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色盲 |
释义 | § 简介 色盲数字分辨图色盲,亦称“色觉辨认障碍”,是指无法正确感知部分或全部颜色 间区别的缺陷。通常色盲发生的原因与遗传 有关,但部分色盲则与眼、视神经或脑 部损伤有关,也可由于接触特定化学物质。 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 在发现自己是色盲者后,于1798年出版了第一部论述此问题的科学专著《关于色彩视觉的离奇事实》。由于道尔顿的研究,该缺陷常被称为“道尔顿病”,不过现时多用色盲中的一种——绿色盲以描述道尔顿的缺陷。 红绿色盲人口占全球男性人口约8%,女性人口约0.5%。其中约6%人口为三色视觉(色弱 ),约2%人口为二色视觉(色盲),极少数为单色视觉(全色盲 )。 色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缺陷,然而在特定情形下,色盲者相比于正常辨色力者更有优势。不少研究指出,色盲者在光线较弱时视力较强,并且更擅长识别特定颜色的伪装。这在进化论上可解释先天性红绿色盲在人群中惊人的高发率。 § 发生原因 眼睛之所以能辨识颜色,是由于眼睛存在三种能辨色的椎状细胞,这三种椎状细胞分别能吸收不同波长范围的光,分别是蓝、绿、红(即光的三原色)。当椎状细胞受到损伤 或发育不全时,就有可能造成色盲。色盲的发生主要和遗传有关,但也有一些情况则是由于视神经和脑的病变引起的。 以发生原因来分,色盲可分为先天性色盲和后天性色盲。 天性色盲 先天性色盲多为红绿色盲,对于红绿辨色有障碍。大部分与颜色辨识有关的基因多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遗传。 由于人类辨识颜色的基因是来自X染色体,故若母亲为色盲者,则其所生的儿子必定是色盲。(因为男性第23对染色体为x-y基因,而色盲母亲会将唯一令下一代有可能遗传色盲的X染色体传全数遗传予儿子。)其详细机制可参见X染色体。 后天性色盲 后天性色盲的发生原因可能与视网膜、视神经病变有关,例如外伤、青光眼。 § 病理 常用色觉检查自测图(一般在3秒钟可得答案,最长不得超过10秒钟。) 科学家们提出种种色觉理论来解释色觉(包括色盲)现象,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杨—赫尔姆霍茨的三色说以及海林的四色说。现代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支持了这两种对立的理论,并使之相互补充、逐步统一。 现在普遍认为:色觉机制在视网膜感受器水平上是三色的,视网膜黄斑部分确实存在着三种感色的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蓝光敏感。如果一种或两种视锥细胞缺少视色素或失去作用,便患部分色盲;如果三种视锥细胞的视色素都缺少或推动作用,便患全色盲;如果三种视锥细胞比例失调,便患色弱。 色觉机制在视网膜感受器以上的视觉传导通路上又是四色的,视网膜神经节和外侧膝状核外(短尾猴)中存在着一些对色彩信息进行编码的颉颃细胞,这种细胞对某种颜色(如红色)的光波刺激产生兴奋性反应,而对另一种色光(如绿色)的刺激去产生抑制性反应。经编码的视觉信息在向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的传导道路中变成了亮度信号、绿信号和黄—蓝信号。 最后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才产生各种颜色感觉。颜色视觉过程的这种设想被称为颜色的阶段说。因此,色盲被认为是视锥细胞及视觉通路上具有某种缺陷而造成的。[1] § 疾病分类 先天性色觉障碍通常称为色盲,它不能分辩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的则称色弱,它与色盲的界限一般不易严格区分,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 色盲又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蓝黄色盲等)。色弱包括全色弱和部分色弱(红色弱、绿色弱、蓝黄色弱等)。 全色盲 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与夜盲(视杆细胞功能障碍)恰好相反,患者尤喜暗、畏光,表现为昼盲。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观黑白电视一般,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此外还有视力差、弱视、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眼球震颤等症状。它是色觉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较少见。 红色盲 也称第一色盲。患者主要是不能分辨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以及紫色不能分辨。常把绿色视为黄色,紫色看成蓝色,将绿色和蓝色相混为白色。 绿色盲 也称第二色盲,患者不能分辨淡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把绿色视为灰色或暗黑色。临床上把红色盲与绿色盲统称为红绿色盲,患者较常见。平常说的色盲一般就是指红绿色盲。 蓝黄色盲 也称第三色盲。患者蓝黄色混淆不清,对红、绿色可辨,较少见。 全色弱 也称红绿蓝黄色弱。其色觉障碍比全色盲程度要低,视力无任何异常,也无全色盲的其它并发症。在物体颜色深且鲜明时,则能够分辨;若颜色浅而不饱和时,则分辨困难。患者也少见[2] 。 部分色弱 色盲矫正眼镜有红色弱(第一色弱)、绿色弱(第二色弱)和蓝黄色弱(第三色弱)等,其中红绿色弱较多见,患者对红、绿色感受力差,照明不良时,其辨色能力近于红绿色盲;但物质色深、鲜明且照明度佳时,其辨色能力接近正常。 色盲(弱)患者生来就没有正确的辨色能力,并且以为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故不能自觉有病,许多色盲患者眼部检查也无异常发现。当红、绿色彩特别明显或单一出现时,患者往往凭借独特的经验加以区分,因此色盲(弱)只有通过专门的色觉检查才能判定。 § 检测方法 色觉检查方法较多,多采用假同色表(色盲本)检查法。常用的有石原忍氏、司狄林(Stilling氏)及拉布金(pao KNH)等表,中国国内亦有俞自萍等检查表,通常采用其中一种检查,遇有疑问时,可有其它表来对照。 检查时,将色盲本置于明亮的自然光线下(但阳光不得直接照射在色盲本上),距离被检者70cm ,让被检者迅速读出色盲本上的数字或图形,每图不得超过10秒钟。按色盲本所附的说明,判定是否正确,是哪一种色盲或色弱。 色觉检查的其它方法,有彩色绒线团挑选法、FM-100色彩试验、D-15色盘试验以及色觉镜等。[3] § 疾病治疗 自道尔顿发现色盲以来,它一向被认为是不治之症。而今(截至2011年)在中国和日本,红绿色盲(弱)的治疗已取得可喜进展。 穴位与指压法 指压位于眼球正中央下2厘米处的“四白”,能提高眼睛机能。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用食指强压6秒钟。指压时睁眼指压和闭眼指压均可。 睁眼指压时,能明确判断色彩,闭眼指压时,能治疗视力异常、假性近视。如果是患有强烈色彩异常的话,应重点的强压眼下。 不断进行这种指压的话,会逐渐祛除色觉异常。早上在洗脸镜前不妨指压一次,女性以夜间卸装后指压为宜[4] 。 色盲矫正镜 色盲矫正镜的原理,为根据补色拮抗,在镜片上进行特殊镀膜,产生截止波长的作用,对长波长者可透射,对短波长者发生反射。戴色盲眼镜,可使原来色盲图本辨认不清的变为能正确辨认。达到矫正色觉障碍的效果[5] 。 § 专业限制 绿色盲专属 1、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以颜色波长作为严格技术标准的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公安技术类、地质学类各专业,医学类各专业;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生态学、侦察学、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考古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轮机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林产化工、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林学、园林、蚕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各专业。 2、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外,还包括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摄影、动画、博物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应用气象学、材料物理、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探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专科专业与以上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 § 职业限制 色盲患者在职业的选择上会受到一些限制,特别是美术、医学、化工、电工及电信等需要依赖大量的辨色能力的工作,在就学与在职训练时就常因体检结果而被拒绝。但在文学、史学、法律等方面就较不受限。 机动车驾驶 某些国家(如新加坡在90年代之前,或罗马尼亚直到现在)拒绝授予全色盲的个人驾照。在罗马尼亚,一直有人努力去争取色盲得到驾驶执照的权利。 许多交通号志常用红绿来表示,对于色盲患者,可教导他们依亮灯位置来辨识,但为了安全,通常不被允许驾驶车辆。 飞机驾驶 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要求将色盲检查作为飞行员在取得飞行执照之前必须接受的体检项目之一。如果检测出色盲,飞行申请将会受到限制——比如禁止夜间飞行,禁止根据有色的信号飞行等。这些限制意味着色盲飞行员不能进行商业飞行。 § 优势机制 色盲者亦不无优势,他们在光线较弱时视力较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色盲者被盟军大量征入伍,因为色盲者对色彩的明暗度的分辨能力非常强,色盲者可以看到敌人的穿的保护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明暗度的差别,从而可以将敌人所在位置指出,这就是为什么色盲的人可以分辨交通红绿灯的道理。另外,色盲者比正常色觉的人更加细心,能看出事物的细微差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