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蒸发
释义

§ 简介

,冷却,蒸发,冷凝过程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汽态,逸入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发。而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通常用蒸发掉的水层厚度的毫米数表示,水面或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分别用不同的蒸发器测定。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气压越低、则蒸发量就越大;反之蒸发量就越小。土壤蒸发量和和水面蒸发量的测定,在农业生产和水文工作上非常重要。雨量稀少、地下水源及流入径流水量不多的地区,如蒸发量很大,极易发生干旱。而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从微观上看,蒸发就是液体分子从液面离去的过程。由于液体中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它们的平均动能的大小是跟液体本身的温度相适应的。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碰撞,在任何时刻总有一些分子具有比平均动能还大的动能。这些具有足够大动能的分子,如处于液面附近,其动能大于飞出时克服液体内分子间的引力所需的功时,这些分子就能脱离液面而向外飞出,变成这种液体的汽,这就是蒸发现象。飞出去的分子在和其他分子碰撞后,有可能再回到液面上或进入液体内部。如果飞出的分子多于飞回的,液体就在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比平均动能大的分子飞出液面,而留存液体内部的分子所具有的平均动能变小了。所以在蒸发过程中,如外界不给液体补充能量,液体的温度就会下降。

§ 因素

液体的蒸发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是:

其一是与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无论在什么温度,液体中总有一些速度很大的分子能够飞出液面而成为汽分子,因此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如果液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从液面飞出去的分子数量就会增多,所以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就越快;

其二是与液面面积大小有关。如果液体表面面积增大,处于液体表面附近的分子数目增加,因而在相同的时间里,从液面飞出的分子数就增多,所以液面面积增大,蒸发就加快;

其三是与空气流动有关。当飞入空气里的汽分子和空气分子或其他汽分子发生碰撞时,有可能被碰回到液体中来。如果液面空气流动快,通风好,分子重新返回液体的机会越小,蒸发就越快。

其他条件相同的不同液体,蒸发快慢亦不相同。这是由于液体分子之间内聚力大小不同而造成的。例如,水银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很大,只有极少数动能足够大的分子才能从液面逸出,这种液体蒸发就极慢。而另一些液体如乙醚,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很小,能够逸出液面的分子数量较多,所以蒸发得就快。此外液体蒸发不仅吸热还有使周围物体冷却的作用。当液体蒸发时,从液体里跑出来的分子,要克服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对它们的引力而做功。这些分子能做功,是因为它们具有足够大的动能。速度大的分子飞出去,而留下的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要变小,因此它的温度必然要降低。这时,它就要通过热传递方式从周围物体中吸取热量,于是使周围的物体冷却。[1]

§ 仪器

蒸发仪器蒸发皿

蒸发皿 为一陶瓷浅底的圆碟状容器。 为一陶瓷浅底的圆碟状容器。 当欲由溶液中得到固体时,常需以加热的方法赶走溶剂,此时就要用到蒸发皿。 当欲由溶液中得到固体时,常需以加热的方法赶走溶剂,此时就要用到蒸发皿。 溶剂蒸发的速率愈快,它的结晶颗粒就愈小。 溶剂蒸发的速率愈快,它的结晶颗粒就愈小。 视所需蒸发速率的快慢不同,可以选用直接将蒸发皿放在火焰上加热的快速蒸发、用水浴加热的较和缓的蒸发或是令其在室温的状态下慢慢地蒸发三种方式。 视所需蒸发速率的快慢不同,可以选用直接将蒸发皿放在火焰上加热的快速蒸发、用水浴加热的较和缓的蒸发或是令其在室温的状态下慢慢地蒸发三种方式。

一般在实验室中要纯化固体时,都要以再结晶的方法来使固体的纯度增加。 一般在实验室中要纯化固体时,都要以再结晶的方法来使固体的纯度增加。 再结晶的方法通常为选取适当的溶剂,使不纯物中的杂质在此溶剂中具有难溶或不溶的特性,而欲纯化的成分则在此溶剂中有相当好的溶解度。 再结晶的方法通常为选取适当的溶剂,使不纯物中的杂质在此溶剂中具有难溶或不溶的特性,而欲纯化的成分则在此溶剂中有相当好的溶解度。 先将欲纯化的固体以最少量的热溶剂溶解,此时若有不溶的杂质,则应立即将溶液在此温热的状况下过滤 ;如此即可将不溶的固体杂质藉过滤留在滤纸上;滤下的滤液中 主成分的纯度即可增加,再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令其结晶,得到的晶体即为纯度增高的物质。 先将欲纯化的固体以最少量的热溶剂溶解,此时若有不溶的杂质,则应立即将溶液在此温热的状况下过滤 ;如此即可将不溶的固体杂质借过滤留在滤纸上;滤下的滤液中主成分的纯度即可增加,再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令其结晶,得到的晶体即为纯度增高的物质。

§ 过程

蒸发仪器蒸发皿大气中的水分经常处于没有饱和的状态,于是无论是海洋还是陆地都缓慢进行着水分从下垫面“蒸发”而进入大气的物理过程。自然界中蒸发现象颇为复杂,影响蒸发速度的主要因子有:水源;热源;饱和差;风速与湍流扩散强度。

⑴水源。 没有水源就不可能有蒸发,因此开阔水域、雪面、冰面或潮湿土壤、植物是产生蒸发的基本条件。在沙漠中,蒸发潜力很大,但实际蒸发量非常少,因几乎无水可供蒸发。

⑵热源。 蒸发必须消耗热量,在蒸发过程中如果没有热量供给,蒸发面就会逐步冷却,从而使蒸发面上的水汽压减低,于是蒸发减缓或逐渐停止。因此蒸发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热量的供给。

⑶饱和差。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蒸发速度与饱和差成正比。严格说此处的饱和水汽压应由蒸发面的温度算出,但通常以一定的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代替。

⑷风速与湍流扩散。 无风时,蒸发面上的水汽单靠分子扩散,水汽压减小得慢,饱和差小,因而蒸发缓慢。有风时,湍流加强,蒸发面上的水汽随风和湍流迅速散布到广大的空间,蒸发面上水汽压减小增快,饱和差增大,蒸发加快。

除上述基本因子外,大陆上的蒸发还应考虑到土壤的结构、湿度、植被的特征等。海洋上的蒸发还应考虑水中的盐分。 在影响蒸发的因子中,蒸发面的温度(热量)通常是影响蒸发能力起决定作用的因子。由于蒸发面(陆面及水面)的温度有年、日变化,所以蒸发量也有年、日变化。全球的平均情况是每年大约从下垫面(海洋、陆地、冰原)蒸发的水层的深度为1m。[2]

§ 新义

有一种游戏叫“人间蒸发”。就是给自己几天时间,和熟悉的生活说“再见”,将手机关掉,让全世界的人都找不到。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度过一段舒心的日子。可以宁静,也不妨疯狂。

这里的“人间蒸发”当然不是指液体表明缓慢地转变成气体的物理现象,《当代汉语新词词典》)对它的解释是:“在人间消失,无影无踪。”这个词来自香港,是个极其形象的词语,传入内地后迅速受到大小媒体的青睐。例如:

1.张女士花1万元买了一家美容厅的会员金卡,可卡里的钱只消费了800元,美容厅的老板就“人间蒸发”了。(《解放日报》2003年5月6日)

2.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他(萨达姆)成功地从美军的天罗地网中“人间蒸发”……(《新闻晨报》2003年12月28日)

将四字词语“人间蒸发”简化为“蒸发”后,再由“蒸发”的本义通过联想将失踪(例3)、出走(例4)等也称为“蒸发”。

3.如果说伊拉克战争一开打,中东客商的“蒸发”还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话,那么……(《解放日报》2003年7月7日)

4.儿子挨揍就此“蒸发”,父母又怕又悔度日。(《解放日报》2003年8月28日)

“蒸发”在使用和流传过程中,其主体逐渐发生了变化,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例5)。

5.百人渡轮在热带风暴中“蒸发”,迄今下落不明,可能已经沉没。(《新闻晚报》2004年3月11日)

“蒸发”的主体不仅经历了由人的到物的变化,还经历了由实到虚的变化(例6、例7)。

6.债市两个月蒸发83亿。(《文汇报》2003年10月14日)

7.如果真的出现了“同龄退休”的情形,那么随着相当数量的女性延后五年时间退休,必将导致五年内一大批工作岗位无形地“蒸发”。(《解放日报》2003年9月26日) [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4: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