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蟒蛇洞 |
释义 | § 简介 蟒蛇洞在长沙岳麓山禹王碑北面的一个幽谷中。 洞名的由来 蟒蛇洞在西晋以前叫“抱黄洞”。相传宋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 有个叫张抱黄的道士,在岩下修炼,丹成升仙而去,“抱黄洞”由此而来。据传张道士升仙后,洞被蟒蛇盘踞, 故有蟒蛇洞之名。 传说 蟒蛇洞之成为名胜,出自一个神奇的故事。据说蟒蛇经过千年修炼,每年7月15日都要出洞为害。它从洞中吐舌为桥,越过湘江架到河东白鹤观,一双蛇眼圆瞪象灯笼,口中发出美妙动人的音乐。人们看到湘江上突然出现彩虹般的仙桥,以为是引渡凡人上升天界的。有一位道士率先踏上“仙桥”,但有去无回,葬身蛇腹。当时荆江二州刺使陶侃以他敏锐的观察,见“天门”外悬的天灯寒光逼人,疑是妖孽作怪,便 一箭射去,顿时天灯熄灭,桥也无影无踪。后来派人按血迹寻找,在抱黄洞内,发现有一大蟒被射死了。 从此,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为了感谢陶侃为民除害,将他立足发箭的射台,称为射蟒台。 § 历代文人诗文 题岳麓山蟒蛇洞 作者: 赵抃 禹王碑 灵洞古檀基,烟萝接翠微。 日西春又晚,不见羽人归。 【按】标题为编者所加,原诗名不详。 明陆相有《射蛟台怀古》诗:“烧丹人去但空岩,古洞年深锁绿苔。我有强弓无用处,春风闲上射蛟台。” 此后蟒蛇洞便淹没了。 到南宋时有尚书钟仙巢在此休闲,建一“吹香亭”。他与当时邵陵防御史赵昀交往甚笃,赵撰亭联:“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与之。不久赵昀即位,这段“洞壑之遇”传为佳话。《岳麓志》载有:“理宗帝预洒吹香之宸翰,而洞壑之遇斯宠绝矣。” [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