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罗类丝绸
释义

§ 简介

罗织机草图

运用罗绸织法,使织物表面具有纱空眼的花素织物统称罗类丝绸,罗类丝绸织物主要产于浙江省的杭州市,因此又称杭罗。杭罗由于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成为罗类织物的传统名品。杭罗又因与云锦、苏缎并称为“东南三宝”而驰名中外。

§ 历史渊源

成品杭罗

罗的生产,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嘉泰《会稽志》卷十七《布帛》载,春秋时越国生产的丝织物中即有“罗”。东晋·王嘉《拾遗记》卷八,记吴主孙权之妻赵夫人,人称“三绝”(机绝、针绝、丝绝),“织为罗 ,累月而成,裁为幔,内外视之,飘飘如烟气轻功,而房内自凉”。可见当时的“罗”已堪称绝品,织造技艺极高。南宋,杭罗已在丝绸生产中崭露头角。《咸淳临安志》卷八《丝之品》载:“罗:有花、素两种结罗,染丝织者各熟线罗,尤贵。”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八《物产·丝之品》云:“罗:花素、结罗、熟罗。”可见当时生产的罗已有多种品种。今人范金民、金文《江南丝绸史研究》则称,“南宋杭州则有结罗、博生罗、蝉罗、生色罗等。其中的结罗分花、素两种。”宋代的罗,近年多有发现,由此可见当年的生产技艺水平。杭罗生产,由南宋发端以来,绵延元、明、清。据《杭州市志》,元、明、清时代的杭州丝绸中,“杭罗”一直是一种主要品种。

§ 特点

唯一贯穿中国丝绸史的丝绸面料

战国秦、汉、吴、越、韩、魏等国,都以穿着绫罗为贵;唐代开放浪漫,穿着兴丝绸,开飘柔衣风,庶人不准服绫罗,越发显出其孤高傲群;宋代尊崇质朴,装束拘谨,时兴淡雅,但罗裙裤和大袖罗袍,仍被社会所推崇,每年杭州织造局贡品“杭罗”达10万匹(约500万米);元代以棉织品为多,女性还是喜欢罗胸衣和缎料背心,;明代崇尚花缎官服,女服流行素罗短袖衫和素罗单裙;明清两代的花缎龙袍、蟒袍显赫于朝,清代的花绸马面裙为女性所爱,“杭罗”的手工生产达到顶峰,当时杭州艮山门外曾有杭罗织机万余;到了清末,西服传入,丝绸仍不失其贵,连兵丁都以丝绸仪仗服提升品位。民国时期,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和长期混乱的社会形式,许多传统丝绸品种被世人遗忘,此时的“杭罗”完全成了少数人的用品,据载:蒋介石喜穿“杭罗衫”,“旧上海三大亨”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三人经常穿着白色“杭罗长衫”出入高档场所。解放至今,杭罗一直是杭州的传统特色旅游产品。

面料风格独特

杭罗

它是纯蚕丝织物,特点是面料风格雅致、质地紧密、结实、纱孔通风、透凉、穿着舒适、凉爽,是夏季良好衣料。值得一提的是“杭罗”既厚实又透气,成为夏天防痱子、防蚊虫的不二之选。

工艺精湛

杭罗

在制作工艺方面的精致细腻、巧夺天工是它的主要特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杭罗”的手工织造技艺在国内已硕果仅存,为此,在中国文化部、浙江省委、杭州市委、杭州市江干区委等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2009年10月,“杭罗织造技艺”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确定唯一保护传承单位“杭州福兴丝绸厂”。

历史悠久

杭罗织造技艺

在历史传承方面,杭罗历史悠远,绵延不绝,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罗的历史则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稀缺性

杭罗围巾

时至今日,杭罗织造技艺的稀缺性也已构成了它的一大特征。整个杭州市硕果仅存,只有“杭州福兴丝绸厂” 一家丝绸厂还保存着“杭罗”的传统织造技艺,令人既惊喜又担忧,因而引起有关方面的普遍关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7: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