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济远”号穹甲巡洋舰
释义

§ 简介

“济远”级穹甲巡洋舰“济远”舰。管带:方伯谦。

舰型:穹甲巡洋舰,北洋水师称其为穹甲快船。

排水量:2300吨。

动力装置:蒸汽机,马力2800匹。

航速:14.5节。

编制:定员180人

武器装备:

A)火炮:火炮18门,主炮口径为210毫米。

B)鱼雷:鱼雷发射管4具。

建造时间和地点:1883年由英国建造下水,1885年回国。

§ 描述

“济远”号穹甲巡洋舰

1894年7月22日“济远”号巡洋舰和“广乙”号巡洋舰在完成护送“爱仁”号、“飞鲸”号运兵船前往朝鲜牙山任务后返航时,在丰岛海面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相遇,在激战中“济远”舰望台被榴霰弹击中帮带大副沈寿昌和天津水师学堂见习学生黄承勋牺牲,“济远”舰管带方伯谦怯战逃跑导致“广乙”舰被日军包围遭受重创,在十八岛附近搁浅自沉。在济远逃跑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又攻击了误入战区的“高升”号运兵船和“操江”号炮舰,“高升”号被日军击沉,船上1100名中国官兵和洋员,只有252人被路过的外国海军军舰救起(法国海军远东舰队的“利安门”号救起42人,德国海军“伊利达斯”号救起120人英国皇家海军“播布斯”号救起87人),“操江”号炮舰被俘。丰岛海战后“济远”舰的水兵送个方伯谦一个外号“满海跑的黄鼠狼”。

在1894年9月17日的中日黄海大东沟海战中“济远”舰在开战不久后再次逃跑,并在逃跑时撞上本来就受到重创的扬威”号巡洋舰导致“扬威”号巡洋舰沉没。大东沟海战结束后,“济远”舰管带方伯谦被斩首。1895年2月17日“济远”号随北洋水师剩余官兵向日军投降,被编入日本海军。

§ 被俘

1895年3月下旬,被俘后到达吴港的“济远”,舰体涂装还保留着北洋海军时代的特征。

1896年11月25日在横须贺参加明治天皇海上阅舰式的“济远”,已经改成了日本海军的白色涂装。

§ 沉没

“济远”舰管带由原“广乙”舰管带林国祥接替,1895年2月17日,“济远”在威海被日军俘获,编入日本海军,仍保留“济远”舰名,英文译名则转变为Tsi Yuen,日俄战争时于1904年11月30日在旅顺口争夺战中炮击旅顺的203高地时触雷沉没,地点在今旅顺新港(羊头洼)西北大约2海里之处。

§ 打捞

打捞出水的“济远”穹甲巡洋舰

20世纪80年代,先后经山东烟台救捞局与江苏靖江海洋工程公司打捞,出水了部分武器、舰材等遗物,现保存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对外展出。这些出水遗物,默默地诉说着那艘被扭曲了的利刃——“济远”号的故事。

北洋海军的穹甲巡洋舰“济远”被日军俘虏后沿用了原舰名,于1895年3月16日正式编入日本海军军籍,仍列为巡洋舰,1898年3月21日根据当时日本海军的标准又改为三等海防舰类别。日俄战争中,“济远”舰与被同是甲午俘的中国军舰“平远”一起编制在日本第三舰队的第七战队序列内,参加了旅顺口之战,1904年11月30日,在炮火支援日本陆军进攻旅顺203高地时触水雷沉没。

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80年代初,海军某部意外打捞获得“济远”舰舰尾150毫米克虏伯炮等文物(现保存在旅顺万忠墓纪念馆对外展出),使得沉没了近百年的“济远”舰重新进入现代人的视野。为打捞文物纪念历史,同时也为发展旅游经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国家旅游局拨款人民币300万元,计划将“济远”舰整体打捞出水,用于修复展出。

经过前期准备,1986年,由威海市文物、旅游部门委托山东省烟台市烟台救捞局救捞工程队开始打捞工作,这次打捞活动自当年的7月18日开始,至8月23日结束,期间烟台救捞局救捞工程队共出动了“烟捞一号”、“烟捞五号”2艘救捞船、27名潜水员,对沉没在海中的“济远”舰进行了初步探捞,潜水员总计潜水123人次,潜水时间3870分钟24秒,每次人均水下操作31分28秒,共出水文物28件组,其中即包括“济远”舰舰首的2门210毫米火炮(火炮下炮架未出水)。然而此次打捞由于打捞工作船吨位小,军舰沉没位置水深过深,并未能实现整体打捞的目的。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