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萨珊帝国
释义

§ 简介

沙普尔二世时期的萨珊王朝

古代伊朗王朝。又译萨桑王朝(226年-650年)。萨珊王朝系古代波斯最后一个王朝﹐因其创建者阿尔达希尔的祖父萨珊而得名。

萨珊王朝(226年-650年)是波斯在公元3世纪至7世纪的统治王朝,亦是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国之后的首次统一,被认为是第二个波斯帝国。当时萨珊王朝与中亚的印度贵霜王朝、东亚的东汉及欧洲的罗马帝国并称,四国雄霸欧亚。萨珊王朝在最强盛之时,曾多次威胁比邻的贵霜王朝及东罗马帝国。后来由于王朝连续两位国王被刺杀,帝国中心崩溃,末代国王伊嗣埃三世的儿子俾路斯逃亡至东土大唐,任右武卫将军,当时唐朝由唐高宗当朝。

§ 历史

萨珊王朝鼎盛期西元610年

萨珊家族崛起于伊朗西南部法尔斯。王朝的始祖萨珊是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3世纪初其子帕佩克据法尔斯自立为王。224年帕佩克之子阿尔达希尔一世(224~241在位)推翻帕提亚王朝(安息帝国),226年在泰西封加冕,自称诸王之王。他进而占领原帕提亚帝国的广大地区,建立中央集权的萨珊波斯封建帝国;又北征亚美尼亚,粉碎帕提亚遗族与大月氏人的联合,巩固了帝国的边境。他以祆教为国教。

沙普尔一世(241~272在位)使罗马帝国受到3次极沉重的打击。第3次大败罗马军于埃德萨附近,俘罗马皇帝P.L.瓦勒里安(260)。他所统治的领土共有27省,东境远达今锡尔河流域和印度河的中上游。沙普尔一世自称伊朗和非伊朗的诸王之王。为了统治多民族的帝国的需要,他扶植摩尼所创立的宗教。他死后,摩尼教遭到迫害。

4~5世纪,萨珊王朝与西邻拜占庭帝国不断进行战争,互有胜负;在东境则先后受游牧民族——匈奴的一支匈尼特人和嚈哒人的威胁。萨珊王菲鲁兹(又称卑路斯,457~484在位)抵御嚈哒人,战死。其时王室衰弱,贵族专横。菲鲁兹之子卡瓦德一世(488~496,499~531在位)企图利用玛兹克运动抑制贵族专横,498年被贵族推翻。501年他靠嚈哒人的支持恢复了王位。

卡瓦德一世之子库斯鲁一世(531~579在位)统治期间,帝国达于极盛。他在嗣位前3年,即与祆教僧侣合谋,镇压了玛兹达克教派;嗣位后实行一系列改革。依靠小贵族,让他们担任地方行政职务,从而降低少数世家大族在政治上的作用。约558年,他与西突厥联合,击溃嚈哒。572年,为了断绝拜占庭从海上取得中国丝绸的通路,占领了也门。以后,拜占庭又与西突厥联合,发动对伊朗的长期战争。

库斯鲁一世之子霍尔米兹德四世(578~590在位)继续与拜占庭的战争。在国内,他企图依靠基督教徒加强自己的地位,继续执行抑制大贵族的政策,因而触怒大贵族和琐罗亚斯德教的僧侣,结果被推翻。其子库斯鲁二世(590,591~628在位)继位不久,602年,对拜占庭发动战争,征服了整个小亚细亚,洗劫叙利亚,占领安条克、大马士革、耶路撒冷,最后于619年占领埃及,他以此得到帕维兹(Parvīz,意为胜利者)的称号。

622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收复小亚细亚,627年进至底格里斯河中游地区。637年阿拉伯人大败萨珊军于卡迪西亚,攻下泰西封。642年奈哈万德之役决定了萨珊帝国的灭亡。末王雅兹底格德三世于651年在木鹿被一个磨坊主杀死。

§ 战争

亚兹德的琐罗亚斯德教神庙

萨珊波斯继承了安息与罗马抗衡的传统,在亚美尼亚、小亚细亚、叙利亚边境与罗马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231年,阿尔达希尔一世致书罗马皇帝塞维鲁,要求罗马势力退出亚洲,长达400年的罗马波斯战争正式开始。

232年,萨珊波斯同罗马交锋,打败罗马军队,并通过和约获得亚美尼亚。

公元260年,萨波尔一世同罗马帝国军队交战,大败罗马军,并俘虏罗马帝国皇帝瓦勒良。至今在帕赛波利斯附近仍留存着纪念这次胜利的摩崖石刻,它以巨幅浮雕表现瓦勒良跪着为萨波尔一世骑马上鞍垫脚的情景。这次战争后,萨珊一度占有小亚东北部的卡帕多细亚。但萨珊与罗马之争一如安息王国时期呈拉锯之势。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君士坦丁等都曾率军远征波斯,但未取得显著战果。

公元286年,罗马煽动亚美尼亚起事,萨珊被迫撤退,以后又丧失底格里斯河以西之地。375年以后,罗马帝国忙于应付哥特人等日耳曼蛮族的入侵而无暇东顾,波斯也因抵御匈奴人的侵扰无力继续向罗马挑战。

公元395年,庞大的罗马帝国饱受各路蛮族侵扰,为便于管辖而将帝国一分为二,东部帝国即以君士坦丁堡为首府,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在经历了包括匈奴和诸多日耳曼部落的反复侵袭之后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拜占庭遂成为唯一的罗马人帝国——实际上他们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继续占有巴尔干半岛、小细亚、亚美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上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利比亚等地区,是一个横跨三大洲的大帝国。

公元487年,萨珊波斯的科巴德一世上台执政。他指挥由波斯人、匈奴人和阿拉伯人组成的联军从拜占庭帝国手中夺走了上美索不达米亚和亚美尼亚。

公元502年,联军又围攻阿米达城,经80天鏖战,攻陷该城,后又连续击败拜占庭军队的反击。505年,双方媾和,拜占庭以1000磅黄金为代价复得阿米达城,双方维持原有边界,处于和平状态20年。

公元527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一世去世,其外甥查士丁尼继位,即有名的查士丁尼一世。为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版图,他对内厉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积极向东、西两个方向举兵扩张。他向东方的征讨重开了罗马波斯战争。在以后的100多年内,拜占庭与萨珊波斯之间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争霸战争。

西元226年左右,安息帕提亞帝國逐漸沒落,波斯部族再起建立薩珊

第一次战争:公元528—531年。527年,刚刚继位的查士丁尼一世就任命22岁的贝利撒留为东征大元帅。528年,波斯先发制人,命大将扎基西斯率3万大军向拜占庭军发动猛烈进攻,在529年的尼亚比斯首次战役中击败贝利撒留,并直扑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战略重镇德拉城。530年的德拉城战役,波斯大军全军溃败,后来从叙利亚沙漠方向发动的多次进攻也在贝利撒留的巧妙反击下失败。531年,双方在卡尔基斯会战,波斯打退了贝利撒留的进攻。532年双方媾和,拜占庭撤回德拉城驻军,向波斯支付1000磅黄金。

第二次战争:公元540—545年。540年,库斯鲁一世率大军从首都泰西封出发,对拜占庭的幼发拉底防线发动突然袭击,先后攻下希拉波利斯、卡尔基斯,直捣叙利亚首都安条克。经过激烈战斗,波斯攻下该城,并大肆烧杀抢掠。543年,乘拜占庭内讧之机,库斯鲁一世进占亚美尼亚,全歼了前来进攻的3万拜占庭大军。544年,库斯鲁再次亲征上美索不达米亚,围攻首府尼德撒城数月之久,但未果而撤。545年,双方缔结5年停战协定,拜占庭收复波斯占领的全部领土,支付赎金2000磅黄金。

第三次战争:公元549—562年。547年,库斯鲁一世率8万大军进占科尔奇斯王国,并攻陷拜军的庇特拉要塞。549年,查士丁尼一世应科尔奇斯人的邀请,派大军进攻庇特拉要塞。经过3年断断续续的攻战,拜占庭军队夺回庇特拉要塞,波斯军伤亡惨重。此战之后,双方在高加索山麓又进行了6年的拉锯战。拜占庭先赢后输,波斯军队连续获胜。

555年,法息斯河口一战,拜占庭军队背水一战,向轻敌冒进的波斯军队发起反攻,消灭敌1万余人,大获全胜。562年双方再次媾和,波斯放弃对科尔奇斯的领土要求,拜占庭每年向波斯支付黄金1.8万磅,有效期50年。

第四次战争:公元571—591年。571年,查士丁尼二世停止向波斯支付年金,库斯鲁一世以敌人毁约为名率军进攻德拉城,经5个月的厮杀破城而入。索得黄金4万磅后,波斯撤军。589年,波斯发生内乱,拜占庭皇帝莫里斯派7万大军援助库斯鲁二世夺取王位。591年,拜军在幼发拉底河畔击败波斯军,杀掉篡位者,攻陷泰西封,扶库斯鲁二世登上波斯王位。波斯则将亚美尼亚的大部分和伊比利亚的一半割让给拜占庭,并订立“永久和平协定”。

第五次战争:公元603—631年。库斯鲁二世乘拜占庭内乱之机于606年率大军西征,战火又起。波斯军经过9个月战斗攻陷德拉城。608年,波斯分两路大军西进,一路攻占帕多西亚、比西尼亚、卡拉奇亚,另一路攻占卡尔西顿城,并联合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威胁君士坦丁堡。这时,拜占庭内战方酣。波斯大军长驱直入,609年攻下叙利亚,611年再下安条克,613年攻下耶路撒冷城,并把该城洗劫一空。616年,巴夏·巴尔兹又率波斯大军侵入埃及,攻陷亚历山大里亚,到619年征服整个埃及。同时,另一支大军出征小亚细亚,直抵博斯普鲁斯海峡,再次威胁君士坦丁堡。至此,波斯版图达到极点,萨珊的势力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顶峰。617年,波斯军又一次攻占卡尔西顿城,并联合蛮族共同进攻君士坦丁堡。

公元620年,巴尔兹从埃及赶到卡尔西顿,参加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在海上攻势受挫后,双方达成休战协定。利用休战之机,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做好了各种准备。622年,他亲率大军避开正面敌人,乘军舰出其不意地在小亚细亚的伊索斯港登陆波斯军慌忙派军火速赶往伊索斯。双方在卡帕多西亚遭遇。拜军大败波军,乘胜收复失地,占领科尔奇斯、亚美尼亚、美地亚。至625年,希拉克略平定小亚细亚西部。

公元626年至627年双方继续征战不停。628年,波斯发生政变。631年,科巴德二世与拜占庭议和:波斯归还历代侵占的拜占庭领土、释放战俘、归还抢自耶路撒冷的“圣十字架”,归还抢自拜占庭的一切财物,偿还数年军费。波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罗马波斯战争历经400年,双方交战数百次。战争结果虽然波斯失败,但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拉锯战,战争的结果只不过恢复了交战双方的战前状态罢了。罗马波斯战争严重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力量。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力量由此大大削弱,后来竟无力抵御蛮族和阿拉伯人的入侵,为它的最终衰亡埋下了隐患。波斯经此长期战争更是元气大伤,大厦根基动摇,20年后的651年,萨珊波斯被阿拉伯帝国灭亡。可以说,历时4个世纪的罗马波斯战争加速了罗马帝国特别是拜占庭帝国衰亡的步伐,也为萨珊波斯敲响了丧钟。

§ 政治

波斯萨珊骑兵

226年阿尔达希尔一世经过两年的战争,推翻安息帝国,建立萨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萨珊王朝因阿达希尔的祖父而命名。萨珊帝国多次与罗马帝国作战,曾俘虏过一个罗马的皇帝。

政治上,萨珊帝国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以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全体人民分为教士、军人、文人、和平民四等。基督教中天主教被迫害,支系景教则得以发展。

由于对东罗马帝国的连年征战,萨珊帝国对臣民的税金很重,同时又加强对宗教的控制,所以造成暴乱迭起,在629年和642年,连两任皇帝遇刺,又受到崛起中的阿拉伯帝国的攻击,帝国终于崩溃。

§ 与中土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和波斯间的友好往来较频繁,《魏书》记载,波斯使臣来中国交聘达数十次之多,给北魏皇帝带来的各种礼品,有珍物、训象等。1970年,在甘肃张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萨珊王朝银币。

§ 文化

萨珊王朝时期的伊朗艺术,继承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传统并融合古代东方和西方的风格而有所发展。泰西封等地宫廷遗迹显示出当时建筑规模的宏伟,纳克什·伊·卢斯丹等地的摩崖浮雕以粗犷豪放的手法表现诸王之王的神圣尊严。精美的金银细工亦著称于世。萨珊王朝的丝织品豪华绚丽,其上绘有鸟兽、狩猎和各种植物纹样,对拜占庭、埃及和中国都有相当影响。

建筑

萨珊王朝银瓶

萨珊王朝普遍流行拱顶结构的房屋,半球形的圆屋顶以内角拱或突角拱支撑盖在方形的房屋上。安息王朝时代已出现的拱顶桶形建筑“依旺”(见),这时已广泛用于王宫建筑的入口和觐见厅。萨珊王朝的城市建筑遗迹主要有泰西封城及科斯洛埃斯二世所建的宫殿、菲鲁扎巴德城、毕沙普尔等。泰西封原系安息王朝的首都,萨珊王朝时代于4世纪重建,以巍峨的王宫著称。王宫的中央是一座高约37米、拱跨约25米的拱顶大厅,四周连着带拱顶的暗楼。王宫以砖石建成。城内还残留下20座拜火神庙。庙宇平面呈方形,屋顶为圆形,屋子四周为带拱顶的走廊。不少庙宇建于岩石山峰顶上,几公里外即能看到庙前燃烧的“圣火”。各类建筑物的墙面均以带有雕刻图案的灰泥或镶嵌物作装饰。菲鲁扎巴德城址平面呈圆形,象征琐罗亚斯德教所崇拜的太阳圆盘。有三道环城城墙,外面两道城墙各有4座城门。 城市中央是王宫、政府官邸、神庙和烽火塔。建筑物都呈方形,带圆屋顶。

雕刻

萨珊王朝的雕刻,特别是岩石浮雕获得高度发展。 绝大多数浮雕刻于王朝建立后的最初150年内。它们广泛分布于萨珊帝国各地,仅在今伊朗境内就有30处以上。浮雕的画面都是表现神授王权、战胜敌人、各民族对国王朝贡等事件的。其内容具有明显的颂扬王室的特征。表现形式既吸收了罗马高浮雕的手法,又创造了典型的伊朗纹饰化的风格。与安息王朝时代的人物正面浮雕不同,既有正面又有侧面的形象。最著名的是附近的罗斯塔姆岩石浮雕。它采用罗马传统的高浮雕手法,表现阿尔达希尔被授予王权时的场面,国王和神都骑在马背上。此外,雕刻艺术还广泛见于宝石和印章上。最杰出的宝石雕刻是一块岩石结晶,上面刻画了科斯洛埃斯一世登基时的情景,今藏于巴黎国家图书馆。

金属器物

萨珊王朝已发现的遗物中,金属器物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金属器的式样、装饰和制作工艺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金、银、青铜制的椭圆形盘、碗、水罐和瓶是最常见的器物。其中银器尤为流行。描述国王狩猎的情景是金属器装饰的主要内容,不少器物表面还锤出表现国王登基及庆典的场面或各种动物的形象。

萨珊王朝的考古材料证明,这一时期的文化在许多方面达到了古代波斯文明的最高成就。萨珊王朝的文化继承、保持了两河流域和古代波斯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受到罗马、拜占廷文化的影响。创造这一文化的不仅是波斯人,而且还有历史上的西亚和中亚的各族居民。

§ 萨珊世系

阿尔达希尔一世224-241

沙普尔一世241-272

霍尔米兹德一世272-273

巴赫拉姆一世273-276

巴赫拉姆二世276-293

巴赫拉姆三世293

纳塞赫293-302

霍尔米兹德二世302-310

沙普尔二世310-379

阿尔达希尔二世379-383

沙普尔三世383-388

巴赫拉姆四世388-399

雅兹底格德一世399-420

巴赫拉姆五世420-438

雅兹底格德二世438-457

霍尔米兹德三世457-459

卑路斯一世457-484

巴拉什484-488

卡瓦德一世488-531

扎马斯普496-498(卡瓦德一世之弟,政变继位,两年后失败)

科斯洛埃斯一世531-579

霍尔米兹德四世579-590

科斯洛埃斯二世590-628

巴赫拉姆•楚宾590-591

霍尔米兹德五世593

卡瓦德二世628

阿尔达希尔三世628-630

卑路斯二世630-631

霍尔米兹德六世(或五世)631-632

兹底格德三世632-65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