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西洋宪章》 |
释义 | § 简介 《大西洋宪章》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8月9日~12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岛普拉森舍湾的美国军舰上举行会晤,双方就苏德战争爆发后的国际形势、两国关系和对德、对苏政策,以及战时和战后世界重要问题等进行了磋商,最后签署了《大西洋宪章》。该宪章对鼓舞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和促进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8月14日,《大西洋宪章》正式公布。9月24日在伦敦举行的同盟国会议上,苏联、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波兰、荷兰、挪威、南斯拉夫、卢森堡和自由法国的代表同意宪章的基本原则并加入宪章。[1] § 产生背景 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在1941年7月3日的广播演说中表示,苏联的卫国战争,不仅是为了保卫苏联,而且要帮助那些呻吟在德国法西斯主义枷锁下的欧洲各国人民。这促使英、美政府要对法西斯侵略和战争目的表明自己的态度。 1941年8月,罗斯福、丘吉尔分别率领本国政府的官员乘军舰在纽芬兰的阿金夏港举行会谈,最后于8月13日签署了联合声明,14日正式公布,史称《大西洋宪章》。声明宣布了对德战争的目的和战后和平的处置。声明称英、美两国并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凡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改变,两国不愿其实现。两国宣称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待纳粹暴政被最后毁灭后,使全世界所有人类悉有自由生活的保证。两国相信世界所有国家,无论为实际上或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两国赞助与鼓励其他一切实际可行的措施,以减轻爱好和平人民对于军备的沉重负担。 大西洋宪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于动员世界人民,加强反法西斯联盟,打败德、意、日侵略者,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美国作为一个尚未参战的国家,与英国一起发表如此明确的声明,对德、意、日法西斯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大西洋宪章中也反映出英、美存在争夺殖民利益的矛盾。美国依仗其经济实力而极力强调把“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的原则塞进宪章,这反映了美国要争夺英国殖民地的心情。 总的说来,大西洋宪章不仅标志英、美两国在反法西斯基础上的政治联盟,而且也是后来联合国宪章的基础。1941年9月,在伦敦召开了讨论大西洋宪章的同盟国会议。英国、苏联、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挪威和“自由法国”参加了会议。实际上,大西洋宪章已成为这些国家继续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纲领。 苏联政府为了集中力量打击德国法西斯,促进反法西斯联盟进一步加强,于9月24日发表声明,赞同宪章的基本原则,同时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立场:当前必须集中力量,尽快地解放被希特勒奴役的各国人民,在战后必须消灭法西斯。罗斯福和丘吉尔两巨头在泊于大西洋的军舰上经过一连串高度机密的会晤,同意发表一个阐明战后世界基本原则的美英联合声明。 § 主要内容 奥古斯塔号战舰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和代表联合王国国王陛下政府的首相丘吉尔先生曾举行会谈,认为应当公布某些有关两国国策的共同原则,他们希望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改善世界的前途。 第一,他们的国家不寻求领土和其他方面的扩张。 第二,两国反对不符合有关民族自由表达的愿望的领土变更。 第三,两国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他们在其管辖下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权利;两国主张凡是被强制剥夺主权和自治权的民族恢复这些权利。 第四,两国在适当照顾到它们现有的义务的条件下,力图使一切国家,不论大国或小国,战胜国或战败国,在平等条件下进行贸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为其经济繁荣所必需的原料。 第五,两国愿意在经济领域内促成一切国家之间的最充分的合作,目的在于使所有国家改善劳动标准,发展经济,享有社会安全。 第六,在最终摧毁纳粹暴政以后,两国希望见到建立这样一种和平,以使一切民族得以在自己的疆界内安居乐业,保证一切地方的所有居民都可以过无所恐惧、不虞匮乏的生活。 第七,这样的一种和平应当使所有的人能够在公共海洋上下受阻碍地航行。 第八,两国相信,世界上一切国家,基于实际的和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如果在自己的国界以外进行侵略威胁或可能进行侵略威胁的国家继续使用陆海空军备,就不能保持未来的和平。两国相信,必须在建立更广泛和更持久的普遍安全体系以前解除这类国家的武装。两国也将赞助和提倡一切其他实际可行的方法,以减轻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在军备方面的沉重负担。 这项联合宣言的影响深远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在名义上仍属中立,却会同一个交战国发表这样的宣言,仅就这一事实而论,就是惊人的。宣言中包括有“最终摧毁纳粹暴政以后”的词句(这是根据我的原稿中的一句话写的),这等于一个挑战,在平时这种挑战意味着战争行动。最后,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最后一节的现实意义。这一节清楚而鲜明地宣告,在战后,美国将和其它国家联合起来维持世界的秩序,直到建立起一种较好的局面为止。 § 语录 第一是在世界的一切地方,一切人都有言论与表达意见的自由。 第二是在世界的一切地方,一切人都有以自己的方式信仰宗教的自由。 第三是免于匮乏的自由,保证世界一切地方,每一个国家的居民都能过一种健康的和平生活。 第四是免于恐惧的自由,使世界上一切地方,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向任何邻国发起侵略行动。 § 原文摘录 《大西洋宪章》奠定了现在的和平“在最终消灭纳粹暴政之后,两国希望可以建立使各国都能在其本国境内安居乐业,保证使全世界所有人类都能无所恐惧不虞匮乏地生活的和平。” “两国相信世界上所有国家,不论出于实际上或精神上的原因,最后都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只要各国继续使用陆海空军军备,以在其边境以外实行侵略相威胁,或有此可能,就无法保持未来的和平,因此,两国认为,在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尚未建立以前,各国必须裁军。同时,两国将帮助并鼓励其他一切实际可行的措施,以减轻爱好和平人民所承受的沉重的军备负担。” § 历史意义 《大西洋宪章》大西洋宪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于动员世界人民,加强反法西斯联盟,打败德、意、日侵略者,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美国作为一个尚未参战的国家,与英国一起发表如此明确的声明,对德、意、日法西斯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大西洋宪章中也反映出英、美存在争夺殖民利益的矛盾。美国依仗其经济实力而极力强调把“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的原则塞进宪章,这反映了美国要争夺英国殖民地的心情。 大西洋宪章不仅标志英、美两国在反法西斯基础上的政治联盟,而且也是后来联合国宪章的基础。1941年9月,在伦敦召开了讨论大西洋宪章的同盟国会议。英国、苏联、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挪威和“自由法国”参加了会议。实际上,大西洋宪章已成为这些国家继续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纲领。 苏联政府为了集中力量打击德国法西斯,促进反法西斯联盟进一步加强,于9月24日发表声明,赞同宪章的基本原则,同时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立场:当前必须集中力量,尽快地解放被希特勒奴役的各国人民,在战后必须消灭法西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