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群体理论 |
释义 | § 基本含义 社会心理学中关于群体问题的一般理论观点。群体是根据一定的特征(阶级、民族属性、共同活动的情况,人际关系的发展水平,组织特点等等)而从社会整体中区分出来的人群共同体。行为科学进一步发展,也深入到人的群体研究的领域,群体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因、布雷德福等人。 群体理论代表 § 研究概况 社会心理学研究群体问题已有长久历史。从它开始的早期,就已着手探讨这一问题。也陆续提出过形形色色的群体理论观点。法国社会学家G.勒邦在其著作《群众》(1896)中考察群体行为问题,他认为群众是冲动的、无理性的、没有责任感的、愚蠢的,个体一旦参加到群众之中,由于匿名、感染、暗示等因素,会丧失理性和责任感,表现出冲动的、凶残的反社会行为。后来社会心理学中的个性消失概念,就是勒邦这一思想的延续。在W.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中,认为人类具有“结群本能”──一种寻找伙伴并与他人结群的先天倾向。群体 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群体理论中,有较大影响的是F.H.奥尔波特提出的事象结构论。他认为,人类的群体都是个体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活动、相互发生关系而形成的。时过事移,群体则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组其结构。另一种较有影响的群体理论观点是K.勒温提出的团体动力学。他把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搬用于群体行为上,认为群体所具有的某些心理特征并不等于它的各部分之和。群体动力学主张,应当把群体看成一种动力整体,不可能通过分析群体中的个体情况来达到对一个群体的分析。 60年代初,苏联社会心理学也开始提出、形成自己的群体心理学理论。它主张,社会心理学应当以历史唯物论观点为指导,在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上,研究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群体,而不是去研究人为的、假设的群体(西方的群体心理学研究往往如此)。 § 四要素及八要素论 心理学家霍曼斯在50年代提出了群体组成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个群体都是由活动、相互作用--信息沟通和行为相应、思想情绪--群体成员的态度、感受、意见、信念、思维过程和群体规范四种要素组成的系统。群体 在此基础上,有些行为科学家还提出八要素理论。认为有八种要素影响到群体,这八要素分别是: 1、成员的共同性。共同性--特别是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越多,群体的凝聚力越大。 2、群体规模的大小。群体的大小与凝聚力成反比。 3、群体与外部的关系。群体与外界越隔离、外部对群体的压力越大,则群体的凝聚力就越大。 4、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群体越能满足个体需要,即个体处处得依赖群体,则群体凝聚力越大。 5、群体的地位。有光荣称号,或有较高技术水平,或有富于挑战性工作,或有较多经济报酬,或有较多晋升机会,或有较多自由而不受太严厉监督的群体,其凝聚力一般较大。 6、目标的达成。凡能达成目标的群体,其凝聚力较大。 群体 7、信息的沟通。信息越畅通的群体,凝聚力越大;而肃静沉闷的大办公室,分散在一条长装配线上工作的小组、噪音大的工厂,由于信息不易沟通会降低凝聚力。 8、领导的要求与压力,领导越强调成员应遵守组织规定,群体的凝聚力也就越大。 § 群体动力论 美籍德国人库尔特.卢因提出了“群体动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个体内在需要和环境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用函数式b=f来表示。 群体理论教学 所谓群体动力理论,就是要论述群体中的各种力量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卢因及其后继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以下群体动力的存在和作用: 1、群体领导方式动力。群体的领导方式不同,表现为专制型、民主型、自由放任型,其成员的行为表现也不同。对若干名10所左右的男孩所做的试验表明:在专制型群体中,成员的攻击性言行、引人注目的出风头行为,使用“我”而不“我们”的频率、推卸责任、做给领导看的行为、对群体活动缺乏满足感,都显得很突出;在民主型群体中的表现则相反,而且同一个成员一但从专制型群体调入民主型群体,其行为就立即起变化。 2、群体组织形式动力。卢因及其追随者发现,在欧洲战场上被德国俘虏的美国士兵,反抗情绪和逃跑率都很高;而在朝鲜战场被中国俘虏的美国士兵,反抗情绪和逃跑率都很低。心理学家薛恩于1956年对此进行研究,认为这种行为反差是由群体组织形式造成的。在中国战俘营中,看守人员与战俘的伙食、医疗条件平等,战俘经常调动而组成新的战俘群,有意识的让被俘士兵管理被俘军官,战俘被提审后不再回原来的战俘群。在纳粹德国的战俘营中,组织管理方法与中国的恰好相反。因此导致了战俘行为的不同。这一现象在管理领域也有借鉴意义。 3、群体结构性质动力。威尔逊等人将36名大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试验,甲组成员都是以安全需要为优势需要,而自尊需要较低的学生。乙组则是注重自尊需要、而安全需要较低的人。结果表明,甲组在平等型群体中的生产率低,而在层次型群体中的生产率高;乙组的生产率的高低则正好相反。可见,成员行为取决于个人需要类型和群体领导方式如何搭配。 4、群体公约动力。卢因40年代曾就公约改变人们行为态度的有效性做过一系列的试验,如怎样改变美国家庭主妇不喜欢用动物内脏做菜的习惯。试验结果表明,群体的公约规则,比一般性的宣传说服,更能改变群体成员的行为。 5、群体多数动力。社会心理学家阿奇于50年代通过多次试验证明:对于用来做实验的问题,如群体中只有一个成员故意给出错误答案,就会产生群体压力,被试者接受错误答案的次数达13.6;若由3个成员故意答错,被试者接受错误答案的比率就上升为31.8。 另一些行为科学家在此基础上还就群体凝聚力和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受控于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群体凝聚力高固然会使生产率有极大的提高,但即使群体凝聚力低也能提高生产率;如果不一致,则群体凝聚力高反而会使生产率下降,群体凝聚力低则对生产率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 敏感性训练理论 美国学者利兰.布雷德福认为,可以在类似实际工作环境的实验室中组成训练团体,提高受训者对于自己的感情和情绪,提高自己同别人的相互影响关系的敏感性,进而改变个人和团体的行为,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满足个人需要的目标。 § 群体的基本特征和参量 群体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客体,具有以下特征和参量,即多维群体 ①群体的组成:组成群体的成员情况。 ②群体的结构:沟通结构、“权力结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倾向结构、情绪结构、人际关系结构等;而如果把群体看作是从事共同活动的主体,那么最主要的,还有群体的活动结构,其中包括群体成员在共同活动中的职能分配情况。 ③群体的过程:群体中所发生的各种过程,也就是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动态方面。 ④群体的价值和规范:群体及其成员认为应当遵守的行为标准、准则;与此相联系着的还有借以保证群体规范为其成员所一致遵守、履行的群体制裁体制。 ⑤群体的发展水平。社会心理学通常从上述方面对群体进行分析考察。 § 群体的分类 社会心理学者考察群体问题时,曾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分类。例如,美国的D.卡茨从群体的社会功能角度把群体划分为:①为创造社会财富而形成的生产性群体;②为维护特定社会而存在的养护性群体,如教育机构、宗教群体、医疗康复机构等;③政治性群体,如国家机构、政党、军队、工会、社会团体等;④为创造社会知识财富、发展科学技术而形成的适应性群体,如科研部门、艺术组织等。 在苏联 г.Μ.安德烈耶娃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1980)中,对群体作了如下的分类:作者主张,社会心理学主要应当研究现实的群体。也有人认为应当划分正式的群体和非正式的群体、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 群体和共同活动 人们之所以结合成为群体,是因为他们要在群体中从事某种或某些共同活动。这种共同活动指向于一定的社会目的,而群体则是这种共同活动的主体。由于群体成员从事着内容和形式一致的共同活动,于是产生了这样一些群体心理特征,如群体兴趣、群体需要、群体规范、群体价值、群体舆论、群体目的等等,也产生了群体成员间的亲近感、团结性等心理共同性。由于群体所进行的共同活动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活动,这就使群体成为现实社会细胞。它把社会和个人联系起来,社会则通过群体对其成员施加影响,个人也在社会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形成自己的心理品质。所以,共同活动是群体得以形成、整合以至发展的根本因素和主要特征。群体成员参加共同活动,是他们形成心理共同性的先决条件。 § 群体的发展 任何一个现实的、具体的群体都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在西方社会心理学中,作为分析群体的形成水平的主要参量是:群体存在的时间、群体中所形成的支配和服从关系、群体沟通的数量、群体成员相互选择的数量等。在苏联社会心理学中,分析群体的发展水平时,主要是考虑以下两个因素:共同活动内容对人际关系的中介水平和共同活动内容的社会意义。 A.B.彼得罗夫斯基于60年代中期提出的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后来成为苏联社会心理学中有影响的群体理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