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美国F-4战斗机
释义

§ 基本参数

翼展:11.77米

机长:19.20米

机高:5.02米

机翼面积:49.24米

机翼前缘后掠角:45°

机翼展弦比:2.82

主轮距:5.45米

前主轮距:5.92米

重量及载荷

空重:13760千克

空战起飞重量:18820千克美国F-4战斗机

最大起飞重量:28030千克

最大着陆重量:20875千克

最大载弹量:7250千克(内部满油)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M2.27:2414公里/小时

失速速度:294公里/小时

最大爬升率:251米/秒

最大起飞重量28030千克:31米/秒

实用升限(超音速):16580米

一台发动机关车:6490米

起飞滑跑距离:1338米

起飞距离(至15米高):1792米

着陆滑跑距离(重量17211千克):1152米

重量同上,带减速伞:951米

着陆距离(自15米高度,重量17211千克):1734米

重量17211千克,带减速伞:1533米

作战半径(截击):1226公里

防御性空战:795公里

遮断:1145公里

转场航程:3184公里

限制过载(重量17000千克、对称机动):+8.5g

重量17000千克、非对称机动:+6.8g

§ 战机简介

美国F-4战斗机

美国F-4战斗机“鬼怪”(Phantom)是美国原麦克唐纳公司(现并入波音公司)为海军研制的双座双发舰队重型防空战斗机,后来美国空军也大量采用。F-4于1956年开始设计,1958年5月第一架原型机试飞,生产型则于1961年10月开始正式交付海军使用。1963年11月开始进入空军服役。

F-4是美国第二代战斗机的典型代表,各方面的性能都比较好,不但空战性能好,对地攻击能力也很强,是美国空、海军六、七十年代的主力战斗机,参加过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也曾经是美国空军的“雷鸟”飞行表演队的表演用机。F-4采用外翼上反、带犬齿前缘、大根梢比、小展弦比的后掠式低单翼,机头为大型雷达罩,垂尾与下反的平尾之间形成120度的夹角。这些经大量风洞试验选定的特殊外形特征,加上采用了喷气襟翼等措施,使飞机着陆速度低、低速飞行时不易翼尖失速。该机采用两侧进气的气动布局,采用了带附面层控制板的侧面进气口,发动机为两台J79-GB-17涡喷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为5385千克力,加力推力为8120千克力。其主要机载设备包括AN/AJB-7全高度轰炸系统,AN/APQ-120火控雷达,AN/ASA-32自动火控系统,AN/ASQ-91武器投放系统,AN/ASG-26前置角计算光学瞄准具,AN/APR-36、37雷达寻的和警戒系统等。F-4的缺点是大迎角机动性能欠佳,高空和超低空性能略差,起降时对跑道要求较高。

§ 设计特点

美国F-4战斗机

F-4战斗机机翼为悬臂式下单翼。翼根翼型为NACA0006.4-64(修形)、机翼折线处为NACA0004-64、翼尖为NACA0003-64(修形)。前缘后掠角45°,平均相对厚度5.1%,翼尖相对厚度3%,安装角1°,外翼上反角12°。前缘有锯齿。机翼为全金属结构,外翼可折起(海军型)。中翼和内翼为一贯穿机身的双梁抗扭盒式整体结构,抗扭盒又是整体油箱,容积达2380升。前、后梁位于15%和40%弦长处,由大锻件机械加工制成。蒙皮为带肋整体壁板,由6.35厘米厚板机加工制成。后梁之后还有一根由锻件加工的辅助梁,用以分担部分主起落架和减速板载荷。外翼也是双梁结构,梁位于15%和40%弦长处,并与内翼连接。外翼蒙皮厚7毫米,翼尖2.5毫米。蒙皮材料多用7178铝合金,锻件用7079铝合金。机翼后缘为整体铝合金蜂窝结构,后缘襟翼和副翼为带铝合金蜂窝结构后缘的金属结构,后缘襟翼和副翼为带铝合金蜂窝结构后缘的金属结构。副翼只能向下偏转30°。上翼面的扰流板可向上偏转45°,横侧操纵时两者协调动作,由两套独立的液压系统操纵。

后缘襟翼和外侧前缘襟翼都有附面层吹除装置。后期的E、F型改用前缘缝翼,取消吹气装置。机翼下侧起落架舱后方有一块液压驱动的减速板。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结构,分为前、中、后三段。机身前段主要包括座舱、前起落架舱和电子设备舱,构件多为钣金件、承力部位采用锻铸件。为防止变形,进气道采用很多横向隔框,进气口前缘为锻件,经化学铣切制成。中段有发动机舱和油箱舱。与机翼连接的承力框为整体件,由铝锻件机加工制成。油箱舱在发动机舱上方,采用双壁结构导入空气进行冷却。靠近发动机的结构大量采用钛合金。后段广泛采用钛和钢,下侧为双壁结构,用空气冷却。由于当时还没有在战斗机机体上采用较多份额的复合材料,F-4的重量居高不下,对飞行性能有着负面影响。F-4曾是美国空军雷鸟飞行队及海军蓝天使飞行队的表演用机。

悬臂全动式整体平尾,下反角23°,以避开机翼尾流(英国的K和M型下反角为15°)。平尾前缘增加了缝翼。由于处于发动机燃气流中,平尾采用钢质肋骨和桁条。钛合金蒙皮和钢质蜂窝后缘。美国空军F-4飞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平尾摇臂出现裂痕,结果迫使美国1600多架F-4飞机和其它国家600多架F-4飞机全部停飞检查,后经查明原因是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差,对应力腐蚀比较敏感。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为双轮,无内胎,有减摆器和转向机构,向后收入机身。主起落架为单轮,向内收入机翼。舰载型弹射起飞时,前起落架伸长。有着陆钩。

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J79-GE-17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该发动机是美国最为著名的涡喷发动机,发展了多种改型,装备于多个型号的美军作战飞机。单台加力推力79.6千牛(8120公斤),耗油率0.2千克/牛顿·小时(0.84千克/公斤·小时)。机内总载油量7022升。腹下可挂一个2270升副油箱,翼下可挂一对1400升副油箱。有空中加油装置,也可挂伙伴加油吊舱。

座舱布局为串列式,两套操纵系统,有弹射座椅。机头相对下垂,保证以一定迎角飞行时的视野,同时也有利于对地攻击。3套独立的206×105帕(210公斤/厘米2)液压系统。冷气系统用于开闭座舱盖,伸长前起落架支柱和伸出应急冲压涡轮。主电源为交流发电机,没有电池。

§ 战机类型

F-4A(原F4H-1)

舰载舰队防空战斗机,装两台通用电气公司J79-GE-2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1.1千牛(7200公斤)。没有机炮,装AN/APQ-72空中截击雷达,带4枚“麻雀”III空-空导弹。第一架原型机1958年5月试飞。继两架原型之后订购了21架试验用的飞机和24架预生产型飞机,预生产型(公司编号为Mode98AM)飞机于1959年首飞。共生产了45架。

F-4B(原F4H-1F)

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用的基本型全天候战斗机。装两台J79-GE-8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5.7千牛(7710公斤)。A型和B型都是防空和空战型战斗机,在当时“以导弹代替机炮”思潮的影响下,两者都没有装备机炮。其火力控制设备基本相同,装备的是视准式光学瞄准具、Aero-1A机载导弹控制系统和投放战术核炸弹用的AN/AJB-3(或-3A)姿态参考和轰炸系统。Aero-1A系统包括AN/APQ-72单脉冲搜索/测距雷达、AN/APA-128(F-4A)或AN/APA-157(F-4B)火力控制组(也称目标截击计算机或连续波制导雷达)和AAA-4空对空红外探测器。有部分F-4B飞机被改装成几种专用飞机,计1架EF-4B、2架NF-4B、228架F-4N和44架QF-4B等。飞机有两套操纵系统,后座雷达操作员也可进行操纵。共生产649架,包括12架F-4G。美海军将226架翻修,编号改为F-4N,第一架1973年2月交付,1978年春交付完毕。

RF-4B(原F4H-1P)

B型的侦察型,1965年3月试飞。侦察系统同RF-4C,无军械,单操纵系统,共生产46架。30架于1978年底改装,增加了AN/AAD-5红外线扫描设备、AN/APD-10侧视雷达、AN/ASN-92舰上惯性导航系统和AN/ASW-25自动着舰系统。

F-4C(原F-110A)

由B型改进的空军用战术战斗机。装两台J79-GE-15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5.7千牛(7710公斤)。主要改变是增加了空对地攻击能力和在后座舱加装了飞机操纵系统。火力控制设备方面的改动是:在导弹控制系统中用APQ-100雷达代替APQ-72,主要改进是增加了地形测绘和手控投弹时显示距离的空对地功能;用AN/APA-157代替AN/APA-128,拆掉了AAA-4红外探测装置;系统编号改为Aero-1A。此外,把AN/AJB-3换成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系统、增加了AN/ARW-77“小斗犬”导弹控制器和A24G中央大气数据计算机等。虽然翼下挂架可以挂各种炸弹和火箭弹发射器,但由于没有有效的瞄准设备,攻击精度不高。C型飞机于1965年参加了越南战争,战争后期约有27架F-4C(s/n68-594~611和s/n69-349~357)装备了AN/ARN-92罗兰D,用作盲目轰炸时的瞄准测距器(passfinder)。机翼内侧挂架可挂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采用两套操纵系统,空中加油装置改为伸缩套管式,代替原来的锥套式。1963年5月试飞,1966年停产,共生产583架,包括出口西班牙36架。

RF-4C(原RF-110A)

C型的侦察型,用于取代RF-101。为携带侦察设备,机头加长0.84米。带3种主要侦察设备;侧视雷达,用于记录航路两侧地形的高分辨率雷达图;夜间侦察地面情况用的红外探测器;前视和侧视照相机。侦察系统由后座控制。YRF-4C于1963年8月试飞,生产型于1964年5月试飞,1973年底停产,共生产505架。

F-4D

C型的改型,加强了对地攻击能力,用来代替F-105D。装两台J79-GE-15发动机。其1号机(s/n64-929)于1965年12月9日首飞,1966年3月10日开始交付,共生产了825架。F-4D的火力控制设备增加了AN/ASG-22前置计算光学瞄准具、AN/ASQ-91武器投放计算机、在后座舱中增加了1个电视显示器和外挂的AN/AVQ-10或AN/AVQ-23激光系统吊舱。D型飞机装备的Aero-1A系统使用的雷达和火力控制组分别改为AN/APQ-109和AN/APA-165,增加了空对地测距和手控地形跟踪功能。在第27批以后的飞机的机头加装有红外搜索跟踪装置(IRST)。部分D型飞机的对地攻击武器增加了AGM-65“幼畜”空对地导弹、AGM-62“白星眼”电视制导炸弹以及GBU-8/B、GBU-9/B等制导炸弹等。D型飞机也参加了越南战争,而且F-4D-32以后的部分飞机(约51架)装备了能利用东南亚地区罗兰站进行盲目轰炸的AN/ARN-92罗兰D。装备了AN/APS-107雷达寻的和警戒系统(RHAW)的飞机可以使用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1965年12月试飞,共生产825架,其中包括出口伊朗32架,出口韩国36架。

F-4E

D型的多用途改进型,主要用作制空战斗机,兼顾对地攻击。装两台J79-GE-17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9.6千牛(8120公斤)。机身内增加一个7号油箱,总载油量增加。外部挂架数量保持不变,但在前机身内增加了1门固定安装的20mmM61“火神”6管炮。F-4E-41于1967年6月30日首飞,截止到1978年5月31日,共生产了1383架,占F-4的各型飞机生产总数的26.6%,是F-4中生产最多的型别。除美国空军外,还装备了德国、韩国、以色列、土耳其、伊朗和埃及等国。F-4E战斗机装备的火力控制设备有:AN/ASG-26前置计算光学瞄准具、AN/APQ-120雷达、AN/ASQ-91武器投放计算机、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系统和外挂式的激光照射/跟踪吊舱等。F-4E-42-MC(s/n66-236)以后的部分飞机装备了AN/APR-36和AN/APR-37雷达寻的和警戒系统(RHAW),最终有72架被改装成F-4G“野鼬鼠”电子战飞机。1973年初,F-4E-48-MC(s/n71-237)以后的飞机装备了AN/ASX-1电/光目标识别系统。后期又用机翼前缘缝翼代替吹气襟翼。1967年6月试飞,截止1978年交付1350架,是F-4各型中生产数量最大的。

F-4EJ

1968年11月日本决定仿制的F-4E,由美国提供两架,其余由日本生产(部分零件由美国提供)。1971年1月试飞。更改设备包括尾部警告雷达和为三菱重工业公司AAM-2空-空导弹配套的发射装置。共生产了140架,1981年5月停产。

RF-4E

德国等国使用的侦察型,除J79-GE-17发动机和侦察设备外,基本上同RF-4C。共生产了138架。

F-4F

德国订购的简化型双座战斗机。机翼采用前缘缝翼,以改善机动性,取消了惯导系统、轰炸系统和空中加油装置,导弹只能用“响尾蛇”,飞机重量减轻1500千克。德国订货175架,1973年5试飞,1976年7月停产。

F-4G

B型的改型,装AN/ASW-21数据交联通信系统,只生产了12架。

F-4J

F-4J是作为F-4B的后继机研制的舰载防空战斗机。3架原型机都是用F-4B改装的,第1架原型机于1965年6月4日首飞,批产型飞机于1966年5月27日首飞。1966年10月1日开始交付,同年12月27日VF101中队开始改装成F-4J战斗机。1969年根据美国海军的加强“响尾蛇”导弹截获能力(SEAM)计划,加装了目视目标截获系统(VTAS),后来又加装了AN/AYK-14计算机。总共生产了522架F-4J战斗机,其中有248架后来改装成F-4S战斗机,15架卖给了英国,剩下的飞机被改装成DF-4J和EF-4J。装J79-GE-10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9.6千牛(8100公斤)。采用可向下偏转16.5°的副翼和前缘开缝的平尾,从而降低进场速度,改善着舰性能。改用AN/AWG-10脉冲多普勒火控系统、AN/AJB-7轰炸系统、30千伏安发电机。1966年5月试飞,共生产了522架,1972年停产。

F-4K

英国海军用的改型,由B型改进,但采用了F-4J的某些成果。装两台英国自制的加力式斯贝(开始是RB-168-25RMk201,后改用Mk202、Mk203)涡轮风扇发动机,进气口加宽152毫米,增加了进气门。用AN/AWG-10脉冲多普勒雷达火控系统,机头雷达罩可折转,以减小飞机长度,适应英国服役中的航空母舰。采用了F-4J的可下垂的副翼和带开缝前缘的平尾,平尾下反角减小到15°。主起落架加强,前起落架支柱加长至1.02米,从而能以最佳安装角弹射。装马丁-贝克弹射座椅,武器包括“麻雀”空-空导弹和“马特耳”空-地导弹。1966年试飞,生产型1969年交付,共生产52架。

F-4M

英国空军用的改型,基本上同K型,用F-4C的低压轮胎和更大的刹车装置,取消平尾的开缝前缘。1967年试飞,共订货118架。50%零件在英国制造。K型与M型换装斯贝发动机,效果不理想。据报道,虽然斯贝发动机的推力比原来的增大12%,但由于外形尺寸特别是直径较大,飞机的某些性能却下降了,如英国型F-4的速度只能达到M2.1,低于其他F-4型号。

F-4S

美海军将265架F-4J改为S型,先加强结构,使服役寿命延长96个月,然后改装前缘缝翼、改进的J79-GE-10B发动机和AN/AWG-10数字式武器控制系统。两架原型机于1977年试飞,改装工作到1983年完成。

F-4G“野鼬鼠”

美空军把116架F-4E改型为F-4G“野鼬鼠”型,专用于发现、识别敌方地面防空雷达和地-空导弹阵地,并用反辐射空-地导弹攻击,配合其他战术攻击飞机完成任务。该机除一般的电子干扰设备之外,还有定向天线、计算机控制的接收装置、信号活动监视设备和地对空导弹发射告警装置。F-4G拆去了前机身左侧的20mmM61机炮,武器挂架的数量与F-4E相同。外挂的空对空武器有AIM-9“响尾蛇”和AIM-7“麻雀”导弹;空对地武器有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AGM-78标准反辐射导弹,AGM-88高速反辐射导弹,AGM-65“幼畜”空对地导弹,GBU-15制导炸弹,“石眼”反坦克子母弹,通用炸弹,CBU-87综合效应弹药,航空火箭弹和炮舱等。

F-4CCV

根据美国空军和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的联合研究计划,在F-4上加装前翼的试验机,用以鉴定随控布局技术在战斗机上的应用。装有全权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和瑞典的Saab-37一样,前翼的位置选在发动机进气道的上方,以在机翼上产生有利涡流,修改外侧襟翼用作进行机动载荷和直接升力控制的襟副翼。为研究随控布局技术,需要减小安定性,为此在后机身下面装了铅块,使重心后移,前翼面积约3.72米2。1972年4月首次试飞。

§ 火控系统

机载设备包括CPK.92A/A24G-34中央大气数据计算机,AN/ASQ-19(B)通信-导航-识别系统,MS25447/MS25448计数器式加速表,AN/APQ雷达高度表,AN/AJB-7全高度轰炸系统,AN/ASN-64A导航计算机,AN/AJB-63惯导系统,AN/ASQ-91武器投放系统,AN/ASG-26前置角计算光学瞄准具,AN/APR-36、-37雷达寻的和警戒系统,AN/FSA-32自动火力控制系统,AN/APQ-120火控雷达,AN/ARW-77AGM-12控制系统,TD-709/AJB-7程序计时装置,ID-1755/A备用姿态参考系统,KB-25A瞄准照相枪。

F-4B/C使用的AN/APQ-72机载截击雷达属Aero-1A火力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特点为圆锥扫描、脉冲加连续波。圆锥扫描方式的缺点是测角精度较差、抗干扰能力不好,因此使用脉冲方式完成对目标的跟踪。除雷达外,Aero-1A系统还包括AN/APA-157导弹制导雷达,AN/AAA-4红外搜索与跟踪设备,Aero-1A导弹发射装置和大气数据计算机。红外装置装在机头下方,作用距离为30千米。雷达天线为抛物面型,液压驱动。该雷达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但由于大部分采用电子管电路,故体积、重量和维护性能较差。AN/APQ-120雷达是西屋电气(Westinghouse)为F-4各型飞机研制的雷达序列中的最后一个型号,采用脉冲连续波体制。1967年至1980年已生产2000部,现在的APQ-120已用新的数字计算机改进。从AN/APQ-72到AN/APQ-120的每一代都着重在改进性能和增加功能,特别是想把空对空工作状态与空对地工作状态结合起来。AN/APQ-120是一部多功能雷达,大量采用了晶体管电路和固体电路,在相参接收和多普勒技术应用上也取得一些进展。天线口径为70×62.3平方厘米,重量290千克。带数字计算机的新型APQ-120属AWG-10A火控系统。

§ 武器装备

美国F-4战斗机

F-4战斗机武器包括一门M61A1六管加特林机炮(部分早期型号没有装机炮,后来根据实战经验,外挂或者加装了机炮),6枚“麻雀”III或4枚“麻雀”III和4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F-4战斗机共有9个外部挂架:机身下前后成对排列4个半埋式“麻雀”空对空导弹挂架,每个可挂1枚“麻雀”导弹,后一对挂架也可各挂2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机身下中间挂架使用Aero-27A弹射炸弹架,可以吊挂核武器、炮舱、2273L副油箱或多弹弹射炸弹架;机翼下内侧挂点使用的是LAU-17A挂架,可以挂1枚“麻雀”导弹或2枚“响尾蛇”导弹,也可以挂1个三弹弹射式炸弹架(用于挂各种炸弹);机翼下外侧挂点使用的是MAU-12挂架,可挂1400L副油箱,或使用三弹弹射式炸弹架挂载各种炸弹。最大外挂重量为6042kg。表2.1是机身中央挂架和机翼下各挂架和各种武器的转接装置(过渡梁)。

对地攻击军械载荷最大达7250千克,包括各型AGM-12“小斗犬”无线电遥控导弹、AGM-62A“白星眼”电视炸弹、AGM-45“百舌鸟”反雷达导弹、AGM-65A“幼畜”电视炸弹、AGM-78B标准反辐射导弹、核弹、各种常规炸弹和火箭弹等。“鬼怪”携带武器的多样性对其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极为有利。1972年,在“后卫”战役中,14架F-4“鬼怪”式战斗轰炸机投掷了24枚激光制导炸弹,成功摧毁了越方严密防守的清化桥。此后,美军使用了22枚激光制导炸弹和7枚电子光学制导炸弹,将杜梅大桥彻底炸毁。

§ 作战方式

美国F-4战斗机

空对空截击

火力配置是4枚AIM-7“麻雀”导弹,起飞重量为20900kg,作战速度在M数2.2以下,升限21000m,以M数0.9~0.92的速度返航,作战半径为650km。

制空战斗

火力配置是2~4枚AIM-9“响尾蛇”导弹和1个副油箱,起飞重量为20900kg,以M数0.7~0.91的速度巡航,滞空时间2h,在1830m左右的高度作战5min。如果在战斗前抛掉副油箱,则最大速度可达M数2.4。作战半径在925~1290km之间。

F-4C/D对地攻击

火力配置是MK82和M117通用炸弹、AGM-12“小斗犬”空对地导弹、LAU-3火箭弹发射器等空对地武器+3个副油箱,包括副油箱的总外挂物重量不超过6000kg。采用在12000m以上巡航飞行和在目标上空作5min低空超音速飞行的“高-低-高”作战剖面时的作战半径为925~1290km;采用“低-低-高”作战剖面时的作战半径为550~740km。

F4H-1(F-4A)携带炸弹

采用空中加油时,其作战半径可以增大。

§ 服役历程

美国F-4战斗机

F-4B/C/D三型战斗机都参加过越南战争,在空战中F-4战斗机总共击落107架米格战斗机,占被击落飞机总数的78%以上。被击落的飞机中包括33架米格-17、8架米格-19、66架米格-21。

F-4B战斗机主要执行护航和空战作战任务,曾在东京湾发生过僚机把长机击落的恶性误伤事件。但其很快就被其他两种型别的飞机取代。

F-4C在空战中共击落了42架米格战斗机,其中米格-17和米格-21各21架。

F-4D于1966年开始参加越南战争。在空对空作战中,1967年6月5日,F-4D在河内近郊首次击落米格-17,在整个战争期间共击落了44架米格战斗机,其中有12架米格-17、4架米格-19和28架米格-21。在空对地作战中参加了攻击桥梁等重要目标的战斗。1972年5月12日,第8战术战斗机联队的16架F-4D战斗机攻击了杜梅桥,其中4架飞机每架带2颗907kg的GBU-8/B电光制导的炸弹,其余的12架每架带2颗907kg的激光制导炸弹。

以色列的F-4G“野鼬鼠”参与了贝卡谷地之战。

1991年1月,“野鼬鼠”参加了海湾战争。在“沙漠风暴”行动中,F-4G“野鼬鼠”配合F-15“鹰”战斗机,对伊拉克进行了成功的轰炸。

§ 各国改进

美国

1986年,美国空军正式与波音公司军机部签订了一项合同,为美国战术空军司令部的300多架F-4E和RF-4C研制并安装先进的数字式机载设备和武器发射系统。此NWDS(NavigationandWeaponDeliverySystem)改进计划包括:与环形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相联的数据总线,新的任务计算机,机载设备接口单元,数据传输系统和新的座舱控制与显示系统。NWDS计划采用了B-1B、F-16和A-6上的一些技术,使F-4E的攻击精度能达到前线战斗轰炸机的水平。改装的第一架F-4E于1987年中期试飞,1989年9月8日交付美国空军,1990年9月改装完毕。美国F-4战斗机

德国

1986年,德国国防部开始实施一项所谓的“ICE”(改善战斗效率)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将对正在德国空军第71和74战斗机联队服役的110架F-4E“鬼怪”II型战斗机进行设备更新。更新内容包括:用APG-65全数字式多功能雷达替换原来的APQ-120型雷达。这种先进的X波段雷达具有30项空对空及空对地功能,以及扫描跟踪10个目标的能力,并可以同时显示其中的8个目标。APG-65雷达子系统包括一个低旁瓣平板阵天线,一台16位存储器和一台具有电子反干扰措施的雷达数据处理器。另外还将更新雷达控制板及敌我识别系统,安装一台数字式火控计算机,H-423激光制导导弹发射器,惯性平台,CPU-143/A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一台带有先进应用软件并具有抗电子干扰及其它干扰能力的MIL-1553数字式数据总线。改型后的F-4F最多可携带4枚AIM-120空-空导弹。这项改型工作由德航宇公司作为主承包商,APG-65雷达将由德国引进专利在AEG无线电公司生产。1986年12月,该计划进入了全尺寸发展阶段,1991年有2架验证机已开始试飞,其中一架装有AN/APG-65雷达,另一架装有AMRAAM发射系统。此外,德国还计划把另外40架F-4F进行部分改装,改装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总线、惯导系统和大气数据计算机,将来也可能按照ICE的标准进行改装。 正在逐步退役,德国的F4F型,在各国装备的F4系列战机中可以说是最先进的!换装了APG65GY(GY 表示“德国”)拥有发射AIM-120的能力!德国在该型机改进下花了大本钱,而且德国军方认为该型机性能优异,放弃采购空战型旋风,直到EF2000台风的出现才把这种战机替换下来,可见其性能非同一般!该机还将继续服役,直到2010年被“台风”完全取代。

日本

1987年日本开始实施F-4EJ的设备更新计划。根据这一计划,日本航空自卫队将对它现有125架F-4EJ中的100架进行设备更新。更新内容包括安装AN/APG-66火控雷达,LN-39惯性导航系统,平视显示器,CP-1075/AYR大气数据计算机,AN/APX-79A敌我识别系统以及J/APR-4Kai雷达告警系统。改进后将称为F-4EJKai,这些飞机将可以携带AIM-7E/F“麻雀”和AIM-9P/L“响尾蛇”导弹,具有下视/下射能力,还可携带2枚ASM-1反舰导弹执行反舰任务。此外,日本还计划把另外17架F-4EJ改成RF-4EJ战斗/侦察机,这些飞机和现有的14架RF-4EJ将装备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AN/APQ-172雷达和数字式显示器,其电子情报吊舱是在汤姆逊-CSF公司的Astac系统的基础上研制的,Astac系统普装在法国空军的“幻影”F1-CR上。改型后的飞机将主要用做近距空中支援,不再执行截击制空任务。全部的改装工作在1995年完成。[1]

§ 相关报道

土耳其空军F-4大胜中国空军苏-27

以下内容摘自凤凰网 中国苏-27战斗机

土耳其用中国空军取代了以色列空军在安纳托利亚中部的一处土耳其空军基地进行演习,表明土耳其也正在进一步东转,尤其是通过此次演习所显示的土耳其、中国和伊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令引起了以色列的担忧和美国关注。 由于过去的演习相对公开,但上周的军演却是秘密进行的。演习结束后,土耳其媒体仅发表了一篇简短报道透露,中国空军有4架中式苏-27(歼11)战机和土耳其空军开展了综合对抗,“这是中国空军战机首次参加北约模式下的军事演习”。

为此,五角大楼女发言人塔玛拉·帕克在证实了媒体有关土中两国上个月举行不同寻常的空中军事演习的传闻后说,土耳其向美国保证其将“竭尽全力”保护美国与北约的敏感技术。帕克还强调,土耳其政府承诺维护北约联盟,坚持继续与美国保持强劲关系。她还就美方与土耳其政府进行的军演细节沟通表示:“就我们所知,美制F-16战机没有参与演习。”

而《简氏防务周刊》援引土耳其外交人员的话说,参与演习是美国制造的F-4战机和中国的中式苏-27(歼11)战机。但即使如此,五角大楼技术安全官员埃德·廷珀莱克仍说,允许中国空军和一个北约盟国举行军演也构成了安全风险。因为“土耳其空军已经让中国空军近距离地亲眼看到北约的战术和训练,这是个非常糟的事情,也是极其严肃的事情。”

同时据俄罗斯,经伊朗报道证实,中国的战斗机经由基斯坦和伊朗进入土耳其。俄媒还说,伊朗也参加了此次联合演习,并为方便中国空军参演向中国战机开放了领空。

对中国而言,这是中国军机首次跟北约成员国的空军一起演练,或许还预示着未来有更多的军事合作机会。同时也表明,此前在上合组织“和平使命-2010”联合反恐军演中,中国空军首次实施“本土起飞、空中加油、境外突击、不着陆往返”的远程奔袭得到进一步加强。

就此次演习来说,据悉,是去年4月中国空军司令许其亮上将访问土耳其期间与土空军司令哈桑·阿克萨依上将达成两国空军举行联合对抗演习意向的。而此项演习的实施,体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重要战略方向中国空军实施远程支持作战的需要,是方希望通过与土耳其的演习,在锻炼中提高中国空军的实战化水平。

唯一不足的是:从境外传来的消息却说明中国空军的实战化水平确实有待提高。因为,消息是:在中土对抗的9场演练中,中式苏-27(歼11)不敌美式F-4,以1:8惨败。而且据说,这最后赢的一场,还是土方听说中国领导十分震怒!有照顾中方面子的成份。 [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