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释义

§ 详细介绍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形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孕育出丰富多样的物种和生物资源库,因此,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北亚热带地区优先保护的生态系统区域,又列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优先保护区及国家和全球有重大意义的区域。

董寨的鸟类之多,确为同一纬度或同一经度保护区中所罕见的,鸟类种类占河南省的79%,占全国的20%,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9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的有9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冠长尾雉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董寨观鸟,一天一般能看到六七十种鸟类,最多能看到八九十种。董寨保护区每年接待全国各地的观鸟人士达数百人次,北师大、河师大等多所高等院校把董寨作为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保护区鸟类科学研究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25项。保护区现建设有中国最大的白冠长尾雉人工驯养繁殖基地,种类齐全的鸟类标本馆和益鸟招引悬挂的人工鸟巢。

保护区不断加大自然资源管护力度,加强公众生态环境教育宣传,完善和规范科研保护体系;坚持悬挂人工鸟巢招引鸟类和开展鸟类科学研究不间断;利用“中国董寨鸟类摄影年会”、“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向公众进行保护鸟类、关注大自然的生态教育,人们的环保意识、护鸟意识增强;保护区还高度重视技术人员的培养和锻炼,在全体管护员中发放鸟类识别工具书,每月记录观测鸟种,邀请北师大等专家举办讲座,先后派科研人员参加了国家林业局组织的相关鸟类知识的培训学习。从2000年至今,董寨保护区已发现鸟类新记录56种,区内鸟类种数也由237种增加到293种。

§ 植物资源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区植物区系成分比较复杂,具有南北混杂的过渡带特色,以华东、华中植物区系为主,兼有华北、西南区系成分。植被类型多样,依照植物的生活型和建群种,可划分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和草丛、草甸、沼泽 7个植被类型122个群系、200多个群丛。形成了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为主的植被生态系统。

保护区现有植物175科、784属、1879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科64属142种;裸子植物6科11属21种;被子植物140科709属1716种。特别是还保存了一部分第四纪冰川幸存的孑遗植物。狭叶瓶尔小草、水青树、青檀、天麻、香果树、独花兰等国家和地方珍稀重点保护植物在境内有一定的天然分布。

§ 动物资源

兽类

根据积累的资料和本底资料调查统计,保护区现有兽类37种,隶属于6目16科31属,具有南北区系成份:其中东洋界略占优势,有19种,占51.4%;古北界18种,占48.6%。兽类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主要组成要素之一。最常见的有豹猫、小麂、野猪、草兔、黄鼬、岩松鼠等。较为罕见的有金钱豹、青狼等。

鸟类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调查表明保护区内有各种鸟类292种,隶属17目44科127属,目前已采集到的鸟类标本有200余种,其中有47种是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白琵鹭、棕脸鹟莺、雀鹰、白腹山雕、草鸮、灰背鸫、小鸦鹃是近年来保护区发现的新种。本区鸟类中,共有留鸟72种,占鸟类分布种数的25%;候鸟220种,占75%。松鸦、大山雀、白冠长尾雉、环颈雉、画眉等为保护区常见鸟。夏侯鸟中各种杜鹃、鹰隼类、卷尾类较多,冬候鸟以雁鸭类居多,而蓝喉蜂虎、仙八色鸫因其生境特殊,不太常见。白冠长尾雉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因其濒危程度而被专家提名为河南省省鸟,是保护区鸟类中的重要保护对象,分布面广,数量多。据调查保护区共有白冠长尾雉1200只左右,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

两栖爬行类

依据标本采集和野外调查,保护区分布有5目12科44种两栖爬行类动物。常见的两栖类有饰纹姬蛙、无斑雨蛙、虎纹蛙、大蟾蜍中华亚种、东方蝾螈等,其中虎纹蛙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爬行类有黄缘闭壳龟、鳖、无噗壁虎、草蜥、王锦蛇、黑眉锦蛇、翠青蛇、蝮蛇及游蛇类等。

昆虫资源

保护区环境多样,昆虫资源十分丰富。已采集到的昆虫标本隶属于24目。有名录列出的有12目99科700多种,大部分标本尚未鉴定,有待深入进行。其中大紫蛱蝶、拉步甲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科研保护

董寨保护区的科研保护工作起步较早,于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对基础资源的清查和研究。由于当时受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的限制,这些研究竟局限于对资源进行特征描述的定性阶段。虽然只是对基础资源的调查,但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继发表了《食虫益鸟松鸦生态习性的初步观察》、《罗山林场鸟类调查》、《食松毛虫鸟类初步调查》、《森林鸟类与生态平衡》等三十余篇科技论文。这对物种特性进行描述研究工作,却为深入和推广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保护区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从九十年代开始,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相继和河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市林科所及其它社会科研机构合作,又基于计算机统计软件的多元统计分析、无线电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它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利用,使保护区的科研工作由定性研究进入了定量化研究阶段。在二十多年的合作科研中,为保护区锻炼和造就了一批综合素养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科技人才,开创了董寨科研的全新局面。这段时期取得的成果主要有《画眉巢址选择》、《杉肤小蠹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止技术研究》、《白冠长尾雉部分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学研究》等。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已把董寨保护区作为北京师范大学人才教育与培养基地,对中国特有物种白冠长尾雉原产地的生态学习性从宏观到微观进行系统的研究,为拯救白冠长尾雉这一世界濒危物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保护对策。本研究工程从2000年开始,预计到2020年结束。到目前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有《白冠长尾雉无线电遥测研究初报》、《白冠长尾雉冬季夜栖地行为与夜栖地利用影响因子研究》、《繁殖期白冠长尾雉占区雄鸟的活动区》、《白冠长尾雉育雏栖息地研究》等。

保护措施

一是健全生态公益林建设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护林员,责任明确、报酬落实。

二是实行百分制考核并划分考核层次,按照标准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助款。考核分数低于69分的村,扣发年度生态公益林补助款;考核分数连续两年低于69分的村,取消生态公益林建设单位资格。

三是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区的森林防火工作,火灾受害面积不得超过生态公益林建设面积的2‰。

四是加强公益林建设管理,不得擅自采伐林木、烧碳、砍柴放牧等人为破坏植被的行为。

五是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区的森林病虫防治工作,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95%以上。

§ 旅游资源

保护区内峰峦叠嶂,森林茂密,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文和自然景观分布较多,具有很高的生态旅游价值。位于保护区灵山保护站的灵山,古称霸山,海拔827.7m,因其“山脉走向,峰峦气势,酷似释迦牟尼成佛的印度天竺灵鹫山”和“每云必雨,验之信然”而称灵山。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6大景区,72洞天,108景点,以其“山秀、寺古、石奇、洞幽、水美、物华”而享誉海内外。坐落在灵山脚下的灵山寺是中原四大古寺之一,佛教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以“庙门东开、僧尼同寺、带发修行”在宗教界独树一帜,被誉为“灵山三奇”。灵山与鸡公山、南湾湖构成了信阳旅游的“金三角”,灵山已成为豫鄂皖旅游热点。

董寨是一块红色土地,老一辈革命家刘伯承、邓小平、贺龙、李先念、徐海东、吴焕先、程子华、陈少敏等都在此留下了战斗的光辉足迹。鸡笼保护站王坟顶脚下的何家冲曾是红二十五军长征时的出发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创造了董寨的现代文明。

董寨保护区将观鸟活动与幽雅的森林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神奇的人文景观,浓郁的佛教氛围,灿烂的红色文化融为一体,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

交通路线

京广铁路:信阳站下车——信运集团车站(或坐出租车)—到涩港高速出口东200米—保护区管理局(三叉路口)

京珠高速:涩港出口东200米——保护区管理局(三叉路口)

沪陕高速:罗山出口向南(开武路)——到周党收费站向西(信叶路)——涩港 保护区管理局(三叉路口)

312国道:罗山新罗息路口(由东向西第一个十字口)向南——到周党收费站向西(信叶路)——涩港 保护区管理局(三叉路口)

武汉天河机场:京珠高速——涩港出口东200米——保护区管理局(三叉路口)

§ 参考资料

1、http://www.dongzhai.co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