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释义 | § 历史 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 1984年5月,中国正式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在这些城市先后建立了17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6年8月和1988年8月 ,又先后批准将上海市的闵行、虹桥和漕河泾开发区列为经济技术开发区 。 至1993年初 ,中国已有13个开放城市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即沈阳、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福州、广州、湛江、上海。 随后,又相继决定将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带、长江三角洲以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辟为经济开放区,并着手在这些地区组建一系列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9年12月,廊坊开发区、扬州开发区 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2010年3月,国务院批准等34家省级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0年又升级一批国家级开发区。 2010年12月新升级九家国家级开发区,分别为: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西新经济技术开发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截至2010年底,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增至现在的116家。 § 发展方向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方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享受的优惠条件少于经济特区(只有工业企业才可享受一些优惠条件);着重于发挥枢纽作用,即对内对外辐射作用,沟通中外经济联系,通过外引内联促进内地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为繁荣全国经济作出贡献; § 主要任务 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扩大出口贸易,增加外汇收入,积累建设资金;开发国内紧缺产品,满足全国生产建设需要;及时掌握和传播经济技术信息;培养各方面人才,以适应进一步对外开放工作的需要。 § 类型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具有较强的科技力量,且外贸也较发达。但由于各开发区的地理位置不同,且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有差距,因而其开发模式也不相同,大体分为4类: ①发展尖端科技,建立新兴产业的开发区。 它所依托的城市一般是工业基础较雄厚,工业门类较齐全,科技和经济管理水平较高,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如上海和天津;②沟通内外经济联系,发展转口和出口贸易的开发区。 一般毗邻深水良港、交流网络发达,地处国际航运发达的地区,并具有较广阔的腹地、对外经济活跃的开发区,主要起传递经济信息,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增进中外经济联系和交往的作用,如大连、宁波等; ③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适用于地处风景名胜、周围地区旅游资源发达的开发区。重点是发展旅游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④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展中外经济合作的开发区。 为加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必须完善其投资环境(如制定经济优惠法规,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等);充分利用其所依托城市的经济、技术、对内外经济联系和宽广的腹地优势;建立一个政企分开的高效率管理机构。 § 优惠政策 国家对开发区实行优惠政策:①区内开办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的生产性企业(统称开发区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其中,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经企业申请、市税务机关批准,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和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第三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 ②对开发区企业征收的地方所得税,需要给予减征、免征优惠的,由开发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决定。 ③开发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外商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汇出境外,免征汇出税 。 ④外商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而有来源于开发区的股息 、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依法给予减征企业所得税优惠。其中,提供资金、设备的条件优惠或者转让的先进技术,需要更多给予减征、免征优惠的,由开发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决定。 ⑤开发区企业进口自用的建筑材料、生产设备、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交通工具和办公用品,免征关税和进口税。 ⑥开发区企业用进口的免税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加工的产品转为内销时,对其所用的进口料件 ,照章补税。开发区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除石油、成品油和国家另有规定的产品外,免征生产环节的工商税;内销产品照章征税。 ⑦在开发区企业中工作或者在开发区内居住的外商人员,携带进口自用的安家物品和交通工具,凭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证明文件,在合理数量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税。12个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电讯畅通,供水、供电充足,生产、生活设施齐备,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