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约翰·斯坦贝克(JohnSteinbeck)
释义

§ 基本资料

姓名: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

生卒:1902-1968

描述:作家

籍贯:美国

§ 个人概述

约翰·斯坦贝克(JohnSteinbeck,1902-1968)美国作家。生于加利福尼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小时候生活在小镇、乡村和牧场,热爱乡野的自然风光。受其母亲的熏陶,很早就接触欧洲古典文学作品,深爱《圣经》亚瑟王传奇故事的影响。1919年,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大学。读书期间,当过牧场农工和修路队的运输工。

§ 职业生涯

斯坦贝克一生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30年代前后,以《相持》(1936)和《愤怒的葡萄》(1939)为代表。后者是作家创作的高峰。也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该作品曾获普利策奖,由此作家名声国内外。

40年代是他创作的第二个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由于美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他的主要作品《月亮下去了》(1942)、《珍珠》(1947)以颂扬开朗、乐观的生活方式来比衬贬社会中的倾扎和狭隘的现象,其中心主题是探讨金钱、文明和人性的关系。

50年代初,斯坦贝克离开加州迁居纽约。这一时期的创作受生物学上的“生命循环论”的影响较大,写出了两部长篇小说《伊甸园以东》(1952)和《烦恼的冬天》(1961)。前者用写实和象征手法描绘了善与恶的斗争,后者描写了社会道德的沦丧,表现了作家对美国精神危机的忧虑。他认为:“战后的美国社会是富有了,但产生了一种厌倦情绪、一种消耗性的病态。”

§ 个人荣誉

斯坦贝克一生写了17部小说,许多短篇故事、电影和电视剧本,以及非小说作品。由于他“通过现实主义的、富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的观察”,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相持》、《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珍珠》、《伊甸园以东》、《烦恼的冬天》

§ 个人影响

30年代末,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使斯坦贝克受到很大的影响。1937年和1947年,斯坦贝克两次访问北欧和苏联。

§ 人物评价

他熟悉并屿社会底层的人们,他的许多作品都以他们为主人公,表现了底层人的善良、质朴的品格,创造了“斯坦贝克式的英雄”形象。

§ 相关链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