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蛇蜥科
释义

§ 科属分类

蛇蜥科(Anguidae):蜥蜴目的一科。蛇蜥科有10~13属90~110多种,包括蛇蜥亚科Anguinae、侧褶蜥亚科Gerrhonotinae和肢蛇蜥亚科Diploglossinae。可以分成4个不同的亚科,两个亚科的成员四肢健全,另外两个则没有四肢而外形似蛇或蚯蚓。四肢健全的两个亚科为侧褶蜥亚科Gerrhonotinae和肢蛇蜥亚科Diploglossinae,均限于新大陆。侧褶蜥亚科有近40种,分布于加拿大西南部到美洲热带地区,其中在墨西哥和危地马拉种类最多。

§ 体貌特征

脆蛇蜥 Ophisaurus harti

四肢消失或退化,体侧有纵沟。眼小,能活动;舌长,先端分叉或有深缺刻,舌上有鳞状乳突,舌基厚实,被绒毛状乳突,舌尖多少能缩入舌鞘内;具不同形状的侧生齿,尖锐微弯或结节状;头骨有颞弓及眶后弓。头顶具对称大鳞;躯干和尾被以覆瓦状圆鳞,鳞下承以真皮骨板;尾长,易断,能再生;无肛前孔或股孔。

中国仅1属,即脆蛇蜥属Ophisaurus,均无四肢,仅留后肢残余;体侧有纵沟;体表被以近方形或菱形鳞片,纵横排练成行;有翼骨齿;已知12种,中国产4种。

§ 生活习性

陆生,许多种类日伏洞穴中,夜晚出来活动;食昆虫或其他无脊椎动物。卵生或卵胎生。[1]

§ 分类介绍

侧褶蜥为树栖或陆栖,树栖的成员有可以缠绕的尾。肢蛇蜥亚科有3属37种,其中很多种类生活于加勒比海诸岛,其它美洲热带地区也能见到。肢蛇蜥亚科成员多体型似石龙子,四肢细小,其中南美洲的缺肢蜥Ophiodes只有不发达的后肢,外貌与蛇蜥亚科的成员有些类似。蛇蜥亚科Anguinae是所有无足蜥蜴中最著名的,分布广泛,除了北美洲外,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北部也能见到,是本科唯一可见于旧大陆的代表。蛇蜥亚科成员外形与蛇非常相似,但是有可以活动的眼睑,有耳洞,尾部可以自行截断。蛇蜥亚科中拥有本科体型最大的成员,其中棕脆蛇Ophiasuarus apodus身长可达1.4米。另一个无足的亚科是蠕蜥亚科Anniellidae,仅以分布于美洲加利福尼亚州的北蠕蜥Anniella pulchra和墨西哥 加利福尼 半岛的南Anniella geroniensis为代表。蠕蜥身体很小,穴居似蚯蚓,有活动的眼睑但没有耳洞。蠕蜥亚科常被升级为独立的科。

§ 蛇蜥科欣赏

脆蛇

中文科名:蛇蜥科 中文属名:脆蛇蜥属 中文俗名:金蛇、金星地鳝、碎蛇、蜥蛇

拉丁文名:Ophisaurus harti 英文名:Hart's glass lizard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Boulenger,1899

物种信息:四肢退化,通身细长如蛇。全长376mm左右,尾长191mm,体重72克。耳孔较鼻孔为小;有活动眼睑;吻背鼻鳞与单枚前额鳞(额鼻鳞)间有2枚小鳞。体侧各有一纵行浅沟,左右纵沟间上方有背鳞16-18纵行,明显起棱;下方有腹鳞10纵行,平滑。背面棕褐色,雄性背面有闪金属光泽的翡翠色短横斑或点斑;腹面黄白色,有的尾下散有棕色点斑。我国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多数省(区)以及台湾。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在四川西南部多见于海拔800~1 500mm的山区,常栖于土质疏松、湿度不大的农耕地及其附近。平时潜伏于洞穴内或松软土中,多于晴天外出活动,觅食蚯蚓及昆虫。

濒危信息: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脆蛇蜥

蛇蜥科Anguidae点斑肢蛇蜥

多棱侧褶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2: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