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诸城市白龙山
释义

§ 关键词

诸城市白龙山

§ 情况连接

诸城市白龙山

诸城不仅盛产香附、半夏、全蝎、牛黄等优势名贵中药材,还是闻名全国的“白龙山药会”所在地。白龙山,位于城区东北20公里的百尺河镇境内,海拔119.5米,占地2.5平方公里。山顶有五层八角古塔一座,东、西麓有黑、白二龙池,山上有古墓群,塔毁于1959年,塔址及部分古墓尚存。白龙山享有“东方药都”之盛誉,曾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之一。

白龙山又称“虹霓山”,古时山上有寺,历史悠久。寺内常年居住僧人,盛时达百余位。每逢山会,各地前来寺庙拜佛进香的,到老母殿“拴娃娃”的,念经唱戏的,祭龙拜天的,各行各业做买卖交易的,人数众多,热闹非凡,成一时之盛。

白龙山每年山会有4次,而以二月山会和十月山会最大,也是在两次山会期间有药材生意的大规模经营,世称“白龙山药会”。

据史料记载,民国二十六年(1937)以前每年的古历二月和十月望日逢会,持续三五日。山会之日,远近药商云集山上,市声鼎沸,人流如织,药材交易十分繁盛。赶会者邻近各县自不必说,远至四川、云南、西藏,大城市如北京、天津的药商药贩,成群结队。鼎盛时期,日本、东南亚各国的药贾外商,也接踵而至。路途遥远者过了春节即动身,来此赶二月山会。

白龙山药会的经营方式,主要是以药换药,也有的是带来样品,订立合同,相互串换。后期亦用货币交换。全国120余家著名的药堂在山上设立购销堂店,邻近县城的大药堂,如高密县的仁树堂、万合堂,胶州的宝生堂、鉴古堂,诸城的宝德堂等,都在山上设有专用栈房;中小药铺则租用附近村民所搭建的临时货棚营业,或露天设摊交易,此类药商,山会期间多达上千家。有的药店雇有专门人力车队,在白龙山药会串换了药材,再运往河北的安国、安徽的亳县进行交易。也有外地药商,拿当地药材来白龙山串换了地道药材,再回到当地高倍换取当地药材。如:广东、云南的药商,用3斤木香换1斤“诸香附”(诸城地产香附,驰名全国,称为“诸香附”),回去再用二斤诸香附换取10斤木香,往返贩运,谋取高利。一些当地农民,采得三五斤药材到山上变卖,换得一些油、盐、酱、醋钱,以解生活之急。会间,山上的住持僧人担任会主,邻近各县的若干大药商担任副会主,参与管理运作事务,众会主资金雄厚,大进大出,举足轻重。

药会规模宏大,交易方式又是以药材串换为主,故尔经营品种相对齐全。来自全国各地的地道药材,在白龙山得以展示于世。有产自南海的贝介类药材,也有产自长白山的人参、延边的高丽参;有广东、云南的木香,也有甘肃、宁夏的枸杞;有珍奇罕见、价格昂贵的牛黄、麝香、狗宝、珍珠,也有山东的地道特产,如个大质肥的诸半夏(诸城名产半夏),被历代宫廷列为“三宝”之一的东阿阿胶。白龙山会药材琳琅满目,洋洋大观,药商尽可各取所需,满载而归,人称“东方药都”,当之无愧。

白龙山会之起源,已无可考证。据传,东汉时,山上寺院中一和尚精通医术,他借白龙山上野生药材丰富这一条件,采药配方,为乡民治病,经年累月,治好了许多病人。和尚的医术很快在民间传开,远近患者纷纷慕名求医,山上的药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老和尚一番苦思苦想,终得一主意,要求凡来此治愈的病人,都要送两味药到山上,以助他人。此招一出,药材充足,求医除病者益众,名声远扬全国各地。非但病人前来求治,许多郎中也前来学医。老和尚应接不暇,最后规定,凡送药来者,一律在春秋两季农闲上山。此时,众多祛除病灾者,为表感激之情,尽量多奉献药材。于是,药材逐渐有了剩余。后来,各地看病送药之人借此机会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天长日久,规模越来越大,自然形成了一个涉及面广阔的药材交易市场,成为全国最大者之一。按此传说,白龙山药会历史持续了近2000年。溯其历史,清末民初时达到鼎盛。1920年,山上驻扎军阀残余部队,经常绑架勒索药商,由此“东方药都”开始衰落。1938年,日军盘踞山上,禁止药商上山经营,药材市场迁至山下百尺河村,地址更换,人气散失,药市生意更显萧条,外地客商也越来越少。1953年前后,药会自行消失。

白龙山药会终止了,但它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的贡献永不磨灭。

上述文字摘自:久负盛名的白龙山药会

§ 白龙山会,

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今百尺河镇驻地北2公里处——笔者注),其巅有古塔。东西麓有黑,白二龙池。

此志《疆域考》还载:百尺河之北为白龙山,每岁二月朔日、十月望日,百贷毕集,即地列肆,五日而罢。土人云“山会”也。......相州春、秋亦有山会,与枳沟、胜水相若,皆不及白龙之盛。四乡集场,盖几倍于前矣。据当地老人言,此塔为砖石结构的五层六角高塔,通高近20米,峙立于白龙山之巅,历时930年余年,到1959年被毁。塔周围建有许多庙宇,北有“老母殿”,南有罗汉庙,东有自来佛庙、西有如来佛庙,形成了一个以高塔为中心的建筑群。庙宇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十分壮观。每年农历二月一日、四月八日、六月八日和十月十五日,这儿举办“山会”,情景正如乾隆县志所载的“百货毕集,即地列肆,五日而罢”相同。尤令人注目的是二月一日和十月十五日的山会,专门是药材交易。此时,来自全国的商贾云集,市面上有来自四川的贝母、黄连,东北的鹿茸、人参,陇洮的枸杞、甘草,两粤的木香、朱砂,滇贵的三七,穿山甲,西藏的红花,灵石,齐鲁的阿胶、海狗......至于羚角、牛黄、狗宝等名贵药材,也真委其市,蔚为大观。于是,在此设药房者有之,设购销店者有之,设邸栈者有之,凡数百家。因此,“白龙山会”成为名播海内的药材集散地。

今天,白龙山的古塔、山寺和庙宇已荡然无存,“山会”亦随之销声匿迹。但当地的镇办工业却悄然崛起,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社团纷纷来此合资兴办企业,其三维管件、美阳太阳能热水器和保安器材等产品又蜚声海内外。

上述文字源于:诸城旅游==>自然景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