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腹滨鹬 |
释义 | § 基本信息 红腹滨鹬 物种名称:红腹滨鹬 学名:Calidris canutu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 1758) 英文俗名:Red Knot 分类:鸻形目、鹬科、滨鹬属 § 特征 中等体型(24厘米)、低矮而腿短的偏灰色滨鹬。深色的嘴短且厚,具浅色眉纹。上体灰色,略具鳞状斑;下体近白,颈、胸及两胁淡皮黄色。飞行时翼具狭窄的白色横纹,腰浅灰。夏季下体棕色。虹膜-深褐;嘴-黑色;脚-黄绿。 § 繁殖 红腹滨鹬(Calidris canutus)繁殖于环北极地区,属长距离迁徙鸟类,我国黄渤海地区是其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重要的停歇地。2003~2004年,通过对渤海湾北部双龙河口(东经118°21′,北纬37°2′)及其附近地区红腹滨鹬的种群调查,发现其迁徙高峰期出现在4月底到6月初,峰值为2004年5月15日的3 814只;2004年北迁时期,记录到佩戴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脚旗的红腹滨鹬17只次,证实在澳大利亚西北部、东南部以及新西兰等3个地区越冬的2个红腹滨鹬亚种都在北迁时使用渤海湾作为其停歇地。 § 叫声 低喉音knutt…knutt声,进食时发出悦耳的叽喳声。 § 分布范围 繁殖于北极圈内,冬季至美洲南部、非洲、印度次大陆、澳大利亚及新西兰。 § 分布状况 中国东部的不常见或常见候鸟。冬季有少量在台湾、海南、广东及香港沿海。 § 习性 喜沙滩、沿海滩涂及河口。通常群居,常结大群活动。与其他涉禽混群。进食时嘴快速下啄,有时为取食把整个头都埋进去。 § 遗传 这种鸟可以根据自己迁徙的路线改变它们的外表。这种鸟被捕获并被放置在冷一点的环境时,这种鸟的肌肉和器官就会萎缩以减少热量散失。这种鸟能够把这种能力传递给后代。 § 相关信息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1]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