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尔雅》
释义

§ 简介

《尔雅》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搜集词语、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列为十三经之一。“尔”或作“迩”,是“接近”的意思。“雅”字从牙从隹。“牙”即前排的上下齿,关乎发音、吐字。“隹”即尖嘴鸟,代指“锥形”。“牙”与“隹”联合起来表示“锥形牙”,即“犬齿”。古人以犬齿为“基准牙”,故“雅”本义为“基准牙”,引申义为“标准”。“雅言”就是“官语”、“标准语”、“规范语”。“尔雅”就是“使(您)发音吐字接近标准”之意。 《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尔雅》被认为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1]

§ 论述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

关于“尔雅”名字的解释,清代学者王念孙认为,“尔”是近的意思,“雅”是“雅言”“正言”,即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即“尔乎雅,近乎正”。清代学者郝司懿行认为,“尔”为“近”,“雅”为“正”,“正者,虞夏商周建都之地正言也。近正者,各国近于王都之正言也”。即两位先生都释“雅”为“正言”(京城话、官方语),这是对的。只是没有分析“雅”的本义:字从牙从隹,是“犬齿”的意思,用为“标准发音”、“标准吐字”。没有了犬齿,则前排上下牙都失去了坚强依靠,容易松动脱落,造成说话漏风、吐字含糊的后果。所以“雅”由“基准牙”而派生出“发音吐字标准”的意思。不过两位先生对“尔”字的解释不那么正确。“尔”即“你”、“您”,“尔雅”即“您说话标准”。若读“尔”为“迩”,则“迩”的字义是“向你走近”,如此的话,“尔雅”从字面上就是“向您走近说话标准”,很拗口,不如“您说话标准”那么直白。

《尔雅》也就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解释语词的著作。全书共19篇,分别为《释诂》《释训》《释亲》《释器》《释宫》《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和《释畜》。

古人作《尔雅》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正名命物”,一方面在于解释六义,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即用于解经。

§ 作者

关于它的作者为谁,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经后人增益而成。北大何九盈教授又认为,《尔雅》的编纂与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派有关。后人大都认为《尔雅》初稿成于战国末年,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初有定稿。唐朝以后将它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 体例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尔雅》3卷20篇。现存《尔雅》为19篇,与班固所说的20篇不同。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分篇的方法不同,而清朝的宋翔凤则认为原来有一篇“序”失落造成的。[2]

19篇《尔雅》名录:《尔雅》

1释诂——对古代词汇的解释

2 释言——对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的解释

3 释训——解释连绵词和词组,以及形容词和副词

4 释亲——解释亲属的称呼

5 释宫——对宫室建筑的解释

6 释器——对日常用具、饮食、衣服的解释

7 释乐——对乐器的解释

8 释天——对天文历法的解释

9 释地——对于行政区划的解释

10释丘——对丘陵、高地的解释

11释山——对山脉的解释

12释水——对河流的解释

13释草——对植物的解释

14释木——对植物的解释

15释虫——对动物的解释

16释鱼——对动物的解释

17释鸟——对动物的解释

18释兽——对动物的解释

19释畜——对动物的解释

前3篇诂、言、训只见的界限由于古人对于词的分类并不是很清楚,因此这3篇解释也很模糊。13-19篇是对于生物的一些解释。但是其分类与现在很多地方差异很大,这主要是由于科学不发达之故。例如“鼯鼠”由于会飞行,将它归到释鸟中。

由于尔雅解释非常简单,它所涉及的许多语言知识不容易被人理解,因此后代又出现了许多注释、考证它的著作,如:

清朝马国翰《尔雅古注》

晋朝郭璞《尔雅注》

清邵晋涵《尔雅正义》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

近人周祖谟《尔雅校笺》

§ 内容

释诂第一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弘、廓、宏、溥、介、纯、夏、幠、厖、坟、嘏、丕、奕、洪、诞、戎、

骏、假、京、硕、濯、訏、宇、穹、壬、路、淫、甫、景、废、壮、冢、简、

、昄、晊、将、业、席,大也。

郭璞幠、厖,有也。

迄、臻、极、到、赴、来、吊、艐、格、戾、怀、摧、詹,至也。

如、适、之、嫁、徂、逝,往也。

赉、贡、锡、畀、予、贶,赐也。

仪、若、祥、淑、鲜、省、臧、嘉、令、类、纟林、彀、攻、谷、介、徽,

善也。

舒、业、顺,叙也。

舒、业、顺、叙,绪也。

怡、怿、悦、欣、衎、喜、愉、豫、恺、康、妉、般,乐也。

悦、怿、愉、释、宾、协,服也。

遹、遵、率、循、由、从,自也。

遹、遵、率,循也。

靖、惟、漠、图、询、度、咨、诹、究、如、虑、谟、猷、肇、基、访,谋

也。

典、彝、法、则、刑、范、矩、庸、恒、律、戛、职、秩,常也。

柯、宪、刑、范、辟、律、矩、则,法也。

辜、辟、戾,辠也。

黄发、齯齿、鲐背、耇、老,寿也。

允、孚、亶、展、谌、诚、亮、询,信也。

展、谌、允、慎、亶,诚也。

谑浪笑敖,戏谑也。

粤、于、爰,曰也。

爰、粤,于也。

爰、粤、于、那、都、繇,於也。

合攵、郃、盍、翕、仇、偶、妃、匹、会,合也。

仇、雠、敌、妃、知、仪,匹也。

妃、合、会,对也。

妃,媲也。

绍、胤、嗣、续、纂、緌、绩、武、系,继也。

、谥、溢、蛰、慎、貉、谧、顗、頠、密、宁,静也。

陨、磒、湮、下、降、坠、摽、蘦,落也。

命、令、禧、畛、祈、请、谒、讯、诰,告也。

永、悠、迥、违、遐、逷、阔,远也。

永、悠、迥、远,遐也。

亏、坏、圮、垝,毁也。

矢、雉、引、延、顺、荐、刘、绎、尸、旅,陈也。

尸、职,主也。

尸,寀也。

寀、寮,官也。

绩、绪、采、业、服、宜、贯、公,事也。

永、羕、引、延、融、骏,长也。

乔、嵩、崇,高也。

崇,充也。

犯、奢、果、毅、克、捷、功、肩、戡,胜也。

胜、肩、戡、刘、杀,克也。

刘、狝、斩、刺,杀也。

亹亹,蠠没、孟、敦、勖、钊、茂、劭、勔,勉也。

骛、务、昏、,强也。

昂、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

朕、余、躬,身也。

台、朕、赉、畀、卜、阳,予也。

肃、延、诱、荐、餤、晋、寅、荩,进也。

羞、饯、迪、烝,进也。

诏、亮、左、右、相,导也。

诏、相、导、左、右、助,勴也。

亮、介、尚,右也。

左、右,亮也。

缉、熙、烈、显、昭、皓、颎,光也。

劼、巩、坚、笃、掔、虔、胶,固也。

畴、孰,谁也。

暀々、皇皇、藐藐、穆穆、休、嘉、珍、袆、懿、铄,美也。

谐、辑、协,和也。

关关、噰々,音声和也。

勰、燮,和也。

从、申、神、加、弼、崇,重也。

觳、悉、卒、泯、忽、灭、罄、空、毕、罊、歼、拔、殄,尽也。

苞、芜、茂,丰也。

揫、敛、屈、收、戢、蒐、裒、鸠、楼,聚也。

肃、齐、遄、速、亟、屡、数、迅,疾也。

寁、骏、肃、亟、遄,速也。

壑、阬々、滕、征、隍、漮,虚也。

黎、庶、烝、多、丑、师、旅,众也。

洋、观、裒、众、那,多也。

流、差、柬,择也。

战、栗、震、惊、戁、竦、恐、慴,惧也。

痡、瘏、虺颓、玄黄、劬劳、咎、顇、瘽、瘉、鳏、戮、癙、

癵、、痒、疷、疵、闵、逐、疚、痗、瘥、痱、、瘵、

瘼、癠,病也。

恙、写、悝、盱、繇、惨、恤、罹,忧也。

伦、勚、邛、敕、勤、愉、庸、瘅,劳也。

劳、来、强、事、谓、翦、篲,勤也。

悠、伤、忧,思也。

怀、惟、虑、愿、念、惄,思也。

禄、祉、履、戬、祓、禧、禠、祜,福也。

禋、祀、祠、蒸、尝、禴,祭也。

俨、恪、祗、翼、諲、恭、钦、寅、,敬也。

朝、旦、夙、晨、晙,早也。

、俟、替、戾、厎、止、徯,待也。

噊、几、烖、殆,危也。

凯,汽也。

治、肆、古,故也。

肆、故,今也。

惇、亶、祜、笃、掔、仍、、埤、竺、腹,厚也。

载、谟、食、诈,伪也。

话、猷、载、行、讹,言也。

遘、逢,遇也。

遘、逢、遇,遻也。

遘、逢、遇、遻,见也。

显、昭、觐、钊、觌,见也。

监、瞻、临、涖、頫、相,视也。

鞠、讠凶、溢,盈也。

孔、魄、哉、延、虚、无、之、言,间也。

瘗、幽、隐、匿、蔽、窜,微也。

讫、徽、妥、怀、安、按、替、戾、底、废、尼、定、曷、遏,止也。

豫、射,厌也。

烈、绩,业也。

绩、勋,功也。

功、绩、质、登、平、明、考、就,成也。

梏、梗、较、颋、庭、道,直也。

密、康,静也。

豫、宁、绥、康、柔,安也。

平、均、夷、弟,易也。

矢,弛也。

弛,易也。

希、寡、鲜,罕也。

鲜,寡也。

酬、酢、侑,报也。

毗刘,乐也。

覭髳,茀离也。

蛊、謟、贰,疑也。

桢、翰、仪,干也。

弼、棐、辅、比,俌也。

疆、界、边、卫、圉,垂也。

昌、敌、彊、应、丁,当也。

郭璞像浡、肩、摇、动、蠢、迪、俶、厉,作也。

兹、斯、咨、呰、已,此也。

嗟、咨,镸差也。

闲、狎、串、贯,习也。

曩、尘、伫、淹、留,久也。

逮、及、暨,与也。

骘、假、格、陟、跻、登,升也。

挥、盝、歇、涸,竭也。

挋、拭、刷,清也。

鸿、昬、於、显、间,代也。

馌、饟,馈也。

迁、运,徙也。

秉、拱,执也。

廞、熙,兴也。

卫、蹶、假,嘉也。

废、税、赦,舍也。

栖迟、憩、休、苦、、齂、呬,息也。

供、峙、共,具也。

忄某、怜、惠,爱也。

娠、蠢、震、戁、妯、骚、感、讹、蹶,动也。

覆、察、副,审也。

契、灭、殄,绝也。

郡、臻、仍、乃、侯,乃也。

迪、繇、训,道也。

佥、咸、胥,皆也。

育、孟、耆、艾、正、伯,长也。

艾,历也。

历、秭、算,数也。

历,傅也。

艾、历、覛、胥,相也。

乂、乱、靖、神、弗、淈,治也。

颐、艾、育,养也。

汱、浑、陨,坠也。

际、接、翜,捷也。

毖、神、溢,慎也。

郁陶、繇,喜也。

馘、穧,获也。

阻、艰,难也。

剡、,利也。

允、任、壬,佞也。

俾、拼、抨,使也。

俾、拼、抨、使,从也。

儴、仍,因也。

董、督,正也。

享,孝也。

珍、享,献也。

纵、缩,乱也。

探、篡、俘,取也。

徂、在,存也。

在、存、省、士,察也。

烈、枿,余也。

迓,迎也。

元、良,首也。

荐、挚,臻也。

赓、扬,续也。

祔、祪,祖也。

即,尼也。

尼,定也。

迩、几、暱,近也。

妥,安坐也。

貉、绾,纶也。

貉、嗼、安,定也。

伊,维也。

伊、维,侯也。

时、寔,是也。

卒、猷、假、辍,已也。

求、酋、在、卒、就,终也。

崩、薨、无禄、卒、徂落、殪,死也。

释言第二

殷、齐,中也。斯、誃,离也。谡、兴,起也。还、复,返也。宣、徇,遍也。

驲、遽,传也。蒙、荒,奄也。告、谒,请也。肃、噰,声也。格、怀,来也。

畛、厎,致也。恀、怙,恃也。律、遹,述也。俞、畣,然也。豫、胪,叙也。

庶几,尚也。观、指,示也。若、惠,顺也。敖、幠,傲也。幼、鞠,稚也。

逸、愆,过也。疑、休,戾也。疾、齐,壮也。悈、褊,急也。

贸、贾,市也。厞、陋,隐也。遏、遾,逮也。征、迈,行也。圮、败,覆也。

荐、原,再也。抚、敉,抚也。臞、脙,瘠也。桄、颎,充也。屡、暱,亟也。

靡、罔,无也。爽,差也。爽,忒也。佴,贰也。剂、翦,齐也。饙、馏,稔也。

媵、将,送也。作、造,为也。餥、餱,食也。鞫、究,穷也。卤、矜、咸,苦也。

干、流,求也。流,覃也。覃,延也。佻,偷也。潜,深也。潜、深,测也。

谷、鞠,生也。啜,茹也。茹、虞,度也。试、式,用也。诰、誓,谨也。

竞、逐,彊也。御、圉,禁也。窒、薶,塞也。黼、黻,彰也。膺、身,亲也。

恺悌,发也。髦士,官也。畯,农夫也。盖、割,裂也。邕、支,载也。

諈、诿,累也。漠、察,清也。庇、庥,荫也。谷、履,禄也。履,礼也。

隐,占也。逆,迎也。憯,曾也。增,益也。窭,贫也。薆,隐也。

僾,唈也。基,经也。基,设也。祺,祥也。祺,吉也。兆,域也。肇,敏也。

挟,藏也。浃,彻也。替,废也。替,灭也。速,征也。征,召也。

琛,宝也。探,试也。髦,选也。髦,俊也。俾,职也。纰,饰也。

凌,栗也。栗,戚也。蠲,明也。茅,明也。明,朗也。猷,图也。

猷,若也。偁,举也。称,好也。坎、律,铨也。矢,誓也。舫,舟也。

泳,游也。迨,及也。冥,幼也。降,下也。佣,均也。强,暴也。

宨,肆也。肆,力也。俅,戴也。瘗,幽也。氂,罽也。烘,燎也。

煁,烓也。陪,朝也。康,苛也。樊,藩也。赋,量也。粻,粮也。

庶,侈也。庶,幸也。筑,拾也。奘,驵也。集,会也。舫,泭也。

洵,均也。洵,龛也。逮,遝也。是,则也。画,形也。赈,富也。

局,分也。懠,怒也。僁,声也。葵,揆也。揆,度也。逮,及也。

惄,饥也。眕,重也。猎,虐也。土,田也。戍,遏也。师,人也。

硈,巩也。弃,忘也。嚣,闲也。谋,心也。献,圣也。里,邑也。襄,除也。

振,古也。怼,怨也。缡,介也。号,謼也。凶,咎也。苞,稹也。

逜,寤也。顁,题也。猷、肯,可也。务,侮也。贻,遗也。贸,买也。

贿,财也。甲,狎也。菼,骓也。菼,薍也。粲,餐也。渝,变也。

宜,肴也。夷,悦也。颠,顶也。耋,老也。輶,轻也。俴,浅也。

绹,绞也。讹,化也。跋,躐也。疐,跲也。烝,尘也。戎,相也。

饫,私也。孺,属也。幕,暮也。煽,炽也。炽,盛也。柢,本也。

窕,闲也。沦,率也。罹,毒也。检,同也。邮,过也。逊,遯也。毙,踣也。

偾,僵也。畛,殄也。曷,盍也。虹,溃也。隌,闇也。黍刃,胶也。

孔,甚也。厥,其也。戛,礼也。阇,台也。囚,拘也。攸,所也。展,适也。

郁,气也。宅,居也。休,庆也。祈,叫也。濬、幽,深也。哲,智也。

弄,玩也。尹,正也。皇、匡,正也。服,整也。聘,问也。愧,惭也。

殛,诛也。克,能也。翌,明也。讠凶,讼也。晦,冥也。奔,走也。

逡,退也。疐,仆也。亚,次也。谂,念也。届,极也。弇,同也。周祖谟弇,盖也。恫,痛也。握,具也。振,讯也。阋,恨也。越,扬也。对,遂也。

毁,火也。懈,怠也。宣,缓也。遇,偶也。曩,向也。偟,暇也。

宵,夜也。懊,忨也。愒,贪也。榰,柱也。裁,节也。竝,并也。

卒,既也。慒,虑也。将,资也。黹,紩也。递,迭也。矧,况也。

廪,廯也。逭,逃也。讯,言也。间,伣也。沄,沆也。干,扞也。趾,足也。

非,刖也。襄,驾也。忝,辱也。燠,暖也。块,堛也。将,齐也。糊,饘也。

启,跪也。矏,密也。开,辟也。袍,襺也。障,畛也。靦,姡也。

鬻,糜也。舒,缓也。翢,纛也。纛,翳也。隍,壑也。芼,搴也。典,经也。

威,则也。苛,妎也。芾,小也。迷,惑也。狃,复也。逼,迫也。般,还也。

班,赋也。济,渡也。济,成也。济,益也。缗,纶也。辟,历也。漦,盝也。

宽,绰也。衮,黻也。华,皇也。昆,后也。弥,终也。

§ 郭璞和《尔雅注》

作者简介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67年)生;东晋太宁二年(公元324年)卒。博物学。

郭璞博学多才,一生不仅写了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而且做了大量的注解古籍工作,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所注解的古籍有《山海经》 、 《穆天子传》 、《尔雅》、《楚辞》 、《三苍》和《方言》等等。这些古籍中,都包含有丰富的动植物知识。郭璞对这些古代典籍,尤其是《尔雅》的注解,对中国古代动植物学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郭璞为注解古籍著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其《尔雅》注后来被列入《十三经注疏》。他在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公元316年,他因献《南郊赋》而被任为著作佐郎,后迁尚书郎,再后为割据荆州的王敦辟为记室参军。他最后因多次谏阻王敦谋反而遭杀害。

《尔雅注》的价值贡献

《尔雅》保存了中国古代早期的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是后人学习和研究动植物的重要著作。郭璞更是把《尔雅》视为学习和研究动植物,了解大自然的入门书。他说:“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于《尔雅》。”但是,《尔雅》成书较早,文字古朴,加上长期辗转流传,文字难免脱落有误,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不少内容,不易被人看懂。因此,在郭璞之前已经有犍为文学、刘歆、樊光、李巡、孙炎等人,为《尔雅》作注。郭璞从小就对《尔雅》感兴趣。他认为旧注“犹未详备,并多纷谬,有所漏略”,于是“缀集异闻,会粹旧说,考方国之语,采谣俗之志”,并参考樊光、孙炎等旧注,对《尔雅》作了新的注解。

郭璞研究和注解《尔雅》历时18年之久,对《尔雅》所载之动物和植物进行了许多研究。首先他以晋代通行,或当时某地方言的动植物名称,解释古老的动植物名称。例如,《尔雅·释鸟》载:“◆鸠,◆◆”,郭璞注曰:“今之布谷也。江东呼为获谷。”《尔雅·释木》:“◆,山◆。”郭璞注曰:“今之山楸也。”这类注解,从表面上看似乎很简单,只是以名词解释名词。而实际上却不那么容易,它需要丰富的训诂知识和实际经验。另外,这类注解虽然只是名词解释名词,但实际上它是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和当时为一般群众所认识的动植物联系起来,从而使古老的名称具有以当代一定实物为基础的含义。例如,《尔雅·释虫》中有“国貉,虫◆”的记载。如果不看注解,人们很难理解“国貉虫◆”的含义。郭璞注云:“◆”,“今呼蛹虫”,并引证《广雅》云:“土蛹,◆虫也。”所谓蛹虫,就是指寄生于蚕蛹体内的蚕蛆蝇幼虫。郭璞的注解,将古老的“国貉”、“虫◆”等动物名称和当时养蚕生产上广泛存在的蚕蛆蝇幼虫联系起来。郭璞《注》中,经常出现“今言”、“俗言”、“今江东”等提法,仅《释草》中就出现50多次,这说明郭璞对《尔雅》的研究,是与现实紧密相联的。由于能由今通古,所以他的注解,无形中复活了许多古老动植物名称。

郭璞对《尔雅》中所著录的动物和植物,凡是他自己暂时还没有弄清楚的或没有听说过的,他都不强作注解,而是注明“未详”或“未闻”等字样。这说明他作学问的态度,是谦虚谨慎和实事求是的。

郭璞丰富和发展了《尔雅》对各种动植物的具体描述。郭璞是山西人,因战乱逃至江南,并经常往来于长江中下游,所以他对许多地方的动植物,都有所了解。他注解《尔雅》,不仅引经据典,解释各种动物和植物的通名和别名,而且根据自己从实际中获得的知识,对多种动物或植物的形态、生态特征,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例如鲟鱼,《尔雅·释鱼》仅记其名为“◆”,无它释。但郭璞则作了进一步的描述:“◆,大鱼,似◆而短鼻,口在颌下,体有邪形甲,无鳞,肉黄,大者长二、三丈,今江东呼为黄鱼。”这里郭璞很逼真地描述了鲟鱼的形态特征。《尔雅·释虫》“◆,啮桑”,郭注云:“啮桑,似天牛,长角,体有白点,喜啮桑树,作孔入其中,江东呼为啮发。”这里将桑树害虫桑天牛的形态和习性作了描述。又如对《尔雅·释木》中提到的“白◆”(即扁核木),郭璞《注》云:“◆,小木,丛生,有刺。实如耳◆,紫赤,可啖。”对“活◆”(即通脱木)郭璞《注》说:此“草生江南,高丈许,大叶,茎中有瓤,正白”。这些描述,虽然还很粗糙,但它不仅大大发展了《尔雅》的分类描述,而且对后来的动植物分类研究,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郭璞开创了动植物分类研究的图示法。据《尔雅注·序》记载,郭璞不仅为《尔雅》作文字注解,还为《尔雅》注音、作图。《隋书·经籍志》记载有“《尔雅图》十卷,郭璞撰”。可见大概在梁代,人们还看到有郭璞所作的《尔雅图》。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尔雅音图》,乃是清代嘉庆六年(1801)影宋绘图重摹的刊本,它或许就是源于郭璞所为之《尔雅图》。当然,即使如此,经过长期辗转重摹和翻刻,现在的《尔雅音图》也不可能还是原来《尔雅图》的原貌。但是现在看到的《尔雅音图》的情况表明,凡是郭璞有注解的动植物都有图。相反,凡是虽为《尔雅》所著录,但因郭璞暂时不识,而未作注解的动植物则无图。这说明图完全是配合文字注解而作的。因此《尔雅注》所解释的动植物,不仅有简要的文字描述,而且配有实物图像,实为动植物志的雏形。这是我国动植物分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

在生物学史上,郭璞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他的研究和注解,使《尔雅》所包含的分类思想不仅得以保存,而且使得原来难读的《尔雅》,也成为能够读懂和能够利用的书。《尔雅注》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著名的《证类本草》一书,大量吸收了郭璞注解《尔雅》的成果。而《证类本草》又是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蓝本。从郭璞以后,图文并用描述动植物的方法,也在本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唐代以后,所有大型本草著作都配有图。

§ 后世影响

由于《尔雅》在文字训诂学方面的巨大贡献,自它以后的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文字学、方言学乃至医药本草著作,都基本遵循了它的体例。后世还出了许多仿照《尔雅》写的著作,被称为“群雅”,由研究《尔雅》也产生了“雅学”。

《尔雅》  * 三国时期魏张揖《广雅》

* 《小尔雅》

* 宋朝陆细《埤雅》

*明朝万历年间朱谋《骈雅》

* 《骈字分笺》

* 明朝方以智《通雅》

* 清朝吴玉搢《别雅》

* 清朝洪亮吉《比雅》

* 清朝史梦兰《叠雅》

* 清朝《小尔雅校证》

《尔雅》  * 《小尔雅训纂》

*《小尔雅义证》

* 《小尔雅疏》

* 《小尔雅疏证》

* 《尔雅翼》

§ 相关词条

训诂学      音韵学      郭璞      《尔雅注》     《十三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