等省。 诸暨市历史上红心李鲜果最高产量为1977年,总产越过7500吨,栽种面积为5000余亩。但是前几年由于各种原因,红心李面积减少,产量下降,1985年面积减少到2261亩。1986年开始有所回升,1987年面积扩大到3976亩。目前,全市诸暨红心李栽培面积有7500余亩,丰产年总产量可达375吨。 § 植物简介 红心李属蔷薇科,果形圆而稍扁,果皮薄而绿色,果肉近核部分为紫红色,平均单个重60克左右;青果时外有一层白色粉状物,成熟后消失,果核小,肉多,水足,味甜而略带酸,清口,营养丰富。鲜果肉含有碳水化合物11.9%,蛋白质0.7%,果酸0.6-2%。李干含碳水化合物71%,蛋白质2.3%,脂肪0.6%。此外,还含有多量维生素c和维生素B1、B2等。所以,不论是鲜果还是加工产品,营养价值都较高。李果肉味甘酸,具有药用价值,可治暴食、去痼热、调中;核仁味苦,性平,能利小肠,下水气,除浮肿,内治消化不良,牙龈出血,慢性咽喉炎,外用消疮疖、肿毒等。 诸暨红心李鲜果畅销北方各省区,远销港澳、国外, 1966年至1983年共出口2717.11吨,其中 l977年出口为264.4吨,创最高记录。同时,利用红心李小果、次果加工李坯(初制品),主要运销福建、广西等省的蜜饯厂进行精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