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草堰口镇
释义

§ 经济发展

草堰口镇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全年完成技改投入3000万元,占年计划的118.9%,新办企业18个,引进资金2000万元,工业税收入库220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工商税收超过农业税收的历史性跨越。工业企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黎明化工、金龙发纸业分别获得全县利税超百万企业奖和希望企业奖。通过增投入、活机制、拓市场等措施,培植了黎明化工、银海气纺、金龙发纸业等3个定报企业,为工业经济的规模经营、优化结构奠定了基础。

农业农村工作展现新局面。坚持以农民增收入,村级增积累,农民减负担,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攻方向,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及农村工作稳步发展。18华里绿色通道、250亩林经复合林等得到市县充分肯定。初步建成了花卉苗木、大棚草鸡、优质饼干小麦等一批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由河南省客商投入1500万元的大伟禽业有限公司成功落户草堰口镇。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草堰口镇建筑三产创塑新优势。建筑市场拓展到国内5个省20多个大中城市,在建工程30多万平方米,其中河南省国展中心土建工程总造价近3亿元,成为盐城市的标杆工程。实现建安产值5.5亿元,经济收入1.45亿元,为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提供了1880元的贡献份额。第三产业增量明显。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50户,总户数达1450户,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达3260人,为草堰口镇经济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

§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多方筹措资金近200万元,实施了团结桥拓宽改造工程、草中教学楼和计生服务楼的建设工程。重点改造和完善了镇区繁华地段和主要街道的绿化景点和环卫设施。积极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扶贫规划,强化济困措施,为草堰口镇27个特困户、113个特困人口提供救助。实施“爱心”工程,开展结对帮扶,解决13名孤儿衣、食、住、读、医等实际问题。

§ 妇联工作

草堰口镇建湖县草堰口镇是个劳务输出大镇,有90%的青壮年男劳力与30%的青壮年女劳力长年在外经商打工,新农村建设任务的重担便落到了留守在家的妇女身上。针对留守妇女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存在“小富即满”思想的现状,镇妇联在党委、政府支持下,一方面通过广播、会议等形式,引导留守妇女学好文化科学知识,为建设新农村出力流汗作奉献;一方面根据留守妇女实际情况,在抓好水稻、三麦、棉花、油菜科学种植培训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有的放矢地培训。3年来,镇妇联先后举办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家禽家畜规模饲养,特种水产品养殖,花卉苗木培植,手工艺品加工以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题的培训班92期,帮助留守妇女掌握了1-2门新技术。通过教育培训的留守妇女,在科学发展生产,树立文明乡风,整洁村容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三八”妇女节前夕,草堰口镇表彰了一批在新农村建设中成绩显著的、创业成功的女状元20名,这些被表彰的女状元,一展巾帼胜须眉的风采,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 扶贫攻坚

草堰口镇根据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08年,8家帮扶单位将筹集77万元,围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组织实施苗猪繁殖、养鸡、食用菌种植、电灌站修建、劳动力培训等7个项目,以“牵手致富”和“村企结对共建”两大工程为依托,通过项目推进努力使草堰口镇319户“一有三缺”低收入农户当年脱贫率达到30%以上,使薄弱的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得到明显提高。李驰要求市委驻草堰口镇扶贫工作队及各有关帮扶单位,以“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拓宽扶贫思路,充分发挥产业项目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在抓好在建项目推进同时,积极帮助草堰口镇招商引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草堰口镇全面奔小康进程。

§ 远程教育

一是信息员队伍。镇村建立了30名信息员队伍,重点收集党员群众需求信息,保证网络大学培训的针对性。二是辅导员队伍。建立了由农业技术人员、致富大户、乡土人才和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35名辅导员队伍,通过视频互动、现场讲解、实地操作等,活化学习形式,提高培训效果。三是管理员队伍。强化管理员网络技能提升性培训,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和组织学习能力,保证教学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 党建工作

草堰口镇

草堰口镇注重深化农村“双强”党员队伍建设,以培养“五类”人才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提高农村党员为民服务,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头雁”队伍。一是培养“农村市场经纪人”。通过举办农村党员市场流通知识培训班、定期组织收看远程教育有关市场营销、农副产品销售知识讲座,以及组织农村党员到大中型批发市场参观考察等方法,让他们深入了解市场,学习掌握营销方法,不断提高市场经济意识。草堰口镇还成立了农民经纪人协会,已吸收了39名会员,其中23名是党员“经纪人”,在经纪人协会的带动下,有力地促进了草堰口镇蛋鸡饲养、特色蔬菜、花卉种植、淡水养殖等产业不断做大。二是培养“科技兴农领头人”。以村为单位建立了“科技能人”档案和“乡土人才库”,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草堰口镇还组织农技、畜牧、水产、蚕桑等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与“科技能人”结成对子,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党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全镇新配备了“双强”型村干部17名,在致富农民,小康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镇党建工作跻身全县先进行列。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广泛开展“投资者满意在草堰口”、“诚信在草堰口”等一系活动。坚持以创建“文明村(居)、文明单位、文明行业”以及“十星级文明户”为载体,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全镇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为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草堰口镇为充分发挥科技兴农领头人的作用,草堰口镇广泛开展了科技人才“四个一”工程,即建立一个农民科技协会,帮扶一户贫困户、推广一项新技术、发展一个新项目活动,充分发挥了科技领头人作用。三是培养“新型带富后备人”。为了进一步发挥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让他们带动所在村组成为特色产业村组,该镇将36名“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的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党员列为农村后备干部培养对象。目前,在他们的带动下,全镇各村(居)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布局。四是培养“镇村政务监督人”。镇党委和各村(居)党总支聘请熟悉党的方针政策,肯为群众讲话,公道正派,有参政议政能力的农村党员、村两委干部为“镇村政务监督员”,定期吸收他们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和重要工作监督。五是培养“法律知识宣传人”。在全镇农村党员中挑选了10名懂法律、热心为群众服务的“法律土专家”,指导帮助农民签订经济合同、协议或解决处理有关纠纷。草堰口镇还聘请县、镇司法部门干部对这些“法律土专家”进行法律法规辅导,及时给他们“充电”,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和应用能力。[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