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荆州博物馆 |
释义 | § 基本介绍 荆州博物馆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城西门内侧,是一座融陈列展览、群工接待、文物保护、田野考古、文物收藏、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始建于一九五八年,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荆州博物馆在地方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累计投资近亿元,目前,馆舍占地面积4.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77万平方米。荆州博物馆配合各种基本建设,累计发掘了七千余座古墓葬和五十余处古遗址,其中江陵马山战国丝绸、江陵张家山汉简及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均为当年全国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出土了大批珍贵的文物。 荆州博物馆馆藏文物13多万件。其中楚国和秦汉时期的漆器逾万件,是全国收藏古代漆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楚和秦汉简牍数量在全国居第一,战国丝织品更以其时代早、品种多、保存完好而闻名中外,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丝绸宝库”。此外,还有保存完好的珍贵的西汉古尸。 为了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荆州博物馆先后推出了《江汉平原原始文化展》、《江汉平原楚汉文化展》、《传世文物展》、《荆州出土简牍文字展》、《荆州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古代漆器精品展》、《楚汉织绣品展》七个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专题文物陈列展览。 荆州博物馆现有工作人员一百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45人,初步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学术水平较高的文博专业队伍,并出版了一大批在省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先后出版了《江陵雨台山楚墓》、《江陵马山一号楚墓》、《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楚漆器研究》、《楚国丝织品研究》、《楚系简帛文字编》、《肖家屋脊》、《荆州高台秦汉墓》、《枣林岗与堆金台》等专著及三百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江陵雨台山楚墓》、《江陵马山一号楚墓》等专著还分别获得全国夏鼐考古学术研究成果二等奖和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一九九三年,荆州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地县级十佳优秀博物馆之首,一九九五年被文化部、人事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一九九九年《江汉平原楚汉文化展》获得国家文物局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二○○○年,荆州博物馆荣获国家旅游局4A级旅游单位称号。二○○三年,我馆“马山一号墓战国楚墓丝织物的保护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发展历史 荆州博物馆的前身是一九五一年建立的湖北省文史馆荆州工作组、湖北省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荆沙分会。当时,由荆州地委、专署委派王干清同志(解放初任江陵县副县长)一人主持筹建工作,选择开元观作为馆址,经费由专署、地委统战部分别拨给,专署文教局直接开支。 1952年调进两名工作人员(53年调走),1953年又调进杨元发同志。由于人员编制少,因此常常采取临时抽调县专业人员或聘请社会上具有一定史学知识的老人,如钟祥的戴祺生、江陵的张秘之等参与文史资料的鉴别、研究工作,宣传贯彻国家文物保护政策法令,开展文物调查、保护管理工作。 1954年,王干清同志调省后,彭桂全同志调任主任至1957年,工作人员先后虽充实到七人,但实际上只有少数同志坚持正常工作,为掌握全区文物分布概况,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文教局于1957年配备了专职干部对文物重点地区进行调查摸底,为推动全区文物普查工作作准备。 1958年,经专署办公室批准,正式建立湖北省荆州专区博物馆,隶属荆州专区文教局主管。博物馆是全地区的文物和博物事业机构,担负全区的文物调查、勘探、保护、征集和考古发掘工作,举办历史文物及一些临时性的陈列展览,接待国内外观众参观,负责馆藏文物的保护和保养,开展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研究工作。当时由陈庭吉同志、黄生贵同志分别担任副主任。1960年,李世荪同志调博物馆任副主任。 1961年,经荆州专署批准,将原湖北省人民政府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荆沙分会更名为“湖北省荆州专区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江洪(行署副专员),办公室主任潭道山,副主任李世荪等。此机构虽属地区文物管理机构,但不另配干部,具体业务工作仍由博物馆负责。 1964年,李世荪同志任博物馆副馆长,1965年人员编制8人,其中行政1人,业务人员7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博物馆成立了新的革命领导小组,滕壬生同志担任组长,全馆职工6人,其中业务人员5人。 1969年,博物馆更名为“江陵县展览馆”,隶属江陵县管理,陈列展览内容以农业为主,同时举办收租院展览。 1971年,博物馆重新收归地区管理,恢复荆州地区博物馆革命领导小组,高道成同志调入博物馆担任党支部书记。 1973年4月,经地区文化局批准,将原“博物馆革命领导小组”名称改为“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当时,全馆编制为16人,内部机构有行政组(3人)、业务组(11人)、后勤组(2人)。 1974年8月,滕壬生同志担任博物馆党支部副书记。 1975年9月,张绪球同志被任命为博物馆副馆长,另又增加刘振芳同志为副书记(1976年4月调走)。 1976年至1977年,领导班子由党支部书记高道成、副书记张鹏、滕壬生、副馆长王尧、张绪球同志组成。内部机构有文物组、保管组、接待组、后勤组。76年人员编制为37人,77年增至40人,其中党员有20人。 1978年,张鹏同志担任博物馆馆长,增加副馆长李世荪、丁设科同志。彭浩、陈跃钧同志为文物组负责人,刘立力为保管组负责人,另有接待组、后勤组等机构。全馆人员编制为42人,其中党员18人。 1979年,党支部书记高道成、副馆长王尧同志调走,人员编制为51人。 1980年,张鹏馆长调往地区科委。6月,刘先杜同志调博物馆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和馆长,滕壬生同志任副书记、副馆长,张绪球、李世荪、丁设科继续担任副馆长。内部机构有文物组(组长陈跃钧、副组长彭浩)、接待组(组长范典昭)、保管组(组长黄曼华)、后勤组(组长郑中山)、办公室(刘立力)。全馆共有党员20人。此外,博物馆馆址在开元观对面西侧(现为市妇幼保健院)兴修扩建并正式对外开放。 1981年,馆领导班子成员未变,人员编制发展为63人(其中固定职工53人)。 1982年,刘先杜同志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 1983年5月,郑中山同志被任命为副馆长。 1984年,副馆长李世荪同志离休。4月,党支部书记刘先杜调往荆州地区宾馆。博物馆领导班子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经地区宣传部批准:滕壬生同志任党支部书记,张绪球同志任馆长,丁设科、郑中山、彭浩同志任副馆长。内部机构有办公室(主任黄曼华)、文物考古部(主任陈跃钧)、文物保管部(主任代声平、副主任吴顺清)、陈列美工部(主任栗红约、副主任朱由)、群众工作部(主任范典昭、副主任郭传玉)、革命文物部(副主任段纪明,后来调走此机构撤消)、总务科(科长胡昌玉)、保卫科(副科长谢永满)。同年六月,经地区工会批准,博物馆工会正式成立,工会主席丁设科。全馆人员编制为56人,其中党员15人。 1985年,领导班子成员未变。博物馆馆址则由开元观西侧(现妇幼保健院)重新迁至开元观东侧,新陈列大楼对外试展。 1986年5月,增加副馆长陈跃钧同志。6月,经省公安厅批准,我馆建立了民警室。6月11日,新建博物馆陈列大楼、珍宝馆举行开馆典礼,正式对外展出。全馆人员发展为63人。 1987年至1990年,领导班子成员未变,仍由滕壬生(党支部书记)、张绪球(馆长)、丁设科、郑中山、彭浩、陈跃钧(副馆长)组成。 1987年,博物馆人员为71人,内部机构新增设了文保部。 1988年,经地区编委批准,内部机构为办公室、考古部、群工部、保管部、文保部、总务科、保卫科,人员编制为72人。 1989年人员增加到83人,其中副研究馆员4人,馆员24人。 1990年,内部机构增加了革命文物部,郭传玉同志任主任。全馆人员增至90人。新修珍宝馆正式对外开放。 1991年,王从礼同志任副馆长。丁设科同志享受副县级待遇。余元枝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鲍仁伟同志任外展部副主任,李红同志任群工部副主任。 1992年,经地区编委批准,增设“对外展览部、旅游服务部、文物复制工艺部、财务科”四个内部机构。副馆长、工会主席丁设科同志因病逝世。全馆干部职工91人。 1993年,何努同志任考古部主任,陈官涛任办公室主任。全馆干部职工增至96人。 1994年12月,荆沙合并,博物馆更名为“荆沙市荆州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公安部批准我馆为文物系统博物馆一级风险单位。四月,市旅游局批准我馆为旅游涉外定点单位。同年,胡昌玉同志任我馆党支部副书记。全馆干部职工增至101人。 1995年,省文化厅同意我馆设立湖北省文物总店荆沙市分店。12月,市委组织部批准陈元高同志任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张绪球任博物馆馆长、滕壬生任名誉馆长。彭浩、陈跃钧、胡昌玉、郑中山、王从礼任副馆长。院文清任陈列部主任。全馆干部职工102人。 1996年,王从礼同志任工会主席。我馆进行了内部机构改革和调整,任命何努任考古部主任、刘德银、陈官涛任副主任,柯光荣任保卫科科长,代声平任保管部主任,龚英明任陈列部主任,李红任群工部主任、侯纯珍任副主任,周先素任财务科科长,郭传玉任总务科科长、谢永满、杨乾松任副科长,史基础任服务公司经理、朱江松任副经理、余元枝任楚乐宫主任,张群英任办公室副主任,史玉芬任省文物商店荆沙市分店经理、金陵任副经理。 1997年,我馆更名为“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全馆干部职工97人。 1998年10月,党支部书记陈元高同志调离我馆。全馆进行机构改革,张万高任考古部主任、刘德银、陈官涛任副主任,陈华亮任保管部主任,龚英明任陈列部主任,李红任群工部主任,张群英任办公室主任,余元枝任楚乐宫主任,肖璇任票务科科长、廖平任副科长,翟玉莘任总务科科长、杨乾松任副科长,史基础任服务公司经理。全馆干部职工93人。 1999年4月,经市编委批准,成立荆州市文物考古勘探大队,挂靠博物馆,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进一步实行机构改革,我馆内设机构12个,即办公室、总务科、财务科、保卫科、考古部、文物保管部、陈列部、群工部、旅游服务部、流散文物工作部、楚乐宫、票务科。全馆干部职工94人。 2000年7月,范志谦同志调任我馆党支部副书记,王明钦同志任副馆长,郑中山同志任工会主席,陈跃钧同志任主任科员。全馆干部职工95人。 2001年,实行机构改革和调整,撤消票务科,合并为财务科,朱茵任财务科科长,肖璇任群工部主任,翟玉莘任保管部主任,陈华亮任保卫科科长,杨开勇任办公室主任,张万高、刘德银任考古部副主任。全馆干部职工94人。 2002年5月,我馆进一步实行机构改革和调整,共设10个部门,即文保中心(吴顺清任主任)、考古所(刘德银、张万高任副所长)、保管部(翟玉莘任主任),陈列部(龚英明任主任),群工部(肖璇任主任),办公室(余元枝任主任),保卫科(陈华亮任科长),财务科(朱茵任科长),楚乐宫(程洁任主任)总务科(杨乾松任科长)。12月,经市委宣传部批准,张万高、刘德银同志任博物馆副馆长,胡昌玉同志任主任科员,工会主席郑中山同志离职退养。全馆干部职工91人。 2003年4月,内部机构进行调整,楚乐宫和并为群工部,程洁任主任,肖璇任保管部主任,贾汉清任考古所所长。7月,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原馆长张绪球同志延退,任命为名誉馆长,刘娟同志调任博物馆党支部书记,王明钦同志任馆长,范志谦(兼任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张万高、刘德银任副馆长、彭浩同志任主任。 § 馆区概况 荆州博物馆荆州博物馆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城内,是一座融陈列展览、宣传教育、藏与文物收考保护、古发掘与研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目前,馆舍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1000多平方米。馆藏文物13万余件,干部职工105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45人。 1949年以来,荆州博物馆配合各种基本建设,先后发掘了7000多座古墓葬和近20万平方米的古文化遗址。出土了诸如世界上最早的泥塑动物群;史前巧夺天工的玉各种器;成色如新的4代越王剑和吴王夫差矛;迄今中国保存最好、品种最全、织绣工艺最精湛、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丝绸宝库”的马山战国丝织品;填补史书记载空白、被誉为地下书库的楚汉简牍;色泽绚丽、工艺精湛,占中国总数五分之三的楚秦汉漆木器以及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独具类型的西汉古尸等堪称国宝的珍贵文物。特别是1975年6月8日荆州凤凰山男尸的出土,荆州博物馆才真正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它是荆州博物馆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荆州博物馆有一批数量众多、独具特色的文物资源,有一支门类齐全、颇有影响的专业队伍,有一个功能齐全、常年对中外游客开放的陈列展览和宣传教育阵地。荆州博物馆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8次,省级奖励17次。1993年,荆州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地县级十佳优秀博物馆,1995年被文化部、人事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2000年,国家旅游局授予荆州博物馆4A级旅游景点。 珍品馆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博物馆面向大众的第一窗口。荆州博物馆陈列展厅建筑面积7201平方米。1997年以来,筹集了近千万元资金,对7000多平方米的展室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更新,将展厅分为主体陈列楼和珍品馆两大部分,先后推出了《江汉平原原始文化展》,《江汉平原楚汉文化展》、《荆州出土简牍文字展》、《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古代漆木器精品展》、《楚汉织绣品展》及《传世丈物展》等七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专题展览,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荆州出土的文物精品,展示了荆楚文化的璀璨风采。其中《江汉平原楚汉文化展》以其鲜明的主题、详实的内容、精彩的展品、新颖的形式荣获国家文物局“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推介中华精品,荆州博物馆还先后多次选调部分文物赴美国、德国、日本、台湾等地举办外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与研究不仅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而且起着关乎全局、举足轻重的作用。荆州博物馆比较系统的田野发掘和考古研究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三十多年来,该馆考古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考古发掘和室内整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考古学研究成果。为了配合各种基本建设,荆州博物馆先后发掘了7000多座古墓葬和20多万平方米的古文化遗址。其中鸡公山旧石器时代石器制作场,阴湘城、走马岭新石器时代古城址,天星观一、二号楚墓,马山一号楚墓,雨台山、拍马山楚墓群,张家山、凤凰山、高台秦汉墓地,凤凰山168号汉墓等项目,皆属重大考古发现。 § 成果展示 荆州博物馆工作人员考古图片荆州博物馆十分重视考古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截至2005年8月止,该馆共出版学术报告和学术著作18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还有大量的发掘简报、藏品介绍、译文等文章。这些著述研究领域比较宽广,其内容主要为长江流域大溪、屈家岭、石家河三大原始文化、南方地区的夏商文化、东周楚文化、秦汉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以及战国、秦汉简牍文字等。其中《江陵雨台山楚墓》荣获“夏鼐考古学成果”二等奖。此外,在文物保护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荆州的文物保护科研工作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攻克了古代饱水漆木器、简牍的脱水保护和古代丝织品的加固保护等难题。2003年,“马山一号战国楚墓丝织物保护研究”课题获得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运用生物技术保护古代丝织品的实验也取得了重大成果,专家鉴定是“开拓性的、原创性的”,“居国际领先水平”。现正广泛运用于古代各类文物的保护中。文物收藏与保护是博物馆的重点工作之一。 荆州博物馆馆藏文物13万余件,是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和一部分传世文物和革命文物,其类别包括铜器、陶器、瓷器、漆木器、玉石器、丝织品、金银器、古字画、简牍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53件套,荆州博物馆在做好馆藏文物的科学保护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在饱水漆木器脱水与古丝织品保护技术方面已居中国前列,并成功地为北京、云南、湖南、江苏、河南、安徽、江西等地的饱水漆木器、竹简进行了脱水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宣传教育是博物馆的基础功能,在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狠抓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学校共建“德育教育基地”,多种形式地开展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活动,对未成年人实行免费参观。2004年,组织大中小学生20000多人次参观博物馆,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在全市大中小学生中开展“爱我家乡文物”作文竞赛活动。 § 专题展览 展览区一、江汉平原原始文化展 位于湖北腹地的江汉平原气候条件良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很久远的古代,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并创造了发达的文化和文明,是长江流域乃至中国南方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原始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早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原始人类活动。在京山五三农场和荆州城东北约五公里的鸡公山等地都发现有原始人类居住栖息的遗址。此外,在京山、钟祥、荆州等地的全新世灰黑色土层中也有较多的打制石器出土,表明当时的人类在江汉平原的活动已经相当频繁。 当社会发展到新石器时代以后,江汉平原的原始文化更为发达和繁荣。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这三大原始文化构成了该地区原始文化的主体。这三大原始文化在江汉平原地区都留下了丰富的人类活动遗存,其中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首先发现并定名的地点及中心范围都在江汉平原,大溪文化虽然最早发现于原四川省(今重庆市)巫山县的大溪遗址,但在江汉平原地区也有较大范围的分布。 对于江汉平原原始文化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原始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的认识而实现的。在这些遗存中,既有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遗迹,也有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遗物。遗迹不仅有荆州鸡公山、太湖砖瓦厂和京山五三农场等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有天门谭家岭、邓家湾、肖家屋脊、龙咀,松滋桂花树,钟祥六合,石首走马岭,京山屈家岭、油子岭,荆州阴湘城,公安王家岗等新石器时代遗址。遗物主要是原始先民生产和生活中所使用的石器、陶器、玉器等。本展览的展品,包括遗迹模型,都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江汉平原史前时代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产及生活状况。 虎坐鸟二、江汉平原楚汉文化展 楚文化是先秦时期由楚人创造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其内涵丰富、绚丽多彩、影响深远,无疑是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地方文化中最为突出和最为先进的一种文化。楚文化不仅包括以神秘的崇巫哲学、华丽的楚辞文学等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更有以华丽的漆器、精美的铜器等为代表的物质文明,不仅在当时首屈一指,为各方国景仰与效仿,成为东周时期影响整个南部中国的一支主流文化和南方诸文明的代表与集大成者,而且对其后的文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铁器尚未普遍应用的先秦时期,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居于中心地位,其发展水平往往代表了相应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成为衡量其综合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是该国在群雄并起、列国争霸的斗争环境中屹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物质条件,更是其文明进步程度的主要标志。楚国不仅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更是位列战国七雄,占据大部分南部中国,成为当时版图最大的诸侯国,进而创造出发达、璀璨的楚文化,究其原因主要也就在于其青铜器制作水平的高超、使用范围的广阔,在于其创造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秦汉时期,楚文化进一步与中原文化融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秦统一中国后,楚国作为一个地方方国已不复存在,但其创造的楚文化并未因此而消亡,在楚国旧地仍有较大的影响。西汉开国之君刘邦本为楚人,立国后自然汉承楚制,将楚文化与整个华夏文明融为一体。 本展览中所使用的展品主要来自历年来的考古发掘,其中以青铜器和玉器为主。青铜器的类别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器等,玉器以装饰品为主。 比较有代表性的器物包括商、西周时期的大铜尊、虎尊,东周时期的提梁圆壶、大镬鼎、鼎、越王州勾剑、“兵辟太岁”戈、玉面具、玉壁、玉环等,秦汉的“半两”铜钱、铜人推磨等。 楚文化出土文物三、传世文物精品展 荆州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历史悠久。蛮荒时代,荆州就已经有大量的原始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了发达的史前文明。史载大禹初分天下时,荆州即为九州之一。进入文明社会后,这里或为诸侯国度,或为州郡政区,骚客云起,兵家必争,到处是悠长历史的印记和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足迹,民间流传的文物也十分丰富。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以来,荆州博物馆相继从社会上征集了一大批有较大价值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从质地上可以分为瓷器、铜器、玉器、象牙制品等,本展览中的展品就是由这些文物中的精品组成,按照瓷器、佛教造像、骨角牙雕、玉石银器等分类陈列出来,供广大的文物爱好者鉴赏。这些文物中有较大代表性的器物有宋代的荷叶纹青瓷盖罐、荷花纹银盏,元代的缠枝凤纹釉里红罐,明代的印花龙纹青瓷盘、铜释加牟尼造像、象牙雕算盘、象牙雕寿星、水晶雕双耳壶、翡翠雕佩饰、张文公(张居正)石砚,清代的人物纹豆青青花盂、彩绘龙纹碗、暗花青瓷瓶、窑变花瓶、犀牛角杯、玉雕双人,民国的瓷观音等。 这些文物,对于学习、研究和继承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丰富人们的历史文物知识,宏扬爱国主义和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贵实物资料。 简牍文字 四、荆州出土简牍文字展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文字,早在3500多年前,中国人的祖先就使用了相当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商周时期的文字,除了甲骨文以外,使用最为普遍的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和私人著述的出现,迫切需要更为广泛的书写材料和更为简便的书写方法,简牍文字便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应运而生了。“吞三江五湖”的楚国奄有中国南方的广袤疆土,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有着独特的文化习俗和精神风貌,其表现形式之一——楚文字也具有浓厚的地域特点。战国中晚期,简牍、帛书之类的手写体文字在各类文字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皆位居列国之首。因此楚国简牍文字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秦汉时期,简牍文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同时在字体上也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东汉至三国以后,由于一种更为经济实用的书写材料——纸的发明和使用,简牍文字便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本展览中所使用的展品便是历年来考古发掘中出土的简牍资料的代表,包括楚简、秦简、汉简、汉代木牍等,楚简以荆门包山出土的《法律文书》复本和郭店出土的《老子》复本为代表,汉简有荆州张家山出土的《谴策》、《算术书》、《脉书》、《引书》、《盖庐》、《奏谳书》等,秦简有沙市周家台出土的《医书》和《时占表》,木牍有荆州高台出土的《报到书》、《告地书》和荆州张家山出土的《算钱》等,另外还展出有毛笔、笔筒(荆州凤凰山出土)、石砚(荆州鸡公山出土)、铜削刀(荆州雨台山出土)等文书工具。 168号汉墓男尸五、荆州凤凰山168号汉墓展 凤凰山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城北约五公里处的楚故都纪南城的东南隅,是一处南北走向的平缓岗地。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都城纪南城后,这里便沦为废墟并成为秦汉时期的一处贵族墓地。经过考古钻探,已发现秦和西汉时期的古墓180多座,168号西汉墓就是其中的一座。1975年,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等单位对其进行了科学发掘。墓葬为竖穴土坑墓,葬具为一椁二棺,椁室分为头厢、边厢和棺室三部分,棺室与另外两室之间有门窗相通。墓内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尸和竹牍“告地书”、笔、墨、天平衡杆以及漆器、铜器、陶器、竹器、丝麻织物、木俑等五百余件珍贵文物。根据墓中出土的竹牍记载,古尸名为“遂”,江陵西乡市阳里人,生前爵位为五大夫(西汉二十等爵的第九级),死亡年龄约60岁,下葬时间为西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距出土时已有2142年。出土时古尸外形基本完整,身长1.66米,体重52.5公斤。皮肤、肌肉等软组织均有弹性,四肢大小关节亦可活动,32颗牙齿齐全且牢固,鼻道畅通,左耳鼓膜犹存,脑壳完整,脑膜血管清晰,内脏器官齐全,骨骼正常,皮下胶原纤维保存良好,与新鲜组织非常接近,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保存。 根据学者的初步研究,凤凰山168号汉墓古尸得以保存完好的原因主要是深埋、密封和棺液的防腐作用,所明中国人民二千多年前在医药、防腐等技术方面已有较高的水平。凤凰山西汉男尸与长沙马王堆西汉女尸属同一类型,两具古尸相比,男尸的下葬年代早,保存情况亦好一些。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西汉时期的科学、经济、历史、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漆器六、古代漆器精品展 中国的漆器制作与使用,始于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漆器工业发达,特别是雄踞南方的楚国,漆器工艺水平更高。秦与汉代,天下统一,漆器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荆州市是中国出土古代漆器最多的地方,荆州博物馆是全国收藏古代漆器最多的单位。本馆陈列的是荆州博物馆多年来考古发掘所获得的漆木器珍品。 它们主要是出土于战国秦汉的古墓葬中,种类有饮食器、妆奁器、娱乐器、丧葬器、工艺品等。这些文物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图案似锦,是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高层次体现。举办这个展览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些文物将中国独有的古代漆器文化展示给海内外观众,是广大观众了解中国古代漆器文化的辉煌成就。 七、楚汉织绣品展 楚汉织绣品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丝绣品的国家之一。丝绣品的出现及其发展史对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东周时期,楚地的丝织和刺绣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品种增多,制造精细,花型秀丽多变且色彩鲜艳。于此展示的本馆藏品出自被世人誉为“丝绸宝库”的马山一号楚墓和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它们不仅集中体现了当时丝绣技术的最高水平,而且还是研究楚汉时期服饰和艺术的珍品。 荆州马山一号楚墓因所出丝织品种类众多,制作精美,保存完好、年代早而被誉为中国古代的丝绸宝库。这些“冠带衣履天下”的国宝主要有绢、绨、纱、锦、罗、绮、绦和绣等,成品则以衾、裙、袍、夹襦、衣等为主。这批丝织品充分反映了楚地高度发达的养蚕织丝的技术。它们外表平整,丝线条分均匀,织造细密,色彩鲜明。绢、纱都是平纹织物。锦是经线提花织物,分作两色锦和三色锦。两色锦是用两根不同颜色的经线织造的,花纹顺经线方向作条带状布置,色彩搭配巧妙、和谐。三色锦的花纹细密而复杂,著名的舞人动物纹锦由七个单元组成,横贯全幅,大约使用了七千多根经线织造。如此大的提花纹样在先秦时期实属罕见。由此可见当时已经有了成熟的提花技术及结构相对完善机的提花织机。采用特殊的穿绕法织成的纬线起花绦是一种以往所不了解的新技术。针织绦是目前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针织品,大大提前了针织技术出现的时间。刺绣以锁绣为主,间以平绣。花纹以色彩艳丽、构图浪漫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主题是各种凤鸟、龙和花卉,构图讲求对称。动物形象大都作变形处理,写实的很少,也有几个动物相交叉或两、三个动物合体的构图。这些绣品纹样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信仰和习俗。衣着类以袍为主,皆右衽、直裾,两袖张开如十字形,袖、领、裾缘均装饰与面料不同的缘。这是当时贵族普遍穿着的礼服。西汉时期的丝织品以两色锦为多,多承袭先秦时期的提花技术。花纹以动物(豹、龙等)为主,作散点式布置。绣品纹样则以云气纹为大宗,迥然不同于先秦时期的风格。 § 馆藏精品 一、青铜器: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灿,不但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二、丝织品:楚国的丝织和刺绣品种齐全,制造精细,花型秀丽多变且色彩鲜艳。 三、漆木器:战国秦汉漆木器种类繁多、制作精良、纹饰华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四、玉器:玉器造型丰富多采,在那些以人、虎、蝉、鹰、凤为题材的作品中,有不少都堪称新石器时代珍品。 五、陶器:江汉平原原始文化以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的彩陶最发达,制作精美,纹饰华丽,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六、石器: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钺制作精致,已不是一种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象征权利财富的一种礼器。 § 西汉古尸专介 1975年上半年,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在湖北省江陵县楚故都纪南城内的凤凰山发掘了168号西汉墓,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男尸。据墓中出土的文字记载,死者名"遂",是江陵县市阳里人,爵位为五大夫,下葬于汉文帝十三年,即公元前167年,距发掘出土已有2142年,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具古尸。 古尸出土时,面部和四肢被棺液染成了绛红色。死者年龄60岁左右,体重52.5公斤,身长1.678米;皮肤肉等软组织有弹性,四肢大小关节都可活动;32颗牙齿章全而牢固,鼻道通畅,但全身的毛发由于棺液的浸泡均已溶解消失。解剖发现,脑膜血管很清晰,脑髓占颅腔五分之四,重970克,12对脑神经几乎都能辨认。内腔各种器官齐全,保存完好。皮下胶原纤维与新鲜组织相当接近,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也不同程度地有所保存。血型为AB型。死者生前曾患有胆囊炎、胆石症、胸膜炎等疾病。在内脏里还发现有血吸虫、人鞭虫、绦虫和华氏睾吸虫等寄生虫卵。血吸虫卵的发现,与马王堆一号汉墓女尸中查出的血吸虫卵相印证,说明两千多年前,血吸虫病在两湖地区就已流行。 古尸为何历久不腐?据研究,其主要原因是深埋、密封和棺液抑菌杀菌防腐的结果。深达十米的墓坑,逐层夯结的填土,封闭严密的棺椁,使古尸长期处在缺氧和恒温的稳定环境中。内棺十万毫升含有硫化汞等成份的棺液,具有抑菌和力的作用,更是古尸得以保存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 乘车路线 公共交通:公交车14路、19路、21路、33路、101路西门下车。乘车路线 § 荆州博物馆导游词 各位嘉宾:大家好!热烈欢迎大家来古城荆州观光。今天将由我来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首先预祝大家在荆州看得尽兴、玩得开心,希望美丽的荆州和我们的服务能成为各位永远的回忆。 现在我要带大家去参观的景点是荆州博物馆,请大家随我的脚步,共同走进那段辉煌远久的历史。 荆州博物馆位于荆州城西门开元观,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它占地70亩,在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中规模首屈一指。同时,博物馆还以其优美的环境、丰富的馆藏文物和独具地域特色的文物珍品陈列,以及考古研究的丰硕成果而享誉海内外,其馆藏文物逾10万余件,其中国家一、二类物近500件。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评选,该馆荣获全国地市级“十佳博物馆之首”的美誉。目前,馆内有7个精品展室。其中,珍品楼内有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古代漆木器精品展和楚汉文化丝织品展;主楼内则有浓缩了从旧时器时代的鸡公山遗址到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代表性文物的江汉平原原始文化展、199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十佳精品展之一的江汉平原文化展、以瓷器为主的传世文物展、楚汉简牍丈字展。此外,还有天星观二号墓出土文物专题展和楚乐宫展演。今天我们主要参观珍品楼内的三大展览。 如果我们把荆州博物馆比作文物的宝藏,那么珍品楼的文物则是这座宝藏中的“宝中至宝”。现在,请大家随我去参观珍品馆中的西汉古尸专题陈列。凤凰山168汉墓发掘于1975年,该墓出土文物专题陈列馆,共陈列500多件精美的文物。尤其使人注目的,是一具距今有2100多年的西汉男性古尸,这是我国继1972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女尸发现后的又一重大考古收获,也是迄今年代最久、保存完好的男性软尸,如今一男一女,一阴一阳,一南一北,使着两具古尸更是盛名远播。据墓中出土的文字记载,死者名“遂”,是江陵县西乡市阳里人,爵位为五大夫,相当或略高于县令。据棺内的竹牍记载,这具古尸下葬于汉文帝十三年,即公元前167年,距发掘出土已有2142年。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他的棺椁,他的棺是双棺,表明他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由于地下水位的浮力作用,出土时,棺是侧翻着的,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状态。棺椁分为头箱、边箱、椁室三个部分,仿造他生前的居室建造,全部用上好的楠木制成,椁盖板取楠木的中间部分,一块就重达千斤。 古尸出土时上身基本赤裸,只在上身搭了一块白麻布。死者年龄约60岁左右,体重52.5公斤,身长1.678米;皮肤、肌肉等软组织仍有弹性,四肢大小关节都可以活动;32颗牙齿齐全而牢固,鼻道畅通,左耳鼓膜犹存;硬脑膜完整,脑膜血管清晰,12对脑神经几乎都可以辩认;古尸旁圆形盒子里面是他的脑髓,占颅腔的五分之四,重970克,而发育完好的成人脑髓约1400克,可见其水分保存相当完好;长方形盒子里是他的内脏,当古尸出土后,医学人员对古尸进行了解剖,发现他的内脏器官齐全,无移位现象;全身骨骼部位正常,骨质无疏松现象;作为肌肉支架的皮下胶原纤维保存很好,与新鲜组织相当接近;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也不同程度地有所保存。医学人员还从软骨和睾丸中发现有细胞的存在。他的血型为AB型。死者生前患有胆囊炎、心包炎、胆结石、胸膜炎以及全身多数器官弥漫性出血等疾病,弥漫性出血是致死的重要原因。在内脏里还发现有血吸虫、人鞭虫、绦虫和华氏睾吸虫等寄生虫卵。血吸虫卵的发现,与马王堆1号汉墓女尸中查出的血吸虫卵相印证,说明两个多年前,血吸虫病在两湖地区就已流行,也说明古代医学典籍关于血吸虫病的观察记载是细致正确的。 当时开棺时发现古尸浸泡在四十万毫升的绛红色的棺液之中,这种棺液是由几十种中草药组合而成,主要成份是朱砂,因为朱砂的颜色是绛红色,所以古尸也被染成了绛红色,并且,由于棺液偏碱性,因此古尸身上的毛发、指甲壳和身上的衣物全部都给溶解掉了,但在他脚部发现有一双麻鞋,麻具有耐碱性,所以麻鞋保存得相当完好。 古尸为何历久而不腐呢?研究表明,其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深埋,古尸的墓坑离地面约10米;二是密封,他的墓坑内椁室周围有粘性很强的青灰尘泥、白膏泥约5.4米,并且他的内外棺全部用麻布和生漆封口,这就使古尸长期处在缺氧、恒温和恒湿的稳定环境中;三是棺液的抑菌、杀菌和防腐的作用。 这具古尸的发现,表明二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在医药、卫生和防腐等技术方面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它补充和发展了马王堆1号汉墓女尸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古组织学”和“古病理学”等学科内容,对于发掘和研究祖国的医学宝库增添了新的资料。 好了,下面请大家随我去参观古代漆木器精品展,它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古代漆器专题陈列。漆器是我国的特色产品之一,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早在七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使用漆,而漆器的制作工艺起源发展于我国商代,长期以来,它以其耐酸碱、耐高温、抗腐蚀、防潮湿等性能而备受人们的喜爱。荆州博物馆发掘出土战国、秦汉漆器逾万件,是全国收藏古代漆器最多的博物馆。古代漆器,品种繁多,就胎质而言,有木质、陶胎和麻胎三种。从用途讲,有多种饮食器具,如各种盛酒器具;有娱乐器材如琴瑟;有兵器如木质盾牌;还有避邪之物如镇墓兽等等。这些古代漆器在地下历经2000多年完好保存下来,实属难得;尤为珍贵的是陈列展出的200余件古代漆器造型别致生动,构图精巧明快,色彩亮丽如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难得的宝中之宝。譬如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一座虎座鸟架鼓,它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乐器种类。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鸣凤,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一面大鼓用红绳带悬于凤冠之上。全器造型逼真,彩绘绚丽辉煌,既是鼓乐,也是艺术佳作。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凤与虎的组合形象中,凤高大轩昂,傲视苍穹,虎却矮小瑟缩趴伏于地,反映了楚人崇凤贱虎、向往安祥的意识和征服猛兽、不畏强暴的精神。 现在请允许我向各位提一个问题:大家想象过2000多年前中国人盖的被子是什么样的吗?接下来,我将要带大家参观的是荆州博物馆的楚汉丝织品展馆。馆内陈列了1982年在荆州马山砖瓦厂出土的一大批战国中晚期的丝织绣花珍品,使距今2300年左右人们的华美穿着再现于我们面前。其年代之早,数量之多,花样之新颖,保存之完好,均为我国考古史上所罕见,为以往发掘的同类古墓所未有,被誉为我国古代的“丝绸宝库”。从图案上看,不仅有素洁大方的几何纹,也有结构复杂的人物花卉,其表现手法既有刺绣,也有提花。丝绸的品类有绢、纱、罗、绵、绸、绦等,颜色多达10余种,并巧妙的运用了涤饰、练染等工艺技术。不仅如此,这个丝绸宝库的刺绣成衣,通幅图案的多彩织绵,纬线起针的涤带,在迄今发现的战国丝绸中均属首见。 大家请看,这是一件绢底绣花绵衾。衾是什么呢?原来衾就是古人睡觉时盖的被子。它的长、宽均为1.9米,设计十分科学,正上方有一凹口,凹口容颈,两侧裹肩,睡觉时肩膀不外露,因而不易着凉;而且头和脚分得很清楚,既卫生又实用。绣衾的花纹也很引人注目,对龙对凤,左右排列,并间以花草相连。这对头上长角的龙,一脚站立,一脚平伸,状若舞蹈,生动传神;这对身体卷曲的龙,张牙舞爪,气势威猛,咄咄逼人;而这对颈项弯曲的凤鸟,正展开双翅,高卷尾羽,形态十分优雅;这对展翅的凤鸟,相对而立,各自回首后顾,情意缠绵。整幅画面构图简练、线条流畅、造型生动、针法纯熟,真不愧是绣品中的上乘之作。马山1号墓出土的丝织物,样样是珍品,件件是国宝,早已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说:“马山1号墓代表了楚文化的水平”。文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留言:“这是我平生所见到的最壮观的文物之一”。江泽民主席在视察荆州博物馆时,也曾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丝织品,并赞叹:“这是举世无双的国宝,一定要好好保护,好好宣传”。 在荆州博物馆还有一个楚乐宫。楚国是歌舞之邦。楚墓出土了大量的古代乐器。1992年,荆州博物馆将楚乐、楚舞搬上了楚乐宫的舞台。那古老的编钟、石磐,那浑厚绵长的历史旋律,那宫中舞女的翩翩风姿,既显示了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又给人以余韵不绝的精神美感。1993年楚乐宫展演还应邀参加了澳门国际艺术节,并受到了葡萄牙总督和海内外观众的高度赞赏。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在欣赏完漆器后到楚乐宫去观看表演。 我们的行程马上就要结束了。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合作,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或是好的建议可以告诉我们,便于我们改进以的工作。希望此次的荆州之行和我们的服务能够在大家一生中留下一个非常难忘的回忆。最后就预祝大家一路顺风、万事如意,有空再来荆州做客!谢谢大家! [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