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释义

§ 简介

1945年二战结束后,近40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举行会议,决定成立一个以建设和平文化为宗旨的组织。同年11月16日,这些国家签署《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告成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各国政府间讨论关于教育、科学和文化问题的国际组织,其主要机构有大会、执行局和秘书处。大会为该组织最高权力机构,每两年开会一次,决定该组织的政策、计划和预算。执行局为大会闭幕期间的管理和监督机构;秘书处负责执行日常工作,由执行局建议,经大会任命总干事领导秘书处的工作。

现任总干事为保加利亚前外交部长伊琳娜·博科娃。2009年11月任职,博科娃是教科文组织历史上首位女性总干事。[1]

§ 使命目标

教科文组织的使命是通过教育、科学、文化、传播与信息,促进建设和平、消除贫困、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间对话。实现高质量的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动员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确科学知识和政策;应对新出现的社会和伦理挑战;促进文化多样性、文化间对话与和平文化;通过信息与传播,建立包容性的知识社会。[2]

§ 职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进行会议

为实现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置了五大职能:

1)前瞻性研究:明天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学 、文化和传播。

2)知识的发展、传播与交流:主要依靠研究 、培训和教学 。

3)制订准则:起草和通过国际文件和法律建议。

4)知识和技术:以“ 技术合作”的形式提供给会员国制订发展政策和发展计划。

5)专门化信息的交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时也负责管理世界遗产。

§ 活动领域

教科文组织在其主管的教育、科学、文化、传播与信息等业务范围内设立了十多个政府间机构及大型合作计划,以推动国际智力合作,其中主要有:

国际教育局、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国际水文计划、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社会变革管理计划、世界遗产委员会、促使文化财产归还原主国或归还非法占有文化财产政府间委员会、世界版权公约政府间委员会、国际传播发展计划、综合信息计划、政府间信息学计划、政府间体育运动委员会等。教科文组织大会选举产生的各执行理事机构负责规划和管理各计划的活动,并建立各自的国际或地区合作网络,如“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世界遗产名录”等。

此外,教科文组织还同世界上三百多个在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建立了正式(协作类、咨询类)关系或业务关系。[3]

§ 活动形式

(1)制定国际准则性文件,如公约、议定书、建议书、宣言等;

(2)召开各类政府间国际会议;

(3)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学术研究活动;

(4)出版各类图书、期刊、报告、文献、音像制品及电子制品;

(5)以专家咨询、设备支助等形式向会员国提供技术援助;

(6)举办培训、研修、实习等活动;

(7)向非政府国际组织提供支助;

(8)与会员国和地区性机构合作开展业务活动。[3]

§ 成员国

2011年10月31日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45年,37个国家签署了教科文组织《组织法》,1946年,20个国家批准了《组织法》。它们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最初的创始国。1950年,教科文组织的会员国为59个。

1954年,苏联成为该组织第70个会员国。1960-1962年间,由于非殖民化进程,24个新成立的非洲国家加入该组织。但1984年,美国对该组织的管理和方针提出批评,决定退出,教科文组织失去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会员国。不久,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新加坡也退出了该组织。

从1990年开始,柏林墙被砸开,东欧集团解体引发了其它一些变化。东德和西德合二为一。此后,苏联解体,为俄罗斯所取代:解体诞生的12个新国家(其中包括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加入教科文组织。最后是从前南斯拉夫产生的国家(包括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自教科文组织诞生以来,共有十个国家曾先后暂时离开过该组织。例如,南非于1956年退出教科文组织,种族隔离制度废除之后,又于1994年重返该组织。

继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1997年重返该组织之后,美国于2003年重返教科文组织,使该组织的普遍性得以恢复。2003年,东帝汶加入教科文组织。文莱达鲁萨兰国在2005年成为教科文组织成员国。2007年3月,黑山共和国加入该组织。

2011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表决接纳巴勒斯坦成为这一组织的正式成员国。 根据表决结果,巴勒斯坦将成为该组织的第195个成员国。这也将是巴勒斯坦作为正式成员国加入的首个联合国机构。[4]

中国地位

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始国之一。1971年恢复合法地位。1972年恢复在该组织的活动。1979年2月,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成立。1997年22月4日,中国继续当选为执行局委员。中国自1972年10月恢复在该组织的活动,首次出席大会即当选为执行局委员,此后中国一直连任这一职务。2005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73届执行局第一次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全委会主任章新胜当选为该组织执行局主席。2009年10月14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大会上,中国以高票当选执行局委员,任期四年。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将担任中国的执委代表。2010年4月,中国职员唐虔被任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教育事务的助理总干事。[1]

§ 机构组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的总部

大会

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会员国参加,每两年举行一次届会。有特殊情况时可召开特别大会。现已举行过32届大会。主要职能是:审议总干事的工作报告,决定该组织的方针政策,审议并通过六年中期战略和双年度计划与预算,审议并通过国际公约、建议、宣言等准则性文件,修改《组织法》,接纳新会员国和准会员,改选执行局成员及各政府间计划理事成员国,任命总干事。

大会由该组织各会员国之代表组成。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会员国及准会员与会。大会还邀请非会员国、政府间组 织、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作为观察员参加会议。每个国家无论大小和对预算所缴纳会费多少,均享有一票表决权。

大会决定教科文组织的政策及工作方针,通过该组织下个双年度的《计划与预算》 ,选举执行局委员,每四年任命一次总干事。大会的工作语言为英文、阿拉伯文、中文、西班牙文、法文和俄文。

执行局

教科文组织的组织法开篇词用十种语言镌刻在巴黎教科文组织的包容广场墙上© 教科文组织/Claude Michel执行局是大会闭幕期间的监督、管理机构。由58个经大会选举产生的会员国组成,任期4年,每两年改选半数,可以连选连任。每年举行两次或三次届会。

主要职能是:审议总干事关于大会通过的双年度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就编制下一个双年度计划与预算草案向大会提出建议,就该组织的其它政策、业务等问题提出建议或作出决定’,向大会提名新一任总干事人选。执行局下设五个委员会,即计划与对外关系委员会,行政与财务委员会,公约与建议委员会,非政府组织委员会及特别委员会。

在某种意义上,执行局可以说是负责教科文组织的全面管理。它为大会做筹备工作,确保大会的决定得到落实。执行局的职能与责任主要源于《组织法》和大会制定的有关《规定》或《指示》。除了这些规定之外,大会的决议还对其进行补充。每两年,大会都向执行局委托具体的任务。执行局的其它任务源自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以及其它政府间组织签订的协议。执行局的五十八个委员由大会选举产生。挑选这些代表时主要考虑其所代表的文化多样性和所在区域;要使世界各地区分配均衡,反映该组织的普遍性,需要经过综合权衡。执行局每年召开两次会议。

秘书处

秘书处是常设执行机构,由巴黎总部及各地区办事处的1514名国际公务员组成。包括专业人员和一般事务人员,其中近645人在位于世界各地的73个办事处任职。

负责执行大会批准的双年度计划与预算,落实大会的各项决议和执行局有关规定,起草编制下一个双年度计划与预算草案和中期战略草案,向执行局和大会提出工作报告。秘书处最高行政首长为总于事,由大会选举产生,任期6年,可连任一届。为增进会员国之间的区域协调与合作,秘书处在各大洲和一些主要国家设立了60余个常设地区办事处,在纽约、日内瓦、维也纳设有联络处,在日内瓦、巴黎、汉堡分别设有国际教育局、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和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5]

§ 出版物

主要出版物有:

《教科文组织信使》月刊,有中、英、法、西、阿、俄等27种文本   《教育展望》季刊,中、英、西、俄文 《国际教育杂志》英、法文

《自然与资源》季刊,中、英、法、西文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季刊,中、英、法、西、俄文  《博物馆》季刊,中、英、法、西、俄文

《版权公约》 季刊,中、英、法、西、俄文  《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年刊,英、法、西文  《出国留学》年刊,英、法文

《世界教育报告》双年刊,已出四期,中、英、法、德、西、俄文  《世界科学报告》双年刊,已出三期,中、英,法、西、俄文

《世界文化报告》不定期,英、法文  《世界传播报告》不定期, 已出三期, 中、英、法、西、俄文。  [1]

§ 总干事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 - 版权 © UNESCO/Michel Ravassard

2009年-至今

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保加利亚

1999年 -2009年

松浦晃一郎(Koïchiro Matsuura),日本

1987--1999年

费德里科·马约尔(Federico Mayor),西班牙

1974--1987年

阿马杜--马赫塔尔·姆博(Amadou-Mahtar M'Bow),塞内加尔

1961--1974年(1962年前为代理总干事)

勒内·马厄(René Maheu),法国

1958--1961年

维托里诺·韦罗内塞(Vittotino Veronese),意大利 首任干事朱利安·赫胥黎(Julian Huxley) © 教科文组织

1953--1958年

卢瑟·埃文斯(Luther Evans),美利坚合众国

1952--1953年(代理)

约翰·W. 泰勒(John W. Taylor),美利坚合众国

1948--1952年

海梅·托雷斯·博德(Jaime Torres Bodet),墨西哥

1946--1948年

朱利安·赫胥黎(Julian Huxley),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2]

§ 大事记

2011年 巴勒斯坦成为该组织的第195个正式成员国。[4]

2005年 文莱达鲁萨兰国成为该组织第191个会员国。

2003年 美国重返教科文组织。

2001年 大会通过《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

1999年  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开始重大改革,对教科文组织的人员和活动进行调整并采取非集中化措施。

1998年  联合国大会赞同教科文组织1997年拟定并通过的《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 。

1997年11月4日,中国继续当选为执行局委员。

1997年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重返教科文组织。

1992年  为保护无可替代的图书与档案收藏宝库,创立了“世界记忆”计划。现在该计划已扩大到有声档案、电影和电视资料。

1990年  在泰国宗滴恩召开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发动为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提供基础教育的世界性运动。十年之后,在达喀尔(塞内加尔)召开世界教育论坛,使各国承诺到2015年实现全民基础教育。

1984年  主要由于在管理问题上存在分歧,美国退出该组织。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新加坡也于1985年退出。该组织预算大为减少。

1980年  出版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头两卷和一些涉及主要为中亚和加勒比地区的系列作品。

1978年  教科文组织通过《关于种族和种族偏见的宣言》。随后,总干事就此发表的相关报告批判和驳斥了种族主义的伪科学基础。

1975年  在联合国和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在东京创建了联合国大学。

1974年  教皇保罗六世陛下向教科文组织颁发Jean XXIII和平奖。

1972年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获得通过。1976年,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1978年,首批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71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法地位,1972年恢复在该组织的活动。

1968年  教科文组织举办了首次环境与发展协调(即现在人们称之为“可持续发展”)政府间会议。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也应运而生。

1960年  在修筑阿斯旺大坝时,为搬迁阿布·辛比勒神庙以免为尼罗河水淹没而在埃及发起努比亚运动。在这场长达20年的运动中,共迁移了22座古迹和建筑构件。这是首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活动,其它类似的活动还有摩亨朱达罗(巴基斯坦)、非斯(摩洛哥)、加德满都(尼泊尔)、婆罗浮屠(印度尼西亚)和雅典古卫城(希腊)。

1958年  教科文组织在巴黎的常设总部大楼落成典礼,大楼设计师为马塞尔·布罗伊尔(美国)、皮埃尔-卢伊季·内尔维(意大利)和贝尔纳·泽尔富(法国)。

1956年  南非共和国指责该组织的某些出版物“干涉”了该国的“种族问题”,遂退出教科文组织。1994年, 在曼德拉执政期间,南非重返该组织。

1952年  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一次政府间会议通过了《世界版权公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里,该公约使版权保护扩展到众多的未加入《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 (1886年)的国家。

1948年  教科文组织建议各会员国普及小学义务教育。

1946年,《组织法》获得以下20个国家的批准,开始生效:南非、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丹麦、埃及、美利坚合众国、法国、希腊、印度、黎巴嫩、墨西哥、挪威、新西兰、多米尼加共和国、联合王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土耳其。

1945年11月16日  37个国家的代表聚会伦敦,签署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在二十个签约国批准之后,《组织法》于1946年11月4日生效。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从此诞生,在巴黎宣告正式成立。简称“教科文组织”。

1942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肆虐之际,抗击德国纳粹及其盟国的欧洲国家政府在英格兰召开盟国教育部长会议。当时,战争远未结束,但这些国家开始思考一旦恢复和平,应该如何重建教育体系。这一设想很快有了进展,引起普遍反响。更多国家的政府,其中包括美利坚合众国,决定参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2: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