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裂变机理 |
释义 | § 裂变机理 § 正文 原子核裂变的过程比较复杂,对它的机理还不很清楚,研究得较多的是原子核裂变的液滴模型理论。它把由核子集聚在一起形成的原子核比拟成集聚了许多分子而形成的一个液滴,而且认为它是通体均匀和不可压缩的(见核模型)。从能量的观点来看,一个稳定的核应该是表面能Es大于库仑能Ec;随着质子数的增加,库仑能增大而且超过了表面能的增加,因而造成重原子核的变形。如将表面能和库仑能的总和作为原子核的总能量,则变形核与介稳核总能量之差,就是变形的势能: α是最小变形系数。有利于裂变变形的临界条件是: 2Es=Ec定义裂变参数: 式中A为质量数,Z为质子数。当x=1时,x是重核中电荷与核子数关系的临界值;x>1的核是不稳定的;x<1则是介稳的。 核裂变的过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表是对裂变过程各阶段的说明。 裂变机理 从形变、伸长到断裂,变形核的势能起着决定的作用。对变形核势能的深入研究,取得如图所示的结果,即裂变势垒具有双峰结构。两个势谷的存在,表明变形核的两种激发态。同质异能裂变态发生在第二个势谷。含奇数中子的复合核的第二势谷,又比偶数中子复合核的第二势谷深。 参考书目 A. Michavdon,et al., Nuclear Fission and Neutron Induced Fission Cross-sections, Pergamon,Oxford,1981. H. G. Clerc et al.,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Fission 1979,Vol.2,p.65,IAEA,Vienna,1980.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