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季恩·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 |
释义 | 罗季恩·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罗季恩·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Rodion Yakovlevich Malinovsky,1898—1967),苏联元帅。苏联国务活动家,军事家,统帅,两次苏联英雄(1945.9.8,1958.11.2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军长、南方方面军司令、第66集团军司令、第2近卫集团军司令、西南方面军司令、第3乌克兰方面军司令、第2乌克兰方面军司令和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等职。著作: 《警惕地保卫和平》 ,莫斯科1962年版, 《胜利的伟大意义》 ,莫斯科1965年版; 《俄国士兵》 ,莫斯科1969年版。 § 生平简历 (左)马利诺夫斯基1926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19年参加苏军。1930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1914年当列兵时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曾因战功获四级圣乔治勋章1枚。1916年2月被编入俄国远征军,赴法国。1919年返回俄国后自愿参加苏军。国内战争时期,在东方面军步兵第27师内参加了对白卫军的作战。1920年12月下级首长学校毕业后,先后任机枪排长、机枪队队长、副营长和营长。1930年起任骑兵第10师团参谋长。后在北高加索军区和白俄罗斯军区司令部工作,并担任过骑兵第3军参谋长。1937—1938年志愿参加西班牙内战,站在共和国政府方面作战,由于战功卓著,荣获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1939年起在伏龙芝军事学院从事教学工作。1941年3月起任步兵第48军军长。 卫国战争时期,其统帅活动表现尤为显著。曾指挥步兵第48军沿普鲁特河的苏联国境线同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1941年8月任第6集团军司令。1941年12月—1942年7月任南方面军司令。1942年8—10月任在斯大林格勒以北地区作战的第66集团军。1942年10—11月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副司令。1942年11月起任近卫第2集团军司令,该集团军于12月协同突击第5集团军和第51集团军,先后阻击和粉碎了企图解除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国重兵集团的“顿河”集团军群。这次战役中,由于正确估计了战役形势,对部队的战斗行动进行了周密准备,以及所属近卫第2集团军的迅猛出动并从行进间投入交战,因而对取得战役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马利诺夫斯基1943年2月起任南方面军司令,同年3月起任西南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改为乌克兰第3方面军)司令,曾指挥这两个方面军的部队参加了解放顿巴斯和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的作战。在其领导下,准备并成功进行了扎波罗热战役。苏军在这一战役中以夜间突袭占领敌重要的防御枢纽扎波罗热,对粉碎梅利托波尔德军集团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克里木的德军陷于孤立无援境地。尔后,指挥乌克兰第3方面军协同友邻乌克兰第2方面军,扩大了第聂伯河湾地区的登陆场;协同乌克兰第4方面军部队成功地进行了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 1944年春,在其领导下,乌克兰第3方面军进行了别列兹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廖夫卡战役和敖德萨战役,强渡南布格河,解放了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1944年5月起任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协同乌克兰第3方面军(司令为托尔布欣),于1944年8月秘密准备并成功实施了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这是卫国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苏军在这次战役中取得了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效果:粉碎了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主力,解放了摩尔达维亚苏维埃共和国,并前出至罗马尼亚—匈牙利边境和保加利亚—南斯拉夫边境,从而根本上改变了苏德战场南翼的军事政治态势。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的特点是:目标明确,规模巨大,方面军之间和各军种之间协同默契,部队指挥沉着,组织周密。 1944年10月,指挥乌克兰第2方面军卓有成效地实施了德布勒森战役,重创“南方”集团军群并把德军赶出了特兰西瓦尼亚。乌克兰第2方面军占领了进攻布达佩斯的有利地位,并在乌克兰第4方面军翻越喀尔巴阡山脉和解放乌克兰外喀尔巴阡地区的过程中,给了巨大支援。德布勒森战役后,又与乌克兰第3方面军互相配合,于1944年10月—1945年2月实施了布达佩斯战役,先后包围和歼灭了敌重兵集团,解放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在粉碎匈牙利领土和奥地利东部地区的法西斯的最后阶段,乌克兰第2方面军与乌克兰第3方面军一起于1945年3—4月成功地进行了维也纳战役,把法西斯德国占领者赶出匈牙利西部地区,解放了捷克斯洛伐克大部地区和奥地利东部地区及其首都维也纳。 德国投降后,1945年7月起任外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在粉碎日本关东军的满洲远东战役中,担任主要突击。此次战役中,该方面军部队的作战特点是:巧妙地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在方面军第一梯队大胆使用坦克集团军,在各独立方向上实施进攻时,缜密地组织协同动作,极高的进攻速度等。为表彰其高超的统帅艺术和英勇果敢精神,授予他苏联英雄称号。 战后,1945—1947年任外贝加尔—阿穆尔军区司令。1947—1953年任远东部队总司令。1953—1956年任远东军区司令。1956年3月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1957年10月接替犯了“政治错误”的朱可夫任苏联国防部长,担任这一崇高职务直至逝世,他一贯为加强苏联国家的防御能力和提高其武装力量的威力而大力工作。1952年起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1956年起为中央委员。苏联第二—七届最高苏维埃代表。南斯拉夫人民英雄(1964.5.27)。获列宁勋章5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1枚,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苏联“胜利”最高军功勋章1枚。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装甲兵学院和一近卫坦克师以其名字命名。1967年3月31日,马利诺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 闪击关东 (左)马利诺夫斯基大兴安岭,山高林密,历来被兵家视为军事禁区。然而,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苏军将领统帅一支庞大的机械化兵团冲过呼伦贝尔戈壁,翻越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从背后闪击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这位将领就是马利诺夫斯基元帅。 1945年5月8日,为尽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于1945年6月在哈巴罗夫斯克设立远东苏军总司令部,迅速在远东地区秘密集结了150余万大军,准备对关东军作战,以擅长灵活机动随机应变著称的马利诺夫斯基时任外贝加尔方面军司令,担任整个战役的主攻任务。苏军对日寇的最后打击也是以“闪击战”形式开局的。1945年8月9日凌晨,就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在广岛上空升起的第3天,光辐射引起的大火还在燃烧之时,苏军百万雄师在长达5000多公里的战线上,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日军发起了强大的向心突击。 为了迷惑日军,使其错误判断苏军的主攻方向,马利诺夫斯基命第36集团军向海拉尔方向实施辅助进攻。日本关东军总司令山田乙三狞笑了。因为他在此方向早已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然而,没有等他缓过神来,马利诺夫斯基的重兵集团已从其他方向扑了过来。马利诺夫斯基部队的突然出现。他做梦也未曾想到苏军如此“狠毒”。难怪一位日本将军被俘后称:苏军“来得如此之快,简直像一场暴风雨,不,是一场平地而起的飓风”。19日,马利诺夫斯基的作战处长持他签署的证书抵关东军大本营长春,山田乙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22日,关东军投降仪式在长春东城演习所举行。9时30分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迈着矫健的步伐登上阅兵台,宣布受降开始。日军迅速脱下了军帽。 § 人物评价 马利诺夫斯基尽管在军事上才华出众,但但是他对中国人民没有感情,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反华分子,年轻的马利诺夫斯基曾经作为苏军军事专家来中国访问,在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后,周总理访苏,试图改善中苏关系,马利诺夫斯基也参加了苏共接待周总理的宴会,但马利诺夫斯基在如此重大的外交场合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公开污蔑中国领袖毛主席,引起周总理和其他中国领导的强烈愤怒。次日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柯西金带领苏共全体主席团成员向周总理道歉,极力主张中苏团结的苏斯洛夫甚至于日后秘密访华,但也无法弥补马利诺夫斯基的言多语失。 § 参考资料 [1] 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slzn/829589.ht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