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克书论用笔十法急就草》
释义

宋克书论用笔十法急就草 特色及评论

《宋克书论用笔十法急就章》一书是中国墨迹经典丛书之一,本丛书内容都是以我国历代最有影响的书法家代表作品为对象,其书体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显著地位,至今具有典范和示范意义。本书以增强学习者临摹碑帖的兴趣为目的,引导学习者很快跨入实用的门槛,学用结合,值得广大临摹学习爱好者参考、学习及使用。

本书为宋克书集,此种习字格式,及各种习字格式之长,又避开各习字格式之不足,按照实用要求选自集成文句和楹联,提高了学习者临摹碑帖的兴趣,能使学习者很快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和书写方法,是当前具有实用价值的习字方式。他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后世书法影响极大。此书法具有庄严雄伟的气派,他用笔横轻竖重,笔力雄强而有厚度;在结构上方正茂密,方中呈圆。竖笔向中略呈弧度,刚中有柔,富有弹性感,兼以笔画重,力足中锋,更增加他那气势宏大、圆润浑厚的美感。本书提高了学习者临摹碑帖的兴趣,能使学习者很快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和书写方法,是当前具有实用价值的习字方式。值得广大学习者学习借鉴。本书提高了学习者临摹碑帖的兴趣,引导学习者很快跨入实用的门槛,以学用结合的方法,是学习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宋克书论用笔十法急就草 内容简介

章草起源于东汉章帝建初年间,唐张怀��《书断》曰:“章草即隶书之捷,草亦章草之极。”宋共伯思《东观余论》迹谓:“章草当在草书先。”其实章草即秦汉古隶的快捷写法,始在民间中流行,约定俗成,后乃发展成今草与狂草。章草的特征是字字独立,字形稍扁,中含方圆转折之法,而每字之收笔常有波捺飞起,这种富有隶意的书体古质简练,是学习草书的必修之课,汉之杜操、崔瑗、张之,三国之皇象,晋之索靖、陆机、二王等无不兼善章草。唐宋之间,写章草的书家日渐减少,直至元代,始有赵孟�\\、杨维桢等人留心此道,但只是兼善而已,未成气候,而真正能在章草上有所建树的当推明初著名书家宋克。

宋克,生于元晋宗泰定四年(一三二七),卒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字仲温,又字克温,号南宫生,江苏长洲(吴县)人,他出身在一个十分富裕的家庭之中。其人“任侠使气,好击剑斗鸡”,少年时因养宾客,常与人饮博,尽丧其家财,及逢元年末兵乱,便自思建功立业,乃谢客学兵,欲北走中原,举旗起事,不意中道受阻,遂溯江游金陵,又入会稽、金华诸名山,胸襟为之大开。归家后,张士诚闻其气节,屡遣人欲招为幕布宾,皆谢辞,遂于家中另辟一室,内藏历代法书及周彝汉砚,操毫面壁,日夕沉酣其间。《明史・文苑传》谓:“克杜门染翰,日费十纸,遂以善书名天下。”洪武初,曾做过陕西凤翔同知,不久便辞官还乡,终年六十一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